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蟲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禾蟲,亦稱流蜞[1],是沙蠶的一種,學名疣吻沙蠶(Tylorrhynchus heterochaeta),屬環節動物多毛綱

禾蟲秋季時多棲身於水稻田,以腐稻根為食,近海漁民多捕食之。體像蜈蚣,腳多於蜈蚣,顏色或青或紅,富含蛋白質維生素B,盛產於黃海、東海和南海河口區,包括閩江珠江三角洲等地。廣東人嗜食禾蟲,[2][3]福州沿海稱禾蟲為流蜞,視之為美食。清朝梁章鉅有詩《敬兒寄流蜞干》云:「流蜞風味少人知,水稻菁英土脈滋;夢到鄉關六月半,千畦潮退雨來時。」[4]《綱目拾遺》:禾蟲,閩、廣、浙沿海濱多有之,形如蚯蚓,閩人以蒸蛋食,或作膏食,餉客為饈,雲食之補脾健胃。會於每年曆四月八日中秋節會浮上水田水面排放精子卵子群浮期)時收集。

菜式

禾蟲全席[5]

註釋

  1. 新華網2013年08月08日:流蜞:逐漸消失的美味
  2. 屈大均廣東新語·禾蟲》:禾蟲,狀如蠶,長一二寸,無種類。夏秋間,早晚稻將熟,禾蟲自稻根出。潮漲浸田,因乘入海,日夜浮沉......夏暑雨。禾中蒸郁而生蟲。霜降前禾熟則蟲亦熟。網取之。得醋則白漿自出。以白米泔濾過。蒸為膏。甘美益人。
  3. 黃廷彪《惜陰軒吟草》卷二《見食禾蟲有感》詩:一截一截又一截,生于田隴長於禾;秋風鱸鱠尋常美,暑月鰣魚亦遜他
  4. 福州晚報2016年11月19日期:福州的「冬蟲夏草」——蟹山洲流蜞存档副本. [2017-04-26]. 
  5. 特級校對. 粵菜溯源录. 香港: 飲食天地. 1989. ISBN 962-355-130-4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