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戲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四平戲閩南語Sù-pîng-hì客家話Si-phiàng-hi),又叫「四評戲」、「四坪戲」、「四蓬戲」、「四棚戲」或「肆評戲」,在福建有「說平戲」、「素平戲」、「庶民戲」和「賜民戲」之稱。四平戲源自明朝四平腔,後流傳於江西、福建、廣東等地。

2006年,福建省南平市政和縣楊源鄉四平戲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四平戲為弋陽腔系統的戲劇,清中葉以後,傳入廣東潮州的四平戲陸續吸收了海豐陸豐正字戲亂彈戲等劇種的身段與唱腔,以及皮黃曲調,逐漸發展而成,表演變得更豐富緊湊。並流行在福建南部(閩南)、福建西部(閩西)、福建東部(閩東)和廣東潮汕地區。台灣的四平戲曲可能是從廣東潮州或福建漳州的平和詔安等地傳入。四平戲傳統劇目有《呂蒙正衣錦還鄉》、《蘇秦六國封相》、《蔡伯喈不認前妻》、《劉文龍菱花鏡》、《出獵回獵》、《磨房會》和《借靴》等[1]。四平戲以武戲見長,多演歷史戰袍戲。和以文戲見長亂彈戲相較之下,遂有『四平出台活跳跳,亂彈出台死翹翹』的戲諺產生。

使用樂器

四平戲以以皮黃樂曲為主要曲調,句末常以「幫腔」和唱,字多而腔少,使它更顯古樸粗獷。器樂以鑼、鼓、鈸、板為主,以鼓為指揮,控制節奏,演唱戲曲時只用嗩吶及鑼鼓伴奏,演出內容緊湊,場面熱鬧非凡。

角色分類

四平戲角色和亂彈戲的分類相似,只有某些名稱不同,例如『淨』稱為大花。[2]

台灣四平戲

台灣的四平戲曲流行桃園、新竹和苗栗一帶的客家地區,可分「新四平」(又稱改良四平)與「老四平」兩種,一般都將四平戲歸納為「客家北管亂彈戲」,「老四平」又稱為「大鑼鼓點」、「四平本戲」。「老四平」最遲在1930年代以前已完全為「改良四平」所取代,目前台灣中北部客家地區的「老四平戲」已絕跡。四平在日占時期以前曾流行於台北地區,中南部地區亦有分布。

宜蘭的「宜蘭英歌劇團」原本是演四平戲的職業劇團,但在團主吳貴英藝師於辭世後,已改演歌仔戲為主,台灣純粹的四平戲班已成絕響。一些客家戲戲班尚能偶然搬演四平戲。[3]

參考來源

  1. 中國大百科智慧藏
  2. 四平戲
  3. 台灣傳統戲曲. 東華書局

外部連結

四平戲 -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