小鴨嘴龍屬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於 2023年3月27日 (一) 02:33 由 安理Bot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参考资料:​清理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小鴨嘴龍屬
化石時期:上白堊紀, 馬斯特里赫特階
保護狀況
生物分類法 編輯
域: 真核域 Eukaryota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鳥臀目 Ornithischia
亞目: 鳥腳亞目 Ornithopoda
科: 鴨嘴龍科 Hadrosauridae
屬: 小鴨嘴龍屬 Microhadrosaurus
Dong, 1979
模式種
南雄小鴨嘴龍
Microhadrosaurus nanshiungensis

Dong, 1979

小鴨嘴龍屬學名Microhadrosaurus)是一鴨嘴龍科恐龍,化石從中國廣東南雄盆地發現,年代屬於上白堊紀馬斯垂克階。雖然從它的名字就可知它是小型的鴨嘴龍科,但其實發現的只有幼體遺骸,而成體的大小就不得而知了。

描述

董枝明是根據編號IVPP V4732的標本,即幼體的部份下頜,來命名小鴨嘴龍。這個骨骼部份包含了18柱牙齒,長37厘米[1]。董枝明後來估計小鴨嘴龍長2.6米[2]

歷史

董枝明認為小鴨嘴龍很像埃德蒙頓龍,但個子較小[1]。但是,鴨嘴龍科專家Michael K. Brett-Surman卻認為小鴨嘴龍並沒有任何獨特的地方顯示它與其他鴨嘴龍科的不同[3]傑克·霍納(Jack Horner)等人亦認同這一個觀點,並指小鴨嘴龍是疑名[4]

古生物學

小鴨嘴龍可能是雙足或四足的草食性恐龍,它的複雜頭顱骨結構可以協助咀嚼植物,且有數百顆不斷更換的牙齒[4]。由於只有幼體的下頜,現時對它的所知甚少。

參考資料

  1. 1.0 1.1 Dong Zhiming. The Cretaceous dinosaur fossils in southern China. Institute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Paleoanthropology and Nanjing Institute of Paleontology (eds.) (編). Mesozoic and Cenozoic Red Beds of South China. Nanxiong, China: Science Press. 1979: 342–350 (中文). 
  2. Dong Zhiming. Dinosaurs from China. Beijing: China Ocean Press. 1987: 1–114. ISBN 0-565-01073-5. 
  3. Brett-Surman, Michael K. A revision of the Hadrosauridae (Reptilia:Ornithischia) and their evolution during the Campanian and Maastrichtian. Ph.D. dissertation. Washington, D.C.: Graduate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 of 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1989: 1–272. 
  4. 4.0 4.1 Horner, John R.; Weishampel, David B.; and Forster, Catherine A. Hadrosauridae. Weishampel, David B.; Dodson, Peter; and Osmólska, Halszka (eds.) (編). The Dinosauria 2n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438–463. ISBN 0-520-24209-2.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