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與燃料之爭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正在建設的乙醇燃料工廠, 位於巴特勒縣 (愛阿華州)

食物與燃料之爭Food vs. fuel)是指佔用耕地或者挪用糧食作物用以生產生物燃料,可能會導致糧食安全受到損害的全球規模的困境。整個國際範圍內都存在"食物還是燃料"的爭論,並且爭論雙方都持有有說服力的論據。關於這一問題有多嚴重,何者導致了這一問題,以及針對這個問題能夠或應該做些什麼,目前仍存在分歧。[1][2][3][4]

生物燃料的產量近年來有所增加。一些農產品如玉米甘蔗植物油等,既可以作為食品、 飼料,也可以用於生產生物燃料。例如,美國自2006年以來,部分曾用於種植其他作物的土地現在用於生產生物燃料,同時有大量的玉米被用於乙醇生產,這一比例在2007年達到25%[5]。 生物燃料政策多大程度地導致了農產品價格水平上升和波動是一個爭論的焦點。國際貿易和可持續發展中心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假如美國的乙醇產量自2004年起維持不變,那麼到2009年玉米的價格將會比實際狀況低21%。市場導向造成的乙醇增產導致了玉米價格的上升。 [4]萊斯特·R·布朗聲稱,即使將美國的糧食收成全部用於生產生物燃料,也只能滿足汽車燃料需求的16%,這使得能源市場與食品市場面對稀缺的耕地資源產生了激烈的競爭,從而導致糧食價格上漲。 [6]目前針對原料為非食品作物,作物殘留物和廢物的第二代生物燃料的生產正在開展大量的研發工作。 [7]第二代生物燃料可能會使糧食的和燃料的耕作更好地結合起來,甚至可以同時進行發電,這能夠為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農村地區帶來益處。 [8]

雖然由於2003年能源危機帶來的油價上漲、減少對石油的依賴和減少交通工具溫室氣體排放的意願使得全球對於生物燃料的需求不斷上升,但這種需求也導致了對自然棲息地被轉化為農田這種潛在的破壞的擔憂[9]。 這種權衡幾年前就引起了環保團體的擔憂[10][11][12][13],但直到2007-08年全球糧食價格危機這一爭論才拓展到全球層面。另一方面,一些研究顯示在不增加種植面積的前提下,生物燃料的產能可以被顯著提高。由此稱當前的危機仍然依賴於糧食短缺。 [14] [15][16]

食品價格上漲

從1974年至2005年實際食品價格(經過通貨膨脹調整)下降75%。食品類商品價格在2000年和2001年達到低點後相對穩定。[17]因此,近期的快速食品價格上漲被認為是特殊的。[18]世界銀行發表於2008年7月的政策研究工作報告發現,2005年增加的糧食商品價格如穀物等帶領價格大幅上漲,儘管在全球範圍內有創紀錄的作物收穫。從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玉米價格幾乎增加了三倍,小麥價格增加了127%,而大米價格上漲了170%。在穀物價格上漲之後,隨後就是脂肪和石油價格在2006年中期上漲。另外,研究發現,甘蔗產量有迅速的增漲,並且這產量增漲大到足以讓糖價上漲小,除了在2005年和2006年初之外。文章的結論是,從糧食生產的生物燃料和其他相關因素的組合,提高了食品價格在70〜75%,但是,從甘蔗生產的乙醇並沒有顯著推動在近期糧食商品價格的增加。[17][19][20]

解決方案

在每個國家,對與食品和飼料糧食生產競爭不大的資源約束原料生產的第二代生物燃料研究進展順利。例如,由於纖維素分解菌種的育種,正在開發可以被用於生產乙醇的原料,如木屑和間伐材等原料生產生物乙醇的技術。

參見

參考資料

  1. Maggie Ayre. Will biofuel leave the poor hungry?. BBC News. 2007-10-03 [2008-04-28]. 
  2. Mike Wilson. The Biofuel Smear Campaign. Farm Futures. 2008-02-08 [2008-04-28]. [失效連結]
  3. Michael Grundwald. The Clean Energy Scam. Time Magazine. 2008-03-27 [2008-04-28]. 
  4. 4.0 4.1 The Impact of US Biofuel Policies on Agricultural Price Levels and Volatility , By Bruce A. Babcock, Center for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Iowa State University, for ICTSD, Issue Paper No. 35. June 2011.
  5. Kathleen Kingsbury. After the Oil Crisis, a Food Crisis?. Time Magazine. 2007-11-16 [2008-04-28]. 
  6. Lester R. Brown. Biofuels Blunder:Massive Diversion of U.S. Grain to Fuel Cars is Raising World Food Prices, Risking Political Instability. Testimony before U.S. Senate Committee on Environment and Public Works. 2007-06-13 [2008-12-20]. 
  7. 例如:美國能源部的生物質計劃:http://www1.eere.energy.gov/biomass/
  8. Oliver R. Inderwildi, David A. King. Quo Vadis Biofuels.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9, 2: 343. doi:10.1039/b822951c. 
  9. Andrew Bounds. OECD Warns Against Biofuels Subsidies. Financial Times. 2007-09-10. 
  10. George Monbiot. Feeding Cars, Not People. Monbiot.com. 2004-11-23 [2008-04-28]. 
  11. European Environmental Bureau. Biofuels no panacea (PDF). 2006-02-08 [2008-04-28]. 
  12. Planet Ark. Food Security Worries Could Limit China Biofuels. 2005-09-26 [2008-04-28]. 
  13. Greenpeace UK. Biofuels: green dream or climate change nightmare. 2007-05-09 [2008-04-28]. 
  14. 例如:美國(能源部和農業部)「億噸報告」(Billion Ton Report):存档副本 (PDF). [2008-07-23].  或歐盟(REFEUL)報告 存档副本 (PDF). [2008-07-23]. 
  15. FOOD AND FUEL II - Biofuels will help fight hunger.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2007-08-06 [2008-04-15]. 
  16. Through biofuels we can reap the fruits of our labours
  17. 17.0 17.1 Donald Mitchell. A note on Rising Food Crisis (PDF). The World Bank. 2008-07 [2008-07-29].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 4682. Disclaimer: This paper reflects the findings, interpretation, and conclusions of the authors, and do not necessarily represent the views of the World Bank
  18. The Economist – The End Of Cheap Food. 2007-12-06. 
  19. Veja Magazine. Etanol não influenciou nos preços dos alimentos. Editora Abril. 2008-07-28 [2008-07-29] (葡萄牙語). 
  20. Biofuels major driver of food price rise-World Bank. Reuters. 2008-07-28 [2008-07-29].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