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玉姬鱷屬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台湾繁体模式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豐玉姬鱷屬
化石時期:更新世中期,0.5–0.3 Ma
豐玉姬鱷的裝架復原
生物分類法 編輯
域: 真核域 Eukaryota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綱: 爬行綱 Reptilia
目: 鱷目 Crocodilia
演化支 長吻鱷類 Longirostres
總科: 長吻鱷總科 Gavialoidea
科: 長吻鱷科 Gavialidae
亞科: 長吻鱷亞科 Gavialinae
屬: 豐玉姬鱷屬 Toyotamaphimeia
Aoki, 1983
模式種
待兼山豐玉姬鱷
Toyotamaphimeia machikanensis

(Kobatake et al., 1965)
異名
  • Tomistoma machikanensis

豐玉姬鱷屬學名Toyotamaphimeia),包括了在日本大阪府豐中市待兼山被發現的一種滅絕的大型鱷類。全長8米,是一類生活在早、中更新世生活於亞洲東南部的大型淡水鱷類,以魚類作為主食。[1]在標本的吻部末端發現了一個類似於帝鱷的空腔.據推測可能有個很大的嗅覺神經球.嗅覺十分靈敏.並能像今天的美國短吻鱷一樣發出聲響.

詞源

屬名「Toyotamaphimeia」意為「豐玉姬」,是日本神話海神綿津見女兒,而種小名「machikanensis」是來自發現的地區。

在臺灣的發現

1936年被德永重康初步發表的臺灣臺南所發現的鱷魚化石,在2018年被博士生伊藤愛和指導教授平山廉鑑定為豐玉姬鱷屬。[2]

參考

  1. 存档副本. [2012-05-23]. 
  2. The Rediscovery and Taxonomical Reexamination of the Longirostrine Crocodylian from the Pleistocene of Taiwan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50306065141/http://www.museum.osaka-u.ac.jp/en/specimen/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