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意識環境及自我的認知能力以及認知的清晰程度。科學家並不能給予一個確切的定義約翰·希爾勒通俗地將其解釋為:「從無夢的睡眠醒來之後,除非再次入睡或進入無意識狀態,否則在白天持續進行的,知覺、感覺或覺察的狀態」[1],現在意識概念中最容易進行科學研究的是在覺察方面。例如,某人覺察到了什麼、某人覺察到了自我。有時候,「覺察」已經成為了「意識」的同義詞,它們甚至可以相互替換。目前在意識本質的問題上還存有諸多疑問與不解,例如在自我意識方面。關於人類的心靈,神經科學界已經達成的共識是,人的心靈是神經網絡中信息傳遞過程的湧現性質。現代對意識的研究已經成為了多個學科的研究對象。意識這個問題涉及到認知科學神經科學心理學計算機科學社會學哲學等。

概念

意識是人的神經反應,當人出生時意識就與生命同在,是一種自我感受、自我存在感與對外界感受的綜合體現,意識的基礎是個體具有自我意識與對自身認知能力、對自身行使能力的認可的綜合。因此產生一個疑問:「我認為我的意識存在,我就是有意識,我認為我的意識不存在或未必存在,我就沒有意識嗎?」;由於人類意識產生於神經系統,因此不論自身是否感知到,無論自身是否認可,意識均存在。如何界定意識是否存在呢?能夠分別了知,具有自我內省能力和行使能力,意識主要的功能即是感知與分析、思維、計劃、整理、記憶都屬於意識,都是意識的功能,意識涵蓋甚廣,意識的出現必須要有功能健全的大腦與、身等去感知相對應的、觸等產生出意識。在熟睡或昏厥或死亡的時候,意識亦無法生成,也就是中斷的,因此無覺無知,什麼都不知道。由此可見意識亦會中斷。

心理學特性

心理學上,意識具有四個特性:意向性,統一性,選擇性和短暫性。意向性是指人的意識能在某個事物或某件事上集中多長時間。統一性指的是意識很難分開的。例如,當某人一邊開車一邊打電話,此人是不可能在兩件事上都有意識。選擇性是有關人能注意到某些事情,卻沒有注意到另外的事情。例如,在一個雞尾酒會,某個人提到你的名字,當時你和那個人都同時跟不同的人群在聊天,但你卻注意到了他(她)提到了你的名字。短暫性,又叫改變的傾向,是威廉·詹姆士所描述的意識就像一條小河裡的河水。[2]

廣義方面

廣義易於研究的方面,亦是科學實驗易於驗證、理解的方面;目前在意識這個問題中,易於研究的方面主要集中於以下幾點。

  1. 集中注意力方面
  2. 清醒與睡眠區分的方面
  3. 心理狀態的可報告的方面
  4. 環境刺激做出反應的方面
  5. 認知系統對信息整合的方面
  6. 理解自身內在狀態的方面
  7. 對行為控制的方面

狹義方面

意識狹義難以研究的方面亦是不易進行科學研究,目前在意識這問題裏,「自我」是如何感覺到「自我」的存在的,也可以說這種「自我感覺」是如何產生的,以及感質問題,這些問題目前很難用科學實驗的方法加以驗證。科學家們認為這個問題的屬性太主觀了,導致很難用科學的方法加以驗證,目前學術界正試圖從神經科學、心理認知科學、哲學、物理學等方面來解釋。

馬克思主義的意識概念

意識是人腦的機能和屬性,是客觀世界的主觀映像。

研究歷史

早期心理學屬於哲學的一支,此時意識屬於哲學討論的範圍。到現代心理學的創立者,德國心理學家馮特,使心理學脫離了哲學成為獨立學門後,心理學也開始研究這個問題。意識研究是早期心理學主要課題。當時馮特使用內省法來研究意識問題,但內省法遭到後來很多心理學家質疑甚至反對,其理由在於內省法並不可靠。他們認為內省法不能準確反映出人們豐富的思想、情感與行為,更不能讓人接觸潛意識無意識的心理狀態。而且內省法過於依賴複雜的語言,而導致客觀性的喪失。雖然心理學家放棄了內省法,但由於找不到其它合適的研究法,因此在很多年裡心理學及相關學科忽略了意識研究。直至五十年代,由於認知科學的飛速發展,才又為意識研究開闢了許多新的途徑,而使意識回到了心理學主要研究課題之中。尤其在DNA模型創立者,克里克等人的努力下,意識問題成為神經科學研究重要研究對像。雖然意識研究目前還存在著一些困難,但現在研究相關領域的多數科學家對意識的前景相當樂觀。

參見

參考文獻

引用

  1. "Minding the Brain", J.R. Searl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2 Nov 2006, p.51
  2. Daniel L. Schacter, Daniel T. Gilbert, Daniel M. Wegner. Psychology. Worth Publishers. 2011: 179. 

來源

  • Crick, F., Koch, C. (1990), Towards a neurobiological theory of consciousness, Seminars in the neurosciences, 2, pp.263-75.
  • Crick, F. (1994), The Astonishing Hypothesis: The Scientific Search for the Soul, New York.
  • Baars, B. (1998), A cognitive theory of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Farah, M. (1994), Visual Perception and Visual Awareness After Brain Damage, in Conscious and Unconscio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IT Press.
  • 希爾加德 等 著,林仲賢 主編(1987)《心理學概論》,第6章,北京大學出版社.
  • Bourget, D. (2004), 『Quantum Leaps in Philosophy of Mind』,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11 (12).
  • Chalmers, D. (1996), The Conscious Mind: In Search of a Fundamental The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Eccles, J.C. (1994), How the Self Controls its Brain, (Springer-Verlag).
  • Hagan, S., Hameroff, S.R., and Tuszyński, J.A. (2000), 『Quantum Computation in Brain Microtubules: Decoherence and biological feasibility』, Physical Review E, 65.
  • Hodgson, D. (2002), 『Quantum Physics, Consciousness, and Free Will』, in R. Kane (ed.) The Oxford Handbook of Freewill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Lockwood, M. (1989), Mind, Brain and Quantu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Mulhauser, G. R. (1995), 『On the End of the Quantum Mechanical Romance’, Psyche, 2 (5).
  • Penrose, R., Hameroff, S. R. (1996), 『Conscious Events as Orchestrated Space-Time Selections』,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3 (1), pp. 36–53.
  • Stapp, H.P. (1993), Mind, Matter, and Quantum Mechanics, First Edition (Springer-Verlag).
  • Tegmark, M. (1999), 『The importance of Decoherence in Brain Processes』, Physical Review E, 61, pp. 4194–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