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歷史

出自求聞百科

西安位於關中平原的中部。古稱長安,為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元朝稱之的奉元路為西安府,「西安」自此得名。西安是歷史古都,歷史上曾有13個王朝在此建都,從周至唐,先後稱之為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等,歷時近1100年。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農民起義領袖黃巢李自成都在這裡建立過政權。元朝曾設陝西四川行中書省;後改為安西路、奉元路。明朝改奉元路為西安府,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率農民起義軍攻入西安後,曾改西安為長安。西安南屏地勢磅礴的秦嶺,東近險拔峻秀的華山,西臨冬夏積雪的太白,北連逶迤延綿的北山。四山亭亭,沃壤廣野居中,宜林宜牧,宜糧宜棉,宜瓜宜果,有高山避暑,有風光覽勝,故古有「膏腴天府」、「陸海豐饒」之稱。西安有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秦兵馬俑遺址、古代城闕遺址、70多座帝王陵墓、眾多名寺古塔、先民遺蹟等優秀文化藝術遺產,隨着對外開放政策的貫徹,近幾年西安已成為世界旅遊熱點城市之一,因有「東方旅遊勝地」之稱。西安以電力機械飛機製造、紡織電子工業為主,文化教育發達,其各個大組團分別有「電工城」(西郊)、「飛機城」(閻良)、「紡織城」(東郊)、「文化城」(南郊)之稱。

史前

傳說

漢長安城位於渭河以南的關中平原上,面積約36平方公里。在西漢時期,作為首都的長安城一直是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居民眾多的城市。漢朝之後又有數個王朝定都於此,隋朝初年遷都至大興城後,這裡被廢棄。其遺址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區的西北郊外。1961年,漢長安城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2001年,兆倫鑄錢遺址併入。

公元前202年,劉邦取得政權,在長安(今西安城西北郊漢城)建立西漢王朝。西漢末年的公元9年,大司馬王莽正式稱帝,曾改都城長安為「常安」。

隋唐

隋文帝遷都大興城後,漢長安被廢棄,劃入禁苑,成為楊家一姓的私產,遂稱為楊家城。

五代及宋金

五代時,後梁改京兆府為雍州,設大安府,後唐改大安府為京兆府。宋朝置陝西路,後置永興軍路。趙匡胤統一中國後,曾經有意遷都長安,最後由於部下反對,只得放棄。[1]

金代改永興軍路為京兆府路。

元初,長安城的範圍依然沿用韓建「新城」,並使用京兆府的名稱。至元九年(1272年),元世祖封其三子忙哥為安西王,鎮守其地,建安西王府。至元十六年(1279年)遂該京兆府為安西路。後來由於發生安西王叛亂,安西國被撤。皇慶元年(1312年),又改安西路為奉元路。據李好文在《長安志圖》中所繪《奉元城圖》,四面僅各一門,南門偏東,北門偏西,東西兩門也不對稱,城內建築也無對稱格局。市場集中在城內西北隅,有馬市、羊市和秦川驛等。東北隅有太子府(明秦王府)、城隍廟、察院等。馬可波羅於至元十二年(1275年)遊歷於此,寫到:「城甚壯麗,為京兆國之都會……此城工商繁盛,產絲多,居人以制種種金錦絲絹,……凡人生必需之物,城中皆有,價值甚賤。」

1556年嘉靖大地震,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地震

明朝形成了今天西安的格局,西安的名稱也源於明朝。明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大將軍徐達進兵奉元路,明朝政府即改奉元路為西安府。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封次子朱樉為秦王。同年西安府城東北隅開始營建秦王府。秦王府時稱「王城」,後訛為「皇城」,至1927年改名,一直沿用至今的西安城內的「新城」。實際上王城沿用了元朝的太子府,王城外還有蕭牆,蕭牆以內則是王府機關所在地。明洪武七年至十一年新修了城垣。城內結構仍依韓建「新城」位置,將唐皇城城牆包入新牆之內,北、東兩面向外約擴展了四分之一。擴大後的西安城大致依舊,洪武十三年(1380年)和洪武十七年(1384年)分別修建鼓樓鐘樓,其位置也與元朝的敬時樓和鐘樓無異。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標西巡西安後,曾經提議遷都西安,不過他回到南京之後便病死。[2]

嘉靖三十四年臘月十二(1556年1月23日),陝西省發生約8級的大地震,西安是重災區之一,據《陝西通志》記載,位於西安的小雁塔唐朝時修建,在此次地震中被震裂,塔身從十五層減少為十三層。地震造成全國死亡人數占計高達83萬(不包括沒有登記戶口的居民),是中國歷史以至全球史上傷亡最為慘重的一次地震。

萬曆十年(1528年)鐘樓從唐迎祥觀鐘樓舊址遷於今天的位置,按原樣重修,城內格局有所變化。從此之後,四條大街以鐘樓為中心輻射出去,使城市有了明顯的中軸線(並非完全正中)。城內建築依然無法對稱布局。布政使司署和西安府治東西一線,均在今天西大街以北,大致位於今社會三路和北院門大街之間。巡撫布院署在布政使司署西南北,今北院門西安市政府所在地。按察使署在鼓樓以西,也就是元朝的御史台所在地,今化覺巷南段偏西處。貢院在安定門內以北,今為兒童公園。長安縣署在在按察司署以西,即西安市教師進修學院所在地。咸寧縣署在布政使司署東南三里許,即今天縣門北街以北處。從城內重要機關布置看,北部為西安重心所在。

清朝西安城內設置依舊,但在城東北修建一座滿族駐防城,在城東南修建了漢軍駐防城,以及增加了鐘樓西南的總督布院署等。

民國

1911年10月22日,在辛亥革命爆發後西安也爆發了武裝起義,占到總城面積約四分之一的滿城被起義軍攻陷並焚毀,成為西安城內的一處死角。

1921年馮玉祥第一次督陝,在原秦王府城(八旗教場)修改房屋,駐紮軍隊。1927年陝西省政府從北院門移至王城(當時名「紅城」),同時改名新城,新城之名也源於此。此後新城就成為西安的行政中心,陝西省政府和西安綏靖公署先後設置與此。1928年,原滿城區開闢為新市區,西安市政府再此規劃道路,拍賣荒地。開闢東西南北四條新街,溝通了新市區和老城區內主要大街的聯繫。後來在北新街一帶陸續蓋起了「一德莊」、「四皓莊」、「六穀莊」,以及「七賢莊」等新村,成為西安新的住宅區。隨着1934年隴海鐵路通車至西安,新市區的東半部發展成為當時西安的工業區。

抗戰前夕,國民政府曾經建立國民政府西京籌備委員會.

抗戰時期河南等地失守,大批難民沿隴海路湧入西安,主要集中在火車站和尚仁路(今解放路)一帶。尚仁路迅速發展成為新的商業區,西安城內的商業重心也開始集中到了城市的東部。

在中共長征之後,陝北地區成了蘇區,西安成為國民黨的重要前線,在此發生了西安事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