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利克斯·孟德爾遜·巴托爾迪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香港繁体模式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費利克斯·孟德爾遜
原文名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dy
出生(1809-02-03)1809年2月3日
漢堡 漢堡漢薩自由市
逝世1847年11月4日(1847歲-11-04)(38歲)
 薩克森王國萊比錫
國籍 德意志邦聯
知名作品五部交響曲,小提琴協奏曲,戲劇配樂《仲夏夜之夢》,赫布里底群島(芬格爾山洞)序曲,神劇《聖保羅》、《以利亞》,六部編號弦樂四重奏,兩部鋼琴三重奏,弦樂八重奏,鋼琴《無詞歌》八冊
所屬時期/樂派浪漫主義
擅長類型交響曲、協奏曲、管弦樂、 、神劇、室樂、鋼琴獨奏曲、藝術歌曲、合唱

雅各·路德維希·費利克斯·孟德爾遜·巴托爾迪(德語: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1809年2月3日—1847年11月4日),通稱費利克斯·孟德爾遜,又譯門德爾松孟德爾頌德國猶太裔作曲家,生於德國漢堡的富裕家庭,逝於萊比錫。孟德爾遜是德國浪漫樂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生平

孟德爾遜家境富裕,祖父是德國猶太哲學家摩西·門德爾松,其父是銀行家亞伯拉罕·孟德爾遜·巴托爾迪,其母是鋼琴家,從漢堡搬到柏林,家裏的沙龍是上流社會人士、藝術家、學者聚會所在。孟德爾遜7歲時受洗為改革宗基督徒。

生長在富有文化、藝術氣息的家庭中,孟德爾遜自幼便得以學習音樂,且顯露出不凡的音樂才華。9歲時,他便第一次公開演出,11歲時進入柏林聲樂學院並且開始作曲,17歲時完成了《仲夏夜之夢》序曲。此外,孟德爾遜自少年時便與歌德相識,受其思想影響。

年少的孟德爾遜

年紀稍長後的孟德爾遜開始輾轉於英、奧、法、意等國進行演奏。1829年,他不顧當時音樂權威的反對,親自指揮演出巴哈的《馬太受難曲》,這是此曲在巴哈過世(1750年)後第一次被公開演出,也是由於這次的演出,使得大眾重新認識巴哈的價值。1835年,孟德爾遜受邀擔任萊比錫布業大廳管弦樂團音樂總監(Kapellmeister)一職。1842年,孟德爾遜協助舒曼成立萊比錫音樂學院(德語:Hochschule für Musik und Theater Leipzig),成為首任校長,這所學校後來成為歐洲重要的音樂學校之一。

逝世

1846年,孟德爾遜的健康狀況已經出現問題,次年,他心愛的姐姐過世更讓他深受打擊,導致健康狀況更加惡化。1847年10月他突然中風,11月4日在萊比錫去世,得年卅八。

作品

以下列出一部分的孟德爾遜代表性作品:

鋼琴曲
  • 3首鋼琴奏鳴曲
  • 8套無言歌(50首)、莊嚴的變奏曲等
  • 各類型獨奏曲約40多首
室樂
管絃樂
  • 交響曲
    • C小調第1號交響曲,作品11,1824年
    • B大調第2號交響曲《讚美頌》,作品52,1840年
    • A小調第3號交響曲《蘇格蘭》,作品56,1841-42年
    • A大調第4號交響曲《意大利》,作於1831-1833年,1833年5月13日由倫敦愛樂協會首演,由其親自指揮。由於他不斷尋求重寫,因此一生中都不允許發行該樂譜。(生後編入作品90)
    • D小調第5號交響曲《宗教改革》,1830年(遺作,後編入作品107)
    • 另外12首學生時期絃樂交響曲及1首絃樂賦格曲
  • 序曲
    • 《仲夏夜之夢》序曲,作品21,1826年
    • 《芬格爾洞》序曲,作品26,1830-32年
    • 《風平浪靜及一帆風順》序曲,作品27,1828年
    • 《呂布拉》序曲,作品95,1839年
聖樂
  • 神劇
    • 《聖保羅》,作品36,1836年
    • 以利亞》,作品70,1846年
    • 《基督》,1846年(未完成遺作,後編入作品97。留下的片段有合唱《有星要出於雅各》,和一首男聲三重唱)
  • 十多首《詩篇》合唱曲
歌曲

評價

孟德爾遜是難得的全能型天才,生前就被廣泛認可為當代作曲家第一人,更身兼鋼琴家、指揮、作曲家、教師等多重身分,在短短38年的一生中創作極為豐富。孟德爾遜的作品富於詩意,曲式完美而嚴謹,清楚地運用管弦樂的色彩。他的《仲夏夜之夢序曲》為浪漫主義作曲家描繪神話仙境提供了先例。此外,他獨創了無言歌的鋼琴曲體裁,對於標題音樂和鋼琴藝術的發展都有着巨大的啟示價值。彪羅曾稱孟德爾遜為莫扎特之後最完美的曲式大師,他的審美趣味和創作天才都深刻的影響了後來的浪漫主義音樂

承前所述,孟德爾遜是巴哈「再現」的重要推手,透過他的研究和推廣,社會大眾得以重新認識巴哈作品的嚴謹架構,以及當中虔誠的信仰價值,是音樂史上極為重要的一筆貢獻。

個人生活

家庭

1837年,孟德爾遜與塞西爾·夏洛蒂·索菲亞·讓雷諾(Cecile Charlotte Sophia Jeanrenaud)結婚,育有三子二女。

孟德爾遜的姐姐范妮·孟德爾遜(1805-1847)也是作曲家。

孟德爾遜的妹妹雷貝卡·孟德爾遜(1811-1858),經由博物學家威廉·馮·洪堡(柏林洪堡大學的創辦人)的介紹,嫁給數學家約翰·彼得·古斯塔夫·勒熱納·狄利克雷——現代函數的定義者。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文本

樂器

孟德爾遜在他的鋼琴演奏中使用的是維也納鋼琴製造家康拉德·葛雷夫的樂器。1832年,他請阿洛伊斯·福斯(Aloys Fuchs)為他購買一架葛雷夫鋼琴,並將其送到他在柏林的父母家中。[1]孟德爾遜對這架鋼琴非常滿意,於是他決定再向葛雷夫訂購兩架鋼琴:一架給自己,另一架給他兄弟的新娘。[1]

錄音

樂譜

  1. 1.0 1.1 [PDF] Mendelssohn and His World by R. Todd | Perlego. www.perlego.com: 287. [2021-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