隘口石牌坊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北派Bot留言 | 贡献2022年10月9日 (日) 08:03的版本 (清理, replaced: 內 → 内 (2), 全國 → 全国 (3), 集團 → 集团, 國 → 国 (2), 與 → 与 (3), 間 → 间 (9), 務 → 务, 龍 → 龙, 華 → 华, 戲劇 → 戏剧 (2), 縣 → 县 (3), 構 → 构, 飛 → 飞 (2), 關 → 关 (2), 張 → 张, 養 → 养, 應 → 应, 雲 → 云, 廣 → 广, 發 → 发 (2), 門 → 门, 親 → 亲, 蓮 → 莲, 號 → 号 (4), 類 → 类 (2), 帶 → 带, 圖 → 图 (3), 簡 → 简, 稱 → 称 (2), 為 → 为 (9), 於 → 于 (4), 節 → 节 (3), 標 → 标 (2), 負 → 负 (2), 點 → 点 (4), 鎮 → 镇 (2), 鄉 → 乡, 貢 → 贡, 聖 → 圣 (2), 懷 → 怀, 寶 → 宝 (2), 蘭 → 兰, 並 → 并 (2), 頭 → 头 (2), 書 → 书 (3), 聯 → 联 (2), 級 → 级 (3), 歷 → 历, 現 → 现, 護 → 护 (8), 個 → 个 (2), 兩…)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牌坊
四川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点四川省珙县隘口村
地点四川省珙县隘口村
时代清朝
编号59
登录1991年4月16日
隘口石坊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地点四川省珙县
地点四川省珙县
时代
编号716
登录2006年5月25日

隘口石牌坊位于四川省珙县底硐镇玉和乡隘口村,文物遗址年代判定为清。1991年4月16日公布为四川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1]。2006年5月25日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简介[3]

牌坊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历经三年半始成,是当地贡生谢正业为其母建立的贞节牌坊,现保存完整。牌坊坐北向南,石质仿木结构,三重檐歇山式顶,通高17米,四柱之门,宽11.3米。其顶脊正中竖龙饰宝鼎,第一、二檐脊各饰瑞兽翘首昂宝鼎,作欲跳状。三檐12鳌尖由下往上,层层内收,向空飞舞,与之相应,每檐下均刻有如意斗拱。坊南面,第三层檐下置龛,中刻“圣旨”二字,龛周围浮雕牡丹、云纹。龛座下刻负重二力士及龟,周围刻绶带相绕。明间横额浮雕“二十四孝”故事,有“哭竹”“张口娱母”等。下置匾,上书刻“不负所天”。左右次间横额各刻有戏剧故事2幅。左次间,上幅人物1男2女,下幅人物7个,中间一组为《奏事图》,一人戴冠著袍端坐案头,案前2人作跪地状。右次间,上幅人物亦为1男2女,下幅人物10人,中间一幅也是1人戴冠端坐案头,侧旁为侍从,前1人捧手奏事。明间、次问柱上刻楹联。次问为“两字荣褒光日月”,“千秋正气撼神天”。坊北面第三层檐下置龛,中书“圣旨”二字,龛周装饰与坊南面同。横额浮雕“卧冰”等二十四孝故事。坊匾刻“荣增华衰”四字。左右次间横额刻戏剧人物故事,内容与坊南面同。明间石柱楹联“誓欲捐躯,但念半龄孤子在”,“心怀养志,能分士哀老亲忧”。坊4柱均有莲花抱鼓护座8个。上雕麒麟、青狮、白象镇兽。坊次问柱上各竖石屏一幅,南北分刻菊、竹、梅、兰,并配以诗文。菊屏为“半篱书影绕山房,老圃容独傲雪霜;红树绿荫空寂寞,偏从晚节有余香。”坊西北存有碑一通,高2.7米、宽1.4米,廊殿式单檐碑顶,上刻诗文四首,清晰可识。

注释

  1. 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发(1991)50号文件《关于公布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2.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国发〔2006〕19号,2006年5月25日
  3. 朱飞编著,《四川广记》第一卷,四川出版集团,2008.1,第7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