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新紗廠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振新紗廠舊址
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所在無錫市梁溪區
分類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時代1907年

振新紗廠,又稱無錫第四棉紡廠無錫四棉紡織限有限公司,位於中國江蘇省無錫市,1906年創建,是中國近代、現代的一個紡織工廠。其舊址位於其舊址位於健康路南段、古運河南岸,是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沿革

清朝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夏,榮瑞馨在上海北京路壽聖庵宴請工商界人士。期間榮德生出示章程,建議在無錫開一紗廠,得到葉慎齋張石君鮑咸昌徐子儀等人贊同,眾人提議新廠名為振新,由上述等人及榮氏兄弟為發起人,集資30萬元,7個發起人(榮宗敬、榮德生、榮瑞馨、張石君、張雲伯、葉慎齋、徐子儀)各認3萬,其餘分頭招募,最終籌集到的資本額為27.08萬元,並用28畝地作為基礎,向瑞生洋行定購英國道白生牌紗機[1]。次年2月開始動工。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3月21日開工,經理為張雲伯,副經理為徐子儀,大股東為榮瑞馨[2]

由於管理不善,振新紗廠很快就出現虧損,在張石君、葉慎齋等支持下,榮德生到廠視事,快速出手庫存償還債務,實際負責管理生產。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榮宗敬裕大祥投機失敗倒閉而巨虧,加之茂新麵粉廠連年虧損,榮氏兄弟被迫關閉廣生錢莊,全力維持茂新和振新。宣統元年(1909年),上海、無錫兩地股東發生爭執,導致上海股東退出振新,股權由無錫股東並進。除榮瑞馨和榮氏兄弟並進一部分外,唐水臣也參與並進。與此同時,振新改由榮宗敬任董事長,榮德生任總經理,工廠利潤開始擴大,「球鶴牌」棉紗一度在上海市場與日本「藍魚牌」競爭[3]。宣統二年(1910年),榮瑞馨因橡皮股票風潮投資巨虧,榮氏家族勉強撐起振新紗廠。宣統三年的辛亥革命,促使銀根緊縮,振新資金出現資金鍊斷裂問題[4]

民國時期

1914年,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及五四運動掀起抵制日貨熱潮,振新紗廠經營進入高峰期,榮德勝提議在上海、南京鄭州分建工廠,但遭到其他董事反對。榮德勝憤而將其在振新的股票與榮瑞馨的茂新股票對調,並退出振新。1935年,在日資紗廠傾銷下,工廠被迫停工。1937年,因無力還債,振新紗廠由上海銀行託管,更名為公記振新紡織廠,此後陸續開始恢復生產。1937年11月,侵華日軍攻占無錫,並焚毀了大部廠房、設備和紗布。1938年3月,日軍侵占工廠,並開始恢復生產。抗日戰爭結束後,1945年後11月復建[5]

共和國時期

民國無錫振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執照商標註冊證的照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振新紗廠改名為無錫第四棉紡廠。1998年,慶豐集團通過壓錠重組,收購無錫漂染廠、無錫五綿;兼併無錫天元麻棉紡織廠、無錫四綿[6]。同年12月31日,公司更名為無錫四棉紡織限有限公司[7]

保護

現存1949年前建造的紡部A樓、織部車間共4200平方米,為鋼砼結構;倉庫3400平方米,為磚木結構;此外還有打包間、鍋爐房等設施。2006年,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振新紗廠舊址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8]。該建築為無錫較有代表性的民族工商業歷史遺存之一,並列入第二批無錫工業遺產保護名錄[9]

參考

  1. 陸陽,沈雲福著. 激荡岁月 锡商 1895-1956 上. 北京:團結出版社. 2015.07: 33–35. ISBN 978-7-5126-3716-0. 
  2. 莊若江著. 工商脉动与城市文化 以无锡为例. 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2016.01: 92–93. ISBN 978-7-5112-9393-0. 
  3. 蔡劍鳴著. 瑰宝生辉 无锡近代工商文物. 蘇州:古吳軒出版社. 2009.12: 11–12. ISBN 978-7-80733-405-7. 
  4. 徐梁伯,蔣順興主編. 江苏通史 晚清卷. 南京:鳳凰出版社. 2012.03: 228–230. ISBN 978-7-5506-1142-9. 
  5. 《中國近代紡織史》編輯委員會編著. 中国近代纺织史 下 1840-1949. 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 1997.10: 246–247. ISBN 7-5064-1316-7. 
  6. 戴舟總編輯;吳文英主編;《輝煌的二十世紀新中國大紀錄》編輯委員會編. 辉煌的二十世纪新中国大纪录 1949-1999 纺织卷. 北京:紅旗出版社. 1999.10: 817–818. ISBN 7-5051-0394-6. 
  7. 政協無錫市梁溪區委員會編. 梁溪区文物古迹集. 蘇州:古吳軒出版社. 2018.01: 154–155. ISBN 978-7-5546-1070-1. 
  8. 無錫市文化遺產局編著. 梁溪胜迹 下 无锡文物古迹通览. 南京:鳳凰出版社. 2007.02: 113. ISBN 7-80729-093-5. 
  9. 范德華主編. 知行论坛 2015. 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 2015.11: 338–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