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冕座

這是特色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天球赤道座標:19h 00m 00s,−40° 00′ 00″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南冕座
Corona Australis
星座
Corona Australis
縮寫CrA
所有格
  • Coronae Australis
象徵物邊的皇冠
赤經17h 58m 30.1113s–19h 19m 04.7136s[1]
赤緯-36.7785645°–-45.5163460°[1]
家族武仙家族
面積128平方度 (第80)
主要恆星6
拜耳/佛氏
恆星
14
行星的恆星2
亮度3m以上的恆星0
距離在10秒差距(32.62光年)內的恆星0
最亮星鱉六 (4.10m)
最近的恆星HD 166348
(42.26 ly, 12.96 pc)
梅西爾天體0
流星雨南冕座流星雨
鄰接星座
可以看見的緯度範圍: +40°至−90°之間
最適合觀賞的月份:八月

南冕座南天星座,拉丁語原名「Corona Australis」意為「南邊的皇冠」,與北天北冕座(「北邊的皇冠」)對應。南冕座屬公元二世紀天文學家克勞狄烏斯·托勒密劃分的48個星座,也屬國際天文聯會承認的88個現代星座。古希臘人眼中的南冕座無關皇冠,而是關聯人馬座半人馬座的花環,其他文明把南冕座視為烏龜、鴕鳥窩、帳篷,或是蹄兔的居所。

南冕座不及北冕座明亮,但偏亮的恆星組成橢圓形或馬蹄形,在夜空頗為顯著。鱉六南冕座β是星座最亮的兩顆恆星,均為4.1視星等左右。鰲八是南天球最亮的大熊座W型變星。南冕座坐落在銀河系旁,其中塵土飛揚的暗星雲(人稱「北冕座分子雲」)是恆星形成帶,與太陽系只隔430光年,內有許多尚處生命早期的恆星。變星南冕座R南冕座TY照亮部分暗星雲,亮度按周期變化。

名稱

1922年國際天文聯會確立88個現代星座,南冕座拉丁語名寫作「Corona Australis[2][3]。1932年該組織在為各星座制訂四字母縮寫時把南冕座拉丁語名寫成「Corona Austrina[4]。四字母縮寫方案1955年廢棄[5],國際天文聯會如今統一採用「Corona Australis[1]

簡介

南冕座北臨人馬座、西接天蠍座、南靠望遠鏡座、西南挨天壇座。1922年,國際天文聯會確定以三字母縮寫「CrA」代指南冕座。[6]比利時天文學家尤金·德爾波特1930年正式劃分星座邊界,南冕座由四條邊組成(見文首信息框)。星座在赤道坐標系統赤經位於17h 58.3m至19h 19.0m範圍,赤緯在−36.77°到−45.52°之間。[1]星座佔據128平方度夜空,在88個現代星座排第80[7],6月30日午夜時分達到中天[8]。南冕座位置偏南,僅北緯53度以南可見[7],即歐洲南部可見[9],美國南部更容易觀察[10],但不列顛諸島看不到[11]

顯著特點

南冕座可用肉眼觀測

南冕座光芒黯淡,但恆星組成的形狀很容易辯認[12],有稱馬蹄形[13]、橢圓形[8]。星座最亮的恆星只達四等星標準,共21顆恆星肉眼可見(亮度不低於5.5視星等[14]尼可拉·路易·拉卡伊用希臘字母α至λ為最顯眼的11顆星命名,其中「η」代表兩顆星,「ι」省略。約翰·波得為5.21視星等、光譜等級G5.5III的黃色恆星起名南冕座μ[15]本傑明·阿普索普·古爾德也認為該星足夠明亮,理應命名,故沿用波得起名[16]

恆星

南冕座只有鱉六擁有國際認可的正式名稱「Alfecca Meridiana」,是阿拉伯語星座名與拉丁語「南方」組合而成[17]。阿拉伯語「Alfecca」意為「破碎」 ,指南冕座和北冕座的形狀[18]。鱉六的名稱有時只取後半截「Meridiana」[19],是距地球約125光年的白主序星[12],光譜等級A2Va,亮度4.1視星等[20]。鱉六以每秒近兩百公里沿赤道高速自轉,約14小時就轉完一圈[21]。該星像織女星一樣紅外過量,表明星體很可能有岩屑盤[18]。鱉六現屬主序星,未來會演化白矮星,現時擁有31倍太陽光度,半徑和質量都是太陽2.3倍[18]南冕座β是離地474光年的4.11視星等橙巨星[12],光譜等級K0II[22],形成後已從B型星演化成K型星,光度達太陽730倍,屬亮巨星[23],光度在肉眼可見的K0型恆星里名列前茅[19]。南冕座β已有約億年歷史,擁有43倍太陽半徑,4.5到5倍太陽質量。鱉六和南冕座β亮度基本相同,肉眼無法區分[23]

南冕座不乏知名雙星鱉七距地球58光年,由兩顆以122年軌道周期相互圍繞旋轉的黃白恆星組成。兩星間距從1990年開始加大,用100毫米孔徑望遠鏡就能看出,[12]以61度角相隔1.3弧秒[24]。鱉七的合併視星等為4.2[25],兩顆星體都是5.01視星等、光譜等級F8V的矮恆星[26][27]鱉八大熊座W型變星,這類密接聯星由距離近至幾乎接觸的恆星組成,還屬於食雙星。離地約98光年的鰲八平均亮度4.83視星等,亮度差別幅度0.25視星等,變化周期七小時,[28]光譜等級F4VFe-0.8+[29]。星座最南端的光學雙星南冕座η由鱉二(又稱南冕座η¹)與南冕座η²組成[30],兩星均為白色且能用肉眼區別,亮度分別是5.1和5.5視星等[31]南冕座κ是很容易區分的光學雙星,南冕座κ¹鱉十(又稱南冕座κ²)分別是6.3和5.6視星等,與地球分別相隔約一千和150光年[12]。兩星以359度角相隔21.6弧秒[24],偏亮的鱉十更接近藍白色[31],光譜等級B9V[32];南冕座κ¹光譜等級A0III[33]。離地202光年的南冕座λ也是雙星,需小型望遠鏡輔助分辨。5.1視星等的白色主星光譜等級A2Vn[34],與9.7視星等的伴星相隔29.2弧秒並呈214度角[24]

4.8視星等的鱉三距地球221.7光年,自轉速度很快以致氫光譜線條模糊[30],光譜等級B9V[35]。4.62視星等的黃巨星鱉十一位置偏西,光譜等級G8III[36]。南冕座的RX J1856.5-3754離地140±40秒差距(460±130光年),是直徑14公里的孤立中子星[37]。人類一度懷疑該星是奇異夸克星[38]但後來證偽[37]

深空天體

歐洲南方天文台拉西拉天文台廣角成像儀拍攝的南冕座R區域。歐洲南方天文台稱,「圖中淡藍色星雲主要是尖埃顆粒反射星光」。「圖像中部到左下角有明顯的深色區塊。星雲內形成恆星,發出的可見光完全由塵埃吸收。加大觀測波長才能發現這些天體,例如採用可檢測紅外輻射的相機」

星座北面的暗分子雲內含NGC 6729、NGC 6726–7、IC 4812等大量反射星雲[39],組成「北冕座分子雲」[23],是約七千倍太陽質量的恆星形成[23],包含赫比格-哈羅天體原恆星)和形成時間很短的恆星[39]。北冕座分子雲是距太陽系比較近的恆星形成區,相隔約430光年(130秒差距)[40]。1865年,約翰·弗里德里希·朱利葉斯·施密特發現分子雲內的NGC 6726和NGC 6727,以及與分子雲無關的NGC 6729[41]南冕星團古爾德帶邊緣約554光年(170秒差距),是研究恆星與原行星盤形成的重要天體[42]

南冕座R是亮度在9.7至13.9視星等閃爍的不規則藍白變星[43],光譜等級B5IIIpe[44]。該星非常年輕,還在積累星際物質[39]。周邊星雲NGC 6729部分遮掩南冕座R,隨星體發光變亮或變暗[43]。望遠鏡觀測發現NGC 6729的長度約為寬度五倍,經常用來和慧星對比[45]G型主序星南冕座S與南冕座R相距不遠,屬金牛T星[30]南冕座TY是照亮反射星雲NGC 6726–7的不規則藍白變星,亮度在8.7至12.4視星等範圍變動,光譜等級B8e[46],星雲亮度也隨之變化[43]。南冕座R、南冕座S、南冕座T、南冕座TY、南冕座VV是附近質量最大且最年輕的星體,而且都在噴射物質,令周圍灰塵和氣體聚集形成赫比格-哈羅天體,人類已在附近發現許多此類天體[47]NGC 6723球狀星團位於星雲附近,實際屬相鄰的人馬座,距離也要遠得多[48]

鰲八與鱉七附近的Bernes 157也是暗星雲和恆星形成區,規模達55×18弧分,包含許多13等恆星,周邊塵埃雲令恆星亮度最多下降八等[49]

IC 1297是10.7視星等的行星狀星雲,用大功率業餘天文設備觀測時是綠色圓形天體[50],包圍平均亮度12.9視星等的變星南冕座RU[51],後者還是WC級沃爾夫–拉葉星[52]。IC 1297直徑僅七弧秒,用目鏡觀察像是「帶圓邊的方形」,朝南北方向拉長[53]。觀測記錄的星體顏色包括藍、藍綠、綠藍[53]

南冕座位於銀河附近,其中很難發現星系。11.2視星等的NGC 6768位於IC 1297以南35弧分,由兩星系合併而成。[31]其一是長長的E4級橢圓星系,另一個是S0級透鏡狀星系[54]。12.9視星等的IC 4808星系位於南冕座與望遠鏡座邊界,人馬座β西南偏西3.9度。IC 4808僅1.9弧分×0.8弧分規模,業餘望遠鏡只能大概看出螺旋星繫結構;星系朝東北至西南方向傾斜,中間比周圍亮[55]

鱉十一東南、南冕座η西南的ESO 281-SC24疏散星團包含黃色九等星GSC 7914 178 1與五顆十或十一等星[31]。密集球狀星團NGC 6541坐落在鱉十一至尾宿五中途位置,亮度在6.3[43]至6.6視星等閃爍[24],可用雙筒或小型望遠鏡觀察。NGC 6541直徑約一百光年,離地約2.2萬光年[43],估計約有140億年歷史[56]。星團直徑約佔13.1弧分,大型業餘望遠鏡可分辨其中部分天體,如12英寸望遠鏡就能辨別約百顆恆星,但還不足以觀察核心位置[57]

流星雨

南冕座流星雨每年3月14至18日亮相,16日達到頂峰[58],尚無天頂每時出現率數據。1953和1956年人們分別發現每小時六或四顆流星,1955年基本沒有發現。[59]天文學家1992年發現每小時最高45顆流星[60],表明南冕座流星雨出現率每年都不一樣[61][62]。流星雨最多只出現六天,持續時間特別短[60]流星體又小,根本沒有大型流星體。人類首次肉眼觀測紀錄是1935年,1955年首次用雷達觀測[62]。南冕座流星的進入速度是每秒45公里[63],2006年,輻射點位於南冕座β的流星雨得名南冕座β流星雨,與附近的五月顯微鏡座流星雨都在五月出現但軌跡不同,不大可能系出同源[64]

歷史

1632至1633年馬什哈德出產的瑪努切赫爾地球儀上所印南冕座,瑞典阿迪爾諾收藏

古代美索不達米亞人可能在規範星表綱要》裏把南冕座記為「MA.GUR」,其位置與「SUHUR.MASH」(意為「山羊魚」,指如今的摩羯座)接近,可能是現在的箕宿三。「MA.GUR」還與另外14顆星組成「恩基之星」。[65]

公元前三世紀希臘啟蒙詩人阿拉托斯的作品寫到南冕座但未起名[66],而是稱作「Στεφάνοι」(發音類似「斯蒂芬諾伊」)。公元二世紀希臘天文學家克勞狄烏斯·托勒密劃分的星座包含鱉一,該星後劃入望遠鏡座。[67]托勒密把13顆星劃入「Στεφάνος νοτιος」,意為「南方花環」[8],其他作者往往把這些星體劃入人馬座(從人馬座頭上掉落的星星)或半人馬座,其中人馬座當時稱為「皇冠人馬」[68]。羅馬人把南冕座稱為「人馬金冠」[69],公元五世紀又有「小天國」之稱[70]。18世紀法國天文學家熱羅姆·拉朗德為星座起名「Sertum Australe」(意為「南方花環」)[68][70]和「Orbiculus Capitis」(意為「頭球」),日耳曼詩人、作家菲利普·凱修斯把星座稱為「Corolla」(「小皇冠」)或「Spira Australis」(「南方螺旋」),與《新約聖經》的永生之冠聯繫起來。十七世紀天體製圖師尤利烏斯·席勒把南冕座與所羅門王冠關聯。[68],部分文獻不把南冕座當成人馬座的皇冠,而是人馬手中的箭[70]

約翰·佛蘭斯蒂德《天體圖集》所畫的南冕座

據羅馬神話記載,塞墨勒懷上朱庇特的孩子,嫉妒的朱諾設計陷害,導致塞墨勒主動要求看到宙斯的神姿後燒死。兩人的孩子狄俄倪索斯成年後當上酒神,為紀念亡母而在天上放下的花環便是南冕座。[71]

中國傳統天文學把南冕座恆星劃入北方玄武[72],星座人稱天龜,西周時代表冬季開始。受歲差影響,以銀河衡量季度變得更準確,取代天龜的作用。[73]南冕座的阿拉伯語名包括「Al Ķubbah」(「烏龜」)、「Al Ĥibā」(「帳篷」)、「Al Udḥā al Na'ām」(「鴕鳥窩」)[68][70],後得名「Al Iklīl al Janūbiyyah」,歐洲作家埃德蒙·奇爾馬德喬瓦尼·巴蒂斯塔·里喬利、凱修斯分別音譯成「Alachil Elgenubi」(「阿拉奇爾·埃爾格努比」)、「Elkleil Elgenubi」(「埃克萊爾·埃爾格努比」)、「Aladil Algenubi」(「阿拉迪爾·阿爾格努比」)[68]

講康姆語的南非桑人把南冕座稱為「≠nabbe ta !nu」,意為蹄兔的居所,還認為星座恆星組成的圖案是人們圍繞火堆坐成半圓形[74]

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西北部原住民維爾蓋亞人把南冕座視為河鼓二擲出的迴旋鏢[75]中澳大利亞阿蘭達人把星座看成裝着嬰兒的小籃子,據稱是在銀河起舞的天女意外遺落地球,籃子掉落並在愛麗斯泉以西175公里形成戈斯瑟斯布拉夫隕石坑[76]托雷斯海峽島民認為南冕座與人馬座部分恆星、再加天蠍座尾尖組成大星座,昴宿星團獵戶座也有關聯。南冕座恆星組成獨木舟,昴宿星團代表船員,他們在未經船主許可的情況下用掉船上所有物資,憤怒的船長用繩把船員綁在船側扔下水。天蠍座的尾巴代表鮣魚箕宿四與鱉十一代表船底。[77]富圖納島把南冕座稱為「塔努馬」,土亞莫土群島稱為「納考阿基通加」[78]

腳註

  1. 1.0 1.1 1.2 1.3 IAU, The Constellations, Corona Australis.
  2. IAUTransactions3.
  3. IAU constellation list 1.
  4. Schlesinger & Schilt 1932.
  5. IAU constellation list 2.
  6. Russell 1922,第469頁.
  7. 7.0 7.1 Ridpath, Constellations.
  8. 8.0 8.1 8.2 Malin & Frew 1995,第218頁.
  9. Moore 2005,第202頁.
  10. Moore, Stargazing 2000,第86頁.
  11. Moore & Tirion 1997,第164頁.
  12. 12.0 12.1 12.2 12.3 12.4 Ridpath & Tirion 2017,第126–127頁.
  13. Falkner 2011,第100頁.
  14. Bakich 1995,第130頁.
  15. SIMBAD Mu Coronae Australis.
  16. Wagman 2003,第114–115頁.
  17. Allen 1963,第172–173頁.
  18. 18.0 18.1 18.2 Kaler, Alfecca Meridiana.
  19. 19.0 19.1 Bagnall 2012,第170頁.
  20. SIMBAD Alpha Coronae Australis.
  21. Royer, Zorec & Gómez 2007,第463頁.
  22. SIMBAD Beta Coronae Australis.
  23. 23.0 23.1 23.2 23.3 Kaler, Beta Coronae Australis.
  24. 24.0 24.1 24.2 24.3 Moore & Rees 2011,第413頁.
  25. SIMBAD LTT 7565.
  26. SIMBAD HR 7226.
  27. SIMBAD HR 7227.
  28. Kaler, Epsilon Coronae Australis.
  29. SIMBAD Epsilon Coronae Australis.
  30. 30.0 30.1 30.2 Motz & Nathanson 1991,第254–255頁.
  31. 31.0 31.1 31.2 31.3 Streicher 2008,第135–139頁.
  32. SIMBAD HR 6953.
  33. SIMBAD HR 6952.
  34. SIMBAD Lambda Coronae Australis.
  35. SIMBAD Zeta Coronae Australis.
  36. SIMBAD Theta Coronae Australis.
  37. 37.0 37.1 Ho Wynn C. G. et al. 2007.
  38. Drake, Jeremy J. et al. 2002.
  39. 39.0 39.1 39.2 Malin 2010.
  40. Reipurth 2008,第735頁.
  41. Steinicke 2010,第176頁.
  42. Sicilia-Aguilar et al. 2008.
  43. 43.0 43.1 43.2 43.3 43.4 O'Meara 2002,第164–165, 271–273, 311頁.
  44. SIMBAD R Coronae Australis.
  45. Bakich Podcast & 25 June 2009.
  46. SIMBAD TY Coronae Australis.
  47. Wang et al. 2004.
  48. Coe 2007,第105頁.
  49. Bakich 2010,第266頁.
  50. Griffiths 2012,第132頁.
  51. Moore, Data Book 2000,第367–368頁.
  52. SIMBAD RU Coronae Australis.
  53. 53.0 53.1 Bakich 2010,第270頁.
  54. NASA/IPAC NGC 6768.
  55. Bakich Podcast & 18 August 2011.
  56. O'Meara 2011,第322頁.
  57. Bakich Podcast & 5 July 2012.
  58. Sherrod & Koed 2003,第50頁.
  59. Weiss 1957,第300頁.
  60. 60.0 60.1 Rogers & Keay 1993,第274頁.
  61. Weiss 1957,第302頁.
  62. 62.0 62.1 Ellyett & Keay 1956,第479頁.
  63. Jenniskens 1994,第1007頁.
  64. Jopek et al. 2010,第871–872頁.
  65. Rogers 1998,第19頁.
  66. Bakich 1995,第83頁.
  67. Ridpath, Star Tales Corona Australis.
  68. 68.0 68.1 68.2 68.3 68.4 Allen 1963,第172–174頁.
  69. Simpson 2012,第148頁.
  70. 70.0 70.1 70.2 70.3 Motz & Nathanson 1988,第254頁.
  71. Staal 1988,第232–233頁.
  72. AEEA 2006.
  73. Porter1996,第35–36頁.
  74. Lloyd 1873.
  75. Hamacher & Frew 2010.
  76. Hamacher & 28 March 2011.
  77. Staal 1988,第223–224頁.
  78. Makemson 1941,第281頁.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