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繁体转换模式
出自求聞百科
日本國
日本国日語
國歌:君が代
君之代
  日本在世界的位置
  日本在世界的位置
首都
及最大城市
東京都事實上[1]
35°41′N 139°46′E / 35.683°N 139.767°E / 35.683; 139.767
官方語言日本語(事實上)a[2]
認可的地方語言阿伊努語琉球語,以及其他少數民族語言
族群(2019[3]日本民族
宗教神道教(事實上)
佛教(事實上)
政府單一制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 天皇
德仁
岸田文雄
細田博之
山東昭子
大谷直人
立法機構國會
參議院
眾議院
現役軍人255,135人
56,100人(後備役)[4](2021年)
形成歷史
西元前660年2月11日
• 帝國憲法生效
帝國主義時代
1890年11月29日
• 戰後憲法生效
1947年5月3日
面積
• 總計
377,962平方公里[5]第63名
• 水域率
1.40[6]%
人口
• 2021年估計
125,120,000人(估計至2021年10月)[7]第11名
• 2015年普查
127,094,745
• 密度
336.22/平方公里
GDPPPP2021年估計
• 總計
5.586萬億美元[8]第4名
• 人均
44,585美元[8]第27名
GDP(國際匯率)2021年估計
• 總計
5.378萬億美元[8]第3名
• 人均
42,928美元[8]第23名
吉尼係數0.379[9](2011年)
 · 第74名
人類發展指數 0.919[10](2019年)
極高 · 第19名
貨幣日圓(¥)(JPY
時區UTC+9日本標準時間
日期格式
  • YYYY年M月D日
  • 令和YY年M月D日c
• 曆法
公曆
和曆
行駛方位靠左行駛
電話區號+81
ISO 3166碼JP
互聯網頂級域.jp
  1. 日本沒有法定的官方語言,但是各種法律與政府文書均使用日文
  2. 包括混血兒
  3. 公曆年份減2018,2019年5月1日啟用。

日本國(日語:日本国日本國にっぽんこく、にほんこく Nippon-koku, Nihon-koku ),通稱日本日本にっぽん、にほん Nippon, Nihon日語發音:[ɲippoꜜɴ] 關於這個音頻文件 聆聽[ɲihoꜜɴ] 關於這個音頻文件 聆聽),是位於東亞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座島嶼所組成[11],面積約37.8萬平方公里[12]。是亞洲面積最大的發達國家。國土全境被太平洋鄂霍次克海日本海東海陸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以及俄羅斯遠東地區,東北接千島群島,西南面隔海與中國相鄰。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13],當中逾3,500萬人居住於首都東京都及周邊數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14]政治上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15],君主天皇國家及國民團結的象徵[16],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管[17]

日本傳統上認為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建國[18],其皇室號稱「萬世一系」未曾更迭,正式有文字記錄則是在1世紀中期,由彌生時代邪馬台國卑彌呼女王為始。4世紀,關西地方出現了日本首個統一政權,在飛鳥時代奈良時代中積極主動的模倣中國的隋朝唐朝,並於大化革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權體制。8世紀開始日本進入平安時代,脫離中國影響產生國風文化,創造了獨特的服裝建築、文字文化,確立以京都貴族(公家)為中心的優雅生活模式。12世紀後的600年間,武士武家)的力量超過了貴族,日本由幕府等數個武家政權實際統治,天皇淪為表面上的君主。這些武士造成了政治紛亂的南北朝戰國時代,經歷安土桃山時代後,日本終於在17世紀由江戶幕府統一全國。江戶幕府時代的日本嚴格實行鎖國令長達200年,直到1854年(嘉永7年,安政元年)被美國艦隊武力脅迫開港才算結束。

此後近代日本發生巨大轉折,在西方列強步步緊逼的時局下,首先由部分武士(大名)幫助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政治實權,接著在1868年(慶應4年,明治元年)的明治維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引入歐洲的科學與技藝,實現工業化現代化,施行天皇專權的君主立憲制,並且將北海道正式納為領土;而自19世紀末,日本國力大幅增強開始進行對外擴張,首先併吞琉球,之後將台灣朝鮮半島庫頁島等地納為殖民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被認為是東方世界唯一能和西方列強爭霸的大國。日本後來在政治上被軍方控制,走向法西斯化,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軸心國,並在1931年(昭和6年)開始發動對中國的侵略戰爭,於1941年(昭和16年)擴大戰場至西太平洋,成為二戰的一部分,最終於1945年(昭和20年)遭受兩次原子彈轟炸無條件投降。敗戰後,日本在盟軍主導下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君主立憲制政體,天皇成為虛位君主[17],同時依據憲法第九條不承認日本的交戰權、永久放棄發動戰爭的權利,日軍依法解散,今僅擁有有限度維持國防為目的的防禦性武裝力量(國防軍),即自衛隊

日本現今是世界第四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與美國同為僅存的兩個人口過億的已開發國家,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19],並為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20]。20世紀日本一度達到美國GDP的7成,但1990年代經歷了經濟泡沫,被稱為「失落的十年」,且面臨少子化老齡化等日益嚴重的人口問題。至2019年(平成31年,令和元年)為止,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約40,846美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44,000美元左右,屬於高度發達的國家,人類發展指數亦在最高群組行列[21]

國名

日語中「日本」一詞有多種讀法,一般讀作「关于这个音频文件 にっぽん Nippon」或「关于这个音频文件 にほん Nihon[22]。時至今日,日本政府並無規定其標準讀音,因此兩種讀法並存[23]。日本的意思為「朝陽升起的地方」,泛指東方。在《萬葉集》及《源氏物語》中都有出現;後來受到漢文化的影響,此名詞的發音由訓讀改為今日的音讀。而由於日本國土地處中國東面的海洋上,故此中文使用上又稱其為「東瀛」或「東洋[24],中國古籍亦以「扶桑」或「倭國」代稱。而當時日本以大和(やまと)自稱。根據《舊唐書·東夷傳》《新唐書·日本傳》的記載:咸亨元年(670年),日本遣使入唐,使者自言「因近日出,以為名。」一般學界普遍認為是從西元689年天武天皇的實驗性律法《飛鳥淨御原令》將國名正式從倭國改成日本,君主稱號從大王改成天皇才誕生。而國名被國際正式承認要等到西元703年(大寶3年)。

歷史

史前及原始時代

已知最早的日本人類化石可追溯到3萬年前。今日的考古學證據則表明,古代的日本除了原住民外其他是由東南亞東北亞遷徙而來的各民族融合演變而成的[25]。大約在公元前一萬年開始,日本進入新石器時期,是為繩紋時代(公元前一萬年至公元前3世紀)和彌生時代(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3世紀)[26]

伴隨着從東亞遷入日本的渡來人,日本在彌生時代初期出現陶器銅器以及水田等文化,逐漸成為一個農業社會[27],同時一些如奴國等的小國也開始與中國發展外交關係[28]

古代

神武天皇東征

在《日本書紀》中,依據神話天照大神的後裔神武天皇辛酉舊曆一月一日公元前660年2月11日)即位為初代天皇、並建立日本國。現今日本國的建國紀念日即依此而定為2月11日[18]

《三國志》記載三國時代日本古稱倭,當時與中國有朝見關係者有三十餘個部落,其中被推為共主最有聲望的是邪馬台國的女王卑彌呼。公元239年六月,倭女王遣使至帶方郡要求至京城朝獻魏國天子。[29]

日本朝廷一直透過朝鮮半島的諸國吸收來自於亞洲大陸的文化。587年,豪族蘇我氏的頭目蘇我馬子擊敗物部守屋,立女皇推古天皇為帝,聖德太子攝政[30],日本進入飛鳥時代。聖德太子制定官位十二階,並頒布憲法十七條,嘗試建立一個以天皇為中心的國家。聖德太子過世後,蘇我氏長期掌權。645年(大化元年),中大兄皇子中臣鐮足暗殺蘇我入鹿,掌握政權,是為「乙巳之變[31]。中大兄皇子擁立孝德天皇即位,推動大化革新等改革,仿效中國唐朝政治制度,嘗試建立一個律令制的國家。710年(和銅3年),元明天皇遷都平城京[32],日本進入奈良時代律令制國家也日益成熟。朝廷的版圖在這時也逐漸擴張,征服東北地方部分地區和南九州[33]

奈良時代後期,政局動蕩,律令制鬆弛。794年(延曆13年),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現在的京都府 京都[34],此後到1192年(建久3年)成立鎌倉幕府的這段期間是為平安時代日語假名以及國風文化在此時代成形。嵯峨天皇時期的《新撰姓氏錄》記錄居住在京都畿內的1182個氏族,其中「漢」為163氏,「百濟」為104氏,「高句麗」為41氏,「新羅」為9氏,「任那」為9氏[35]

平安時代末期,出現以東國為勢力範圍的源氏和以西國為勢力範圍的平氏兩個龐大的武家勢力,1159年(平治元年),發生平治之亂,源氏實力雖遭遇很大削弱,但在東國仍擁有強大實力,國家內部因為割據有源平二氏及奧州藤原氏等勢力,加上各界不滿架空朝廷的太政大臣平清盛專橫擅政而內戰頻仍。經過長期的源平合戰,平氏被趕出京都,將朝廷遷往福原京,之後於1185年(元曆2年)在壇之浦之戰中徹底覆滅[36]

幕府時代

菊池容齋所繪《蒙古入侵圖》,展於東京國立博物館

1192年(建久3年),武家首領源賴朝被封為征夷大將軍,建立鎌倉幕府,並展開幕府統治,開始日本600多年的幕府時代。源賴朝過世後,其妻子的娘家北條氏實力擴大,開始操縱、暗殺或廢立之後的繼位者,幕府大權旁落執權的北條氏得宗家之手。承久之亂後,北條氏的委員會制執權政治達於全盛。1232年(貞永元年),北條泰時制訂法典《御成敗式目》(又稱《貞永式目》)[37]。該法典最初僅適用於武家內部,後來適用於全國。1274年(文永11年)與1281年(弘安4年),蒙古帝國兩次侵日都未能成功,而戰後受貨幣經濟影響,無法恩賞抗元兵,導致御家人的貧困與御家人制度的解體[38]

北條氏實行一族獨裁,加深御家人和非御家人武士的反感,地方武士和民積極進行反幕活動,幕府由盛轉衰。後醍醐天皇乘機發動正中之變元弘之變,倒幕號召得到各地武士響應。1333年(元弘3年)5月新田義貞攻陷鎌倉,北條氏控制的鎌倉幕府滅亡[39]。後醍醐天皇掌握大權以後,並沒有滿足武士階層的期望。大軍閥足利尊氏成為所有武士的代表,於1336年(建武3年)攻陷京都,扶持兩統迭立中的持明院統光明天皇即位。大覺寺統的後醍醐天皇把持著皇室三神器逃到吉野山中,堅持自己才是正統[40],足利尊氏則在京都建立室町幕府,於是出現京都(北朝)和吉野(南朝)兩個對立的朝廷。南北朝的征戰持續將近60年,1392年(元中9年),足利義滿逼南朝的後龜山天皇讓位,由室町幕府擁立的北朝後小松天皇成為天皇,也終止長達57年的南北朝時期[41]。1401年(應永8年),室町幕府第三任將軍足利義滿為了經濟利益和抗衡天皇而向明朝朝貢,大明皇帝遂封其為「日本國王」,但幕府於7年後與明朝斷交[42]

姬路城

室町幕府末期(1467年 文正2年,應仁元年)發生應仁之亂,標誌著日本進入長達148年的戰國時代[43]。1573年(元龜4年,天正元年),大名織田信長,亦是當時最強悍的諸侯,攻下室町幕府所在地二條御所,將足利義昭流放到河內國,室町幕府滅亡,日本進入安土桃山時代(1573年至1603年)。1582年(天正10年),織田信長因家臣明智光秀發動兵變而被害。信長重臣羽柴秀吉繼承其勢力,繼續進行統一日本的戰爭。1586年(天正14年),秀吉受賜姓豐臣氏並就任太政大臣關白的最高官職,並於1590年(天正18年)擊敗北條氏統一全日本,隔年秀吉將關白一職讓與過繼來的養子豐臣秀次,自稱太閤,以世襲的方式宣示豐臣政權的穩定[44]。秀吉統率大部分的大名諸侯,自1592年(天正20年)起發動文祿・慶長之役,攻打朝鮮[45]

1543年(天文12年),乘着中國船的葡萄牙人來到鹿兒島種子島[46]。時日本正值戰國紛擾,葡萄牙人將歐式火槍傳入日本,基督教也在這時進入日本[47]。然而,傳教活動與發達的貿易逐漸威脅到江戶幕府的統治,於是幕府在1641年(寬永18年)把荷蘭商館遷移到長崎的出島,奉行保護主義(鎖國[48],這段期間日本只容許荷蘭清朝的商人來日貿易。在奉行保護主義的200多年間,荷蘭商人通過與日經商傳入蘭學蘭學因而在日本生根發芽[49][50][51]

德川家康戰國時代大名江戶幕府第一代征夷大將軍

1593年(文祿2年)6月,日本因海戰失利,無法補給,加上朝鮮瘟疫流行,為保朝鮮南部四道的戰果,遂派使節隨同明使沈惟敬到北京議和,其間談判使者石星沈惟敬小西行長合謀欺瞞矇混中日雙方,使得明朝在冊封秀吉為日本國王時態度輕慢。9月,明朝賜封的使者抵達日本,豐臣秀吉因朝鮮王子不前來答謝而頓感大怒,拒絕受封,下令驅逐明朝使節,並將小西行長治罪,再次發兵攻打朝鮮[52]。1598年(慶長3年)7月,豐臣秀吉在伏見城過世,日方於當年逐漸撤出朝鮮結束戰爭。1600年(慶長5年),封地在關東地方的大名德川家康取得關原之戰的勝利[53],基本上獲得全國軍、政上的優勢。

1603年(慶長8年),家康被任命為征夷大將軍,開創江戶幕府[54]。1615年(慶長20年,元和元年),德川家康在大坂之役中完全消滅豐臣氏的勢力,實現了日本的統一,江戶幕府也成為日本實際上的統治者。江戶幕府實行日本獨特的封建體制「幕藩體制」,將社會分為士工商四個階級及穢多、非人等賤民,基本上階級間的流動受到限制。在幕藩制之下,各藩領國在經濟上依賴中央政府的市場進行交易,幕府憑藉經濟上優勢確保其統治權;但隨着後期商品經濟的高度發展,藩際貿易大大減少各領國對中央的依附性,各藩表現出明顯的獨立傾向,瓦解了幕藩體制的政治基礎[55]。在江戶幕府時期,征夷大將軍是實際上政權的控制者、國家的最高領導人,號稱日本國大君,天皇與朝廷不過是被幕府架空甚至被監控的象徵性元首。將軍領地石高,在江戶初年大致佔有七百萬

1854年(嘉永7年,安政元年),美國海軍准將馬休·佩里率領黑船艦隊駛抵江戶附近的浦賀迫使日本開港通商,才一改日本的貿易保護主義作風[56]江戶幕府末年暴動頻繁,幕藩體制搖搖欲墜,在西南四藩(薩摩長州土佐肥前)為主的維新志士帶領下,一場全國性的倒幕運動正式開展[57]。江戶時代,260年沒有戰爭,非常繁榮[58][59]。江戶時代的基礎設施水平最高[60]江戶(現在的東京都)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口。當時,日本的GDP居世界第五位[61]

明治維新後

帝國憲法的頒布(1889年 明治22年)
1894年(明治27年)在中日甲午戰爭中向日本投降的中國指揮官

1867年(慶應3年),末代江戶幕府將軍德川慶喜迫於情勢主動大政奉還,以明治天皇為首的新政府正式成立,1885年(明治18年),日本國政府設置日本內閣總理大臣(首相)之職位,是在1885年(明治18年)隨着內閣制度的創立而開始。 第一任為12月22日就任的伊藤博文江戶時代結束,憑藉著工業化的超高生產力,日本開始走上富國強兵的發展路線。1889年(明治22年)是日本國政府頒布了《大日本帝國憲法》(又稱《明治憲法》) ,施行市制町村制[62]

1890年(明治23年)舉行了第1屆日本眾議院議員總選舉和第一次帝國議會[63]。同年『教育敕語』發布[64]。在整頓內政的同時,日本也積極對外擴張版圖。1867年(慶應3年)開始的明治維新對日本進行了多項大刀闊斧的改革,在地方政治上廢藩置縣,廢除大名制度[65]

然而大量士族在明治維新的過程中失業,造成極大社會問題[66],並引發1877年(明治10年)的西南戰爭[67]。為安撫士族情緒,遂有出兵台灣之議[68][69]。1871年(明治4年)10月,一艘琉球國船隻於颱風後漂流至台灣東南部[70],其中54名登島乘客被原住民出草殺害,史稱八瑤灣事件[71]。由於當時琉球國同時向清朝和日本朝貢,而清廷表示將事件交由日本處理[注 1],日本因而在1874年(明治7年)5月攻打台灣南部排灣族部落,是為「牡丹社事件[72]。在駐華英國公使調停下,中日兩國簽訂《北京專約》,後來日本政府將條文中的「琉球人」詮釋為「日本國屬民」,因而在1879年(明治12年)以此為由吞併了琉球,琉球王國滅亡[73]

在庫頁島深海村登陸的日軍(庫頁島之戰

1894年(明治27年),朝鮮發生東學黨起義,中日按《天津條約》同時出兵朝鮮半島,起義平息後日本要求繼續駐兵被拒,其後扣留高宗李熙,命大院君李昰應主國事,後日本稱發現李昰應曾要求東學黨與清軍一起驅逐日軍[74],於是不宣而戰,突襲駐守於朝鮮的大清海軍。

隨後於1894年(明治27年)8月1日,中日兩國互相宣戰,甲午戰爭正式爆發[75],期間日軍攻陷旅順,執行旅順大屠殺[76]。1895年(明治28年)2月,清軍潰敗,清廷被迫派李鴻章代表清廷向日本求和,並以戰敗國身份在日本威逼下簽訂了條件苛刻的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日本在此條約中獲得了台灣澎湖群島以及二兩白銀的巨額賠款[77],已經是廣泛認同的列強之一。1900年(明治33年),俄國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時單獨出兵佔據中國東北,但各國與清廷議和後俄國依然拒不撤兵,遂與日本交惡,最終在1904年(明治37年)爆發日俄戰爭,日本獲勝除了讓歐洲為之震撼,各殖民帝國更紛紛對日本刮目相看,日本也取得庫頁島(日本稱樺太)北緯50度以南的部分[78]

1905年(明治38年),日俄戰爭中日本與俄羅斯帝國在對馬海峽進行的一場海戰,由俄國第二太平洋艦隊中三分之二的艦隻被摧毀,幾乎全軍覆沒;而日方僅損失三艘魚雷艇。這是海戰史上損失最為懸殊的海戰之一。1910年(明治43年)與大韓帝國簽訂了《日韓合併條約》,令朝鮮半島合併成為日本的一部分[79]。日本開始被視為世界上一個新的強權。

兩次世界大戰

日本於1910年(明治43年)將大韓帝國併入版圖[80],是為日韓合併;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投向協約國,向同盟國宣戰,以獲得德國在中國山東半島的殖民地[81]。1914年8月(大正3年),日本向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宣戰,發動青島戰役日德戰爭,11月攻佔青島[82]。 戰後,日本加入了國際聯盟成為國際聯盟常任理事國的一員[83]。國際聯盟依照凡爾賽和約,將德屬新幾內亞赤道以北的部分交由日本委任統治[84]。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使軍需大幅增加,大戰景氣(也稱大正泡沫經濟)發生,日本經濟曾一度非常繁榮。日本進入短暫的「大正民主」時期。

1918年(大正7年),米價急漲,日本村爆發米騷動事件,並演變成武裝衝突,參與者逾二百萬人;事後警方逮捕超過二萬五千人,其中八千二百人被判各項刑罰:輕則罰款,重則處死[85];此事亦使寺內內閣下台。由於當時日本內地的大米供不應求,因而增加生產朝鮮和中國台灣的大米,並進口更多的外地屬地)大米至內地,以解內地缺米之憂;朝鮮和中國台灣對內供米減少,朝鮮農民只能從滿洲進口雜糧充飢[86]。1923年(大正12年)9月,日本關東大地震[87],死亡人數達十三萬人,日本經濟遭遇重創;1927年(昭和2年)4月,由於日本政府救濟台灣銀行失敗,陷全國金融於險地,史稱「昭和金融恐慌」。1930年(昭和5年),世界經濟陷入嚴重經濟衰退,而日本亦未能倖免。當時,日本的GDP居世界第六位[61]

在此期間,濱口犬養岡田內閣為挽救經濟,主張削減軍費,使軍部和右翼組織不滿,三人亦先後被暗殺[88],使得日本軍國主義思想白熱化並對外侵略,特別是好戰的陸軍即在控制的中國東北地區滋事。1931年(昭和6年),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入侵中國東北,扶植傀儡國家偽滿洲國,作為中日全面戰爭的前哨戰;再於1932年(昭和7年),在上海發動一·二八事變。1936年(昭和11年)2月26日,發生了二二六事件[89]廣田弘毅組閣、東條英機為軍部當權派閥領袖,建立以天皇及軍部統制派為本的法西斯體制[90]。1937年(昭和12年)7月7日,日軍策動盧溝橋事變,正式入侵中國,引發中國抗日戰爭。戰時日軍佔領華東平原,包括首都南京,並試圖以南京大屠殺逼中國軍民屈服[91],估計被殺人數約為三十萬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率領的國民革命軍祇能退守中國西南一帶[92]。但其後日軍錯判形勢,中國戰情僵持不下,令日軍陷入消耗戰;曠日持久,消耗日軍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93],加上歐美對日本禁運石油鋼鐵等,不得運往日本,若資源被切斷則無法打贏游擊戰。起初陸軍試圖攻打蘇聯的資源而最終作罷,因此軍方孤注一擲,以情勢說服對擴張不為所動的海軍動員,試圖發動「大東亞戰爭」,向南亞繼續擴張,史稱太平洋戰爭[94]

1941年(昭和16年)12月,日本海軍偷襲美軍位於夏威夷珍珠港的基地,並正式向美國、英國荷蘭宣戰,同時開始進軍東南亞等太平洋地區,二戰亞洲戰場爆發。日軍起初連戰皆捷,然而大日本帝國海軍中途島戰役大敗,成為太平洋戰爭的轉捩點[95]。1938年以來,日軍以「掃蕩」、「三光作戰」等暴行,試圖穩定中國的日佔區,但仍無法扭轉整體局勢,而將希望寄託於海軍。可是戰爭後期,美國海軍陸戰隊接連攻下硫磺島沖繩島,設下的海上防衛線接連遭到突破,美國可以從島嶼直攻日本本土,美軍B-29轟炸機隨即密集轟炸日本本土,許多城市遇襲,市民傷亡慘重、工業設施盡毀,並重創日本的飛機工廠和機場[96],敗相已明顯出現。1945年(昭和20年)8月6日和9日,美軍依次在廣島市長崎市投下兩枚原子彈;同時蘇聯亦於8月8日對日本宣戰,佔領日屬滿洲。8月15日,昭和天皇電台廣播宣布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簽署《降伏文書》,接受《波茨坦宣言》,並將領土範圍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以及其他指定島嶼,約占1920年(大正9年)日本國土面積的54%[97]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98]

戰後

1964年東京奧運開幕前夕通車的新幹線

從1945年(昭和20年)9月2日戰敗到1952年(昭和27年)4月28日《舊金山和約》生效期間,日本被盟軍軍事佔領,由美軍為首的駐日盟軍司令部(GHQ)統治,實行財閥解體政策,對壟斷資本進行大規模重組;日本除了失去所有屬地,也暫時被迫移交小笠原群島琉球(原沖繩縣)予美國軍政管理。1950年(昭和25年),朝鮮戰爭爆發,美國對日本的政策開始改變,包括單方面和日本議和並放棄戰勝國對日索賠的權利[99][100],允許日本設置自衛隊[101],同時向日本訂購大量軍火及軍需產品,帶動日本戰後軍工產業的發展[102][103]。美國亦在經濟、政治方面對日本提供援助,使其成為第一島鏈的一部分,遏制共產主義[104][105],由此而生的「特需繁榮」讓日本經濟進入日本戰後經濟奇蹟,並在隨後十年分別出現神武景氣岩戶景氣等多次經濟發展高潮。1956年(昭和31年)12月18日,日本加入聯合國[106]

1964年(昭和39年),東京成功舉辦奧運會,帶來奧林匹克景氣,同年日本加入了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民生產總值在其後4年超越英、法,德,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正式躋身於先進國家之列[107]。1970年(昭和45年)大阪萬博、1972年(昭和47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日本經濟再次增長。1972年(昭和47年),美國將琉球的行政權交還給日本[108]

1973年(昭和48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日本經濟增長每年僅4%左右,低於六十年代初的9%,日本高速經濟成長時期宣告結束,但日本在世界經濟(GDP)體中仍排第二位[109]。1980年代末,日本發生了泡沫經濟[110][111]市值世界最高的是日本企業[112],與美國發生了貿易摩擦。日本人從土地交易中獲得的利潤被用來購買股票債券、海外不動產(如美國洛克斐勒中心[113]),昂貴的藝術品,以及名貴的奢侈品等等。日本國內購買法拉利勞斯萊斯日產西瑪奧迪梅賽德斯-賓士等高檔轎車的消費熱潮也不斷高漲。在美國,向日本社會學習的批評聲此起彼伏,日本威脅論理論已經在全球範圍內流傳。

1991年(平成3年),泡沫經濟崩潰[114],經濟陷入長期不景氣階段。國債赤字龐大,加上1995年(平成7年)奧姆真理教發動的一系列恐怖攻擊與阪神大地震,社會陷入不安。1990年代,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歷史上的世界最高位。1955年(昭和30年)起長期由自由民主黨執政,因而出現「55年體制[115], 1989年(昭和64年,平成元年)平成時代開始。直至1993年(平成5年)由於部份自民黨黨員退黨,導致自民黨在該年國會眾議院選舉過後短暫失去組閣權約10個月,然而短短一年後自民黨與社會黨聯手,藉社會黨村山富市內閣的組建重返執政地位[116]

二十一世紀

宣布新年號「令和

進入二十一世紀初期,日本經濟透過往新興市場出口而出現小波段甦醒的伊邪那美景氣,但是2008年(平成20年)發生的全球金融海嘯索尼豐田等指標性大企業紛紛出現巨大虧損。2009年(平成21年),執政自民黨第45屆日本眾議院議員總選舉中慘敗,再次下台,更首次失去共計長達54年眾議院第一大黨的地位。僅僅三年後,由於民主黨施政失當和在東日本大震災中救災不力[117]內閣總理大臣更換頻繁,加上福島核災使日本的經濟再次陷入困境,造就自民黨再次上台的機會[118]

2012年(平成24年)12月,自民黨取得壓制性勝利,黨總裁安倍晉三在上台後倡議修改憲法,取消當中否定的集體自衛權[119]以允許自衛隊到海外參與聯合國的維和反恐行動[120],同時將自衛隊的目標改為「本土防衛和國防保障」[120][121],透過自主制定的新憲法使日本成為一個正常的主權國家[122]。然而由於新憲法的部分字眼具爭議性,引發部分亞洲鄰國不安[123],其推出的秘密保護法案在社會上亦引起一些疑慮[124]安倍晉三推行了一系列經濟改革措施,包括推動日圓貶值、實行量化寬鬆[125],被稱為「安倍經濟學[126]。縱使當中調高消費稅的措施可能會令部分國民的薪資追不上物價升幅[126][127],但由於日圓兌美元貶值,帶動日本產業出口量和國內消費需求攀升,使日本能夠擺脫長達15年之久的通縮陰影[128],亦令失業率創6年新低[129]日經平均指數升至近六年高位。然而,日本經濟停滯不前[130]

2018年(平成30年) 12月26日,日本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131]。 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的關係惡化,日本從二次大戰後幾乎沒有退出國際機構的前例,這次退出極為罕見。2019年(平成31年,令和元年),德仁天皇登基。平成時代結束,令和時代開始[132][133][134]。10月22日舉行了登基儀式,10月31日舉行了盛宴儀式,11月10日舉行了慶祝儀式。2020年(令和2年)9月,菅義偉出任第99任內閣總理大臣。2021年(令和3年)舉行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因為向大海排放核污水,日本受到了中國、韓國等周邊國家政府和環保團體的強烈指責。

地理

日本列島衛星圖

日本國土位於歐亞大陸以東,太平洋西部,由3個弧狀群島日本列島琉球群島伊豆-小笠原群島)組成。其中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大島的面積就佔了國土面積的99.37%。日本通常被歸劃於東亞東北亞的范疇[135],北與俄羅斯、西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大韓民國、西南與中國東部及中國台灣島隔海相望、南與菲律賓隔海相望。日本由6,852個島嶼組成[11],面積約37.8萬平方公里[12]。國土面積75%屬山地丘陵地帶[136],因此森林覆蓋率高,但卻不適合耕,耕地面積僅佔日本國土的11.1%[137]。也因此日本的人口多集中在沿海地區,日本的人口密度在世界排名第37位[138]。日本國土狹長,南北總長3,800公里,與澳大利亞馬達加斯加、美國相近。

根據地理與人文、經濟特徵,日本通常被分為八大區域,包括北海道地方東北地方關東地方中部地方近畿地方中國地方四國地方以及九州・沖繩地方[139]

日本列島按照地質構造可分為東日本西日本兩大區域,其界線為位於本州中部,新潟縣絲魚川市靜岡縣靜岡市之間的絲魚川靜岡構造線[140]。日本列島附近是歐亞板塊菲律賓海板塊太平洋板塊北美洲板塊的交界地[141],同時日本列島還處在環太平洋造山帶、火山帶、地震帶之上[142],故日本為一個經常發生地震、但同時也擁有許多火山溫泉的國家。日本最高的山峰──海拔3,776米的富士山,本身就是一座活火山。據統計,世界全部芮氏規模6.0以上的地震中,超過20%都發生在日本[143];而日本發生的地震,釋放的地震能量就占全球地震釋放能量的10%[144]

由於日本面積狹小多山,因此河流普遍長度不長但落差較大[145]。日本的河流在梅雨和颱風季節容易形成洪水,日本政府因而修築了大量的堤壩水庫用於防洪[146],同時實行水力發電[147]。日本最長的河川是發源於長野縣,並在新潟縣注入日本海信濃川[148],總長367公里;而第二長的利根川也是日本流域面積最大的河川[149]。日本最大的湖泊是位於滋賀縣琵琶湖,面積670.25平方公里[150]

各地氣候

日本一年四季溫差很大。深受海洋影響,海洋性氣候明顯。日本國土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145][注 2],但由於日本的島嶼自西南向東北延伸得很長,南北跨越緯度約20度,因此全國各地的氣候仍然有很大的不同,主要可分為六個氣候區[151]

  • 北海道氣候:北海道不受梅雨的影響,降雨量較日本其他地方為少。夏季短暫且涼爽,冬季漫長而寒冷。
  • 日本海側氣候:範圍包括本州島西部的海岸地區。冬季受西伯利亞高氣壓所影響,吹西北風。同時由於暖流對馬海流在冬季通過日本海而帶來大量水汽,因而常有豪雪。夏季降水較少,因位於夏季風的背風地帶有時出現焚風而異常高溫。
  • 中央高地式氣候:典型的內陸性氣候,冬寒夏涼。冬季與夏季及晝夜之間溫差很大,降雨量少。
  • 太平洋側氣候:包括了本州東海岸、南四國和九州大部分地區。夏季受東南季風影響,梅雨強颱風多,冬季的降雪較少。
  • 瀨戶內海式氣候:包括了山陽地方、北四國、近畿與九州局部地區。天氣常是晴天,降雨量少,不時遭受熱浪侵襲[152]
  • 南西諸島式氣候:範圍為琉球群島。這里屬亞熱帶氣候,夏季炎熱冬季溫暖,降雨量大,且常受颱風吹襲。

日本是世界上降水量較多的地區,主要包括日本海側地區的冬季降沖繩5至7月連綿不斷的颱風,以及夏季到秋季登陸或接近日本的颱風[153]。日本有記載的最高溫度紀錄是攝氏41度,於2013年8月12日在高知縣四萬十市測得;有記載的最低溫度紀錄是攝氏-41.2度,於2016年1月25日在北海道上川町測得。

自然環境

橫跨靜岡縣山梨縣界的富士山,為日本第一高峰。

日本國土南北狹長,四季分明,也是一個多山國家。因為日本是島嶼國家,四面環海,所以來自外部新生物入侵的可能性也相對較低,離島地區更形成了獨自的生態系統,特別是小笠原群島琉球群島自古就形成了比日本本土更加孤立的生態系統,小笠原群島更有「東洋的加拉帕戈斯」之稱[154]

伴隨明治時代以後外來物種的進入,生態系統發生變化,日本的生物多樣性也受到影響,本地物種如朱䴉日本狼都在20世紀滅絕[155],但日本各地仍保留著大量珍貴的生態系統,如知床白神山地、小笠原群島和屋久島都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遺產[156]。在環境保護方面,日本是世界上最早面臨大規模公害的國家,並在1960年代後期開始積極立法減排,至21世紀全國主要大氣污染物全部達到環境標準[157]。由於高度經濟成長期以後日本飲食文化的變化及海外產品的輸入,日本的林水產業在20世紀開始出現田與人工林的閒置,漁業資源減少等問題[158]。自1970年代以來,相較於其他國家森林面積的持續萎縮,日本的森林覆蓋率一直保持在三分之二上下[159]。2012年,日本的森林面積達253,203平方千米[160]

由於日本列島位處數個板塊的的交界和環太平洋火山帶之上[142],火山活動十分活躍,日本在歷史上曾多次發生地震海嘯等災難[161][162]。20世紀以來,在日本造成重大損失的大地震有1923年導致超過10萬人死亡的關東大地震[163]、1995年的阪神淡路大地震和2011年引發海嘯和福島核事故東北地方太平洋地震。在沿海地區,地震之後引發的海嘯常帶來遠超過地震的影響,英語中的海嘯一詞就是來自於日語中的「津波」(津波つなみ Tsunami[164]。除了地震和海嘯之外,火山亦經常在日本引發災害。近年日本較為活躍的火山有有珠山[165]淺間山三宅島阿蘇山櫻島等。日本其他的主要自然災害還有山體滑坡泥石流洪災風災和雪災等。

主要城市

日本沒有法定首都,國家的行政中心位於東京都[166]。截至2012年,東京都區部(又稱為「東京23區」,即口語所稱的東京市區)人口中有900萬,全東京都的人口有1,323萬。以東京都為中心,包括神奈川縣埼玉縣千葉縣首都圈人口為3,670萬,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圈[14]。日本的皇居國會議事堂、內閣、最高裁判所、各省廳、各國駐日大使館、大企業的本部、日本銀行、證券公司、百貨商店、報社及電視台大都集中在東京。目前在東京都區部內和東京周邊衛星郊縣已經形成了眾多副都心,亦擁有全世界規模最大、密度最高的郊區購物商圈及高效完善的城市軌道系統[167]。東京也是世界上擁有最多財富500強公司總部的城市[168]。如果將東京都區部視為一個都市的話,日本共有12個人口超過1百萬的城市,其中除了川崎市之外,其他都是都道府縣廳的所在地

政治

政府

位於東京永田町國會議事堂

日本為君主立憲國家,該國憲法訂明「主權在民」,而天皇則為「日本國及人民團結的象徵」[169]。與世界上多數君主立憲國家相同,天皇在日本只有虛位元首名義,並無政治實權,只能進行禮儀性的事務,例如,簽署法律和行政命令、任命內閣總理大臣[17]、接受其他國家外交使節的國書[170]、宣布奧運會開幕等。現任天皇為德仁,他在其父明仁退位後,於2019年5月1日即位。

日本政府的行政機關是指《國家行政組織法》以及《內閣府設置法》中規定的內閣府及其外局,並以內閣總理大臣(首相)為首的「1府12省廳」。2001年實施的「中央省廳再編」機構改革以大部門體制為重點,按照職能優化的原則將原本的1府22省廳精簡成為內閣府、總務省法務省外務省財務省文部科學省厚生勞動省林水產省經濟產業省國土交通省環境省防衛省警察廳的「1府12省廳」體制。經過改革的日本行政機關核心機構數量屬主要發達國家中最少[171]

日本古代的法律體制深受中國的中華法系影響,江戶時代制定的國家最高法律《公事方御定書》就是建基於其基礎之上[172]。 然而自18世紀末期,日本大部份的法律則是在歐洲法系的基礎上編寫,例如明治政府在1896年通過的民事法則參考了德國的《德國民法典》,此法律至今依然是日本民事法律的骨幹[173]。日本最高的法院是最高裁判所,下分三個不同等級的法院[174]。日本的主要法律被統稱為《六法[175]

日本現行憲法日本國憲法》是於1947年5月3日由當時佔領日本的美軍草擬,經過日本國會的審議後再由天皇頒行。日本國憲法最重要的三大原則是主權在民、基本人權的尊重以及和平主義,日本政治以這三大原則及其中最基本的、對個人尊嚴的尊重運行[176]。日本實行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立法權歸兩院制國會司法權歸裁判所(即法院),行政權則由內閣地方自治體中央省廳分別處理[177]。憲法規定國家最高權力機構為國會。日本實行兩院制,眾議院有480席,參議院有242席,由18歲或以上的國民投票選出[178]。眾議院議員任期為四年,但由於眾議院可以在任期結束之前中途解散,所以實質上眾議院議員任期平均只有兩年多[179]。參議院議員任期為6年,每3年改選一半,不能中途解散[180]

1955年起,自由民主黨(自民黨)一直長期執政,只在1993年至1994年及2009年至2012年成為在野黨。其中1994年至1996年自民黨是作為聯合政權其中一黨,擁立日本社會黨委員長村山富市擔任首相,1996年初開始才重新掌握組閣權。2009年,時任首相麻生太郎宣布提前舉行眾議院選舉,結果自民黨大敗,民主黨大勝。然而,由於民主黨在執政後遲遲未能兌現競選承諾[181],因此在執政僅僅三年多後的大選即慘敗下台,自民黨再次成為執政黨[118],黨總裁安倍晉三取代落敗的民主黨代表野田佳彥成為首相,執政至2020年9月16日,由自民黨第26任總裁菅義偉接任。雖然所有內閣總理大臣均需由天皇任命,但是憲法已經規定無論任何人在選舉中勝出,天皇都必須予以任命[182]。目前自民黨與公明黨組成執政聯盟[183],主要在野黨包括立憲民主黨國民民主黨共產黨日本維新會希望之黨社民黨等。

外交

伊拉克戰爭期間派遣至中東地區的日本自衛隊

日本目前與除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之外的聯合國會員國以及梵蒂岡科索沃庫克群島紐埃保持外交關係。日本現代在國際上最親密的盟友為美國[184],雙方在1960年簽署《美日安保條約》並生效至今。由於日本扼東北亞通往太平洋的門戶,在冷戰時期是美國抵禦「共產主義擴張」的前線,即「島鏈[185]。日本亦同時是美國在亞洲的重要軍事據點,美軍在日本設有多處軍事基地,日本在美國的東亞外交策略中也有一定影響力[186]。作為世界重要的經濟體,日本努力在世界舞台上爭取與之相等的角色。在除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外其餘的世界各國之中,日本擁有最多的駐外機構。 自1956年來,日本累計擔任了16年的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日本亦曾聯同德國巴西印度組成四國聯盟聯合國提交改革安全理事會建議,其中包括允許四國加入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但由於受到中國和韓國的反對而未能成功[187]

日本是七大工業國組織二十國集團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世界貿易組織APEC成員,同時也是東盟十加三論壇的參與國[188][189]。縱然日本的捕鯨活動偶爾令日本成為國際組織的批評對象,但日本與除朝鮮以外世界各國的關係基本上和諧,並分別在2007年和2008年與澳大利亞印度簽訂安保條約[190][191]。根據美國馬里蘭大學英國廣播公司對全世界四萬人進行的民意調查,日本是給世界人民最佳印象的國家之一[192]

與此相對,由於日本和中國以及朝鮮韓國對歷史和領土等認知的分歧,故至今跟三國的關係仍較其他國家相對緊張。首爾日本駐韓大使館經常有示威者要求日本政府對韓國慰安婦問題作出賠償和道歉,中國民間也經常發生反日示威和抵制日貨運動。朝鮮與日本至今仍無外交關係,日本並不承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的合法性,兩國之間還存在綁架人質問題等爭端。日本目前與中、俄、韓三國存在領土糾紛的問題,包括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爭議的東海油氣田;與台海兩岸政府之間所存在的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主權問題;與韓國的竹島(獨島)主權爭端和與俄羅斯之間的北方四島(南千島群島)主權問題日本和俄羅斯的關係一度大幅改善,兩國在天然氣和其他自然資源方面存在緊密的合作;但日俄關係在近幾年已顯著惡化,被俄方形容為「整個戰後時期的最低水平」[193]

日本對開發中國家提供的政府開發援助額為世界第二,大部分用於免於債務和基礎設施建設。截至2004年,日本政府的援助達2000億美元,而最大的受益國家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14.4億美元)、印度尼西亞(8.6億美元)和菲律賓(8億美元)[194]

軍事

File:敵方を警戒する第4戰車中隊90式戰車(撮影者 不明) 教育訓練等 192.jpg
陸上自衛隊演習

日本當今的國家防衛組織為自衛隊,成立於1954年7月1日,目的是維持日本的自我防衛能力。1945年,日本在駐日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的主導下制定了日本國憲法,當中的第九條規定日本永遠放棄以國權發動的戰爭、武力威脅或武力行使來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被視為世界上最能落實和平主義的憲法。因此,自衛隊在名義上不是軍事組織,但在實際上的功能等同其他國家軍隊[195][196]

自衛隊分為陸上自衛隊海上自衛隊航空自衛隊等三大分支,由防衛省統籌管轄。在朝鮮戰爭爆發後,日本政府在1950年成立警察預備隊本部,並在其後更名為防衛廳。防衛廳是根據日本《內閣府設置法》第49條第3項以及《防衛廳設置法》第2條的內容而設置的機關,屬日本內閣總理大臣管轄範圍之下設置的內閣府外局[197]。隨着《防衛廳設置法》的修改,防衛廳在2007年升格為防衛省,從內閣府獨立成為日本中央一級單位,升格爲與11個平級的單位,防衛廳長官晉升後的防衛大臣在制定政策和申請預算等方面享有更大的權限和獨立性[197],但總理大臣仍為自衛隊的最高指揮官,並保留著對自衛隊的最高指揮監督權和頒布「防衛出動命令」權力。 另外,原本定義為「附屬任務」的國際緊急救援協助事務、聯合國維和事務以及根據《周邊事態法》的後方支援等事宜,亦不用再以個案的方式經國會兩院審議通過[198]

日本自衛隊的人數受到法律約束,現行編制為22.4萬人,編制常保持不整狀態,軍事人員中亦包括大量軍校士官以及軍校教師職工,以及4.3萬名具培訓新兵能力的幹部[4][199]。2010年,日本政府發表《防衛計劃大綱》,決定將陸上自衛隊的坦克數量削減到400輛,但為了對應巨大地震等大規模災害,陸上自衛隊的人數則保持不變[200]。自衛隊在踏入21世紀後開始進行海外軍事任務,除了參與了2002年阿富汗戰爭後的維和任務外,也曾於2004年至2009年間向伊拉克派遣了「自衛隊伊拉克復興支援群」,協助支援美伊戰爭後的基礎設施重建工程[201]。2009年3月,海上自衛隊首次向索馬里海域派遣了兩艘護衛艦打擊海盜[202],並在其後數月分別組成了三批艦隊互相接替。航空自衛隊於2009年向索馬里海域派遣兩批P-3C巡邏機部隊,為打擊海盜進行預警監視[203]自民黨在2012年上台後倡議修改憲法,將自衛隊的目標設定為「本土防衛和國防保障」[120][121],同時提出取消當中否定的集體自衛權允許自衛隊到海外參與聯合國的維和反恐行動[120]以及保護在公海上與日本共同聯合行動的船艦艇[204]。但修憲的內容具有爭議性[205],因此在社會上亦引起一些疑慮[123]。2020年,自衛隊成立宇宙作戰隊[206]

日本於2014年的國防預算總額為4.8928萬億日圓,較去年增長2.9%[207],但因日圓美元大幅貶值,換算為美元後數值實際與去年同比下降近10%[208]。由於日本的軍購均依賴美國進口[208],預算中增加的款項將用在於彌補因日圓貶值而上升的進口武器裝備價格的費用、恢復東日本大震災減薪措施結束後的薪資增長以及搬遷沖繩普天間美軍基地。1976年,時任首相三木武夫訂立了防衛開支不得超過國民生產總值1%的限制,至今只曾於1986年超過限制,而在1980年代末經濟爆破後,自衛隊預算撥備在10多年間並無增加,故扣除通脹後實質是減少。日本軍事支出目前仍維持在GDP總值的1%[209],比例約為全球第134名,總支出位居美國、俄羅斯德國英國法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後,為全球第7位[210]。自衛隊的軍事實力居世界第五位[211]

行政區劃

日本行政區劃一覽圖

該制度是隨着日本政府於1871年實施的廢藩置縣政策而建立。1888年起逐步實行市町村合併政策,町村數目大量減少[212]。1888至1889年間,是明治維新後日本政治現代化過程的一部份,其目標在於建立町村為現代化的地方行政體。日本政府在1947年根據《地方自治法》將全國分成47個一級行政區,稱為「都道府縣」,分別為一、一、二府、四十三[213]。部份市因人口較多,在當地影響較大,而被指定為政令指定都市中核市特例市。截止到2013年4月1日,日本全國共有20個政令指定都市、42個中核市和40個特例市[214]。都道府縣下的行政區劃為市町村[215],此外還有支廳、區、特別區等行政單位。

踏入21世紀,為增進地方分權,政府開始檢討廢除都道府縣,改實行道州制的必要性,引起日本道州制議論。1968年,日本自治省導入了地方公共團體編號制度,目前全日本的都道府縣與各市町村均有自己的編號,編號與ISO 3166-2:JP符合。

都道府縣

都道府縣 日文 假名 首府 地域 區域 人口[表 1] 面積[表 2] 人口密度[表 3] 市町村 ISO 3166-2
愛知縣 愛知縣 爱知県 あいちけん 名古屋市 中部 本州 7,532,231 5,153.90 1,438 10 63 JP-23
秋田縣 秋田縣 秋田県 あきたけん 秋田市 東北 本州 1,029,196 11,612.11 94 6 25 JP-05
青森縣 青森縣 青森県 あおもりけん 青森市 東北 本州 1,323,861 9,606.24 142 8 40 JP-02
千葉縣 千葉縣 千叶県 ちばけん 千葉市 關東 本州 6,283,602 5,156.15 1,204 6 56 JP-12
愛媛縣 愛媛縣 爱媛県 えひめけん 松山市 四國 四國 1,405,325 5,676.44 252 7 20 JP-38
福井縣 福井縣 福井県 ふくいけん 福井市 中部 本州 794,433 4,188.76 192 7 17 JP-18
福岡縣 福岡縣 福岡県 ふくおかけん 福岡市 九州 九州 5,126,389 4,971.01 1,020 15 69 JP-40
福島縣 福島縣 福岛県 ふくしまけん 福島市 東北 本州 1,938,559 13,782.54 147 13 61 JP-07
岐阜縣 岐阜縣 岐阜県 ぎふけん 岐阜市 中部 本州 2,066,266 10,598.18 196 9 42 JP-21
群馬縣 群馬縣 群马県 ぐんまけん 前橋市 關東 本州 1,998,275 6,363.16 315 9 39 JP-10
廣島縣 廣島縣 広岛県 ひろしまけん 廣島市 中國 本州 2,857,475 8,476.95 337 6 23 JP-34
北海道 北海道 北海道 ほっかいどう 札幌市 北海道 北海道 5,370,807 83,453.57 66 64 180 JP-01
兵庫縣 兵庫縣 兵库県 ひょうごけん 神戶市 近畿 本州 5,606,545 8,392.42 666 8 41 JP-28
茨城縣 茨城縣 茨城県 いばらきけん 水戶市 關東 本州 2,960,458 6,095.62 487 7 44 JP-08
石川縣 石川縣 石川県 いしかわけん 金澤市 中部 本州 1,153,627 4,185.32 279 6 19 JP-17
岩手縣 岩手縣 岩手県 いわてけん 盛岡市 東北 本州 1,277,271 15,278.51 87 11 35 JP-03
香川縣 香川縣 香川県 かがわけん 高松市 四國 四國 997,811 1,861.70 535 5 17 JP-37
鹿兒島縣 鹿兒島縣 鹿児岛県 かごしまけん 鹿兒島市 九州 九州 1,668,003 9,132.42 187 11 49 JP-46
神奈川縣 神奈川縣 神奈川県 かながわけん 橫濱市 關東 本州 9,155,389 2,415.42 3,746 7 35 JP-14
高知縣 高知縣 高知県 こうちけん 高知市 四國 四國 732,535 7,104.70 108 6 35 JP-39
熊本縣 熊本縣 熊本県 くまもとけん 熊本市 九州 九州 1,798,149 6,908.45 263 10 48 JP-43
京都府 京都府 京都府 きょうとふ 京都市 近畿 本州 2,569,410 4,612.93 571 6 28 JP-26
三重縣 三重縣 三重県 みえけん 津市 近畿 本州 1,841,753 5,760.72 322 7 29 JP-24
宮城縣 宮城縣 宫城県 みやぎけん 仙台市 東北 本州 2,319,438 6,861.51 342 10 36 JP-04
宮崎縣 宮崎縣 宫崎県 みやざきけん 宮崎市 九州 九州 1,119,544 6,684.67 170 8 31 JP-45
長野縣 長野縣 长野県 ながのけん 長野市 中部 本州 2,126,064 12,598.48 171 14 81 JP-20
長崎縣 長崎縣 长崎県 ながさきけん 長崎市 九州 九州 1,392,950 4,092.80 349 4 23 JP-42
奈良縣 奈良縣 奈良県 ならけん 奈良市 近畿 本州 1,380,181 3,691.09 379 7 39 JP-29
新潟縣 新潟縣 新潟県 にいがたけん 新潟市 中部 本州 2,300,923 12,582.37 189 9 35 JP-15
大分縣 大分縣 大分県 おおいたけん 大分市 九州 九州 1,176,891 5,804.24 206 3 18 JP-44
岡山縣 岡山縣 岡山県 おかやまけん 岡山市 中國 本州 1,927,632 7,008.63 278 12 29 JP-33
沖繩縣 沖繩縣 沖縄県 おきなわけん 那霸市 沖繩 沖繩 1,467,071 2,271.57 613 5 41 JP-47
大阪府 大阪府 大阪府 おおさかふ 大阪市 近畿 本州 8,861,437 1,893.18 4,683 5 43 JP-27
佐賀縣 佐賀縣 佐贺県 さがけん 佐賀市 九州 九州 837,977 2,439.23 348 7 23 JP-41
埼玉縣 埼玉縣 埼玉県 さいたまけん 埼玉市 關東 本州 7,343,807 3,767.09 1,909 9 71 JP-11
滋賀縣 滋賀縣 滋贺県 しがけん 大津市 近畿 本州 1,420,260 4,017.36 351 5 26 JP-25
島根縣 島根縣 岛根県 しまねけん 松江市 中國 本州 696,382 6,707.32 107 7 21 JP-32
靜岡縣 靜岡縣 静岡県 しずおかけん 靜岡市 中部 本州 3,756,865 7,328.61 513 9 42 JP-22
栃木縣 栃木縣 栃木県 とちぎけん 宇都宮市 關東 本州 1,991,597 6,408.28 313 6 33 JP-09
德島縣 德島縣 徳岛県 とくしまけん 德島市 四國 四國 764,213 4,145.26 189 8 24 JP-36
東京都 東京都 东京都 とうきょうと 新宿區 關東 本州 13,530,053 2,102.35 6,259 1 39 JP-13
鳥取縣 鳥取縣 鳥取県 とっとりけん 鳥取市 中國 本州 575,264 3,507.19 168 4 19 JP-31
富山縣 富山縣 富山県 とやまけん 富山市 中部 本州 1,074,705 4,247.22 257 2 15 JP-16
和歌山縣 和歌山縣 和歌山県 わかやまけん 和歌山市 近畿 本州 984,689 4,725.58 212 6 30 JP-30
山形縣 山形縣 山形県 やまがたけん 山形市 東北 本州 1,118,468 9,323.34 125 8 35 JP-06
山口縣 山口縣 山口県 やまぐちけん 山口市 中國 本州 1,408,588 6,110.76 238 5 22 JP-35
山梨縣 山梨縣 山梨県 やまなしけん 甲府市 中部 本州 844,717 4,465.37 193 5 28 JP-19
  1. 2017年數據
  2. 單位為平方公里
  3. 單位為人/平方公里

經濟

東京證券交易所的規模在世界前三大之內[216]

日本的經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受到了毀滅性打擊,但在戰後快速復興。日本經濟自1960年代開始了持續長達30年的高度增長,被譽為「日本戰後經濟奇蹟[217],目前絕大多數世界知名的日本跨國企業都誕生於這一時期[218]。而從1990年代開始,由於過度投資所造成的資產膨脹以及證券房地產市場的「泡沫化」,日本經濟最終在逾放比過高與日圓不斷升值下,泡沫經濟崩潰,而政府改革經濟的努力也沒有成效,被稱作「失去的十年」。2002年2月以來日本經濟的景氣景象一直擴大,創下了戰後最長的景氣復甦期紀錄。

日本是一個自由市場經濟體,其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在世界位居前茅[19],同時也是當今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20]。日本經濟高度發達,國民擁有很高的生活品質[219]。日本GDP總量1968年超過聯邦德國,自1968年至2009年,日本一直保持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220],但又在2010年和2024年分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德國超過,GDP總量相繼退居世界第3、4位。2015年日本全國國內生產總值高達4.124萬億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2,478美元,在世界195個國家中排第24名[8],是全球國際最富裕、經濟最發達與生活水準最高的國家之一。此外,日本還是世界最大的債權國,海外淨資產達到296.3兆日圓。日本經濟的特點包括製造商供應商經銷商的緊密結合、強大的企業聯盟和對於僱員採用年功序列制終身僱用制[221][222]

產業結構

第三產業

日本的第三產業,特別是銀行業金融業航運業保險業及商業服務業對GDP貢獻最大,佔全國GDP逾70%[223]。東京不僅是國內第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更是世界上最大工商城市和全世界生產總值名列第一的城市[224],同時也是世界頂級的金融、航運和服務中心。服務業是日本第三產業的核心,佔日本GDP逾70%[225];日本2011年的服務貿易出口佔世界出口3.4%,排名全球第七[226]

截至2016年,日本有219家公司名列富比士全球企業2000強,佔總數10.95%[227]東京電力NTT三菱UFJ瑞穗野村三菱地所東京海上三井住友JR東日本7&I日本航空均是世界規模數一數二的公司[228]。日本三菱是世界上僅次於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超級企業財閥,2013年世界五百強企業中上榜的62家日本企業當中,就有5家屬三菱旗下[229]三菱日聯金融集團為日本最大的金融機構,2013年時點的總資產達230兆日圓[230],旗下的三菱UFJ也是日本以至亞洲以資產計最大的銀行[231]郵貯銀行則是世界上存款總額最龐大的金融機構[232]三菱UFJ金融集團瑞穗金融集團三井住友金融集團在世界金融界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全球最大的海外貸款業者[233],而東京證券交易所也是僅次於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世界第二大證券交易所[234]

日本的旅遊產業也非常發達,聯合國世界觀光組織報告指日本在2013年以24%的成長率成為世界旅遊成長最快速地點,而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旅遊業競爭力報告2015》也指出,日本旅遊競爭力在全球141個經濟體中排行第9,位居亞洲第一[235]。同時,由於日本國內的服務和產品種類繁多,競爭激烈,因此日本的廣告業亦非常興盛[236],也造就了行業龍頭電通成為全球市佔率第五、淨收入第一的巨型廣告公司[237]

是日本文化藝術的重要表現形式,作品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238]。日本製作的動畫節目佔全球播放的60%,因此日本享有「世界動漫王國」的美譽[239]。1950年代以後,漫畫逐漸成為日本出版業的主要部分[240]。2006年日本漫畫業績達到4810億日圓[241],而日本動畫2011年的海外業績亦達到177億日圓[242]秋葉原則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動漫及電器集散地點[243]

日本的航空運輸業也相當發達,東京的羽田機場成田機場的客貨吞吐量均居世界前列,其中羽田機場2014年的旅客吞吐量在全球排前4名,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機場之一[244]。在2013年機場服務質量排名中,羽田機場位列世界第二[245],航班晚點率全球最低[246],而且是全球衛生情況最佳的機場[247]。日本的四大航空公司日本航空全日空北海道國際航空SKY(天馬航空)為日本空中交通的重要標誌。由於日本99.7%的原材料和商品均依賴海運進出口[248],水路交通一直被重視而且十分便利[249]。日本全國一共有1020個各式的港口,當中屬於指定重要港灣的超級中樞港灣包括了「京濱港」(東京港橫濱港)、「名四港」(名古屋港四日市港)以及「阪神港」(大阪港神戶港[250]

第二產業

汽車是日本的主要產業。凌志 LF-FC(巴西

日本的主要工業範圍包括鋼鐵、汽車、造船、電子電器、化工、紡織和食品加工等[251],當中汽車工業佔日本製造業總產值16%,其產業鏈延伸到製造銷售、維修保養、材料等廣闊領域,與汽車工業相關的從業人員也佔了全國就業人數的10%,為日本國民提供了巨大就業機會,因而被稱為日本的「支柱產業」[252],也使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汽車出口國[253]。此外,日本是世界最大的碳纖維生產國,全球70%以上碳纖維產量均源自日本公司[254]。日本的核發電量居世界第三位,僅次於美國和法國[255]

日本的電子機械市場在基本上是由日立松下索尼東芝NEC富士通三菱電機夏普三洋電機等九大製造商瓜分,以電子電器產業和汽車工業為代表的製造業高速發展。汽車工業方面,日本汽車的生產量位全球第三,僅次於美國和中國[256],以豐田馬自達本田日產速霸陸三菱汽車日野五十鈴、等公司的產品暢銷全球。由於電子機械包括了洗衣機、電冰箱、燈光設備以及個人電腦等多個范疇,總生產額超過了日本整個機械工業的10%,因此也被視為汽車工業以外的第二個支柱產業[257]

第一產業

會津的稻田

日本的農業實行小型機械化,單位耕地產量世界第一[258]。日本的稻米主要在日本海沿岸地區和東北地方生產[259],自給有餘[260],而在越光米富士蘋果等產品均聞名於世界。日本政府的農業政策除了會確保國內糧食穩定供應外,也推動農業現代化、民收入穩定[261]。日本漁業資源生產量佔全球15%,捕魚船隊規模居世界前列[262]。日本的森林覆蓋率高達65%以上,是世界上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國家之一[263],但是由於林業主要著重於保護生態環境,因此工業上使用的木材基本使用進口資源,是世界上進口木材最多的國家[263]。此外,日本還是世界上填海造陸面積最大的國家之一,有0.5%的國土面積來自填海[264]

對外貿易

外貿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日本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日本在1950年代確立了貿易立國方針,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開始跟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進行自由貿易,這為日本對外貿易規模的擴大創造了有利的國內和國際條件。此後,日本的對外貿易迅猛增長,主要貿易對象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美國、澳大利亞大韓民國、和沙地阿拉伯等國家和地區[20],並在東南亞市場具有重要的經貿地位。日本主要出口的商品包括汽車半導體鋼鐵塑膠、化工產品等,而主要進口的產品則是化石能源機械、影音產品和紡織品[20]。目前中國是日本最大的貿易夥伴[20]

基建和交通

南北線(左)和三田線(右)

日本的交通以公路、鐵路、航空和水路為主[265],各種交通運輸方式的技術水準和運輸量均居世界前列。

儘管國土狹小,日本的道路總長度居世界第五位[266],每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長度居世界前列。日本的高速公路收費和徵稅都較其他國家高,但同時亦在公路維修和保養方面投放不少資源,節能方面也屬世界領先[267]

日本在2012年的鐵路運量達230.4億人次[268],為全球最繁忙的鐵路網[269]。東京是日本的海陸空交通總樞紐,同時擁有目前世界上最複雜、最密集且運輸流量最高的通勤鐵路系統,東京地鐵則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270]。此外,日本還是世界上地下街最多的國家[271]。日本的鐵路密度亦處世界領先水準,且客運路線基本實現電氣化

日本擁有1,020個港口[272],數量雄居世界前列,為世界海運大國[273]。為增加在國際海運市場的競爭力,目前日本政府將國內6大商港劃為3個「超級中樞港灣」,分別為「京濱港」(東京港橫濱港)、「名四港」(名古屋港四日市港)、以及「阪神港」(大阪港神戶港),以協同作戰的方式應對周邊國家港口崛起的挑戰。

日本的基礎建設完善,特別是交通建設上。1964年開通的新幹線是世界最早的高速鐵路[274],其中歷史最為悠久的東海道新幹線更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鐵道[275],全長515.4公里。連接本州北海道青函隧道為目前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全長3911米的明石海峽大橋則是世界上最長的吊橋[276]

科學技術

由日本本田技研工業於2000年所開發的類人型機器人ASIMO
國際太空站上的希望號實驗艙

日本在全球百大創新力科研企業中佔28個席位,僅次於美國[277]。日本全國有約70萬的科研人員,每年的科研經費達1300億美元,高居全球第三[278]。日本在電子、手機通訊、低耗能環保車、機械、工業用機器人光學化學半導體金屬等多項領域具世界領先技術且屢獲殊榮[279][280][281],並在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各有11人、7人、5人獲獎,自然科學三大獎(23人)人數為亞洲第一[282][283]。此外,日本獲得其他國際科學大獎的人數,也都是亞洲第一。其包括沃爾夫獎(科學類8人)、富蘭克林獎章(12人)、拉斯克獎(7人)、蓋爾德納國際獎(13人)、羅伯·柯霍獎(11人)以及湯森路透引文桂冠獎(26人)。

日本工業用料的科技水準屬世界頂尖,目前日本為全球唯一能製造出第五代單晶的國家,如勞斯萊斯的Trent系列發動機就是使用了進口自日本的單晶製造[284],而且日本的高科技發展也減低了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每工業生產單位產值所使用的能源和原材料均為世界最低[285]。另外,日本的工業用機器人產量占了世界一半以上,比次位的美國多出逾4倍[286],在工業機器人的製造、傳動和伺服技術上也屬領先地位[285]。日本用於軍事技術的研究費用並不高,但相反地積極推行以民用技術為主的技術發展路線。在民用為主的技術發展路線之下,日本的科技研究以服務民生為首要目標,科技力量主要集中於民間企業的研究開發機構[285]

太空事業

太空科技方面,日本東京大學在1955年發射了日本第一枚小型火箭,隨後日本太空科技在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領導下開始逐步發展[287],於1970年成功將大隅號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使日本成為世界上繼美國、蘇聯和英國後第四個發射人造衛星上天的國家。踏入21世紀,日本太空科技迅速發展,2007年,日本順利發射繞月探測衛星輝夜姬,成為繼美蘇之後第3個成功發射月球探測器的國家;日本發射的小行星探測器隼鳥號在2010年從小行星25143返回地球,是首個在月球以外的星球着陸並安全歸來的人造航天器,已被健力士世界紀錄認定為「世界上首架從小行星上帶回物質的探測器」。這些創舉都為日本躋身世界太空強國之列做出了貢獻[288]。2020年,宇宙作戰隊太空軍)設立[289]

人口

民族和語言

日本各地的方言分布
日本人口密度
日本阿伊努族,1904年攝於日本東京
琉球族男性

根據總務省統計局公布,1億2,477萬6,364人(2019年1月)。雖然大和民族佔日本人口的大多數,但嚴格意義上日本並非單一民族國家。由於日本在19世紀末以來開始接收移民和多次擴張領土,目前境內也存在數個少數民族,當中包括阿伊努族(約20萬人[290])、朝鮮人(約86萬人[291])和華人(約92萬人[292]),另有因沒有統計項而數量不明的琉球人等(估計約187萬人)。在日本,大部分日本人和在日外國人都通日語,現行的公用語言稱為標準語或共通語,以江戶山手地區(今東京中心一帶)的中流階層方言為基礎[293]。在17世紀前,京都作為日本的政治和文化中心,當地的語言曾經是日本的標準語言。但是自從德川幕府統治日本後,江戶(即現今的東京)的語言便成為日本的標準語[294]。日本各地也存在不同的方言,主要可分為東日本方言西日本方言[294],而兩者中較具代表性的包括了近畿方言(關西腔)、東北方言和混合了琉球語口音和詞彙的沖繩日語等。還有一些少數民族語言,主要有在琉球群島地區琉球人使用的琉球語及母語使用者不足100人的阿伊努人語言愛努語[295]英語是日本國民教育中標準的項目之一,但因日語音標一定會帶aiueo五個母音音標的特性,加上日本人通常直接以假名音譯外來詞,導致日本人在英語發音上面(尤其是rl音)普遍有一定程度上的不準確[296][297]

日本的人口密度約為每平方公里336.8人,其中又以太平洋沿岸地區與南部地區最為密集。在日本,除了四國地方,各地方均有人口在100萬以上的大都市。主要都市都集中在沿海地區的平原,10%的日本國土集中了90%的日本人。全國80%的人口居住於城市或大城鎮,26%以上的人口居住在首都圈,49%以上的人口集中在大東京、京阪神、中京等三大都會圈,而東京都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5,748人。現在東京城市群(即首都圈)的人口達到3千6百70萬人以上,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都會區,但在都心地帶也引發了地價昂貴等問題,東京更是全球最貴的辦公地點之一[298]。而在漁村,大量的青年離開本地前往都市,使這些地區逐漸出現過疏化和老齡化問題[299]

日本平均壽命位於世界前列,2016年平均壽命男性80.98歲,女性87.14歲。厚生勞動省發布,截至2020年9月15日全日本100歲以上的人瑞高達8萬450人,創下歷史新高[300][301],日本的高齡化少子化問題嚴重,人口持續減少[302]。人口下降將會影響日本的經濟及社會,日本即將面臨被扶養人口急劇增加、勞動力成本提高和福利體系負擔加重的危機。2019年7月10日,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的日本人口數字較前一年減少43萬3239人,持續負成長[303]。也是世界勞動力缺口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但儘管面對如此嚴峻的情勢,日本政府目前婉拒大規模移民計劃,僅開放少量臨時移工,但近年日本政府亦有意擴大接納外國勞動力。日本民眾更反對任何形式的長期居留,僅22%能夠接受移民,而日本的外國出生人口幾乎也都以鄰近的中國、朝鮮半島移民為主。

社會

宗教信仰

神社是基於日本固有神道教為信仰的祭祀設施[304]

神道國家神道)與佛教是日本的主要宗教[305]。現在大多數日本人心理上並沒有特定的宗教信仰,但是日本人生活中的許多儀式和活動都與神道和佛教有著密切的關係,例如婚禮喪禮[306]。《日本書紀》記述,佛教於552年傳入日本[307],其後在聖德太子的積極推廣下在日本迅速傳播開來[308]。神道教則是在日本本土所發展出來的宗教,神社是祭神的場所,神道教最主要的神為天照大神,是日本皇室祖靈,此外,也認為自然界萬物皆有神[309]。目前最多日本人信奉神道教,佛教排第二,由於幾個世紀以來的神佛習合,許多人同時信奉神道與佛教[310]

基督宗教天主教會傳教士在1549年進入日本,至17世紀初大約有75萬名教徒。然而後來德川幕府中後期實行禁教政策,並迫害日本信徒及傳道師,直到19世紀後期,美軍強制日本開放貿易與外交的黑船來航事件以後,傳教活動才再次興盛於日本,現在日本經過正式受洗基督宗教教徒不超過總人口的1%,但因其常佔有較高社經地位,故社會影響力遠大於1%[311],其中最大的宗派為日本基督教會(新日基、新日キ)。

伊斯蘭教在20世紀初期從奧斯曼帝國傳入日本[312],目前日本的穆斯林約有12.6萬人,以外籍人士居多,日籍穆斯林不足一萬。分別在東京、神戶、名古屋和福岡四地擁有一定規模的清真寺,其中以東京清真寺最為著名[313]

建築

東京晴空塔為現時的「世界第一高塔」,亦為世界第二高的人工構造物。

日本建築擁有久遠的歷史,最早在6世紀受到中國建築的影響,佛教在傳入日本時同時帶入中國的建築技術與風格,大量興建佛寺宮殿,隨後慢慢發展出屬於日本的獨特風格。自16世紀起,府邸和城樓取代佛寺成為主要建築活動,城堡在江戶時代已演變為地方的政治與經濟中心,各大城市的富有人家也開始興建不同規模與風格的府邸[314]

日本在明治時代開始引入西方的建築技巧、材料和風格,建造與傳統風格有極大差別的鋼鐵水泥建築[315]。二戰前最早的日本建築受到西方影響,材料、功能、結構和比例之間的關係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二戰後,重建的城市與舊有的建築樣貌完全不同,逐而發展出現代的日本城市建築風格。1950至1960年代奠定日本建築發展的基調,日本建築師開始在早期基礎上尋找日本建築文化與西方建築理念之間重疊的部分,互相替換[316],得出的成品既和西方建築融為一體,但也有日本自己的特色[317]。同一時期,日本經濟快速成長,許多城市建築(例如東京鐵塔)都是在20世紀中後期興建的,當時是日本建築粗野現代主義建築的最興盛時期,代表建築包括在1961年落成的東京文化會館[318]

日本建築對自然環境的關注、日本傳統文化的堅持以及東西方建築風格之間的平衡是其較為重要的特點[316]。1991年,具後現代風格的東京都廳舍完工,掀起日本的摩天大樓風潮,其後東京國際論壇大樓六本木新城東京晴空塔等地標性建築逐一落成,標誌著日本建築已走出一條與西方建築體系不同、充滿本土色彩的風格,正式踏入一個新時代[316][319]

醫療

日本的醫療保險制度始建於1922年,當時新通過的健康保險法建立了以受僱者爲對象的醫療保險制度,其後1938年頒布的《國民健康保險法》則建立了以自營業者、民爲對象的國民健康保險制度。1961年,日本政府提出所有國民都有義務加入國民健康保險,從而日本實現了全民醫療保障[320]。1973年,70歲以上長者開始獲政府提供免費醫療服務[321],同年也新設了高額治療護理費支付制度和提高了分娩費和喪葬費[320]

日本的醫療保險主要分為國民健康保險(地區保險)和受僱者保險,前者覆蓋普通國民,如自僱人士和退休人士等,後者則只覆蓋現職人士[320]。兩種保險均需要患者負擔一定比例的費用,但是只要在社會保障指定醫院看病,受僱者保險將會負擔其診療費80%,而地區保險也會負擔醫療費的70%、門診費的70%和退休人員住院費的80%[320],病人也可以自己選擇屬意的醫生和醫院[322]

教育

日本實行小學校6年、中學校3年的義務教育,大部分學生在接受完義務教育後還會繼續進入高等學校。2010年高等學校就學率為98%,位列全球第一[323]大學就學率也高達45.5%[324]。日本的識字率亦為全球之冠,達到99%[325]。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陸續開始普及6年小學,3年中學的9年制義務教育。70年代,高中教育普及化,直到20世紀末,大學教育也開始逐步普及[326]

21世紀開始,日本將教育大眾化逐步邁向重點發展研究生教育,目標是要把研究生的人數從20世紀末的10萬翻增加至20萬[326]。國民終身教育也是21世紀日本教育的新亮點,公民館圖書館博物館等公共教育文化體系已經遍布日本全國各地。學校皆有配設校園護理站,作為學生傷病時的第一時間對策中心。

日本的小學校和中學校幾乎都有戶外操場,不過高校則不一定。大約90%學校有健身室,85%學校有戶外游泳池。截至2006年,日本有青少年活動中心1,320個,公民館17,143個,博物館1,196個和公共圖書館2,979個[326]

體育

國立競技場

日本自古以來即重視各種武術,相撲是日本的傳統運動,在《古事記》和《日本書紀》中已有記載,且有「國技」之稱[327]。現在日本每年舉行6次大相撲競賽;相撲運動員被稱為「力士」,其中等級最高者為「橫綱」。此外柔道空手道劍道弓道也是日本的傳統體育項目,擁有很高的地位。空手道是日本傳統格鬥術結合琉球武術唐手而形成的,起源於日本武道和其琉球地區的唐手。唐手是中國武術傳入沖繩地區,結合當地武術琉球手發展而成的,而日本本土人又將九州、本州的摔、投等格鬥技與唐手相結合,最終形成空手道。二戰之後通過美軍宣傳而在全世界廣泛傳播。空手道當中包含踢、打、摔、拿、投、鎖、絞、逆技、點穴等多種技術,一些流派中還練習武器術。柔道空手道甚至影響不少外國武術,如韓國跆拳道空手道部份影響[328]柔道則影響巴西柔術[329]俄羅斯擒拿術[330]新國立競技場

明治維新後,西方體育運動透過教育系統進入日本並普及[331],其中以棒球最為發達盛行,始於1936年的日本職業棒球聯賽[332]孕育王貞治長島茂雄鈴木一朗等棒球巨星,在日本享有「國球」地位[333]。除了職業棒球之外,由高中生參加的選拔高等學校野球大會春季甲子園大賽)與全國高等學校野球選手權大會夏季甲子園大賽)也頗負盛名,全國超過4000所高中當中只有獲得各地區冠軍的49所學校能夠突圍而出,在兩周的比賽中決出冠軍,因此在甲子園登場代表高中生的「終極榮耀」,甲子園亦被視為日本體育乃至日本精神的一種象徵[333]

日本的職業足球聯賽成立於1992年,平均每年有30萬人次入場觀賽[334],而日本也在2002年與韓國共同舉辦韓日世界盃日本國家足球隊是亞洲實力最強的足球隊之一[335],總計贏得4次亞洲盃,並連續6屆殺入世界盃決赛周,水平與歐洲次級國家看齊;日本國家女子足球隊也在2011年女足世界盃決賽取得冠軍,成為首支贏得女足世界冠軍的亞洲球隊[336]。時至今日,西方的高爾夫球[337]網球滑雪等運動在日本也頗為流行。

媒體

日本有五家全國性的報紙:(右起)產經讀賣每日朝日日經

日本是世界第一報業大國[338],報紙在日常生活中擁有很高的地位,世界上僅有的兩份日發行量超過一千萬份的報紙《讀賣新聞》與《朝日新聞》皆為日本報紙[339]。現在日本共有五家全國性報紙,分別是《讀賣新聞》《朝日新聞》《每日新聞》《日本經濟新聞》和《產經新聞》。地方報也有相當實力,其中以《中日新聞》發行量最大[340]

日本家庭的電視滲透率達99.7%[341]。由於法令的限制,能夠覆蓋日本全國的電視台只有公營的日本放送協會(NHK)[342],而五間最主要的商業媒體則包括日本電視台朝日電視台TBS電視台東京電視台富士電視台,形成公營媒體與民營媒體並存的「1+5」雙元結構[343]。五大民營電視台稱為核心局,各核心局在日本全國各地成立地方電視台,各自實行本地播放與獨立編制[343]。除了新聞報導和少數特別節目外,日本大多數電視節目均以「制播分離」的方式經節目製作公司統一製作節目,再由核心局透過電視聯播網與地方電視台進行共享播放[343]。日本放送協會定期向居民以及商戶徵收電視費,因此日本基本上沒有免費電視台[344]

日本是亞洲首個完成電視數碼化的國家[345]。日本大部分地區的電視台已經於2011年7月24日由模擬電視制式轉換為數碼電視,而受東日本大震災影響的岩手縣宮城縣福島縣的地方電視台亦於2012年3月31日終止模擬廣播[346],象徵日本正式邁入電視數碼化時代[347]

文化

日本為一島國,地處東亞大陸的東北面,與朝鮮半島滿洲西伯利亞隔着日本海對望,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文化一直與東亞大陸文化保持着自身獨特性。日本一方面不斷吸收外來文化,另一方面亦有自身的特色。自公元4世紀到9世紀,就有渡來人帶來東亞文化。往後日本的遣隋使遣唐使為日本帶來了漢傳佛教文化,如花道茶道香道都是伴隨着漢傳佛教傳到日本的,是日本傳統藝術的重要一環,並稱為日本的「雅道」[348]。隨後到十世紀左右,日本與東亞大陸的交流變少,開始發展具有獨自特色的國風文化,而京都則成為日本的文化中心[349]。16世紀中葉,歐陸文化傳到日本,後來因貿易保護政策和基督教禁令,使歐陸文化在日本的傳播停滯。直至十九世紀,日本才在美國的外交壓力下簽署日美神奈川條約(日美和親條約),開放了下田及箱館兩港口通商,歐陸文化在日本才得以重新復興,後來更成為日本文化的重要一員。

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實施多項現代化改革,在掌握當時先進國家的學術及文化的同時,全國亦在進行大規模工業化都市化,使國力大幅攀升。伴隨着經濟好景,國內文化生態亦有所起色,有大批傑出的文學作家及藝術家的出現。大正時期經濟景氣,這段時期日本引進了美國不少流行文化,如音樂電影等。1920年代以後,日本法西斯政體確立,對外來文化實施嚴格的限制。戰後,同盟國在日本實行民主化,放寬了日本對外來文化的限制,維持了其多元性[350][351]。近年來日本的文化邁向國際化,動漫電子遊戲在海外擁有很大的影響力[352][353]。日本目前共有17項世界遺產,其中13項是文化遺產、4項是自然遺產[354]。日本與英國和美國一同被譽為「世界文化大國」[355]

文學

1929年的《文藝時代》編採部,右二為後來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川端康成[356]

日本最早的典籍,如古事記日本書紀等都是採用漢字書寫,直到平安時代才出現日本特有的仿漢字草書和部首的假名文字[357]紫式部的著作《源氏物語》是世界上第一部長篇小說[358],織入近八百首和歌抒情、狀物,使歌與文融為一體,行文典雅,被譽為日本物語文學的高峰之作[359]和歌是日本特有、以假名寫作的一種詩歌,通常由5韻、31個假名組成,形式短小、精煉,意蘊含蓄而悠遠,追求表現的審美理想和美的境界[360],《萬葉集》就是日本現存最早的詩歌總集,享有「日本詩經」的美譽,詩集共二十卷,收錄詩歌四千五百餘首[361]俳句也是日本獨特的一種文學體裁,使用簡約的文字抒發豐富情感,並喚起更多的聯想[362],有「俳聖」之稱的知名俳人松尾芭蕉[363]所寫的《奧之細道》記載他自江戶城岐阜縣的旅程所見所聞及沿途景色,被視為日本文學史上的經典作品。明治以後,日本文學受西方影響,出現夏目漱石泉鏡花與謝野晶子國木田獨步森鷗外芥川龍之介谷崎潤一郎田山花袋三島由紀夫尾崎紅葉江戶川亂步宮澤賢治樋口一葉太宰治中原中也川端康成志賀直哉水上勉遠藤周作石川淳貴志祐介湊佳苗大江健三郎辻村深月,以及有「雙村上」之稱的村上春樹村上龍等知名作家[364]

日本有兩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分別是川端康成(1968年)和大江健三郎(1994年)[365]

藝術

葛飾北齋浮世繪作品,《富嶽三十六景》之一的「神奈川沖浪裏

日本繪畫有單色畫和雙色畫之分,而浮世繪是日本畫中最廣為人知的一種。浮世繪江戶時代江戶為中心發展的版畫藝術,初期的浮世繪多為多色印刷木版畫,直到十八世紀中葉以後才發展到精緻的多色套印[366]。江戶末期,日本人對西方世界的興趣上升,描寫外國人日常生活的浮世繪數量急升。當時交通和通訊均不發達,浮世繪還發揮向各個地方傳遞資訊的作用:歌舞伎演員去世、自然災害、犯罪等社會新聞都成為浮世繪的創作題材,描繪大名鼎鼎的武士怪談裏的幽靈妖怪的浮世繪也十分受歡迎[367]。浮世繪對西方的印象派藝術產生不少影響,江戶時期的畫作是目前各國收藏者的熱門[368]

日本漆器工藝在世界享負盛名,漆器的英語別稱「Japan」就來自日本的英文國名[369]。日本漆器的特色是以作為裝飾花紋,即所謂的「蒔繪」,以金、銀屑嵌貼於漆液中,乾後推光處理,表現出極盡華貴的金銀色澤,有時並以螺鈿、銀絲、沈金嵌出花紋花鳥草蟲或吉祥圖案,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日本的現代漆器內容豐富多彩,表現手法創新,融入不少抽象的藝術技法,也能夠反映日本人精緻細膩的民族特點。漆器在日本由建築裝飾到家具和餐具都經常使用得到,其工藝技術也廣泛用於陶瓷液晶電視面板和電源開關等不同的領域上,在日本人的生活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370]。日本較有名的漆器包括越前漆器、木曾漆器、輪島塗和鎌倉彫等[371]

日本傳統的表演藝術有歌舞伎能劇狂言文樂漫才落語等,當中歌舞伎起源於戰國時代末期,擁有悠久的歷史,是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內容多關於歷史事件和戀愛關係的道德衝突,其特色在於演員只有喬扮女裝的男性,在演出時扮演小姐、姑娘等年輕女性,連聲音、姿態、感情也必須女性化,是日本最受歡迎的舞台藝術之一[372],也比能劇更大眾化[373]。同樣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樂是一種木偶戲,又名「人形淨琉璃」,在1684年發祥於大阪道頓堀,並曾在18世紀掀起熱潮,受歡迎程度一度壓過歌舞伎[374]。文樂的表演內容是以描寫嚴肅的內心故事為中心而發展出的長篇戲劇,有些作品需花費一整天上演。文樂的特別之處在於世界上大部份木偶劇都會隱藏操縱木偶的人,但在文樂中操縱木偶的人可以光明正大地出現在觀眾面前[375]

影視

塙凹內名刀之卷》(1917年)。日本現存最古老的動畫作品[376][377]

日本動畫最早開始於1917年[378][379],早期的動畫製作人包括下川凹天幸內純一北山清太郎,被合稱為「日本動畫之父」[380]。此後直至1980年代,日本的動畫才開始在日本被接納為主流,製作量隨之迅速增長,GUNDAM系列作品的製作亦於這個年代開始[381]。日本動畫於1990年代及2000年代迎來它被海外市場接受程度的提昇。動畫連續劇諸如《新世紀福音戰士》和《攻殼機動隊》於日本大受歡迎,亦吸引海外觀眾的注意。《七龍珠》《美少女戰士》《神奇寶貝》等作品的周邊商品在歐美地區更是搶手貨。《千與千尋》於2002年德國柏林影展中得到金熊獎,並在第七十六屆奧斯卡電影頒獎典禮中得到「最佳動畫長片」一獎項[382]。而《攻殼機動隊》亦在2004年坎城影展上映[383]。《鬼滅之刃》於2020年10月,漫畫發行量突破1億冊,僅用時4年3個月,成為日本漫畫史上最快突破1億冊的漫畫[384][376]

日本的電視產業開始於1950年[385],是世界最早播出電視的國家之一。日本在1926年就進行了世界首次的電視播出實驗。在1930年代,日本開始進行實驗播出電視信號,然而因為太平洋戰爭的爆發,這個實驗只進行了數月的時間。日本電視產業的興起開始於1953年,在這一年,公共媒體機構NHK綜合電視台、以及商業電視台日本電視台先後開始播出。日本主要的電視收視系統為無綫電視收費電視系統則是以WOWOWSky PerfecTV! 為代表的衛星電視較為普及,各大無線台也有自己的衛星電視頻道。日本的無綫電視以6大電視網為首,部分地區尚有不屬於6大電視網的獨立電視台。在日本,只要擁有可以收看NHK節目的設備(包括但不限於電視機、手機等),就需要給NHK繳納收視費。日本的無綫電視分為對全國播出但需收費的NHK,以及免費播出的5大商業電視聯播網

日本電影,在日本又稱「邦畫」邦画,相當於中文的「國片」,日本有邦畫、洋畫之分,邦指自己國邦,所以邦畫解日本片,洋畫解外國片),已經有超過一百年以上的歷史,是世界上最歷史最悠久且最龐大的電影工業之一。自千禧年後電視台也開始投資電影行業,走出了日本電視劇──劇場版模式,現時日本電影界多數電影都是由電視台和電影公司聯合製作發行,由電影公司單獨發行的影片已經越來越少,電視台已經構成日本電影界的核心力量[386]

日本動畫業中較為重要的製作公司包括東映動畫MADHOUSE日昇動畫京都動畫A-1 PicturesBONES吉卜力工作室[387]:17。日本大部分的動畫製作公司都加入日本動畫協會,而不同製作室在一些較為複雜和造價較高的動畫製作項目上也會互相合作,例如由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千與千尋》就邀請MADHOUSE、GAINAXProduction I.G雲雀工作室等合作夥伴協助製片[387]:17。每部動畫大概需要10萬至30萬美元的製作費[388]。2001年,動畫片佔據日本電影市場的7%收入[387]:17,而日本動畫的成功也反映在DVD銷售上,日本近七成的DVD銷售均為動畫[387]:17。隨着動畫市場的迅速擴張,大量動畫俱樂部在1990年代成立,並帶動動畫展覽會的興起[389]:73。這些展覽會主要展示日本以至世界各國的動漫作品,並包含cosplay比賽等其他元素[387]:211。另一方面,日本的動漫文化亦創造不少獨特的名詞,例如用於指稱熱衷及博精於ACG的「御宅族[387]:195

日本的漫畫讀者涵蓋所有的年齡層[390],因此日本漫畫的題材非常廣泛。1950年代以後,漫畫逐漸成為日本出版業的主要部分[240],2006年漫畫市值達到4810億日圓[241]。除了一小部分漫畫是彩色的之外[391],大多數日本漫畫採用黑白印刷[392]。日本漫畫向海外輸出始於1970年代末,並隨之向全球擴張,日本漫畫也在世界各地越來越普及,不少被各國出版商翻譯和發行外文版[393][394]。高度發展的日本漫畫已經成為世界漫畫當中具有獨特風格以及龐大影響力的一個流派,在亞洲及歐美都有相當高的影響力。在日本,漫畫一般在漫畫雜誌上連載,每期漫畫雜誌都包含多個漫畫系列,但每個系列只刊登一個章節,留待下期繼續[390][395]。如果某個漫畫系列已連載一段時期並且受到讀者歡迎,那個系列的漫畫章節通常會集結成單行本出版[390][395],不過與漫畫雜誌不同,一本單行本僅收錄一個漫畫系列。日本擁有大量的漫畫讀者。為了滿足讀者的需求,日本開設不少漫畫咖啡店漫画喫茶),在那裡讀者可以一邊喝咖啡一邊看漫畫,許多人還會在漫畫咖啡店裏過夜[396]。大多數日式漫畫有一些共同的特徵,例如漫畫的人物身體和四肢比較接近真人、眼睛比較大[397]鼻子嘴巴比真人小等。日式漫畫向來不刻意描繪人種特徵,有時連性別也難以分辨。另外,日本動漫裡的人物性格通常較誇張,但非常注重細節[398]

音樂

濱崎步,日本史上銷量最高個人歌手(超過4800萬)

日本的傳統音樂被稱為邦樂,包括雅樂聲明神樂演歌等。邦樂的演奏樂器種類繁多如三味線尺八、能管(橫笛)、和太鼓等,琵琶由中國傳入日本後,也發展出不同的形式。十九世紀末期,西方音樂進入日本,給日本音樂帶來很大的影響,昭和後期開始產生融合西方元素與日本特色的卡拉OKJ-POP(日本流行音樂)[399]

現代日本流行音樂基本上從日本傳統音樂演變而成,轉變當中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方搖滾音樂的興起。1960年代,披頭四海灘男孩等組合啟發日本音樂界,於1969年組成的Happy End就嘗試把搖滾音樂和日本傳統音樂混合[400]。1970年代晚期,新浪潮開始,將流行音樂搖滾樂合二為一的南方之星開啓J-POP的新一頁[401],最終在1980年代末,J-POP取代歌謠曲成為日本流行音樂的主流[402]。1999年,時年16歲的新人歌手宇多田光發表出道專輯《First Love》,銷量達765萬,打破歷史紀錄,也帶動日本R&B曲風[403]。同年新人歌手濱崎步發表的第一張原創專輯《A Song for ××》連獲三周銷量冠軍,知名度迅速上升,與宇多田光稱霸整個市場。在倉木麻衣出道後,三人在華語圈並稱為「平成三大歌姬」,在2000年代初席捲亞洲歌壇[403]。踏入2010年代,各個偶像團體均在日本音樂界獲得成功,尤其以AKB48最為突出。不同偶像團體所獲得的大量獎項均令團體之間的盛況和激烈競爭達到前所未有的境界,因而被稱為「偶像團體的戰國時代[404]。另外隨着電腦軟件技術的發展,VOCALOID初音未來等虛擬歌手亦應運而生,並隨着互聯網而逐漸變得流行[405],甚至出現虛擬歌手翻唱歌曲的演唱會[406]。日本的搖滾金屬樂在音樂市場也佔有一席之地,亦有許多相當知名的日本樂團活耀在音樂界如X JapanBABYMETALB'z等。

日本動畫音樂在動畫產業影響下開始受矚目,其中以此為發展中心的Lantis在2009年至2013年期間收入每年增長逾一成,並為旗下超過100個聲優和團體組合舉行超過250場活動和演唱會[407],活動範圍由日本國內擴展至亞洲、歐洲、美國和南美洲等地[408][409]。日本國內也會每年舉行各種動畫音樂會,其中規模最大的「Animelo Summer Live」2015年入場人次高達八萬一千人[410]。動畫歌曲長期在日本全國性的Oricon公信榜長期榜上有名[411],著名聲優如水樹奈奈宮野真守等的個人動畫音樂作品都曾獲得排行榜冠軍[412],而2009年電視動畫《K-ON!轻音部》的兩首主題曲更曾獨佔公信榜冠亞軍[413]。2014年,著名音樂節目《MUSIC STATION》公布的「十大最受歡迎歌曲」中除了四首男女偶像組合的歌曲外,其餘六首全為來自《LoveLive!》《歌之王子殿下》《偶像大師》等動畫作品的歌曲,可知動畫音樂在日本擁有不容忽視的影響力[414]

截至2011年,日本是世界第一大實體音樂市場,市場年產值達31億美元,佔世界市場30%[415],而包括數位販售在內的總唱片市場年產值也達到41億美元,佔世界市場之25%,僅次於美國排名第二[416]

飲食

壽司

日本料理以強調食物的季節性、食材的質量和表現力而聞名[417]。日本人進食的食具通常是小碗和改造過的筷子はし Hashi)。傳統的日本料理主食是米飯,然後再配上其他菜餚,例如魚,肉,蔬菜,醬菜,以及湯。料理的名稱則是用這些菜餚的數目來命名。最簡單的日本餐膳為一汁一菜:「菜」指一碟醬菜(通常是醃黃蘿蔔);「汁」則指一碗湯,最後加上一碗白飯。傳統的日式早餐通常也是味噌湯,米飯,和一碟醬菜(或納豆[418]。而最常見的料理為一汁三菜,即湯,米飯、一碟主菜和兩碟副菜,當中這三碟菜通常是一碟生魚片,一碟烤菜,和一碟水煮菜,有的則是蒸菜,炸菜,醋菜,或是淋上醬料的菜,另外附上綠茶和梅乾等醬菜[419]

日本飲食文化的其中一項特色是生食,大部份食物如鮪魚鮭魚河豚章魚牛肉雞肉雞蛋等都可以生食入菜[420]。由於日本是海島型國家,日本人相當喜好海產品,例如魚,貝類,章魚,類和海草等。日本人在明治時代前有一段頗長的時間(約1200年)除武士在外會進食打獵得來的野獸外並不進食獸肉,可能因此導致日本人比起區內其他國家體格比較矮小。直至1872年1月24日,明治天皇宣布廢除肉食禁令並親自食用牛肉,才終結日本人不常吃獸肉的歷史[421]。現在的日本料理大多含有獸肉,如牛肉豬肉雞肉等都是日常料理中經常出現的食材,而較為具標誌性食物包括壽司刺身清酒便當納豆天婦羅章魚燒竹輪蕎麥麵壽喜燒牛丼等。源自中國的麵條也是日本料理很重要的一部份,當中蕎麥麵乌龙麵這兩種傳統的麵條比較受歡迎,湯底通常是用魚類煮成的高湯加入醬油調味以及加上不同種類的蔬菜。另一種很受歡迎的麵類是在20世紀早期由中國傳入的拉麵。拉麵使用的湯底有許多種,比如用魚類和醬油煮成的高湯,或是豬肉和奶油煮成的高湯。

咖喱英屬印度傳入日本後,被廣泛食用,並在適應本土化過程中發展為日式咖喱,堪稱日本的國菜[422]。日本流行的飲料包括日本酒,是一種由大米釀造的飲料,酒精含量一般為14-17%,由大米多次發酵而成[423]17世紀末,日本開始釀造啤酒[424]

和食一向被認為能體現四季的分明[425],因此在201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和食—日本人的傳統飲食文化」的名稱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注釋

  1. 日本在1872年3月派遣外務卿副島種臣前往中國,詢問清朝為何不懲辦台番,清朝總理衙門大臣吏部尚書毛昶熙及戶部尚書董恂當時以「生番」(不順服清廷的台灣高山族)不服王化為理由推搪。
    原文:「副島:「生番害人,貴國置之不理,我國有必要問罪島人,因與貴國盟好,特先來奉告。」毛、董:「生番系我化外之民,問罪與否,聽憑貴國辦理。」」
  2. 柯本氣候分類法可分類為Cfa類別。

參考文獻

  1. About Japan. 內閣官房. 2017-05-31 [2017-11-06] (英語). 
  2. 法制执務コラム集「法律と国語・日本語」. Legislative Bureau of the House of Councillors. [2009-01-19] (日語). 
  3. 令和元年末現在における在留外国人数について. 法務省. [2020-04-22]. 
  4. 4.0 4.1 我が国 Defense Programs and Budget of Japan 令和3年度の防卫と予算概算要求の概要 (PDF). 防衛省 予算等の概要. 2020-09-30 [2020-09-30] (日語). 
  5. 《日本统计年鑑》第1章 国土・気象 (PDF). 總務省統計局. [2015-09-20]. 
  6. Surface water and surface water change. OECD. [2020-10-11]. 
  7. 總務省統計局. 人口推计-2021年(令和3年)10月报 (PDF). 2021-10-1. 
  8. 8.0 8.1 8.2 8.3 8.4 Japan.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2021-04 [2021-04-23] (英語). 
  9. World Factbook: Gini Index. CIA. [2016-03-03]. 
  10.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9 (PDF).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2020-07-27]. 
  11. 11.0 11.1 知る-基本情报-. 日本離島センター. [2016-02-29] (日語). 
  12. 12.0 12.1 日本概況. 日本國家旅遊局. [2015-10-15]. 
  13. PO Box 23, St Peter Port. Electronic Census; Latest Population, Employment and Earnings. www.gov.gg. 2018-01-31 [2021-10-07] (英語). 
  14. 14.0 14.1 RICHARD L. FORSTALL, RICHARD P. GREENE, JAMES B. PICK. WHICH ARE THE LARGEST? WHY LISTS OF MAJOR URBAN AREAS VARY SO GREATLY. Royal Dutch Geographical Society: 34. 2009 [2014-03-20]. 
  15. Fundamental Structure of the Government of Japan. japan.kantei.go.jp. [2021-07-06]. 
  16. 平成の皇室観 | 世论调査 - 社会や政治に関する世论调査 | NHK放送文化研究所. www.nhk.or.jp. [2021-09-30]. 
  17. 17.0 17.1 17.2 天皇制度与皇室軼事 (PDF). 香港城市大學. [2014-03-02]. 
  18. 18.0 18.1 日本建国纪念日 环球日历. 環球網. [2014-03-25]. 
  19. 19.0 19.1 中日誰才是亚洲的真正的主导者(图). 大公網. 2013-03-21 [2013-12-10]. 
  20.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Japan Export, Import & Trade. [2013-12-10]. 
  21. Japan - The World Factbook. www.cia.gov.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2021-05-29]. 
  22. 小池清治. 日本语は悪魔の言语か:日本の正式な読みは「ニッポン」?. [2014-03-20]. 
  23. 衆议院议员岩国哲人君提出日本国号に関する质问に対する答弁书. 衆議院. 2009-06-30 [2016-03-18] (日語). 
  24. 吳鴻春. "扶桑"与日本. [2015-03-21]. 
  25. 中科院:日本人口从5000年前快速增长. 中國新聞網. 2011-07-01 [2013-12-10] –透過網易. 
  26. 大学共同利用机関法人 人间文化研究机构|大学共同利用机関法人 人间文化研究机构|国立歴史民俗博物馆. www.rekihaku.ac.jp. [2021-04-07]. 
  27. The Yayoi period (c.250 BC – c.AD 250).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06 [2006-12-28]. 
  28. 後漢書·卷八十五·東夷傳》
  29. 陳壽. 三国志. 
  30. 日本书紀:卷廿二—推古紀. [2015-03-21]. 
  31. 日本书紀:卷廿四—皇极紀. [2015-03-21]. 
  32. 续日本紀:卷第五—元明紀二. [2013-12-10]. 
  33. 大森和夫. 日语精读教材(上). 致良出版社. [2013-12-10]. 
  34. 日本后紀 卷第三 桓武紀三. [2014-03-20]. 
  35. 新撰姓氏录(しんせんしょうじろく). [2013-12-10]. 
  36. 源平合戦(壇ノ浦の戦い)ーー平氏灭亡. [2008-01-12] (日語). 
  37. 御成败式目の要点. [2008-01-12] (日語). 
  38. 鐮仓幕府的成立. [2013-12-09]. 
  39. 新田义贞とは - はてなキーワード. [2013-12-10]. 
  40. 后醍醐天皇. [2013-12-09]. 
  41. 南北朝(期). [2008-01-12] (日語). 
  42. 中日邦交史值得研究 (PDF). 中國社會科學院. [2015-03-21]. 
  43. Sansom, George. A History of Japan: 1334–1615.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1: 42, 217. ISBN 0-8047-0525-9. 
  44. 羽柴秀吉(はしば・ひでよし) 1536~1598. [2013-12-09]. 
  45. 文禄・庆长の役. [2013-12-10] (日語). 
  46. 鹿儿岛介紹. 日本見聞錄. [2013-12-09]. 
  47. 楊永良. 日本文化史: 日本文化的光与影. 語橋文化. 1999: 190–191. ISBN 9789579821636. 
  48. 江户东京博物馆展览目录. : 207. 
  49. 陳斌. 脫亚入欧:日本的弒父情结(1).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3-12-13]. 
  50. 江戶川亂舞. 兰学的归去来兮辞. [2013-12-13]. 
  51. 日本関系海外史料「オランダ商馆长日記」訳文编之四(下) - 东京大学史料编纂所 | Historiographical Institute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www.hi.u-tokyo.ac.jp. [2021-10-19]. 
  52. 日本史话—近古篇. : 108. ISBN 9570829281. 
  53. 関ヶ原の戦いとは. [2008-01-12] (日語). 
  54. Turnbull, Stephen. Toyotomi Hideyoshi. Osprey Publishing. 2010: 61. ISBN 978-1-84603-960-7. 
  55. 左學德/王曉燕. 《北方论丛》(哈尔滨)2007年5期第104~109页:日本江户时代的幕藩体制与商品经济. 哈爾濱師範大學. [2013-12-09]. 
  56. 武田元介. 黒船来航-幕府の混乱. [2008-01-12] (日語). 
  57. 「倒幕」运动与明治维新. 策略出版. [2013-12-10]. 
  58. 江户食文化繁荣的城镇. 東京日本橋 | 可以體驗今昔日本文化的城鎮. [2021-05-06] (簡體中文(中國大陸)). 
  59. 千叶县佐原—江户风情小镇 | 日本旅游购物指南-日本的百货商店、专卖店的最新消息!-. www.japanshops.co.jp. [2021-05-06]. 
  60. 江戸时代から现代までの、江戸・东京の水道の歴史|东京都水道歴史馆|水道歴史馆について. www.suidorekishi.jp. [2021-04-25]. 
  61. 61.0 61.1 日本は世界の大国でいられるのか? 元ゴールドマン・サックスのアナリストが见た日本の真の実力(现代ビジネス编集部) @gendai_biz. 現代ビジネス. [2021-04-25]. 
  62. 官报. 1888年4月25日 - 国立国会図书馆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ン. dl.ndl.go.jp. [2021-10-17] (日語). 
  63. 新增:日本帝国议会议事速記录-台湾档. 台灣成功大學. 2013-12-18 [2014-03-14]. 
  64. JAPAN, 獨立行政法人國立公文書館 | NATIONAL ARCHIVES OF. 徳教ニ関スル勅諭ヲ宣布セラル. 國立公文書館 デジタルアーカイブ. [2021-10-17] (日語). 
  65. 袁昌堯,張國仁. 日本简史. 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1996: 33. ISBN 9789575865993. 
  66. 小島慶三. 《戊辰戦争から西南戦争へ》. 中央公論新社. 1996: 186–191. ISBN 4-12-101316-6 (日語). 
  67. 日本最后的内战:日本武士覆灭的西南战争. 華夏經緯網. 2008-06-26 [2014-01-22]. 
  68. 林明德. 日本史. 三民書局. 1986: 248. ISBN 957-14-0710-0. 
  69. Donard King,著、角地幸男譯. 《明治天皇(上)》. 新潮社. 2001: 431–447. ISBN 4-10-331704-3. 
  70. Edward H. House (譯/陳政三). 征台記事‧武士刀下的牡丹花. 原民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3: 26–30. ISBN 957-8491-95-6. 
  71. 林呈蓉. 牡丹社事件的真相. 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6. ISBN 957-0463-76-7. 
  72. 牡丹社事件. 世新大學. [2014-03-14]. 
  73. 赤嶺守. 琉球王国的灭亡 (三). 歷史月刊. [2014-03-14]. 
  74. 东学党事件ニ付会審ノ颠末具报 (明治28年9月20日の别紙第二号). 1895. 
  75. 1894年8月1日清朝和日本政府互相向对方宣战. 共識網. 2012-08-01 [2014-01-23]. 
  76. 戚其章. 旅顺大屠杀真相再考. 《東嶽論叢》. No. 第1期. 2001年. 
  77. 丁中江. 北洋军閥史话:六、甲午战争与马关和约. [2014-01-23]. 
  78. 1904年度事件:日俄战争. 騰訊. [2014-01-22]. 
  79. The annexation of Korea. The Japan Times. 2012-08-29 [2016-03-18]. 
  80. Hook, Glenn D.; Gilson, Julie; Dobson, Hugo; Hughes, Christopher W. Japan'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olitics, Economics, and Security. Psychology Press. 2001. ISBN 978-0-415-24097-0 (英語).  缺少或|title=為空 (幫助)
  81. 中国向东 日本向西. 陽光 總第128期. 2012-07-24 [2014-01-23] –透過大公網. 
  82. 历史上的8月23日:日本向德国宣战. 商都網. [2013-12-09]. 
  83. League of Nations Secretariat, 1919-1946 (Fond). web.archive.org. 2011-12-12. 
  84. Mizokami, Kyle. Japan's baptism of fire: World War I put country on a collision course with West. The Japan Times. 2014-07-26 [2021-10-19] (美國英語). 
  85. W. J. Macphers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Japan 1868–1941.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ISBN 978-0521557924. 
  86. 許介鱗. 日本殖民统治中国台湾与朝鲜的比较(二). 海峽評論. 2006, (182) [2014-01-22]. 
  87. 関东大震灾の惨状. 探検コム. [2008-01-12] (日語). 
  88. 辛亥百年祭──中国人完全不了解的近代史(五). 中華網. [2015-06-11]. 
  89. 写真で见る二・二六事件、証言で缀る226事件. 探検コム. [2014-03-22] (日語). 
  90. 甲级战犯中被絞死的惟一文官:广田弘毅. 中國青年報. 2005-06-08 [2013-12-09] –透過新華網. 
  91. 日本政府承认南京大屠杀事件中有杀害非战斗人员行为. 新華網. [2015-03-21]. 
  92. 中国命运‧关鍵十年 - 美国与国共谈判真相(1937~1947). 天下文化. 2010-07-07 [2014-03-25]. 
  93. 险象环生的日本二战投降内幕:主战派爆兵變. 中國評論新聞網. 2009-06-26 [2013-12-09]. 
  94.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真正原因. 世界博覽. 2005-06 [2014-03-25] –透過網易. 
  95. 中途岛战役. 華夏網. 2015-04-16 [2015-06-11]. 
  96. 1945,攻佔沖繩岛. 2013-07-10 [2013-12-09]. [失效連結]
  97. Potsdam Declaration|Birth of the Constitution of Japan. [2013-12-11]. 
  98. Japanese Instrument of Surrender. educationworld.net. [2006-12-28]. 
  99. 崔新京, 李堅, 張志坤. 日本法西斯思想探源.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6. ISBN 9787802303065. 
  100. 蘇智良, 榮維木, 陳麗菲. 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和赔偿问题. 商務印書館. 2005. ISBN 9787100046596. 
  101. 鄭保國. 美国霸权探析. 秀威出版. 2009. ISBN 9789862212943. 
  102. James Cotton, Ian Neary. The Korean War in History.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89. ISBN 9780719029844. 
  103. 魯思平, 馬平. 朝鲜战争的美军“特需”使日本经济起死回生. [2015-03-21]. 
  104. 袁昌堯, 張國仁. 日本简史. 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1996. ISBN 9789575865993. 
  105. 陳峰君, 王傳劍. 亚太大国与朝鲜半岛.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2. ISBN 9787301056554. 
  106. 日本の国际连合加盟50周年. 外務省. [2008-01-12] (日語). 
  107. 日本申奥成功 鉅額开支能否削減債务?. 每日經濟新聞. 2013-09-10 [2015-03-21] –透過每經網. 
  108. 張楊. 美日冲绳问题与冲绳返还得以实现的原因. [2013-12-12]. 
  109. 政壇风云:当日本"得罪"美国. 新華網. 2013-06-04 [2013-12-10]. 
  110. バブル経済って一体何だったの?. ジャックス. [2021-05-07] (日語). 
  111. 日本泡沫的破灭: 央行"矫枉过正", 股市一年蒸发50%, 房价崩塌, 奢侈娱乐一去不复返. m.yicai.com. [2021-05-07]. 
  112. 平成最后の时価総額ランキング。日本と世界その差を生んだ30年とは? | STARTUP DB MEDIA | 日々进化する、成长产业领域に特化した情报プラットフォーム. STARTUP DB MEDIA(スタートアップデータベース メディア). 2019-07-16 [2021-05-07] (日語). 
  113. 編集部. 三井不动产がニューヨーク最大级ビル建设、报じられない巨額损失リスク…三菱地所の悪梦. ビジネスジャーナル/Business Journal | ビジネスの本音に迫る. [2021-05-10]. 
  114. 陈志龙:回望日本经济的迷失和癫狂. idei.nju.edu.cn. [2021-05-07]. 
  115. 自民党今料夺参院 日派閥内战烽煙四起. 文匯報. 2013-07-21 [2013-12-10]. 
  116. 池谷知明. 日本首相和意大利总理为何「短命」. nippon.com. 2013-11-18 [2013-12-09]. 
  117. 菅直人政权救灾不力 自民党有望参与执政. 中國青年報. 2011-04-05 [2015-03-21] –透過新浪網. 
  118. 118.0 118.1 承诺跳票人民怒 民主党慘败 安倍回任做首相. 壹凸新聞. 2012-12 [2013-12-10]. 
  119. 引用錯誤:無效的 <ref> 標籤,未定義名稱為 www86 的參考文獻內容文字。
  120. 120.0 120.1 120.2 120.3 日本修憲 和平与战争拉鋸. 台灣讀報教育指南. [2013-12-10]. 
  121. 121.0 121.1 日本国憲法改正草案(增补版) (PDF). 自民黨. 2012-04-27 [2013-12-10]. 
  122. 「憲法改正草案」を発表. 自民黨. [2013-12-10]. 
  123. 123.0 123.1 小泽一郎专訪:日本修憲違人权 安倍建军 走錯路. 文匯報. 2013-11-23 [2013-12-11]. 
  124. 日强推秘密法 恐恃勢硬修憲. 文匯報. 2013-12-08 [2013-12-11]. 
  125. 日本继续维持量化宽松政策. 經濟日報. 2013-11-04 [2014-02-09] –透過中新網. 
  126. 126.0 126.1 日元一貶再貶 凯恩斯也叫不回来. 中國網. 2013-12-09 [2015-06-11]. 
  127. 日本:是的!经济正在复甦. 經濟日報. 2014-01-18 [2014-02-09]. 
  128. 经济观察─日本通脹穩步上行,工业产出连续增长. 鉅亨網. 2013-12-27 [2014-02-09]. 
  129. 12月失业率降至3.7% 创6年新低. 精實新聞. 2014-02-04 [2014-02-09] –透過鉅亨網. 
  130. 図録▽経済成长率の推移(日本). honkawa2.sakura.ne.jp. [2021-05-08]. 
  131. 日本、IWC脱退へ 商业捕鯨再开めざす(写真=共同). 日本經濟新聞. 2018-12-20 [2021-09-01] (日語). 
  132. 「殿下がんばれ」 皇太子さまが都心でジョギング - MSN产経ニュース. web.archive.org. 2008-03-18. 
  133. 新元号「令和」、出典は「万叶集」 官房长官(写真=共同). 日本經濟新聞. 2019-04-01 [2021-05-04] (日語). 
  134. 新元号「令和」 外务省が195カ国に「Reiwa」と通达. テレ朝news. [2021-05-04] (日語). 
  135. Standard Country and Area Codes Classifications. United Nations Statistics Division. 2010-04-01 [2010-07-16]. 
  136. 悩み多い国土“日本”. 社団法人 建设コンサルタンツ协会. [2012-02-05]. 
  137. Japan Information—Page 1. WorldInfoZone.com. [2006-12-28]. 
  138. Population density - Country Comparison. index mundi. [2014-03-20]. 
  139. 市町村コード一覧表. 総务省. 2013-08-23 [2014-03-25] (日語). 
  140. 3 自然 (PDF). 國土地理院部. [2013-12-20]. 
  141. 地震と火山. 氣象廳. [2012-02-05] (日語). 
  142. 142.0 142.1 硫磺岛近海變色 日:未来恐海底喷火. 東森新聞. 2012-04-30 [2013-12-09]. 
  143. 楊鵬. 《日本 地震成就建筑》,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2008年 第6期 地震专辑. 2008. 
  144. 《世界进入强震周期?》,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2008年 第6期 地震专辑. 思遠. 2008. 
  145. 145.0 145.1 日本的地形地貌. 廈門大學日本研究所 《走進日本》. [2007-02-16]. 
  146. 日本のダム・世界のダム. 财団法人 日本ダム协会. [2012-02-02] (日語). 
  147. 日本水利水电情况介绍. 中國水科院信息網絡中心. 2008-10-20 [2014-03-02]. 
  148. 信濃川. 國土交通省. [2008-01-12] (日語). 
  149. 利根川のながれ. 國土交通省關東地方整備局. [2014-03-02] (日語). 
  150. 日本で一番大きい湖はどこ? 日本の湖ランキング. [2008-01-12] (日語). 
  151. 日本の気候区分. 日南市の情緒的町づくり応援サイト. [2013-12-09] (日語). 
  152. 水深火热 九州再降豪雨又逢热浪. TVBS. 2012-07-16 [2013-12-10]. 
  153. 雨・雪について. 氣象廳. [2013-12-10]. 
  154. World Heritage Ogasawara Islands. Japan National Tourism Organization. 2011-07 [2013-12-09]. 
  155. 【国立环境研究所】开启未来的生物遺传讯息. nippon.com. 2012-10-16 [2013-12-09]. 
  156. 日本领土资料. 外務省. 2014 [2014-04-04]. 
  157. 日本的公害经验. 日本國駐華大使館. [2013-12-09]. 
  158. 全球暖化海水升溫 漁业资源明显減少. 中廣新聞網. 2009-07-27 [2013-12-09] –透過新浪. 
  159. 日本严格的森林保护措施. 全國林業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013-07-02 [2016-10-29]. 
  160. Details.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Secretariat. [2012-08-19]. 
  161. 灾害立国日本. 全国地质调査业协会连合会. [2012-01-31]. 
  162. プレートテクトニクスと日本列岛付近の地震. 东京大学 地震研究所. [2012-02-05] (日語). 
  163. 関东大地震. 東京大學 地震研究所. [2012-02-05]. 
  164. 「ツナミ」「フトン」-英语化した日本语(2). 100萬人的英語. [2012-02-02]. 
  165. 有珠山喷火. 北海道新聞. [2012-02-02]. 
  166. 东京都的由来. 東京都廳. [2016-09-01]. 
  167. [资料]东京:高效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新華網. 2012-07-17 [2013-12-10] –透過東方網. 
  168. 《财富》500强:企业最多城市东京居首 北京第四. 新華網. 2007-07-12 [2013-12-10]. 
  169. 日本国憲法. 参议院. [2008-01-01] (日語). 
  170. 中国新任驻日本大使孔铉佑向日本天皇递交国书. 新華網. [2019-06-07]. 
  171. 发达国家中最精干的中央政府部门架构. 中央電視台. [2014-03-13]. 
  172. Dean, Meryll. Japanese legal system: text, cases & materials 2nd. Cavendish. 2002: 55–58. ISBN 978-1-85941-673-0. 
  173. Kanamori, Shigenari. German influences on Japanese Pre-War Constitution and Civil Code. European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999-01-01, 7 (1): 93–95. doi:10.1023/A:1008688209052. 
  174. The Japanese Judicial System. Office of the Prime Minister of Japan. [2007-03-27]. 
  175. Dean, Meryll. Japanese legal system: text, cases & materials 2nd. Cavendish. 2002: 131. ISBN 978-1-85941-673-0. 
  176. 世界大百科事典「日本国憲法」. 平凡社. 2007. ISBN 9784582034004. 
  177. 日本政治体制. 廈門大學 日本研究所. [2014-03-02]. 
  178. 18歲投票! 日本通过了. udn. 2015-06-18 [2016-03-17]. 
  179. 日本国憲法第45条. Law.e-gov.go.jp. [2017-05-23]. [永久失效連結]
  180. 日本国憲法第46条. Law.e-gov.go.jp. [2017-05-23]. [永久失效連結]
  181. 日本民主党参议院选举失败的原因. 中工網. 2010-07-21 [2014-03-14]. 
  182. The Constitution of Japan. Prime Minister of Japan and His Cabinet. 1946-11-03 [2014-02-14]. 
  183. 日本执政联盟在参议院选举中获胜. 新華社. 2013-07-22 [2014-03-14]. 
  184. Michael Green. Japan Is Back: Why Tokyo's New Assertiveness Is Good for Washington. Real Clear Politics. [2007-03-28]. 
  185. 林濁水:中日競飆战机下的台湾角色. NOWnews. 2013-01-21 [2014-03-14]. 
  186. “亚洲版北约”︰日美军事同盟的历史与未来. 中國網. 2009-01-20 [2015-03-21]. 
  187. 日本入常关鍵时刻. 太陽報. 2005-06-07 [2013-12-10]. 
  188. What is the G7?. G7 UK Presidency 2021. [2021-10-05] (英國英語). 
  189. Reuters, Philippe Wojazer:. G20 to replace G8 as main economic forum. ABC News. 2009-09-25 [2021-10-05] (澳大利亞英語). 
  190. Japan-Australia Joint Declaration on Security Cooperation.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Japan. [2010-08-25]. 
  191. Joint Declaration on Security Cooperation between Japan and India.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Japan. 2008-10-22 [2010-08-25]. 
  192. BBC World public opinion (PDF). BBC. [2007-12-29]. 
  193. 俄大使:俄日关系已恶化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20240322T1404+0800 [2024-04-16] (cn-CN). 
  194. Development Assistance from Japan. World Bank. [2014-03-14]. 
  195. 日本防卫白书(平成18年版) 资料编 资料55 自卫官の定员及び现员. 防卫省. [2007-12-29] (日語). 
  196. 小泉说日本自卫队“实质上是军队”. 新華網. 2003-05-22 [2013-12-12]. 
  197. 197.0 197.1 日防卫厅升格防卫省 爲變“正常国家”铺路. 中國評論通訊社. 2007-01-09 [2014-02-07]. 
  198. 吳谷豐. 日本防卫厅正式升格为防卫省. 新華網. 2007-01-09 [2013-12-10]. 
  199. 解密日本自卫队:实力亚洲领先 25万人仅作种子. 新京報. 2013-11-10 [2013-12-11] –透過新浪軍事. 
  200. 日决定将坦克减至300辆 陆上自卫队人数不变. 中國新聞網. 2013-11-12 [2014-02-07] –透過網易. 
  201. Prime Minister Koizumi Encourages Japan Ground Self-Defense Force (JGSDF) to be Dispatched to Iraq. Prime Minister of Japan and His Cabinet. 2004-02-01 [2014-02-07]. 
  202. 日本向索马里海域派出打击海盗替换舰队. 新華網. [2014-03-14]. 
  203. 日本向索马里海域派遣第三批舰队打击海盗. 新華網. 2009-10-13 [2014-03-14] –透過新浪網. 
  204. 安倍晉三重起懇谈会 提修憲改革自卫队. 東森新聞. 2013-02-09 [2014-02-07]. 
  205. 第九条以外 - 安倍政权修憲究竟要修甚麼?. 輔仁網. 2013-08-15 [2013-12-13]. 
  206. まるで特撮? 新设の「宇宙作戦队」は、実际どんな任务に携わるのか. J-CAST ニュース. 2019-08-23 [2021-04-17] (日語). 
  207. 趙松. 日本新年度国防预算或将增加2.9%. 人民網. 2013-11-10 [2014-01-22] –透過網易. 
  208. 208.0 208.1 安倍扩军底气不足 日圆貶值导致军费大減10%. 新銳軍事. 2013-12-27 [2015-03-21]. 
  209. 日军费上限:GDP 1%. 文匯報. 2014-01-22 [2014-02-07]. 
  210. 2008年全球军费1.4万亿 美国居首中国第二. 星島環球網. 2009-06-09 [2014-03-14]. 
  211. 2021 Military Strength Ranking. www.globalfirepower.com. [2021-05-16] (美國英語). 
  212. 市町村数の変迁と明治・昭和の大合并の特徴. 総务省. [2012-02-05] (日語). 
  213. 日本的行政区划. 廈門大學日本研究所 《走進日本》. [2007-02-17]. 
  214. 政令指定都市・中核市・特例市一覧表:都道府県别. 地理データ集. [2012-02-03] (日語). 
  215. 地方公共団体の区分. 総务省. [2012-02-05] (日語). 
  216. Shukla, Vikas. Top 10 Biggest Global Stock Exchanges [Ranking]. ValueWalk. [2021-10-10]. 
  217. 羅傑.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重慶師大. 2011-05-20 [2013-12-10]. 
  218. Japan: Patterns of Development. country-data.com. 1994-01 [2006-12-28]. 
  219. Inman, James. China confirmed as World's Second Largest Economy. The Guardian (London). 2011-11-21 [2011-11-21]. 
  220. United Nations Statistics Division - National Accounts. UN. [2013-12-10]. 
  221. 劉益滄. 终身雇用制的秘密 -职场前輩 (PDF). 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2014-03-17]. 
  222. Japan's Economy: Free at last. The Economist. 2006-07-20 [2007-03-29]. 
  223. Manufacturing and Construction. Statistical Handbook of Japan. Statistics Bureau. [2014-03-14]. 
  224. 国民経済计算(GDP统计). Cabinet Office of Japan. [2014-03-20]. GDP of Tokyo Metropolitan Area (Prefecture of Tokyo, Kanagawa, Saitama and Chiba) is 165 trillion yen (approximately US$1.9 trillion) 
  225. Japan : GDP Composition Breakdown. Mecometer. [2014-03-14]. 
  226. 日本重点服务业推动政策. 台灣服務業聯盟. [2014-03-15]. 
  227. The World’s Biggest Public Companies. Forbes. 2016-05-25 [2016-12-21]. 
  228. Japan Economic Conditions. Economic Watch. 2010-10-13 [2014-03-18]. 
  229. 2013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榜单(1-100). 新浪財經. 2013-07-08 [2014-03-25]. 
  230. US. SEC Annual Report (Form 20-F) (PDF). 2013-05 [2013-10-14]. 
  231. Top Banks in Asia. Relbanks. [2013-12-04]. 
  232. Finbarr Flynn and Shingo Kawamoto. Japan Post Bank Reports 150.1 Billion Yen Half-Year Profit. Bloomberg. 2008-11-27 [2010-12-31]. 
  233. 全球金融:日系银行重回全球海外贷款龙头地位--BIS. 路透社. 2013-09-16 [2014-03-26]. 
  234. Japan's Tokyo Stock Exchange is the second largest stock market with a market value of $3.8 trillion. India: The Economic Times. 2010-06-19 [2010-06-19]. 
  235. The Travel &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5. 2015-05-15: World Economic Forum. 2015 [2016-03-18]. 
  236. Japan : Country Studies. Federal Research Division, Library of Congress. [2014-05-21]. 
  237. Dentsu|About DENTSU INC.. Dentsu. [2014-05-21]. 
  238. 日本动漫业成功得益于“产业规划”. 中國證券報. 2013-07-09 [2013-12-10]. 
  239. 日本动漫产业概述. 台灣文化事務主管部門. 2010-11-10 [2013-12-10]. 
  240. 240.0 240.1 Schodt, Frederik L. Dreamland Japan: Writings on Modern Manga. Berkeley: Stone Bridge Press. 1996. ISBN 978-1880656235. 
  241. 241.0 241.1 Japanese Manga Market Drops Below 500 Billion Yen. 2007-03-10 [2007-09-14]. 
  242. 日本动漫产业崛起基因:「酷」文化!. i黑馬網. 2013-07-08 [2013-12-10]. 
  243. 再次发现奇幻之境——秋叶原的魅力. 日本國家旅遊局. [2013-12-03]. 
  244. Passenger Traffic for past 12 months. [2014-03-14]. 
  245. World's Best Airport Staff Service Awards. [2013-12-10]. 
  246. Koyen, Jeff. World's most on-time airports. The Age (Melbourne). 2009-09-09 [2013-08-29]. 
  247. Airport Award winners - by Category. Skytrax. [2013-12-10]. 
  248. Assistance to Asian Coastal Nations for Ensuring Maritime Safety.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Japan. [2013-12-10]. 
  249. 日本的交通. 株式會社 Creative Engine(玩轉日本). [2013-12-10]. 
  250. 指定特定重要港湾の指定について. 国土交通省. 2005-07-01 [2014-03-11] (日語). 
  251. Japan Industry Sectors. Economy Watch. 2013-06-04 [2013-12-10]. 
  252. 日本汽车工业概况. 決策支持網. [2014-03-02]. 
  253. World Motor Vehicle Production by Country (PDF). OICA. [2011-01-16]. 
  254. CARBON FIBERS - A Dream Material Developed over 40 Years by Japanese Companies. [2013-12-10]. 
  255. Nuclear Share of Electricity Generation in 2011. IAEA. 2013-04-13 [2013-04-14]. 
  256. OICA » Production Statistics - 2012 Production Statistics. Organis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Constructeurs d'Automobiles. 2012 [2013-12-10]. 
  257. 瞭望日本 : 电子机械工业. J-CAST. 2004-11-01 [2014-03-15]. 
  258. Why Start A Business In Japan?. The Prysm group. [2013-12-10]. 
  259. お米の产地 ― 日本で美味しいお米ができる理由. お米とごはんの基礎知識. [2012-02-04]. 
  260. Japan Immigration Services - About Japan. SkillClear. [2013-12-10]. [失效連結]
  261. 〈日本保护农业的现狀与未来〉. 《人民日報》. [2004-05-11]. 
  262. World Factbook;Japan. CIA. 2007-03-15 [2007-03-27]. 
  263. 263.0 263.1 Japan's Timber Trade and Forestry. 热帯林行动ネットワークJATAN. [2013-12-10]. 
  264. Reclaimed Land in Japan. Japan Property Central. [2013-12-10]. 
  265. Transport in Japan. Lonely Planet. [2014-03-22]. 
  266. Rank Order - Roadways CIA World factbook. [2013-12-10]. 
  267. Phillip Y. Lipscy. A Casualty of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The Politics of Japanese Energy Efficiency in the Transportation Sector,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12:3 (PDF). 2012 [2013-12-13]. 
  268. 鉄道输送统计年报 (PDF). 國土交通省: 6. 2012 [2014-03-25]. 
  269. 世界客运最繁忙的铁路网. 鐵路博物館-. [2014-03-25]. 
  270. Katherine Schulz Richard. Busiest Subways- The World's Busiest Subway Systems. [2013-12-10]. 
  271. Golany, Gideon S.; Ojima, Toshio. Geo-Space Urban Design.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1996. ISBN 0-471-16252-3. 
  272. Ports from Japan. Japan Auto Pages. [2013-12-10]. 
  273. Japan, A Shipping Nation. 國土交通省. [2013-12-10]. 
  274. 0系新干线电车. 鐵道之路. [2013-12-10]. 
  275. Transportation Data. JR Central. [2013-12-11]. 
  276. 明石海峡大桥ブリッジワールド:世界最长の吊桥を体験しよう!-JB本四高速-. 明石海峡大桥. [2013-08-10] (日語). 
  277. Thomson Reuters Names the World’s Top 100 Most Innovative Organizations for 2013. [2013-12-10]. 
  278. McDonald, Joe. China to spend $136 billion on R&D. BusinessWeek. 2006-12-04. 
  279. Japanese Nobel Laureates. 京都大學. 2009 [2009-11-07]. 
  280. Japanese Fields Medalists. 京都大学. 2009 [2009-11-07]. 
  281. Dr. Kiyoshi Ito receives Gauss Prize. 京都大学. 2009 [2009-11-07]. 
  282. All Nobel Prizes in Chemistry. Nobel Foundation. 2011-10-07 [2014-03-15]. 
  283. All Nobel Prizes in Physics. Nobel Foundation. [2014-03-15]. 
  284. 不屌中国! 日本实力的冰山一角 很多方面连美国都望塵莫及. 澳洲日報. 2013-01-21 [2014-03-15] –透過新浪網. 
  285. 285.0 285.1 285.2 馮昭奎. 日本节能技术发展的新动向 (PDF). 唐藤日本研究文庫. 2013-08-23 [2015-06-11]. 
  286. The Boom in Robot Investment Continues. The United Nations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Europe. 2000-10-17 [2006-12-28]. 
  287. Japan Plans Moon Base By 2030. www.moondaily.com. [2021-10-09]. 
  288. 日本太空事业发展探析. 國際觀察 2011年6期. 2012-09-06 [2014-03-15]. 
  289. Sheldon, John. Future Space Wars: Japan To Create Military SSA Unit, Incorporate AI Into Self-Defence Forces. SpaceWatch.Global. 2018-11-22 [2021-10-10] (美國英語). 
  290. Poisson, B. 2002, The Ainu of Japan, Lerner Publications, Minneapolis, p.5.
  291. 재외동포현황 [Current Status of Overseas Compatriots]. South Korea: 大韓民國外交部. 2015 [2016-08-02]. 
  292. 在日华人统计人口达92万创历史新高. [2020-01-12]. 
  293. 日本的标準语与共通语. 梅と桜. 2005-06-28 [2014-01-22]. 
  294. 294.0 294.1 日语中有方言吗?. 日本兒童網. [2014-03-14]. 
  295. “Texts come alive” at Ainu culture lecture. PublicAsian. 2010-10-08 [2014-03-21]. 
  296. Goto, Hiromu, Auditory perception by normal Japanese adults of the sounds "l" and "r"", Neuropsychologia, 1971, 9 (3): 317–323, PMID 5149302, doi:10.1016/0028-3932(71)90027-3 
  297. Hallé, Pierre A.; Best, Catherine T.; Levitt, Andrea, Phonetic vs. phonological influences on French listeners' perception of American English approximants, Journal of Phonetics, 1999, 27 (3): 284, doi:10.1006/jpho.1999.0097 
  298. 伦敦东京地价贵. 文匯報. 2003-01-17 [2013-12-09]. 
  299. 日本农业现状及危机分析. 新晨範文網. [2013-12-09]. 
  300. 日本人瑞首度超过8万人 近9成是女性. [2020-09-16]. 
  301. Ogawa, Naohiro. Demographic Trend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Japan's future. Transcript of speech delivered on 7 March 1997.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Japan. [2016-01-07] (英語). 
  302. 日本の人口と人口问题. Ryuichi Kobayashi. 2013-03-31 [2008-01-01] (日語). 
  303. 引用錯誤:無效的 <ref> 標籤,未定義名稱為 自动生成1 的參考文獻內容文字。
  304. 「リノベ」で复活する台湾の日本神社――歴史のなかの「自分探し」が背景に. Yahoo!ニュース. [2021-10-09] (日語). 
  305. 伝说の后南朝 神器巡る悲剧、今に伝える 朝拝式(奈良県川上村) …|エンタメ!|NIKKEI STYLE. web.archive.org. 2017-04-09. 
  306. 張建立. 日本国民宗教信仰的现状、特点及其影响 (PDF). 1994 [2014-03-02]. 
  307. 佛教传入. 飞鳥の扉. [2007-12-29]. 
  308. 佛教流布与诸宗派的发展. 雅安佛教. 2013-08-12 [2014-03-02]. 
  309. 从日本人灵魂观看其宗教信仰 (PDF). [2013-12-09]. 
  310. 日本人信奉什么宗教?. 日本兒童網. [2014-03-02]. 
  311. Mariko Kato. Christianity's long history in the margins. The Japan Times. 2009-02-24 [2014-04-22]. 
  312. 日本のイスラーム历史. Islamic Center Japan. [2014-05-06]. 
  313. 店田廣文. 世界と日本のムスリム人口 2011年 (PDF). 2012-08-29 [2014-05-06]. 
  314. 建筑博物馆:日本的建筑. 中國科普博覽. [2015-06-11]. 
  315. 博物馆明治村. 犬山觀光諮詢處. [2013-12-09]. 
  316. 316.0 316.1 316.2 践行广义建筑学责任的纸管魔术师. 東方早報. 2014-03-26 [2016-03-18] –透過網易財經. 
  317. 坂茂获奖既意外,又在情理中. 東方早報. 2014-03-26 [2014-03-26]. 
  318. 前川国男的粗野主义- 室内设计师. idzoom 室內設計師. [2013-12-09]. 
  319. 磯達雄. 日本后现代主义建筑巡礼. 楓樹林出版社. 2013. ISBN 9789866023774. 
  320. 320.0 320.1 320.2 320.3 日本的医疗保险制度简介. 
  321. Rodwin, Victor. Health Care in Japan. New York University. [2007-03-10]. 
  322. Health Insuranc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National Institute of Population and Social Security Research. [2007-03-28]. 
  323. 高等学校教育の现状 (PDF). 文部科學省. [2014-03-02]. 
  324. 平成17年版 日本文部科学白皮书:“参考资料8 就学率・进学率(年次别). 文部科学省. 2005-01 [2007-12-29] (日語). 
  325. The World Factbook - LITERACY. CIA. [2015-03-21]. 
  326. 326.0 326.1 326.2 劉金釗. 《解读日本与日本人》. 大連市: 大連出版社. 2009-08: 17–18. ISBN 9787806847909. 
  327. Sumo: East and West. PBS. [2007-03-10]. 
  328. A History Of Taekwon Do. Universal Tae Kwon Do Federation. [2014-04-05]. 
  329. Virgílio, Stanlei. Conde Koma – O invencível yondan da história. Editora Átomo. 2002: 93–104. ISBN 85-87585-24-X (葡萄牙語). 
  330. サンボと柔道との関系. 爱知県サンボ连盟. [2014-04-05] (日語). 
  331. Culture and Daily Life. Embassy of Japan in the UK. [2007-03-27]. 
  332. Nagata, Yoichi; Holway, John B. Japanese Baseball. Palmer, Pete (編). Total Baseball 4th. Viking Press. 1995: 547. ISBN 978-0670860999. 
  333. 333.0 333.1 甲子园,日本拼搏精神的象征. 環球時報. 2011-11-22 [2014-03-02] –透過新華社. 
  334. Soccer as a Popular Sport: Putting Down Roots in Japan (PDF). The Japan Forum. [2007-04-01]. 
  335. 日本- 足球球队简介- 雪緣园资料库. 雪緣園. [2014-03-02]. 
  336. 日本首夺世界杯狂喜 中国女足泪飞. 阿波羅新聞網. 2011-07-19 [2014-03-02]. 
  337. Fred Varcoe. Japanese Golf Gets Friendly. メトロポリス. [2014-03-14]. 
  338. 陳中原. 期待报业大国的历史性转變. [2013-12-10]. 
  339. 崔保國. 走进日本大报. 南方日報出版社. : 9. ISBN 9787806526163. 
  340. 日本报紙的早晚版与发行量统计. 新華網. 2013-02-28 [2013-12-09]. 
  341. 陳積銀. 日本数字电视转化后期的冲刺措施研究. 新媒體前沿. [2015-11-15]. 
  342. 日本的广播电台一览. 泰母網. [2013-12-09]. 
  343. 343.0 343.1 343.2 梁自強. 日本电视的数字化生存 ——浅析日本数字付费电视的发展、沿革. 中國新媒體經濟. 中國數字電視. 2008 [2015-11-15]. 
  344. 24歳「NHK集金人」が见た悲惨。集金先で「ぶっ杀す」と言われ…. bizSPA. 2008 [2015-11-15]. 
  345. Yoshinori Eki, Mariko Yasu. Japan Ends Analog TV Broadcast After 58 Years, First in Asia. Bloomberg. 2011-07-24 [2015-11-15]. 
  346. 加納惠. 东北3県でも地上アナログ放送が终了--地デジ完全移行へ. cnet. 2012-03-31 [2016-03-18]. 
  347. 日本迈入数字广播全面发展新时代. 亞洲衛星電視網. 2011-09-23 [2015-11-15]. 
  348. 花道、茶道见得多了,香道你见过没?. 羊城晚報. [2013-12-10]. 
  349. Culture of Japan. Advameg. [2013-12-10]. 
  350. What Did She Read?: The Cultural Occupation of Post-War Japan and Translated Girls' Literature (PDF). [2013-12-10]. 
  351. YOSHIMI SHUNYA. What Does “American” Mean in Postwar Japan? (PDF). 2008 [2013-12-10]. 
  352. A History of Manga. matt-thorn.com. [2015-03-21]. 
  353. Leonard Herman, Jer Horwitz, Steve Kent, and Skyler Miller. The History of Video Games. Gamespot. [2007-04-01]. 
  354. 日本にあるユネスコ世界遺产. heiwa-ga-ichiban. [2008-01-12] (日語). 
  355. The other superpower. The Guardian. [2013-12-10]. 
  356. Electronic Texts of Pre-modern Japanese Literature by Satoko Shimazaki. www.columbia.edu. [2021-10-01]. 
  357. About Japan: A Teacher's Resource | Japan's Medieval Age: The Kamakura & Muromachi Periods | Japan Society. aboutjapan.japansociety.org. [2021-10-01]. 
  358. INC, SANKEI DIGITAL. 【夫妇の日本史】第4回 藤原宣孝と紫式部(渡部裕明). 產經ニュース. 2013-04-24 [2021-10-01] (日語). 
  359. 梅子君. 《源氏物语》的作者、背景及故事梗概. 華網文盟. 2006-07-21 [2014-03-21]. 
  360. 邱紫華. 日本和歌的美学特征. 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 2004-06-11 [2014-03-21]. 
  361. 《万叶集(全二册)》内容简介. 商務印書館 (香港). [2014-03-21]. 
  362. 須文蔚. 短詩异国情:网路俳句热. 台灣東華大學. [2014-03-21]. 
  363. 俳圣「松尾芭蕉」のこと. 奈良觀光. [2008-01-12] (日語). 
  364. 日本の古典研究を支える书志学の世界:[庆应义塾]. www.keio.ac.jp. [2021-10-01] (日語). 
  365. 武田清. 日本で最初のノーベル赏. [2007-12-28] (日語). 
  366. 印象派带领浮世绘跨世紀. 國立中央大學. [2014-03-25]. 
  367. 浮世绘──江户世风民情的写照. nippon.com. 2014-01-24 [2014-03-25]. 
  368. Japonism - Katsushika Hokusai, Ukiyo-e & Edo Period Japan. Hokusai Online. [2013-12-10]. 
  369. Yahoo!辭书. プログレッシブ英和中辭典. [2007-12-30]. 
  370. 谈漆器传统工艺现代化. 東陽市南馬藝海木雕工藝廠. [2014-03-21]. 
  371. 日本漆器|蒔绘、沉金、螺钿|越前漆器、木曾漆器、轮岛涂、镰仓彫. 易播樂. [2014-03-21]. 
  372. 观赏歌舞伎. 日本政府觀光局. [2014-03-21]. 
  373. 国立剧场『日本の伝统芸能讲座 舞踊・演剧』. 淡交社. 2009: 206–211. ISBN 9784473035301 (日語). 
  374. 原野城治. 非物质文化遺产「文乐‧人形净琉璃」,在困境中悄然掀起热潮. nippon.com. 2015-02-25 [2015-06-11]. 
  375. 文乐|传统|日本的文化导览/资讯. att.Japan. Finex Co., Ltd. [2014-03-21]. 
  376. 376.0 376.1 戦前のアニメ作品を无償公开! アニメの歴史が分かるサイト「日本アニメーション映画クラシックス」オープン(要约). ねとらぼ. 2017-02-23 [2021-10-01] (日語). 
  377. Japan finds films by early "anime" pioneers. Reuters. 2008-03-27 [2021-10-01] (英語). 
  378. Japan’s oldest animation films. ImprintTALK. 2008-03-31 [2014-03-21]. 
  379. Historic 91-year-old anime discovered in Osaka. HDR Japan. 2008-03-30 [2008-05-12]. 
  380. Yamaguchi, Katsunori; Yasushi Watanabe. Nihon animēshon eigashi. Yūbunsha. 1977: 8–11. 
  381. 经典日本动画 抢攻你家电视(下). 聯合新聞網. [2014-03-04]. 
  382. 黃菁菁. 日本的华德迪士尼 藉作品发聲. 中時電子報. 2013-09-07 [2015-03-21]. 
  383. 石振弘. 专訪《攻殼机动队》制作人石川光久:真实世界是「不良」与「善良」的战鬥. cheers. 2005 [2014-03-04]. 
  384. INC, SANKEI DIGITAL. 「鬼灭の刃」1亿5千万部突破 2カ月で3千万部増の勢い. SankeiBiz. 2021-02-15 [2021-10-01] (日語). 
  385. "Can you see me clearly?" Public TV image reception experiment (1939). NHK. 1939-05-13 [2012-11-11]. 
  386. 日本电影的兴盛与衰落 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地位何以被中国取代. Mtime時光網. 2014年12月18日 [2014年1月13日]. 
  387. 387.0 387.1 387.2 387.3 387.4 387.5 Brenner, Robin. Understanding Manga and Anime. Libraries Unlimited. 2007. ISBN 978-1-59158-332-5. 
  388. Justin Sevakis. The Anime Economy - Part 1: Let's Make An Anime!. ANN. 2012-03-05 [2014-01-03]. 
  389. Poitras, Gilles. Anime Essentials: Every Thing a Fan Needs to Know. Stone Bridge Press. 2000: 7–115. ISBN 978-1-880656-53-2. 
  390. 390.0 390.1 390.2 Gravett, Paul. Manga: Sixty Years of Japanese Comics. New York: Harper Design. 2004: 8. ISBN 1-85669-391-0. 
  391. Kishi, Torajiro. Colorful. 東京: Shueisha. 1998. ISBN 4-08-782556-6. 
  392. Katzenstein, Peter. J. & Takashi Shiraishi. Network Power: Japan in Asia.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7. ISBN 978-0801483738. 
  393. Wong, Wendy Siuyi, Globalizing manga: From Japan to Hong Kong and beyond, Mechademia: An Academic Forum for Anime, Manga, and the Fan Arts, 2006, 1: 23–45 [2007-09-14] 
  394. Patten, Fred. Watching Anime, Reading Manga: 25 Years of Essays and Reviews. Berkeley: Stone Bridge Press. 2004. ISBN 978-1-880656-92-1. 
  395. 395.0 395.1 Schodt, Frederik L. Manga! Manga! The World of Japanese Comics. Tokyo: Kodansha. 1986. ISBN 978-0-87011-752-7. 
  396. 日本自由行,下榻漫画咖啡馆更抵. 南方都市報. [2014-03-11] –透過新浪. 
  397. 《小甜甜》七千呎大型珍藏展圣诞登场. [2013-12-10]. 
  398. 从民族性探討日本与美国动画风格之差异 (PDF). 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研究所. 2005 [2013-12-10]. 
  399. J-Pop History. The Observer. [2007-04-01]. 
  400. 究极のビートルズ来日赏味法! ビートルズが日本に与えたもの. Oricon. 2006-06-21 [2009-01-09] (日語). 
  401. New Music. Who.ne.jppanese. [2011-06-13].  (Translation )
  402. J-POPって何だろう?そして今、改めて歌謡曲の魅力とは?. 中京テレビ. 2008 [2016-03-18] (日語). 
  403. 403.0 403.1 李盈如. 东洋天后 创造不朽传說. 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 2013-10-13 [2014-03-21]. 
  404. 【12年ヒット分析】新旧グループから地方アイドルまで~“アイドル戦国时代”さらに激化 (AKB48) ニュース-ORICON STYLE-. オリコン (オリコン). 2012-12-09 [2013-04-23]. 
  405. Kimmo. 音乐的变革(下):Vocaloid 是如何从人气聚集到协同创作的. 極客公園. 2014-03-13 [2014-04-27]. 
  406. 虚拟偶像初音未来走红 二次创造是关键. 新浪. 2012-11-11 [2014-04-27]. 
  407. 用动画音乐链接全世界!獨家专訪日本动画音乐龙头公司 Lantis 社长井上俊次. GNN. 2015-05-18 [2015-11-15]. 
  408. Lantis Anisong World Tour Completes Successful Las Vegas Performances. Anime News Network. 2015-01-28 [2015-11-15]. 
  409. Roland Kelts. Lantis looks to woo a dedicated fan base with anisong tour. The Japan Times. 2015-01-13 [2015-11-15]. 
  410. 千駄木りん. 3日间で81,000人を动员した『Animelo Summer Live 2015 -THE GATE-』 -11年目を迎えたアニソン最大のイベントは新たな扉を开く. MyNavi. 2015-09-06 [2015-11-15]. 
  411. 上夜. 动画音乐销量不断走俏 媒体评论:或将改变日本音乐界. 178動漫頻道. 2013-10-28 [2015-11-15]. 
  412. 「声优」によるオリコンシングルデイリーランキング1位获得の历史を振り返る. The Natsu Style. 2015-04-19 [2015-11-15]. 
  413. ヒットランク1、2位独占 「アニメ曲」席巻の裏事情. J-CAST. 2009-04-27 [2015-11-15]. 
  414. Mステのベストテンは「ラブライブ!」などアニソンが6曲 「邦楽は终わった」「声优を生出演させ歌わせろ!」の声. J-CAST. 2014-05-03 [2015-11-15]. 
  415. The Recording Industry In Japan (PDF). 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Japan. 2013 [2011-11-08]. 
  416. IFPI 2013 Recording Industry in Numbers: Global Revenue, Emerging Markets Rise; U.S., U.K., Germany Drop. billboard. 2013-04-08 [2014-03-01]. 
  417. Lucy M. Long. Ethnic Food Today: A Cultural Encyclopedia.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15: 329–. ISBN 978-1-4422-2731-6. 
  418. 各国早餐大比拼:纳豆味噌汤澆米飯尽显日式风情. 新華社. [2013-12-10]. 
  419. 一汁三菜. 日本うま味调味料协会. [2013-12-10]. 
  420. Joshua Williams. Raw food in Japan. [2013-12-10]. 
  421. 淺見康生. 1月24日の出来事. [2013-12-10] (日語). 
  422. 『カレーライス』に関するアンケート. ネットリサーチ ディムスドライブ. [2020-09-19] (日語). 
  423. Carl A. Batt. Encyclopedia of Food Microbiology. Academic Press. 2014: 846–. ISBN 978-0-12-384733-1. 
  424. Christopher Boulton; David Quain. Brewing Yeast and Fermentation. John Wiley & Sons. 2013: 20–. ISBN 978-1-118-68534-1. 
  425. "A Day in the Life: Seasonal Foods," The Japan Forum Newsletter No.14 (PDF). 1999-09 [2013-12-10]. 

外部連結

日本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