緲微中子

本頁使用了標題手工轉換,涉及首字符小寫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繁体转换模式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繁体转换模式
出自求聞百科
μ中微子
組成基本粒子
費米子
基本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萬有引力
符號νμ
反粒子反μ中微子 (νμ)
理論20世紀40年代
發現利昂·萊德曼梅爾文·施瓦茨傑克·施泰因貝格爾 (1962)
質量很小但不為零。參見中微子
電荷0 e
色荷
自旋12
弱同位旋LH: ?,RH: ?
弱超荷LH: ?,RH: ?

μ中微子(Muon neutrino)(νμ)是三種中微子的第二種;因其總伴隨μ子形成第二代輕子,因此稱作μ中微子。20世紀40年代初有幾個人假設其存在;1962年由利昂·萊德曼梅爾文·施瓦茨傑克·施泰因貝格爾發現。這項發現使他們獲得了198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發現

1962年時,利昂·萊德曼梅爾文·施瓦茨傑克·施泰因貝格爾[1]通過首次檢測μ中微子的相互作用觀察到不止一種中微子。[2]這項成果使他們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3]

參見

參考資料

  1. G. Danby, J.-M. Gaillard, K. Goulianos, L. M. Lederman, N. B. Mistry, M. Schwartz, J. Steinberger. Observation of high-energy neutrino reactions and the 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neutrino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62, 9: 36 [2011-07-07]. Bibcode:1962PhRvL...9...36D. doi:10.1103/PhysRevLett.9.36. 
  2. I.V. Anicin. The Neutrino - It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2005. arXiv:physics/0503172可免費查閱 |class=被忽略 (幫助). 
  3.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88. The Nobel Foundation. [2010-02-11]. 

擴展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