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定陵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清東陵
定陵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所在河北省遵化市
分類古墓葬
時代
編號1-179
登錄1961年

清定陵滿語ᡨᠣᡴᡨᠣᠨ
ᠮᡠᠩᡤᠠᠨ
穆麟德tokton munggan)中國清文宗咸豐帝陵[1],位於河北省遵化市平安峪。咸豐十年至同治五年(1859年—1866年)建,其主要建築有方城、琉璃陵門、三路三孔石橋、神道碑亭、牌樓門、隆恩門、明樓、寶頂、地宮。1945年被盜,1984年修繕,1989年對外開放。

1945年9月,當地盜墓慣犯王紹義等一夥土匪,利用自製的「拐釘鑰匙」和炸藥,花了數天進入定陵地宮,劈開咸豐皇帝和其皇后薩克達氏的棺槨,將隨葬品盜掠一空[2]。同年底,時任中共冀東軍區十五分區對敵工作部部長張盡忠,被王紹義以盜得的陪葬品買通後,把盜陵冠以「鬥爭皇上大地主」、「幫助群眾度過饑荒」之名,廣泛動員陵寢地宮的知情者、會用雷管炸藥的能人加入,還拉攏了薊遵興聯合縣八區區長介儒。這場盜陵活動,變成一場上千人參與的明火執仗的群體性犯罪:張盡忠把參與盜陵的人員集中起來,各有分工。每次盜陵,都在陵寢周邊5華里設置警戒哨,由持槍民兵負責看守,然後由青壯年勞動力負責挖開地宮入口,進入券門。從1945年底到1946年1月,總計超過千人的盜陵隊伍把清東陵除孝陵之外的所有陵寢盜掘殆盡,定陵也再次被盜[3]

注釋

  1. Qing dynasty Wenzong’s veritable records (清文宗實錄)
  2. 惊天盗墓档案 东陵大盗落网记. 中國網. [2008-12-03]. 
  3. 1945年中共某干部带千人盗11座皇陵 称斗皇上大地主. 鳳凰網. [2013-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