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各地級市地區生產總值列表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河南省各地級市地區生產總值列表收錄各主要年份河南省地級行政區(包括地級市和省直轄縣級市)的地區生產總值(GDP)總量和人均GDP數據,當年指標主要參考次年下半年出版的《中國統計年鑑》和《河南統計年鑑》。GDP指標有修訂,地級區劃單位GDP每隔五年的經濟普查修訂。

2016年

2016年河南省各市地區生產總值列表[注 1][1]
行政區 地區生產總值(GDP)[注 2] 人均GDP[注 3]
本幣
(億元)
美元[注 4][2]
(億元)
位次 比重[注 5]
(%)
本幣
(元)
美元
(元)
位次 比重
(%)
河南省 40471.79 6093.04 100 42459 6392 100
鄭州市 8113.97 1221.56 1 19.92 84113 12263 1 10.35
洛陽市 3820.11 575.12 2 9.38 56410 8493 5 6.94
南陽市 3114.97 468.96 3 7.65 31010 4669 15 3.82
許昌市 2377.71 357.97 4 5.84 54522 8208 6 6.71
周口市 2263.86 340.82 5 5.56 25682 3866 18 3.16
新鄉市 2166.97 326.24 6 5.32 37805 5692 12 4.65
焦作市 2095.08 315.41 7 5.14 59183 8910 3 7.28
信陽市 2037.80 306.79 8 5.00 31733 4777 14 3.90
安陽市 2029.85 305.59 9 4.98 39603 5962 10 4.87
商丘市 1989.15 299.47 10 4.88 27332 4115 17 3.36
駐馬店市 1972.99 297.03 11 4.84 28305 4261 16 3.48
平頂山市 1825.14 274.78 12 4.48 36708 5526 13 4.52
開封市 1755.10 264.23 13 4.31 38619 5814 11 4.75
濮陽市 1449.56 218.23 14 3.56 40059 6031 9 4.93
三門峽市 1325.86 199.61 15 3.26 58894 8867 4 7.25
漯河市 1081.93 162.88 16 2.66 41138 6193 8 5.06
鶴壁市 771.79 116.19 17 1.89 47940 7217 7 5.90
濟源市 538.91 81.13 18 1.32 73722 11099 2 9.07
本表註釋:
  1. 數據來源:河南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河南調查總隊. 《河南统计年鉴-2017》.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17年11月 [2018-12-03]. ISBN 978-7-5037-8268-8. 
  2. 各市GDP相加不等於全省GDP。
  3. 人均GDP以年平均常住人口計算。
  4. 2016年人民幣匯率年度中間價為1美元兌6.6423人民幣。
  5. 各市GDP佔比為該市GDP÷各市GDP相加之總和。

2015年

2015年河南省各市地區生產總值列表[注 1]
行政區 地區生產總值(GDP)[注 2] 人均GDP[注 3]
本幣
(億元)
美元[注 4]
(億元)
位次 比重[注 5]
(%)
本幣
(元)
美元
(元)
位次 比重
(河南省=100)
河南省 37,002.16 5,940.88 39,123 6,281 100
鄭州市 7,311.52 1,173.90 1 19.63 77,179 12,392 1 197.3
開封市 1,605.84 257.83 13 4.31 35,326 5,672 10 90.3
洛陽市 3,469.03 556.97 2 9.31 51,696 8,300 4 132.1
平頂山市 1,686.01 270.70 12 4.53 33,991 5,457 12 86.9
安陽市 1,872.35 300.61 9 5.03 36,695 5,892 9 93.8
鶴壁市 715.65 114.90 17 1.92 44,678 7,173 6 114.2
新鄉市 1,975.03 317.10 6 5.30 34,562 5,549 11 88.3
焦作市 1,926.08 309.24 7 5.17 54,590 8,765 3 139.5
濮陽市 1,328.34 213.27 14 3.57 36,842 5,915 8 94.2
許昌市 2,171.16 348.59 4 5.83 50,162 8,054 5 128.2
漯河市 992.59 159.37 16 2.66 37,987 6,099 7 97.1
三門峽市 1,251.04 200.86 15 3.36 55,681 8,940 2 142.3
南陽市 2,866.82 460.28 3 7.70 28,653 4,600 14 73.2
商丘市 1,812.16 290.95 10 4.86 24,940 4,004 16 63.7
信陽市 1,879.67 301.79 8 5.05 29,351 4,713 13 75.0
周口市 2,089.70 335.51 5 5.61 23,728 3,810 17 60.6
駐馬店市 1,807.69 290.23 11 4.85 26,032 4,179 15 66.5
濟源市[注 6] 492.54 79.08 - 1.32 67,797 10,885 - 173.3
本表註釋:
  1. 數據來源:河南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河南調查總隊. 《河南统计年鉴-2016》.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16年11月 [2017-06-05]. ISBN 978-7-5037-8085-1. 
  2. 各市GDP相加不等於全省GDP。
  3. 人均GDP以年平均常住人口計算。
  4. 2015年人民幣匯率年度中間價為1美元兌6.2284人民幣。
  5. 各市GDP佔比為該市GDP÷各市GDP相加之總和。
  6. 濟源市為省直轄縣級市,其GDP數據單列,但不參與地級市位次排名。

2012年

2012年河南省轄市省直管縣GDP與人均GDP列表(單位:GDP/百萬元;人均/元)[3]
(人均GDP依年中常住人口計算)
位次
(GDP)
GDP
(本幣)
GDP
(美元)
GDP
(購買力平價)
佔全省
GDP比重(%)
位次
(人均)
人均
(本幣)
人均
(美元)
人均
(購買力平價)
佔全省
人均比重(%)
全省 2,959,931 468,900 699,350 100 31,499 4,990 7,442 100
鄭州市 1 554,979 87,917 131,126 18.75 1 62,054 9,830 14,662 197
洛陽市 2 298,112 47,226 70,436 10.07 3 45,316 7,179 10,707 144
南陽市 3 234,073 37,081 55,305 7.91 13 23,086 3,657 5,455 73
許昌市 4 171,619 27,187 40,549 5.80 5 39,947 6,328 9,438 127
新鄉市 5 161,977 25,660 38,271 5.47 10 28,598 4,530 6,757 91
周口市 6 157,472 24,946 37,206 5.32 17 17,734 2,809 4,190 56
安陽市 7 156,690 24,822 37,022 5.29 8 30,624 4,851 7,236 97
焦作市 8 155,135 24,576 36,654 5.24 4 44,029 6,975 10,403 140
平頂山市 9 149,580 23,696 35,342 5.05 9 30,380 4,813 7,178 96
信陽市 10 139,732 22,136 33,015 4.72 14 22,347 3,540 5,280 71
商丘市 11 139,728 22,135 33,014 4.72 16 19,029 3,014 4,496 60
駐馬店市 12 137,355 21,759 32,453 4.64 15 19,592 3,104 4,629 62
開封市 13 120,705 19,122 28,519 4.08 12 25,922 4,106 6,125 82
三門峽市 14 112,732 17,859 26,635 3.81 2 50,406 7,985 11,910 160
濮陽市 15 98,970 15,678 23,384 3.34 11 27,654 4,381 6,534 88
漯河市 16 79,712 12,628 18,834 2.69 7 31,211 4,944 7,374 99
鶴壁市 17 54,578 8,646 12,895 1.84 6 34,456 5,458 8,141 109
鞏義市 52,780 8,361 12,470 1.78 65,024 10,301 15,363 206
濟源市 43,086 6,826 10,180 1.46 62,358 9,878 14,733 198
汝州市 32,043 5,076 7,571 1.08 34,396 5,449 8,127 109
永城市 36,444 5,773 8,611 1.23 29,653 4,698 7,006 94
蘭考縣 16,898 2,677 3,993 0.57 25,235 3,998 5,962 80
長垣縣 19,381 3,070 4,579 0.65 24,986 3,958 5,904 79
鹿邑縣 19,141 3,032 4,522 0.65 21,429 3,395 5,063 68
固始縣 21,295 3,373 5,031 0.72 20,457 3,241 4,833 65
鄧州市 28,346 4,490 6,697 0.96 19,517 3,092 4,611 62
新蔡縣 12,954 2,052 3,061 0.44 15,460 2,449 3,653 49
滑縣 16,383 2,595 3,871 0.55 13,981 2,215 3,303 44

2011年

2011年河南各省轄市(地級市)GDP與人均GDP列表(單位:GDP/百萬元;人均/元)[4]
省轄市 GDP
位次
GDP
(本幣)
GDP
(美元)
GDP
購買力平價
(國際元)
佔全省
GDP
比重(%)
GDP
年增幅
(%)
人均
位次
人均
(本幣)
人均
(美元)
人均
購買力平價
(國際元)
佔全省
人均
比重(%)
河南全省 2,693,103 416,966 654,778 100 11.9 28,661 4,437 6,968 100
鄭州市 1 497,985 77,102 121,076 18.49 13.8 1 56,855 8,803 13,823 198
洛陽市 2 270,276 41,846 65,713 10.04 12.5 3 41,198 6,379 10,016 144
南陽市 3 220,231 34,098 53,545 8.18 11.2 13 21,590 3,343 5,249 75
許昌市 4 158,874 24,598 38,627 5.90 15.2 5 36,924 5,717 8,977 129
新鄉市 5 148,941 23,060 36,212 5.53 14.7 10 26,198 4,056 6,370 91
安陽市 6 148,661 23,017 36,144 5.52 12.2 9 28,806 4,460 7,004 101
平頂山市 7 148,461 22,986 36,096 5.51 11.1 7 30,227 4,680 7,349 105
焦作市 8 144,262 22,336 35,075 5.36 13.4 4 40,810 6,318 9,922 142
周口市 9 140,749 21,792 34,221 5.23 11.2 17 15,734 2,436 3,825 55
商丘市 10 130,837 20,257 31,811 4.86 10.7 15 17,779 2,753 4,323 62
信陽市 11 125,768 19,472 30,578 4.67 11.1 14 20,603 3,190 5,009 72
駐馬店市 12 124,477 19,273 30,264 4.62 11.3 16 17,396 2,693 4,230 61
開封市 13 107,242 16,604 26,074 3.98 12.9 12 22,972 3,557 5,585 80
三門峽市 14 103,045 15,954 25,053 3.83 13.1 2 46,049 7,130 11,196 161
濮陽市 15 89,734 13,893 21,817 3.33 12.4 11 25,066 3,881 6,094 87
漯河市 16 75,170 11,638 18,276 2.79 13.2 8 29,487 4,565 7,169 103
鶴壁市 17 50,052 7,749 12,169 1.86 12.9 6 31,763 4,918 7,723 111
濟源市 37,336 5,781 9,078 1.39 14.7 55,095 8,530 13,395 192

2010年

2010年河南省各地級市GDP與人均GDP列表(單位:GDP總量/億元;人均GDP/元)[5]
地級市 位次
(GDP)
GDP
(本幣)
GDP
(美元)
比重
(%)
年增幅
(GDP/%)
位次
(人均)
人均
(本幣)
人均
(美元)
佔全省
人均比重(%)
年增幅
(人均/%)
河南總計 23,092.36 3,411.24 100 12.5 24,446 3,611 100 12.6
鄭州 1 4,040.89 596.93 17.5 13.0 1 47,608 7,033 195 8.5
洛陽 2 2,320.25 342.75 10.0 13.3 4 35,762 5,283 146 12.1
南陽 3 1,953.36 288.55 8.5 11.6 13 19,145 2,828 78 10.3
許昌 4 1,316.49 194.47 5.7 13.6 5 30,536 4,511 125 13.6
安陽 5 1,315.59 194.34 5.7 13.5 9 25,330 3,742 104 13.9
平頂山 6 1,310.84 193.64 5.7 11.2 8 26,730 3,949 109 10.8
焦作 7 1,245.93 184.05 5.4 11.9 3 35,767 5,284 146 9.8
周口 8 1,228.30 181.45 5.3 11.1 17 12,944 1,912 53 17.1
新鄉 9 1,189.94 175.78 5.2 14.6 11 21,196 3,131 87 12.6
商丘 10 1,143.79 168.96 5.0 11.1 15 15,085 2,228 62 14.1
信陽 11 1,091.83 161.29 4.7 11.6 14 16,936 2,502 69 16.7
駐馬店 12 1,053.71 155.66 4.6 11.6 16 14,117 2,085 58 15.0
開封 13 927.16 136.96 4.0 12.2 12 19,750 2,917 81 12.4
三門峽 14 874.42 129.17 3.8 15.2 2 39,176 5,787 160 14.8
濮陽 15 775.40 114.54 3.4 11.4 10 21,787 3,218 89 9.9
漯河 16 680.49 100.52 2.9 14.7 7 26,974 3,985 110 13.1
鶴壁 17 429.12 63.39 1.9 13.4 6 28,531 4,215 117 8.1

參考條目

備註

  • 人均GDP:人均GDP(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按居民人口核算的GDP平均值;年度人均GDP則為年度GDP總量與年度平均居民人口比值。年度平均居民人口亦即年中居民人口(年中人口),為上年末與本年末居民人口平均值。由於中國內地長期實行戶籍管理,戶籍人口資料齊全,以前人均GDP核算採用戶籍人口。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口流動性增加,用戶籍人口核算已經不能反映實際情況。2004年國家統計局提出實行按常住人口核算人均GDP,允許兩年的過渡期。有關中國內地人均GDP指標,非特別證明,則指按常住人口計算[6]
  • ^中國GDP」數據類型:GDP核算分為季度核算和年度核算。全國GDP數據由國家統計局統一對外公佈,分年度「預計數」(年份前家「e」)、年度「初步核算數」 (年份前家「p」)、年度「初步核實數」(年份前家「r」)、年度「最終核實數」(年份前家「r」)與「修正數據」五個類型,季度初步核算數、季度初步核實數、季度最終核實數。其中「預計數」屬於估算數;「初步核算數」則於次年《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發佈;「初步核實數」則於次年出版的《統計年鑑》中發佈;「最終核實數」則於隔年出版的《統計年鑑》中發佈;「修正數據」則按照經濟普查的結果修正,其中經全國經濟普查之後修訂數據,修訂之後不再有變化。
  • ^ 中國官方對外公佈按照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計算的GDP,以按照生產法和收入法混合計算的GDP為標準。
  • ^ 地區生產總值(GDP或GRP)數據來自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統計局的國民經濟核算資料,見諸於統計年鑑、經濟年鑑。關於「地區生產總值」中文名稱:國家統計局規定,自2004年開始,各地GDP中文名稱改為「地區生產總值」,特定地區的GDP用行政區的名字作定語,如「XX省生產總值」,簡稱為「XX省GDP」。各地GDP稱為「各地生產總值」。常見的有(自治區)區內生產總值、(省)省內生產總值、(縣)縣內生產總值[7]
  • ^ 1978-2003年曆年GDP:1992年進行第一次全國第三產業普查之後,已經對1978年至1992年的GDP歷史數據進行過修訂。1993-2004年曆年GDP:2004年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已對歷年數據作出了修訂,參見2006年及其之後各年份地方《統計年鑑》與《中國統計年鑑》。
  • ^ 2004-2008年曆年GDP:2004年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已對歷年數據作出了修訂,參見2010年及其之後各年份地方《統計年鑑》與《中國統計年鑑》。
  • ^ 2009年及其以後年份GDP:中國國家統計局每年將對數據作出修訂,每年的修訂結果見諸隔年的《統計年鑑》,如2009年GDP第一次核實數據在2011年《統計年鑑》上公佈核實後的修訂修訂數據。GDP最終修訂數據參見之後的全國經濟普查。
  • ^ 「本幣」即人民幣CNY),人民幣折算美元USD),按國家統計局每年公佈的年均價換算(參見人民幣匯率)。
  • ^ 購買力平價PPP),根據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各經濟體歷年GDP本幣與購買力核算指標推算。購買力平價使用「國際元」,英文即international dollar,縮寫為Intl. $);或國際貨幣單位(英文即unit of International currency,縮寫ICU。購買力平價指標以1美元在美國的平均購買力為參考基數,故1國際元亦即1美元在美國的購買力,故1國際元即等於1美元,常直接使用美元計量。鑑於購買力平價指標每半年修改一次,購買力平價折算指標僅供參考。
  • ^ 人民幣購買力平價(CNY) :根據2011年4月更新的數據,2010年中國GDP總量397,983億元,按購買力平價合100,857.1億國際元, 購買力平價指數3.9460人民幣合1國際元;2009年中國GDP總量340,902.8億元,按購買力平價折合90,573.8億國際元,購買力平價指數3.7638人民幣合1國際元;其他年份參見人民幣匯率。人民幣購買力平價參考來源:根據IMF - WEO數據推算,推算數據參見人民幣匯率#購買力平價
  • ^ 由於採取分級核算,地區生產總值(GDP)省級數據相加不等於內地全國總計;同理,地級層次數據累加不一定等於省級總計;縣級累加不一定等於地區級總計。
  • ^ 地理區域內人均GDP:使用加權平均法推算。地理區域指特定的區域,常指按照地理區域劃定的經濟大區,如中國中部經濟區;省層次下的區域,如廣東省粵北山區。區域內GDP總量從GDP1…GDPn之和;對應人均GDP為各個區劃單位的人均GDP1...人均GDPn,區域內人均GDP(人均GDP1×GDP1 + … + 人均GDPn×GDPn)/(GDP1 + … + GDPn)
  • ^ 港幣(HKD):港幣兌美元匯率,2010年按7.7692港幣合1美元,2009年7.7520合1美元,2008年7.7870合1美元,2005年7.7770合1美元,2000年7.7910合1美元。港幣購買力平價根據IMF發佈數據推算,2010年按5.366港幣合1國際元,2009年5.370合1國際元,2008年5.453合1國際元,2005年5.688合1美元,2000年7.482合1國際元。
  • ^ 澳門幣(MOP):澳門幣兌美元匯率按兌港幣固定匯率推算,2010年按8.0023澳門幣合1美元,2009年7.9842合1美元,2008年8.0206合1美元,2005年8.0109合1美元,2000年8.0260合1美元。澳門幣購買力平價以1港幣兌換1.03澳門幣固定匯率推算,2010年按5.5270澳門幣合1國際元,2009年5.5311合1國際元,2008年5.6166合1國際元,2005年5.8586合1國際元,2000年7.7065合1國際元。

資料來源

  1. 河南统计年鉴—2017. www.ha.stats.gov.cn. [2018-12-03]. 
  2. 白宛松. 统计局发布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数据快递_中国政府网. www.gov.cn. [2018-12-03]. 
  3. 2012年度基於本幣(人民幣)核算的GDP、人均GDP數據參考《河南統計年鑑2013》 (ISBN 978-7-5037-6912-2),人均GDP基於年中常住人口計算;美元折算來源於《中國統計年鑑2013 》(ISBN 978-7-5037-6963-4),2012年均價中間價1美元合6.3125人民幣(參見人民幣匯率);購買力平價折算基於2013年10月IMF數據推算,2012年均價1國際貨幣單位折合4.2324人民幣(參見人民幣匯率#購買力平價)。
  4. 2011年度基於本幣(人民幣)核算數據來源於《河南統計年鑑2012》(ISBN 7-5037-6670-0);美元折算來源於《中國統計年鑑2012》(ISBN 978-7-89468-232-1,瀏覽《中國統計年鑑2012》 );人民幣對美元年平均匯率折算,2011年均價中間價6.4588人民幣合1美元(瀏覽《人民幣匯率折算表》[永久失效連結],參見人民幣匯率);購買力平價折算基於2012年10月IMF數據推算,2011年均價中間價4.1130人民幣折合1國際貨幣單位(參見人民幣匯率#購買力平價)。
  5. 2010年度基於本幣(人民幣)計價數據來源於《河南統計年鑑2011》;美元折算依據《中國統計年鑑2011》發佈的人民幣對美元年平均匯率折算,1美元合6.7695人民幣(參見人民幣匯率);購買力平價折算基於2011年9月IMF數據推算,1國際貨幣折合3.9460人民幣(參見人民幣匯率#購買力平價)。
  6. 中國內地使用常住人口計算地區人均GDP
  7. 關於「地區生產總值」中文名稱:《國家統計局關於改進和規範地區GDP核算的通知》(國統字[2004]4號):地區GDP的中文名稱改為「地區生產總值」;特定地區的GDP用行政區的名字作定語,如「XX省生產總值」,簡稱為「XX省GDP」。各地GDP稱為「各地生產總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