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美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陈世美中国文化负心男人的代名词,因在中国戏曲中的大量表现而使陈世美故事广泛流传。

历史

元末小说中

陈世美与秦香莲的故事改编自《琵琶记》,原著《琵琶记》的男主角蔡伯喈改成陈世美,女主角赵五娘改成秦香莲。蔡伯喈,被塑造成贤孝子的形象,又是一个有情的丈夫。原著的蔡伯喈被迫招赘牛府,生活在温柔之乡,但他时时想着家中的妻子赵五娘。他并没有因赘入牛府就忘却自己的糟糠之妻,还是那样一往深情的爱她。

清朝同名者

成书于明万历二十二年的《增像包龙图判百家公案》(一名《包公案》)即有陈世美的故事,其子女名字也和传统戏剧中的一样。[1]

然而据《均州志·进士篇》记载则提及另一个清朝的官员陈世美:“顺治十二年,乙未科史大成榜,陈年谷,官贵州思石道兼按察司副使布政司参政。”又据《湖北历史人物辞典》(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记载:陈世美,清朝官员。原名年谷,又名熟美,均州(即湖北均县,现丹江口市)人,出身于仕官之家。清初游学北京,顺治八年(1651年)辛卯科进士。初任河北某地知县,后因得康熙赏识,升为贵州分守思仁府兼石道按察使,兼布政使参政。由于为人率直,因某些原因得罪朋友而被丑化为负心汉的形象。

中国戏剧

京剧《铡美案》剧情:

北宋时期,家境清贫的穷苦书生陈世美为求取功名而日夜苦读,妻子秦香莲为了丈夫前程,一肩扛起家计并供钱给陈世美赴京赶考,后来陈世美高中状元,又受皇帝青睐钦点为驸马,利欲熏心的陈世美瞒着已婚的事实而应了这门亲事。闻丈夫中举却久未返家的秦香莲带著子女入京寻夫,陈世美不认糟糠妻与子女反将她们轰出去,事后又派手下韩琪追杀她们母子灭口。秦香莲哭告实情,韩琪愧疚自刎于三官堂。

秦香莲闻包拯清廉公正,遂到包拯处告状,包拯召来驸陈世美与秦香莲对质,陈世美自以为有太后撑腰而强词狡辩,包拯欲杀之,太后、公主闻讯前来劝阻,包拯命秦香莲与太后相见,太后喝令太监强夺秦氏子女,包拯立命王朝等人抢回。

包拯受到皇室压力深感棘手,乃取银三百两交与秦香莲要她回家,并劝子女长大切莫做官。秦香莲闻言垂泪下堂,怨包拯官官相护,有负青天之名,此话一出包拯惊醒觉悟,乃取下头上乌纱帽以表捍卫司法不惧强权的决心,不顾太后和公主阻拦,请出尚方宝剑,以龙头铡(火龙铡)处斩陈世美。

参见

影视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