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虎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拓跋虎(527年—564年3月28日),一名[1],原姓,字山虎河南郡洛陽縣(今河南省洛陽市東)人,魏太武帝拓跋燾的後裔,西魏、北周官員。

生平

拓跋虎是北魏廣陽王元嘉的曾孫,祖父元僧保出家為僧,牟發鬆考證元僧保曾立有「匡詡之功」,而很可能就是匡輔魏孝武帝元修西入關中,因為元僧保出家,不能以官爵酬賞,西魏朝廷就封賞元僧保的兒子元仲顯,元仲顯虛齡二十二歲即去世,所以封元仲顯的兒子拓跋虎為琅琊郡王。拓跋虎虛齡十一歲時被封為琅琊郡王,食邑五百戶。拓跋虎虛齡十五時,以太子洗馬諫議大夫起家官,他有武藝,能左右開弓。大統八年(542年),拓跋虎跟隨宇文泰進攻洛陽,大統九年(543年),拓跋虎又參與解圍玉壁,都立下戰功,因此出任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增加食邑一千戶。大統十三年(547年),拓跋虎跟隨蜀國公尉遲迥圍困宜陽,西魏恭帝元年(554年),拓跋虎又跟隨晉國公宇文護平定江陵。北周建立後,拓跋虎改封為雲寧縣公,增加食邑總計二千戶。保定三年(563年),拓跋虎出任驃騎大將軍開府持節、都督如故。保定四年二月,拓跋虎患病,三月一日(564年3月28日)在長安平定鄉永貴里去世,虛歲三十八,三月廿六日(564年4月22日)歸葬於石安北原,朝廷贈予三州諸軍事、冀州刺史[2],諡號[1]

墓地與墓誌

拓跋虎與夫人尉遲將男的墓地位于于咸陽市渭城區渭城鄉坡劉村西,1990年7月因磚廠使用推土機取土而被發現,渭城區文管會隨後進行了搶救性清理。拓跋虎墓誌石邊長42.5厘米,厚19厘米,志文為正書,帶有隸書筆意,共28行,滿行28字,共742字,首題「周使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大都督雲寧縣開國公故拓跋氏墓志銘」[3]

家庭

曾祖

  • 元嘉,北魏太保、司徒、都督九州諸軍事、司州牧、廣陽懿烈王[2]

祖父

父親

夫人

  • 尉遲將男,北周使持節、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大都督、原朔宜三州刺史、房子縣開國公尉遲右伐之女[2][4],封鄧城郡君[4]

子女

參考資料

  1. 1.0 1.1 《辨正論·卷第四》:周開府儀同三司太子洗馬雲寧莊公琅玡郡王拓拔勝
  2. 2.0 2.1 2.2 2.3 2.4 牟發鬆, 《<拓跋虎墓志>释考》, 《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 (00期), 2001年, (00期): 127–139 
  3. 《咸阳市渭城区北周拓跋虎夫妇墓清理记》, 《文物》 (11期), 1993年, (11期): 35–39 
  4. 4.0 4.1 4.2 4.3 羅新,葉煒著. 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 北京市: 中華書局. 2004: 258–269. ISBN 7-101-04320-8 (簡體中文(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