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刑事偵查局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公安部刑事偵查局
(公安部五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警徽


國發〔1999〕25號印章直徑4.2厘米,中央刊五角星,由公安部製發。

主要領導
局長 劉忠義 二級警監
政治委員 秦運彪 二級警監
機構概況
上級機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
機構類型 公安部內設職能局
行政級別 正司局級
授權法源 中華人共和國刑法
聯絡方式
總部
 實際地址 北京市東城區東長安街14號
 郵政編碼 100741

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序列號公安部五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負責刑事犯罪偵查的內設職能局。

沿革

1949年4月9日,中央軍委公安部改名為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下設五局(武裝保衛局,建制在解放軍總政治部)。1959年3月19日,國務院同意公安部組織機構設:五局(武裝保衛局,建制在解放軍總政治部)。1964年1月27日,經國務院批准,公安部機構設置為:五局(武裝保衛局,建制在解放軍總政治部)。

1969年1月19日,公安部將原來的11個廳、局合併為5個辦公室(政治、行政、偵破、治安、接待辦公室),編制由1200多人減為126人(含借調軍隊幹部41人)。

1970年7月3日,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共公安部核心小組和革命委員會成立。在革命委員會下設置五個組:(一)辦事組,負責原辦公廳的工作;(二)政工組,負責政治工作;(三)政保組,負責偵察、保衛工作;(四)治安保衛組,負責民警、治安、消防、勞教工作和原內務部交來的一些工作;(五)預審組,負責預審、勞改工作。11月28日,將辦事組改為辦公室;公安部發出《關於我部機構設置和啟用印章的通知》,從12月2日起啟用新印章。

1971年9月17日,中共公安部核心小組會議決定.按國務院批准的編制執行,機構改為一室七組,即辦公室、政工組、政治保衛組、治安保衛組、安全保衛組、勞改工作組、預審組、警衛組。

1983年9月10日,國務院批覆同意公安部關於機構編制的請示。公安部下設五局(刑事案件偵察)。1989年3月5日,公安部發出《關於印發公安部「三定」方案的通知》。為便於工作,公安部各局、司重新編排序號如下:刑事偵察局為五局。

1994年5月12日,公安部部長辦公會議審議通過了部機關各局內設機構的《三定方案》,公安部機關設19個職能局(含3個屬武警現役編制的局)和政治部(4個局級機構),下設:刑事偵查局(承擔「國際刑警組織中國中心局」的業務工作)。

1998年8月11日,根據《公安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改革後公安部的局級機構有:刑事偵查局(五局)。

職責

根據有關規定,公安部刑事偵查局承擔下列職能:

  1. 掌握刑事犯罪動態,收集、通報、交流刑事犯罪信息,擬訂預防、打擊對策。
  2. 組織、指導、監督地方公安機關開展對刑事犯罪的偵查工作。
  3. 擬訂刑事技術和警犬技術工作發展規劃並組織推廣應用,為偵辦重大疑難刑事案件提供技術支援。
  4. 承擔公安機關鑑定機構和鑑定人登記管理工作。
  5. 組織、指導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犯罪工作。
  6. 承辦上級交辦案件。
  7. 主管南昌、昆明警犬訓練基地,瀋陽警犬技術學校,南京警犬研究所,中國法醫學會,中國刑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工作犬管理協會。

機構設置

根據有關規定,公安部刑事偵查局設置下列機構:

內設機構

  • 綜合處
  • 刑偵基礎工作指導處
  • 刑事犯罪情報信息工作處
  • 重案偵查處
  • 有組織犯罪偵查處
  • 打擊拐賣婦女兒童處
  • 電信網絡犯罪偵查處(國家反詐騙中心)
  • 侵犯財產案件偵查處
  • 緝捕行動處
……

直屬事業單位

主管社會團體

歷任領導

參考文獻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