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奈川冲浪里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神奈川冲浪里
艺术家葛饰北斋
年份1831-1833年(天保二至四年)
类型木刻版画
尺寸25.7 cm × 37.9 cm(10.1英寸 × 14.9英寸)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神奈川沖浪裏
假名かながわおきなみうら
平文式罗马字Kanagawa-oki Nami Ura

神奈川冲浪里》(或记作《神奈川冲里》[1])是日本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创作的木刻版画,出版于1831年至1833年间,是富岳三十六景系列作品。该画以富士山为背景[2],描绘了“神奈川冲”(即神奈川外海,现横滨市神奈川区对出的海面上)的巨浪掀卷着渔船,船工们为了生存而努力抗争的图像,是葛饰北斋的代表作,也是举世闻名的日本艺术作品[3]。该作品出版时印制了数千幅,但现存于世的估计仅有数百幅,部分收藏于大英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东京国立博物馆等大型博物馆

作品

构成

本作品高25.7厘米,宽37.9厘米,是由大浪、3只船以及背景富士山这三个要素构成的大画幅横绘画作[4]。完成之后在画面左上角署名补完。该画在葛饰北斋近70岁时创作,鹰爪般的浪花与日本琳派大师尾形光琳的《波涛图》一脉相承,又受到西方现实主义艺术的启发,采用线性透视中低地平线的手法以营造强烈的空间感,在印刷时,描绘的海浪使用了当时欧洲流行的颜料“普鲁士蓝”,描绘船只的黄色和描绘天空的粉红色则为植物染料。

富士山

作为富岳三十六景主题的富士山被绘于画面中央靠下的背景中。对于日本来说,富士山是神圣的国家的象征[5],也是美的象征[6]。将本来雄伟的富士山画得很小,和前景的巨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7]。地平线附近的暗色和仿佛被照亮的,被雪覆盖的山顶,表达了现在是清晨,而太阳是从观赏者这侧升起的。上空的积雨云让人感觉现在应该有暴风雨,然而画中却并没有下雨[8]

画面中描绘了3只被巨浪翻弄的船。这些船是当时从房总半岛江户城运送活鱼的押送船[8]。船上有8名抱紧船桨的划船手,在船头还能看到2名以上的乘客,画面中大约有30人[8]。人们僵直在船中,和运动的浪形成对比[7]

画面截取了大海波涛汹涌,风大浪高的瞬间。构图中大浪的曲线描绘成弧形,令富士山成为这弧形的中心。浪尖飞散出的浪花四溅,仿佛降在富士山的雪[3]。最后面的船和浪高几乎相等,押送船一般长约12到15米,北斋将垂直高度伸长了30%左右,因此推测浪高应在10到12米[8]

有人认为这个巨浪就是海啸[9]。这个解释最早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再之前的130年中,都认为是通常常见的大浪。因为北斋生活的年代中,关东、关西均没有大的波浪发生过,因此有可能是听说过1792年九州岛原大变肥后迷惑情况后创作的。但是本作品中描绘的大浪并不是缩短波长的海啸[8]

署名

署名

画面左上角的落款写着画的标题和署名。长方形的框里写着标题是“富岳三十六景/神奈川冲/浪里”。它左边写着的署名是“北斋改为一笔”,直接把“北斋”改为“为一”(いいつ)。北斋在其生涯中改过30次号[3]

富岳三十六景中,除了“北斋改为一笔”之外,他还用过“前北斋为一笔”以及“北斋为一笔”的署名[10]

现存

《神奈川冲浪里》在出版时共拓印出了数千幅作品,据估计有五千至八千幅在当时以廉价出售,属于人气颇高的商业出版物[3],在1842年,单张售价定为十六文,时值两碗面的价钱,大部分作为纪念品售予到富士山游览的游客和朝圣者,但由于战争、地震、火灾和其他自然灾害,时至今日,据估计只有数百幅存世,主要由大英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维多利亚国立美术馆皇家艺术与历史博物馆法国国家图书馆东京国立博物馆等机构收藏,部分则由个人收藏家珍藏。

该画作在全球艺术品拍卖市场也是广受欢迎的藏品[11]。由于没有编号证实哪些是初版,故由保存状态决定其价值,一级状态仍保有原画蓝色轮廓,二级状态则变成黑色轮廓。在2021年3月的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中,一幅《神奈川冲浪里》以超最低估价10倍的159万美元成交价售出[12]

影响

德彪西交响诗《海》于1905年发行时的总谱封面

作为日本浮世绘经典之作,《神奈川冲浪里》自面世而来激发了很多艺术家的创作灵感[13]。该作品在1870年代传入欧洲后曾引起轰动[3]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对其推崇备至,这幅作品至今仍收藏于他在吉维尼故居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在写给弟弟特奥的信中大力夸赞此作,在创作《星夜》曾参考这幅画的构图及色彩。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在书房上长挂该作,受其影响创作出交响诗大海》(La Mer),并请雅克·杜朗以其为摹本作为首版乐谱封面。

2024年新版的一千日圆纸币背面图案

20世纪以来,《神奈川冲浪里》以“Great Wave”(巨浪)之名在全球流传,因其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被广泛应用在各类日常物品、商业广告流行文化当中[3],是世界上被再创作次数最多的画之一。作为代表日本的象征性文化符号,《神奈川冲浪里》被选为日本银行于2024年发行的新版一千日圆纸币背面图案[14]

参考文献

  1. 《日本史B 新订版》(高等学校地理历史科用教科书。平成9年3月31日文部科学省检定。教科书编号:7实教 日B 582)p 215。
  2. 浮世绘版画
  3. 3.0 3.1 3.2 3.3 3.4 3.5 Kanagawa-oki nami-ura 神奈川沖浪裏 (Under the Wave off Kanagawa). 大英博物馆. [2013-02-04] (英语). 
  4. Katsushika Hokusai: The Great Wave at Kanagawa.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2013-02-05] (英语). 
  5. Under the Wave off Kanagawa (The Great Wave) by Hokusai (1760–1849). [2010-07-10] (英语). 
  6. El Monte Fuji como Objeto Artístico. Nipponia. [2013-02-05] (西班牙语). 
  7. 7.0 7.1 冨嶽三十六景 神奈川沖浪裏. 千叶市美术馆. [2013-02-05] (日语). 
  8. 8.0 8.1 8.2 8.3 8.4 What kind of a wave is Hokusai's Great wave off Kanagawa?. 王立协会. [2013-02-05] (英语). 
  9. International Tsunami Information Center. International Tsunami Information Center. [2021-04-29]. ,背景插图。
  10. Hokusai, Les Trente-six vues du mont Fuji. 法国国家图书馆. [2013-02-06] (法语). 
  11. 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 浪潮席捲西方藝壇 《神奈川沖浪裏》為拍賣珍品. 明周文化. 2021-04-28 [2021-04-28] (美国英语). 
  12. KATSUSHIKA HOKUSAI (1760-1849). www.christies.com. [2021-04-28] (英语). 
  13. 神奈川沖浪裏(かながわおきなみうら). 山梨县立博物馆. [2013-02-05] (日语). 
  14. 新1万円札「渋沢栄一」紙幣デザインを発表 5年後めど発行. NHK. 2019-04-09 (日语). [永久失效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