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黑猩猩

出自求聞百科
倭黑猩猩
保護狀況
生物分類法 編輯
域: 真核域 Eukaryota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綱: 哺乳綱 Mammalia
目: 靈長目 Primates
科: 人科 Hominidae
屬: 黑猩猩屬 Pan
種: 倭黑猩猩 P. paniscus
學名二名法
Pan paniscus
Schwarz, 1929
倭黑猩猩(倭黑猩猩和黑猩猩相似,但陰莖有所不同)

倭黑猩猩學名Pan paniscus),又名倭猩猩僰猿矮黑猩猩巴諾布猿,是黑猩猩屬下的兩種動物之一,起先倭黑猩猩被認為和黑猩猩是同種生物,直到1920年代,才有人察覺兩者的不同,而將倭黑猩猩列為一獨立物種。雖然「黑猩猩」一詞有時指的是黑猩猩屬下的所有生物,但該詞多特指同屬的另一種生物——普通黑猩猩Pan troglodytes)。為避免與黑猩猩混淆以及突出其獨立物種的地位。現今倭黑猩猩僅存於剛果民主共和國,野生且瀕危。和黑猩猩一樣,倭黑猩猩同屬最接近人類的物種之一。因黑猩猩屬動物皆不善游泳,可能導致了1.5-2百萬年前分居於剛果河南北的倭黑猩猩與黑猩猩的演化差異。[2]

德國解剖學家Ernst Schwarz曾分析研究比利時特爾菲倫博物館的當時人們認為屬於青年黑猩猩的顱骨,這使他被譽為倭黑猩猩的發現者。Schwarz於1929年出版其發現。在1933年,美國解剖學家Harold Coolidge提供了對倭黑猩猩更詳盡的敘述,並將之提升至獨立物種的地位。該種的獨特之處在於較長的雙腿、分區的頭髮、母系社會文化、以及性行為在社會中的獨特意義。

這種靈長目動物主要以水果為食,輔食樹葉,有時則食用小型脊椎動物(諸如鼯鼠麂羚的幼兒[3])以及無脊椎動物[4]

特徵

倭黑猩猩和黑猩猩外表相似,但比起黑猩猩,牠們較能直立,但體型較黑猩猩小。[5]

分類學

倭黑猩猩(英文俗名:Bonobo)之學名為「Pan paniscus」。牠們的DNA超過98%和人類Homo sapiens)相同[6],比大猩猩更接近人類。[7]

但對此尚存爭議。一些科學家認為倭黑猩猩和一般黑猩猩都如此相似於人類,其名應該歸為和人相同的人屬,學名應為「Homo paniscus」、「Homo sylvestris」或「Homo arboreus」。[8]無論怎樣,改變屬名的爭議性在於它捲入了在分類學中和人類相似度之問題,其中也包括南猿。惟生物分類法只是表明生物間的演化關係,並沒有規定基因相差多少才能確立一個屬,即使將黑猩猩和倭黑猩猩歸入人屬,仍要建立黑猩猩亞屬來區分二者的演化關係。

近期DNA證據表明倭黑猩猩和一般的黑猩猩在至少一百萬年前就演化為兩個不同的種。[9][10]。黑猩猩系列和人類大約在六百萬年前由共同祖先走上演化歧路。 因為除了現代智人(Homo sapiens)以外,完全沒有其他也在當時和人同屬的種遺留至今,只有黑猩猩屬是現今存活和人類最相近之屬。[11]

習性

倭黑猩猩住在叢林裡,和黑猩猩一樣,過着群居生活,他們許多方面與黑猩猩相似,但是比起黑猩猩,他們較為愛好和平,且他們的性生活較黑猩猩活躍頻繁。[12]

棲息地

約10,000隻倭黑猩猩只在剛果河南部以及其支流的開賽河北部被發現[13],在中非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潮濕雨林中。由於兩者棲息地正逐漸喪失以及獵尋獸肉(bushmeat)之活動,牠們已瀕臨絕種,在現今的內戰中,由於甚至在偏遠的「保護地區」如薩隆加國家公園,也有重武裝軍隊,獵尋獸肉的活動劇烈增加。如今,至多也只餘留數千隻倭黑猩猩。這也是現代靈長目動物大滅絕之普遍趨勢。

和人類之相似處

倭黑猩猩有能力通過有關鏡中辨識的自我意識測驗(the mirror-recognition test for self-awareness)。他們主要以發聲器官相互溝通,雖然我們尚未詳知其發聲原理;不過,人類確實能瞭解其臉部表情[6]以及一些自然手勢,譬如說,邀請遊戲等。兩隻倭黑猩猩已經被教授了約400個能以一種特殊符號鍵盤所打出的單字,也能對於聽到的句子有所回應。此外,倭黑猩猩亦是除了人類之外,會正面交歡的動物。有一些人,諸如生物倫理學家 Peter Singer 則認為,這些結果使牠們有享有理論上人類所特有的「生存權」。

參考文獻

引用

  1. Fruth, B., Hickey, J.R., André, C., Furuichi, T., Hart, J., Hart, T., Kuehl, H., Maisels, F., Nackoney, J., Reinartz, G., Sop, T., Thompson, J. & Williamson, E.A. Pan paniscus.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6. [2018.7.27]. 
  2. Analysis of Chimpanzee History Based on Genome Sequence Alignments
  3. Ihobe, H. (1992). "Observations on the meat-eating behavior of wild bonobos (Pan paniscus) at Wamba, Republic of Zaire," Primates, 33(2):247-250
  4. Rafert, J. and E.O. Vineberg (1997). "Bonobo Nutrition – relation of captive diet to wild diet, " Bonobo Husbandry Manual,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Zoos and Aquariums
  5. Hare et al.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 submitted
  6. 6.0 6.1 Colombus Zoo: Bonobo. [2006-08-01]. 
  7. 倭黑猩猩和黑猩猩的基因交流 – CASE讀報. case.ntu.edu.tw. [2017-01-10]. 
  8. Hecht, Jeff. Chimps are human, gene study implies. New Scientist. 2003-05-19. 
  9. Won, Yong-Jin; et al. Divergence Population Genetics of Chimpanzees. Molecular Biology & Evolution. 2004-10-13, 22 (2): 297–307. doi: 10.1093/molbev/msi017. 
  10. Fischer, Anne; et al. Evidence for a Complex Demographic History of Chimpanzees. Molecular Biology & Evolution. 2004-02-12, 21 (5): 799–808. doi: 10.1093/molbev/msh083. 
  11. 亂有亂的好:巴諾布猿與火車性派對. PanSci 泛科學. 2012-02-29 [2017-01-10] (繁體中文(中國台灣)). 
  12. 科学人雜誌. sa.ylib.com. [2017-01-10]. 
  13. Dawkins, Richard. Chimpanzees. The Ancestor's Tale. Houghton Mifflin. 2004. 

來源

參見

閱讀

  • 格魯恩; Gruen, Sara. 巴諾布的呼喚.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2011-01-01. ISBN 9789573327998 (中文). 
  • Gruen, Sara. Ape House. Hodder & Stoughton. 2011-02-03. ISBN 9781444716030 (英語). 

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