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基語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小仓由菜留言 | 貢獻於2022年6月22日 (三) 02:38所做的修訂 →‎中國:​clean up, replaced: 清代 → 清朝

拉基語
區域越南
族群拉基族
母語使用人數未知(7,000 根據 1990–2007)
語系
侗台語系
語言代碼
ISO 639-3lwh lbt, lwh
Glottologlach1247[1]

拉基語(越南語: La Chí自稱 li35 pu44 ljo44(中國)、qu32 te453 (越南,qu32 即「人」之意[2])為仡央語群語言,分布於中國雲南以及越南北部。在1990年,越南拉基族人口約9500人。艾傑瑞 (Edmondson 2008) 報告表示1995年,在 中國雲南馬關縣約有另外2500人。但李雲兵 (Li 2000) 報告表示族群人口1600人中約只有60名拉基語使用者。

內部分類

許家平 (Weera Ostapirat)[3]認為拉基語可分為三大支。

  • 北支(漢拉基或花拉基)
  • 中支(白拉基)
  • 南支(長髮拉基及黑拉基)

艾傑瑞 (Jerold A. Edmondson) 注意到,越南學者近期無法確認白拉基(中支)在的分類中位置。 白拉基語亦為研究得最少的拉基語。

馬關縣誌 (1996) 列出了以下拉基族次分類。

  • 花拉基
  • 白拉基
  • 黑拉基
  • 漢拉基
  • 曼憂拉基
  • 曼棚拉基

馬關縣誌 (1996) 也列出以下拉基族的民族自稱。.

  • 拉果
  • 黑土
  • 古逮
  • 依比
  • 依梅
  • 依多
  • 依崩

馬關縣誌使用「剌僰」[4], 和「拉雞」(Li2000:5)。

地理分布

小坂 (Kosaka 2000) 報告指出,在越南約有 6,000 至 8,000 名拉基語使用者,而在中國則有 2,000 名。在馬關縣的拉基族目前被官方識別為壯族 (Li 2000),在Qabiao地區的拉基族則被識別為彝族。在越南的拉基族是官方認證的獨立族群。

中國

中國拉基族主要居住在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馬關縣,緊臨越南的河內江省。 根據美國語言學家艾傑瑞的說法,一般認為拉基族約在清朝便移居此地,來自越南被稱為「麥布、麥督、麥哈」的一些地方。[5]其他拉基族則散居在硯山縣、邱北縣、西疇縣、麻栗坡縣縣等地。

細分及其各自的位置如下:

花拉基自稱li35pu44 ljo44n̩44tɕo55

  • 金廠鎮

漢拉基自稱li35pu44 tɕo44

口袋拉基 (自稱li35pu44 te35)

紅拉基 (自稱li33pu44 ke55)

  • 小壩子鎮

越南

越南拉基族大多居住在河江省箐門縣黃樹皮縣。還有許多拉基族生活在河江省南部的北光縣。由於越南的拉基語方言有許多漢語借詞,可以推斷這些拉基族人是從較北的中國地區遷移過來的(Kosaka 2000)。 同樣地,馬關縣的拉基族人認為他們的祖先是從阿迷州遷移而來,也就是現在雲南開遠市。艾傑瑞注意到越南拉基族常用的自稱是 qu31 te341,而其中的 qu31 即「人」之意(原始仡央語 *khraC1 「人」)[2]

拉基族在越南是官方正式承認的族群,細部分類如下(Kosaka 2000,Edmondson 2008):

長髮拉基 (自稱: li35pu44 tjoŋ44)

  • 黃樹皮縣,板馮社 — 最大的村莊,被視為發源地

黑拉基 (自稱: li35pu44 pi55)

白拉基 (自稱: li35pu44 pu55;語言可能已滅絕)

  • 黃樹皮縣,板幫社 — 族人已改用儂語
  • 黃樹皮縣,板邁社 — 族人已改用儂語

拉基語也在下列地區使用(Kosaka 2000):

  • 北光縣,城禮村(Thôn Tân Lợi) — 自新立社二次遷移而形成,這是現在被稱為新城社。
  • 河江省箐門縣,志歌社
  • 老街省北河縣— 板馮社移民後裔;不再使用拉基語Lachi(例如,在位於Núng Choáng,Xã Nàm Sán)
  • 老街省猛康縣 — 板馮社移民後裔;不再使用拉基語

小坂 (Kosaka 2000) 介紹了以下的遷徙路線,採取了Lachi的Bản Phùng,確立蘇Phì區的其它地點,所有在 北Quang區, 河內安江省的.

  1. 黃樹皮縣,板馮社
  2. 新立社(現稱為新城社)
  3. 安平社
  4. 尾上社
  5. 春江社(後分為兩部, 其中那姜社有較密集的拉基族人)

馬關縣誌(1996)列出了拉基族人在越南的分布地點。

  • 曼憂
  • 曼棚
  • 曼班
  • 曼美
  • 雞嘎
  • 花隆
  • 猛康

語法

如同其他仡央語,如仡佬語布央語等等,拉基語在句法上使用句末否定 (Li 2000)。

語音系統

輔音

唇音 齒齦音 齦齶音 軟齶音 小舌音 聲門音
一般 顎化 一般 顎化 一般 唇音化
塞音/塞擦音 無聲 p t k q ʔ
送氣 pʰʲ tʲʰ kʰʷ
濁音 b d
擦音 f s ɕ h
近音 w j
鼻音 m n ɲ ŋʷ
邊音 l
音節輔音 濁音 ŋ̍ʷ
前喉塞化 ˀm̩ ˀŋ̍ʷ
  • /d/出現在越南語的借詞中。
  • 出現在/i/之前的近音/j w/ ,也可能發為[ʑ ʊ̯] ,或是濁聲門音[ɦ]

元音

i u
半閉 e ɤ o
半開 ɛ ɔ
a ɑ
  • 標準元音[i][ɛ]僅在硬顎化、軟顎音和唇化音聲母之後出現。 在其他聲母之後,會發為軟顎化的[-ˠi][-ˠɛ]

參考資料

  1. Hammarström, Harald; Forkel, Robert; Haspelmath, Martin; Bank, Sebastian (編). 拉基語. Glottolog 2.7. Jena: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of Human History. 2016. 
  2. 2.0 2.1 Edmondson, Jerold A. and Shaoni Li. 2003. "Review of Lajiyu Yanjiu by Li Yunbing ." In Linguistics of the Tibeto-Burman Area, 26, no. 1: 163-181.
  3. Ostapirat, Weera (2000). "Proto-Kra ". Linguistics of the Tibeto-Burman Area 23 (1): 1-251
  4. 其中「剌」字帶有「犭」偏旁。
  5. Diller, Anthony, Jerold A. Edmondson, and Yongxian Luo ed. The Tai–Kadai Languages. Routledge Language Family Series. Psychology Press, 2008.
  6. 马关县金厂镇中寨村民委员会中寨自然村. www.ynszxc.net. [2020-06-29]. 
  7. 马关县金厂镇中寨村民委员会三家街自然村. www.ynszxc.net. [2020-06-29]. 
  8. 马关县夹寒箐镇老寨村委会牛龙山. www.ynszxc.net. [2020-06-29]. 
  9. 马关县夹寒箐镇老寨村委会独脚寨. www.ynszxc.net. [2020-06-29]. 
  10. 马关县夹寒箐镇水碓房村委会十二道河. www.ynszxc.net. [2020-06-29]. 
  11. 马关县夹寒箐镇老寨村委会老寨. www.ynszxc.net. [2020-06-29]. 
  12. 马关县仁和镇小格木村委会小白石岩自然村. www.ynszxc.net. [2020-06-29]. 
  13. 马关县仁和镇老岭坝村委会石桥自然村. www.ynszxc.net. [2020-06-29]. 
  14. 马关县仁和镇岩脚村委会火木箐自然村. www.ynszxc.net. [2020-06-29]. 
  15. 马关县南捞乡南捞村委会布苏一队. www.ynszxc.net. [2020-06-29]. 
  16. 马关县南捞乡南捞村委会布苏二队. www.ynszxc.net. [2020-06-29]. 
  17. 马关县小坝子镇小坝子村委会田棚. www.ynszxc.net. [2020-06-29]. 
  18. 马关县小坝子镇金竹棚村委会拉气. www.ynszxc.net. [2020-06-29]. 
  • Diller, Anthony, Jerold A. Edmondson, and Yongxian Luo ed. The Tai–Kadai Languages. Routledge Language Family Series. Psychology Press, 2008.
  • Hoàng Thanh Lịch. 2012. Người La Chí ở Việt Nam / The La Chi in Vietnam. 河內: Nhà xuất bản thông tấn/通信出版社.
  • 李雲兵. 2000. 拉基語硏究.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