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新(1953年)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王建新(1953年6月),中國考古學家文化遺產規劃與保護專家、西北大學教授[1]

現任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考古學系教授、西北大學文化遺產與考古學研究中心主任、陝西省文物局西北大學文化遺產保護規劃中心主任、中國考古學會理事。王建新教授精通日文,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學秦漢考古學佛教考古學歐亞考古學大遺址保護與規劃

生平

王建新祖籍北京,1953年出生於哈爾濱,1961年跟隨父母到了西安[2],1982年7月畢業於西北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7月至今在西北大學考古專業任教,先後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

1986年10月-1988年4月,赴日本國立奈良教育大學學習高等教育經營管理。

1996年4月-1997年3月,任日本國立茨城大學人文學部助教授。

論著

報告

  1. 慈善寺與麟溪橋——佛教造像窟龕調查研究報告》,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
  2. 《甘肅安西潘家莊遺址調查試掘》,《文物》2003年1期;
  3. 《新疆尼勒克窮科克岩畫調查》,《考古與文物》2006年5期;
  4. 《新疆巴里坤東黑溝遺蹟調查》,《考古與文物》2006年5期;
  5. 《甘肅馬鬃山區考古調查簡報》,《考古與文物》2006年5期;
  6. 《新疆巴里坤縣東黑溝遺址2006-2007年發掘簡報》,《考古》2009年第1期;

論文

  1. 《試論案板三期文化遺存》,《考古》1987年10期;
  2. 中国先秦时代の昭穆制》,(日本)《泉屋博古馆研究纪要》4,1988年;
  3. 日本古代都城造営の际なぜ大きな古墳を潰したのか》,(日本)《古代学研究》1989年2期;
  4. 《關於渭水流域新石器時代文化的若干問題》,《武伯倫先生九十華誕紀念論文集》,三秦出版社,1990年;
  5. 《文化層與自然層》,《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1995年1期;
  6. 《真番馬韓考》,《考古文物研究——西北大學考古專業成立四十周年紀念論文集》,三秦出版社,1996年;
  7. 农耕の起源》,(日本)《考古学》1997年1期;
  8. 中国の帝王陵と天皇陵》,(日本)《考古学》1998年1期;
  9. 《班村遺址仰韶文化遺存的分期及相關問題》,《考古與文物》2001年3期;
  10. 《先秦時期的穢人貊人》,《民族研究》2001年4期;
  11. 铜鐸の起源》,(日本)《博古研究》2001年2期;
  12. 前汉后四陵についての考察》,(日本)《日本考古学の基础的研究》,茨城大學,2001年;
  13. 《辰韓中的秦人考》,《周秦漢唐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陝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14. 《東北亞系青銅劍分類研究》,《考古學報》2002年2期,獲2004年陝西省優秀社科成果三等獎;
  15. 《試論重慶萬州中壩子遺址夏商周時期文化遺存》,《江漢考古》2002年3期;
  16. 《西漢後四陵名位考察》,《古代文明》,文物出版社,2003年;
  17. 《穢人與倭人》,《北京論壇》,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18. 《唐朝日本留學生與遣唐使》,西北大學學報(哲社版),2004年6期;
  19. 《西北大學收藏唐朝日本留學生墓誌考釋》,西北大學學報(哲社版),2004年6期;
  20. 《古代月氏文化考古學探索》,《周秦漢唐文化研究》3,三秦出版社2004年;
  21. 《窮科克岩畫的分類及分期研究》,《考古與文物》2006年5期;
  22. 《中國北方草原地區古代游牧文化考古研究若干問題的探討》,《西部考古》1,三秦出版社,2006年。
  23. 《東天山地區早期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研究》,《考古》2009年第1期;

專著

  1. 东北アジアの青铜器文化》,(日本)同成社,1999年

參考資料

  1. 西北大学教授王建新的丝路考古梦. 新華網. 2017年5月4日 [2017年6月23日]. 
  2. 王建新 填补丝路考古空白的中国人. 《新西部》2016年第8期. [2017年6月23日]. [永久失效連結]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