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學院

出自求聞百科
北京城市學院
Beijing City University
校訓改革探索 勤奮進取
艱苦創業 開拓前進
創辦時間1984年創立
2003年改制
學校類型全日制民辦普通高等院校
校長劉林
職工人數2800人
學生人數2.8萬人
校址 中國北京市海淀區北四環中路269號
校區市區/市郊
總面積550
網站www.bcu.edu.cn

北京城市學院(英語:Beijing City University,BCU),簡稱:北城海大城院,創建於1984年,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北四環中路269號,是中國第一所具有頒發國家承認學歷資格的民辦高校[1]。前身為海淀走讀大學,該時期官方簡稱為「海大」,但易與青島「海大」(中國海洋大學)混淆,故非官方簡稱為「海走」,而學生中則戲稱為「海跑」。

北京城市學院將建設新校區並搬遷騰退老校區,正在研究騰退方案[2]

歷史

海淀走讀大學(1984-2003)

1984年,傅正泰等人靠借款5萬元[3],租用北京市成府小學分校的小院成立了海淀走讀大學。當時海淀走讀大學由海淀區政府主辦,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協助。實行學生自費走讀,不包分配的體制。

北京城市學院(2003-)

2003年3月教育部撤銷了海淀走讀大學,並在原海淀走讀大學的基礎上,成立了北京城市學院。北京城市學院是民辦普通高等學校,以本科教育為主,兼顧專科。

大事記

  • 1984年,海淀走讀大學成立。
  • 2003年3月,海淀走讀大學更名為北京城市學院,開始本科教學。
  • 2007年4月29日,北京城市學院獲學士學位授予權。
  • 2009年2月27日,北京城市學院獲得招收外國留學生教育資格。
  • 2009年,北京城市學院黨支部由隸屬於海淀區委領導升格為隸屬於北京市委領導。
  • 2011年,北京城市學院成為中國第一批擁有碩士研究生招生資格的民辦高校。

學生與教師

全日制在校生2.2萬餘人。

根據2015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有專任教師1700餘人,其中具有高級技術職稱的教師占到百分之三十以上,具有研究生學歷的占到百分之六十。學校從外校選聘富有經驗的優秀退休教授、副教授100多人及講師和行政人員共640多人;學校還聘請了兼課教師隊伍,共1000多人,理論課教師主要是北大、清華、北航、人大、外國語大學等全國重點院校的教師,其中教授、副教授占60%以上,同時還聘請了一批生產、建設、管理一線的實踐專家組成雙師型教師隊伍。

校園環境

校內環境

截至2015年6月,該校有中關村校區、航天城校區、大學城校區和順義楊鎮校區四大校區;占地面積約1250畝,教學設備總值達 2.3億元;學校館藏圖書215餘萬冊,實驗實訓室百餘個;設置理工、文法、財經、藝術、外語、管理、醫藥等學科門類百餘個專業。 學校現有實驗中心5個(含30個實驗室),另外還有獨立設置的實驗室19個,校外實尋訓基地96個。計算中心等5個實驗中心、實驗室,被北京市教委評為合格實驗室。

校外環境

主校區東臨學院路,周邊高校眾多,例如南邊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東南邊的北京科技大學等等。

四大校區

北四環校區

即主校區校本部,面積不大,只有三棟教學樓,沒有操場,沒有宿舍。

航天城校區

位於北京市海淀區西北旺鎮(原永豐鄉皇后店村皇后店路6號,其周邊有北京航天城中關村生命科學園昌平區)、永豐高科技園區等。目前正在擴建校區,旁邊也正在建設很多新小區和公寓樓,交通不是非常便利。校區北部(校門口)為皇后店路,並且有北京公交447路(皇后店總站—北京地鐵13號線上地站等)和384路(皇后店西站 - 人民大學)。

順義校區

位於北京市順義區楊鎮木燕路。

參考文獻

  1. (中文)《新中國首家國家承認學歷的民辦高校迎來20年校慶》 .新華網.2004年10月18日
  2. 4所大学中心城校区将腾退,环球主题公园一期今年开园. 北京日報. 2021-01-23. 
  3. (中文)王永均.《海淀走讀大學的發展歷程及其辦學新路》 .海淀走讀大學學報.2004年第01期.ISSN : 1008-4851(2004)-01-0093-10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