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公會呂明才中學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聖公會呂明才中學
SKH Lui Ming Choi Secondary School
地址香港南區華富邨華富道57號
類型津貼中學
宗教背景基督教
隸屬聖公會
創辦日期1973年
學區南區
校長李正儀博士JP馬李敏慧女士
副校長甘王玉華女士、林偉強先生、梁健生先生
助理校長黃邵文先生
職員人數52
語言英語
校訓Leadership, Motivation, Caring
社團Faith House (信社), Hope House(望社), Caring House(愛社), Grace House (恩社)
面積約5000平方米
校董會主席李正儀博士JP
學校網址http://www.skhlmc.edu.hk/

聖公會呂明才中學(英語:Sheng Kung Hui Lui Ming Choi Secondary School),是一所政府津貼中學。位於香港南區華富邨華富道,1973年由呂明才基金資助香港聖公會成立,由牛津大學畢業的吳美文博士擔任創校校長。中學起初暫借聖雅各小學為臨時校舍,直至1975年,校舍落成,乃遷華富新校上課。在1997年12月學校獲教育署核准為以英語授課的中學。並在周校長下建立校訓及四社。學校提倡學生成為一個關愛社會的傑出領導者,維護正義及發揮由社區至全球性的影響。成為聖呂精神及該校傳統[1]

校園管理

法團校董會

  • 李正儀博士JP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總幹事、社企民間高峰會籌備委員會主席、香港政策研究所董事、聖公會呂明才中學校監
  • 蘇啟明先生,富城集團執行董事、香港綠色建築議會董事
  • 蘇榮恩女士,胡百全律師事務所律師、香港特別行政區司法機構高等法院律師
  • 江何潔瑩牧師,聖公會呂明才中學校牧
  • 鄧國俊博士,香港浸會大學教育系教學顧問、聖公會呂明才中學舊生會創辦人
  • 李運騰先生,香港特別行政區司法機構區域法院法官
  • 馬李敏慧女士,聖公會呂明才中學校長、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上訴委員會成員、香港教育學院校董會成員、前瑪利曼中學校長

歷任校監

歷任校長

教學環境

校園環境

其位於華富邨的校舍於1975年落成,沈弼太平紳士及白約翰會督參與其開校奉獻禮。校園座落華富邨,依瀑布灣而建,是香港少數坐擁270度海景的學校。曾先後加建游泳池、聖堂及新翼校舍,並於天台設有達1000餘呎的校長宿舍,現任校長仍有入住。



主教學樓及新翼

外牆髹上綠米兩色,寓意「忠實可靠、積極進取、優秀卓越、樂觀向上、仁民外愛物」。為人熟知的是主教學樓左方呈尖頂的樓梯部份 (刻有中文校名)。、

學術課程

學校以英語作為主要教學語言,除中國語文、中國歷史、普通話、生命教育以外均以英語教學。

初中每級各設四班:S、K、H及L班。

特別科目
中一 中二 中三
地理
中國歷史
宗教教育
生命教育
綜合科學 物理
--- 生物
--- 化學
--- 經濟及理財教育

高中則設多設一班:M班。課程除中國語文、中國歷史、中國文學、通識教育以外均以英語教學。學校將各選修科目平均分為三組合,每人只可在每組合內分別選修一科。

必修科目 選修科目一 選修科目二 選修科目三
中國語文 物理 化學
英國語文 BAFS 物理 化學
數學(必修) (選修單元二) 生物 經濟 ICT
通識教育(中文) 地理 中國文學 中國歷史
音樂(非香港中學文憑試內容 ) ICT BAFS 經濟
體育 (非香港中學文憑試內容 ) 視覺藝術 -- --
宗教教育 (非香港中學文憑試內容 ) -- -- --

學生組織

聖公會呂明才中學學生自治度高且制度嚴謹,以有效培養領袖。他們分別是:正副領袖生長統籌導學生的訓導事務、學生會代表會統籌學生的活動事務。而另外校園多媒體製作組督導委員會則統籌學校之媒體事務。

領袖生

每年的領袖生團隊由老師推舉出任,然後在一年一度的領袖生營 (Prefects Camp) 中票選出正、副領袖生長

學生會代表會、學生會

「學生會代表會」是學生會會章法定之代議機關,由學生會內閣、正副領袖生長、各社主席、四名學會代表、各級班代表組成(學會及班代表由下層普選),每年召開「學生會代表會會議」。(制度類近中大[2])與學生會一樣一年一任,現轄下設有:

  • 幹事委員會,即「學生會」內閣成員,年度內務及財政計劃以及報告均需經學生代表會會議審核。
  • 專責委員會,代表會轄下現只有於2015年成立之「學生會會章檢討小組」,任何修訂案均需呈交學生代表會會議審核。
  • 地窖辦事處「學生會議室」

而第一屆學生會跟隨2005年首次「學生會及社聯合選舉」後啟動。每年9月的「學生會及社選舉」前夕,各候選內閣均需出席「學生會選舉諮詢會」,受其他候選內閣及選民諮詢。而「學生會」歷屆傳統活動則為歌唱比賽、班際足球比賽、班級閃避球比賽及復活節尋蛋活動,並在操場旁設有「民主牆」。對象均為全體同學。 以下為學生會代表會的歷屆內閣:

  • 2005年至2006年:Tri-link
  • 2006年至2007年:Unity
  • 2007年至2008年:MI^2 (MI Square)
  • 2008年至2009年:Unique
  • 2009年至2010年:Triangle
  • 2010年至2011年:Microphone
  • 2011年至2012年:CO-Herence
  • 2012年至2013年:Aile
  • 2013年至2014年:Innoivation
  • 2014年至2015年:Utopia
  • 2015年至2016年:Esperance
  • 2016年至2017年:Palette
  • 2017年至2018年:Avalon
  • 2018年至2019年:Aorta
  • 2019年至2020年:Graffiti

學會

由創校至今共有十六個學會。各會每年均聯同「學生會」及四社進行傳統的「主席會議」,與校方協商大型活動的舉行、選舉學生會代表會成員。 其中較重要的學會及活勳包括:

  • 2012年,文史學會分拆為中文及人文學會。人文學會主力建立一個大學的思辯文化,以歷史、文學、文化研究作為出發點舉辦活動,讓同學體驗大學文化。
  • 戲劇學會自創校40週年校慶匯演起,每年暑假前夕均與學校合唱團及管弦樂團合辦綜藝晚會,近年已發展成為自主編劇及製作道具的表演。
  • 美術學會,每年暑假前夕也會舉行視覺藝術展覽。

校園多媒體製作組

校園電視於2010年改組為校園媒體製作組 。製作組專責學校內外宣傳,並專責教授創意媒體及宣傳創作文化,由學生組成督導委員會自治。其轄下包括出版組、校園電台、視頻節目製作組、3個技術支援小組。而學生報是隨校園媒體製作組而成立,是校內2010年至今除校刊以外唯一刊物,每年發行三期,鼓勵同學關心社會和宣揚寫作文化。於2013年,成立網上學生報,名為《百川》,取自「百川奔流,匯聚大海」,寓意學生報內容百花齊放。同時,技術支援小組與督導委員會亦負責社交平台的運作和發佈消息。 中文學會則每年舉辦兩次徵文比賽後會集作品為一書出版,名為《青蔥文集》,但自二零一一年停刊。近年以《才思》為名再刊。

著名/傑出校友

軼聞

  • 2015年4月澳洲國會議員訪港了解本港教育環境,聖公會呂明才中學被選為參觀學校。
  • 聖公會呂明才中學其中三位校長均曾於拔萃女書院就讀及任教。

學生推跌老師事件

2021年5月11日,網際網路流傳一條影片,一名身穿校服的中學男生疑不理會教師指示,欲步離課室,被女教師擋著去路,男生再伸手拉門欲離開,拉扯之間,教師倒在地上。校方指已將事件交警方處理。

社交媒體於當日流傳一條長約35秒的影片,片中一名身材高大的男學生欲離開課室,他當時揹著背包,左手拿著書本和環保袋,一名女教師擋著去路。男生不理會教師,以右手拉著門柄欲打開,此時,女教師將手放在男學生膊頭上,並說:「你站到一邊,我讓你走」,男生聞言,繼續用力甩開放在門柄上的右手。

女教師再要求男生站到課室一邊,但對方不從,教師繼續站在門前,男生則以右手再欲開門,惟用力不果,男生手上的書本亦掉在地上,這時有人疑用雙手拉著女教師的衣服,高呼:「走開呀!」雙方互相拉扯,教師似失平衡倒地,片中可聞在場學生低聲討論。

課室門打開後,片中另一名女教師在門外擋著,繼續要求該名學生不要離開,而一度倒地的教師亦已自行起身,走到門外加入交涉。

上載影片的網民指,事件源於教師要求學生留堂,但學生不願意。

教育局回覆時指,去年底接獲學校報告,得悉學校已按其訓輔機製作出跟進,以協助有關學生明白過錯及改善行為,並支援有關教師。局方指會繼續與校方保持緊密聯絡,提供適切的支援。[3]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