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莊東嶽廟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上莊東嶽廟
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所在海淀區上莊鎮永泰莊村
分類古建築
時代明、清
編號7-17
登錄2003年

上莊東嶽廟,位於北京市海淀區上莊鎮永泰莊村,清朝納蘭性德家族的家廟[1][2][3]

歷史

上莊東嶽廟始建於明朝,正名為「東嶽行宮」[1][2]。該廟屬於民間廟宇建築。清朝時期,上莊東嶽廟被改建為納蘭性德家族的家廟[1]。清朝康熙五十九年重修[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上莊東嶽廟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六一醫院佔用,部分殿宇、四合院被改建為病房、宿舍、倉庫使用。1990年代以來,在北京市有關部門的支持下,上莊東嶽廟曾經過兩次大修,廟宇建築格局基本完整。 2003年起,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六一醫院的住戶開始遷出,但到2011年為止,仍有20餘戶居民居住在上莊東嶽廟文物保護區範圍內,海淀區和有關部門協商,計劃採用土地置換方式,將這20餘戶居民自東嶽廟內遷出[1]

上莊東嶽廟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分為東、西兩路:西路是主建築,有四座殿宇;東路是一座三進的四合院。到21世紀初,部分建築,例如鐘樓,已經無存,鐘樓原址建了一座小型水塔;幾座大殿的窗戶失去木棱,被磚頭與木板堵死,正殿已改為倉庫;院內還加蓋有大量違法建築[1][3]

此次遷出居民後,東嶽廟內加蓋的違法建築也將拆除。2011年,東嶽廟大修已列入海淀區文物搶險修繕計劃。鐘樓將在原地復建。被改造為倉庫、宿舍的殿宇,也將參考歷史文獻恢復原貌。修繕以後的上莊東嶽廟,將成為納蘭文化展示基地。2011年,北京上莊納蘭性德史跡陳列館原館長趙寶軍稱,已和上莊鎮協商,計劃在東嶽廟內重張該陳列館,展示納蘭家族史跡及納蘭性德生平、詩詞作品[1]

2013年,永泰莊村書記助理平亞敏稱,按照永泰莊村的初步規劃,待東嶽廟廟產的歸屬權問題解決以後,將拆除東嶽廟內的違法建築,恢復廟宇原貌,使東嶽廟、戲台、廟前廣場形成東嶽廟文化區;佔地面積2700平方米的廟前廣場已經建成。2013年9月上旬,陳列館在永泰莊村委會內重新開館[3][4]

2012年4月18日(農曆三月二十八日),北京市海淀區上莊鎮永泰莊村首屆東嶽廟會開幕[5][6]

2014年1月,上莊東嶽廟前殿「麒麟望月石雕」被盜,事後雖已報警,但文物很難追回[7]

建築

東嶽廟佔地面積30餘畝,約合2萬平方米,坐北朝南,分為東、西二路,以西路為主。西路依次為山門、鐘鼓樓(今鐘樓無存)、前殿、正殿、後殿。山門造型別致,前殿拱券有精美的浮雕道教圖案。東路是三進跨院,四合院格局。建築中仍留存有精緻的浮雕圖案以及彩繪。廟前有戲台[2][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