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维希三世(巴伐利亚)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路德维希三世
巴伐利亚国王
统治1913年11月5日 — 1918年11月7日(5年8天)
前任奥托一世
继任君主制废除
首相
出生(1845-01-07)1845年1月7日
 德意志邦联巴伐利亚慕尼黑
逝世1921年10月18日(1921岁-10-18)(76岁)
 匈牙利王国沙尔堡
安葬
配偶奥地利-埃斯特的玛丽亚·特蕾莎
子嗣鲁普雷希特王储
阿黛尔冈德公主
玛丽亚公主
卡尔王子
法兰兹王子
玛蒂尔德公主
希尔德加德公主
薇尔特鲁德公主
海姆特鲁德公主
冈德琳公主
全名
Ludwig Luitpold Josef Maria Aloys Alfried
王朝维特尔斯巴赫王朝
父亲摄政王柳特波德
母亲奥地利女大公奥古丝塔·费迪南达
宗教信仰罗马天主教

路德维希三世Ludwig III,1845年1月7日—1921年10月18日),全名路德维希·利奥波德·约瑟夫·马利亚·阿洛伊斯·阿尔弗雷德Ludwig Leopold Joseph Maria Aloys Alfred),是巴伐利亚王国末代国王,从1913年到1918年在位。最初他在巴伐利亚军队服役,担任中尉,普奥战争期间继续担任上尉。他在18岁进入政界,成为巴伐利亚立法机构的成员,热衷于政治,支持农业和投票改革。在晚年,他从1912年到1913年担任摄政王和事实上的国家元首,代他的堂弟奥托统治。在巴伐利亚议会通过一项允许他这样做的法律后,路德维希废黜奥托并亲自继位。他领导巴伐利亚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并在战争结束时与德国各邦的其他统治者一起失去了王位。

早年

路德维希出生于慕尼黑柳特波德亲王托斯卡纳大公利奥波多二世之女奥古丝塔的长子。他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征服者威廉的后裔。来自佛罗伦萨的奥古斯塔总是用意大利语对她的四个孩子说话。路德维希以他的祖父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一世的名字命名。[1][2]

路德维希的头几年住在慕尼黑王宫的选侯房和维特尔斯巴赫宫。从1852年到1863年,他由费迪南德·冯·马莱塞教导。在他10岁时,全家搬到了洛伊希滕贝格宫[1][2]

1861年,16岁的路德维希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由伯父马克西米利安二世授予中尉军衔,任命他为第6猎兵营的中尉。一年后,他进入慕尼黑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学习法律和哲学法律经济学。18岁时,他作为王族成员的代表自动成为巴伐利亚国会参议院议员。[1][2]

1866年,巴伐利亚在普奥战争中与奥地利帝国结盟。路德维希拥有最高中尉军衔。他在海尔姆施泰特战役中负伤,大腿中弹。这一事件导致他对军队相当反感。他获得了巴伐利亚军事功绩勋章的一级骑士十字勋章。[1][2]

婚姻和子女

1867年6月,路德维希前往维也纳参加他的表妹奥地利女大公玛蒂尔达(他父亲的妹妹巴伐利亚公主希尔德加德的女儿)的葬礼。在那里,路德维希遇到了玛蒂尔德18岁的继堂妹玛丽亚·特蕾莎,即已故奥地利-埃斯特大公费迪南多·卡洛·维托里奥(1821年—1849年)和他的妻子奥地利大公伊丽莎白·法兰西丝卡(1831年—1903年)的独生女,他们于1868年2月20日在维也纳的维也纳奥斯定堂结婚。[1][2]

路德维希的二伯父直到1862年都是希腊国王奥托一世。尽管奥托已被废黜,但路德维希仍是希腊王位的继承人。如果他继位,这将要求他放弃他的罗马天主教信仰并改宗希腊东正教。玛丽亚·特蕾莎的伯父摩德纳公爵法兰西斯科五世是一位坚定的罗马天主教徒。作为婚姻协议的一部分,他要求路德维希放弃他对希腊王位的权利,并确保他的孩子们能够作为罗马天主教徒长大。此外,1843年希腊宪法禁止希腊君主同时兼任另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因此,路德维希的弟弟利奥波德在他们父亲去世后继承了被废黜的希腊国王奥托一世的权利。[1][2]

通过他的婚姻,路德维希成为了一个富有的人。玛丽亚·特蕾莎从她父亲那里继承了大量财产。她拥有匈牙利沙尔堡的庄园和摩拉维亚的埃瓦诺维茨庄园(现为捷克共和国的哈纳地区伊万诺维采)。这些庄园的收入使路德维希能够在巴伐利亚的洛茨特滕购买一处庄园。多年来,路德维希扩大了洛茨特滕庄园,直到它成为巴伐利亚最大和最赚钱的庄园之一。路德维希有时被嘲笑为“奶农”,因为他对农耕和农业感兴趣。[1][2]

虽然他们在慕尼黑的洛伊希滕贝格宫保留了住所,但路德维希和玛丽亚·特蕾莎大部分时间住在洛茨特滕。他们有一个非常幸福和忠诚的婚姻,共有4子9女:

  • 长子鲁普雷希特Rupprecht,1869年5月18日-1955年8月2日),巴伐利亚王储、巴伐利亚王室首领、英国詹姆斯党的王位继承人。1900年8月10日在巴伐利亚的玛丽·加布里埃尔女公爵结婚。他们有四个孩子。他于1921年4月7日与卢森堡的安东尼娅公主再婚。他们有六个孩子。
  • 长女阿黛尔冈德Adelgunde,1870年10月17日-1958年1月4日),1915年1月20日与霍亨索仑亲王威廉结婚。
  • 次女玛丽亚Maria,1872年7月6日-1954年6月10日),1897年5月31日与两西西里王子,日后的王室首领费迪南多·皮奥结婚,有6个子女。
  • 次子卡尔Karl,1874年4月1日-1927年5月9日)
  • 三子法兰兹Franz,1875年10月10日-1957年1月25日),1912年7月12日与克洛伊公主伊莎贝尔结婚
  • 三女玛蒂尔德Mathilde,1877年8月17日-1906年8月6日),1900年5月1日与萨克森-科堡-哥达的路德维希·加斯顿结婚,有2个子女。
  • 四子沃夫冈Wolfgang,1879年7月2日-1895年1月31日),早逝
  • 四女希尔德加德Hildegarde,1881年3月5日-1948年2月2日)
  • 五女诺特布尔嘉Notburga,1883年3月19日-1883年3月24日),夭折
  • 六女薇尔特鲁德Wiltrud,1884年11月10日-1975年3月28日),1924年11月26日与符腾堡王朝的乌拉赫公爵威廉·卡尔结婚。
  • 七女海姆特鲁德Helmtrud,1886年3月22日-1977年6月23日)
  • 八女狄特琳德Dietlinde,1888年1月2日-1889年2月14日),夭折
  • 九女冈德琳Gundelinde,1891年8月26日-1983年8月16日),1919年2月23日与普莱辛格-利希滕奈格-莫斯伯爵约翰·格奥尔格(Johann Georg Gf von Preysing-Lichtenegg-Moos)结婚,有2个子女。
    • 普莱辛格-利希滕奈格-莫斯伯爵约翰·卡斯帕(1919年12月19日—1940年2月14日)
    • 普莱辛格-利希滕奈格-莫斯女伯爵玛丽亚·特蕾西亚(1922年3月23日—2003年9月14日),于1940年1月25日与阿尔科-津内伯格伯爵路德维希结婚。他们育有一子。1943年9月26日,她与路德维希的弟弟阿尔科-津内伯格伯爵乌尔里希·菲利普再婚。他们有两个儿子。
      • 阿尔科-津内伯格伯爵鲁普雷希特-马克西米利安(1941年1月14日生),于1968年7月11日与杜能斯马克的亨克尔女伯爵卡萨丽娜结婚。他们有两个孩子。
        • 阿尔科-津内伯格伯爵阿洛伊斯·马克西米利安(1970年6月5日生)
        • 阿尔科-津内伯格女伯爵伊莎贝拉-加布里埃拉(1973年12月5日生)
      • 阿尔科-津内伯格伯爵路德维希(1944年—1944年)
      • 阿尔科-津内伯格伯爵里普兰(1955年7月25日生),1980年3月31日与奥地利大公玛丽亚·比阿特丽斯结婚。他们有六个女儿。
        • 阿尔科-津内伯格女伯爵安娜·特蕾莎(1981年生),于2018年9月29日与科林·麦肯济结婚。
        • 阿尔科-津内伯格女伯爵玛格丽塔(1983年生)
        • 阿尔科-津内伯格女伯爵奥林匹亚(1988年生),于2019年10月17日与拿破仑亲王让-克里斯托夫结婚。
        • 阿尔科-津内伯格女伯爵马克西米利亚娜(1990年生)
        • 阿尔科-津内伯格女伯爵玛丽·加布里埃尔(1992年生)
        • 阿尔科-津内伯格女伯爵乔吉亚娜(1997年生)

1875年法兰西斯科五世去世,玛丽亚·特蕾莎成为英国雅各宾系王位觊觎者,称“英格兰女王玛丽四世和苏格兰女王玛丽三世”。[3]

服役和从政

在他的一生中,路德维希对农业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从1868年起,他担任巴伐利亚农业协会中央委员会的名誉主席。1875年,他购买了洛茨特滕城堡,并将其打造为示范农场。他对技术也很感兴趣,尤其是水力发电。[1][2]

由于路德维希的伯父马克西米利安二世的儿子们没有孩子且路德维希的父亲柳特波德从1886年开始摄政,显然路德维希或其后代将继承巴伐利亚的王位。1887年,路德维希搬进了维特尔斯巴赫宫。他继续潜心研究农学,推广运河制度,参与各种公共事务,擅长演说。[1][2][4]

1891年,在他的启蒙下,巴伐利亚运河协会成立。1896年,路德维希王子被任命为巴伐利亚科学院名誉院士。同年,路德维希参加沙皇的加冕典礼,但仅作为普鲁士海因里希王子的随从和“随行的德国王子”的成员受到欢迎,他表示抗议。[1][2][5]

作为王室亲王,他自动成为巴伐利亚议会参议院的成员;在那里,他是直接选举权的坚定支持者。自1863年6月23日以来,路德维希一直是帝国议会的成员。1870年,他作为帝国参议院成员投票同意接受11月条约,加入北德意志邦联。1871年,他作为巴伐利亚爱国者党的候选人参加了第一次德国国会选举,但未能成功。1901年,他被慕尼黑大学授予工程学和经济学博士学位。1906年,他支持巴伐利亚选举改革,社民党创始人奥古斯特·倍倍尔称赞道:“德国人民如果从德国亲王中选出一位德皇,大概会选出维特尔斯巴赫的路德维希,而不是普鲁士的威廉。”[1][2][6]

摄政

1912年12月12日,路德维希三世的父亲摄政王柳特波德亲王去世,他继位成为巴伐利亚摄政王。柳特波德曾积极参与废黜侄子路德维希二世,并为另一个侄子奥托一世摄政。尽管自1886年以来奥托名义上一直是国王,但他自1883年以来一直被关在福斯滕里德宫接受医疗监督,人们早就知道他永远无法积极治国。路德维希三世立即接替父亲为摄政王。[1][2]

新闻界和社会上的其他团体的某些人几乎立即要求路德维希亲自登上王位。然而,当时不在巴伐利亚立法机关开会期间,直到1913年9月29日。[7]11月4日,立法机关修订了巴伐利亚宪法,加入了一项条款,规定如果因国王无行为能力的原因,摄政持续10年,国王亲政无望,摄政王可以宣布摄政结束并亲自登基,并由立法机关批准。该修正案在下议院获得了广泛的政党支持,以122票赞成、27票反对获得通过。在参议院,只有6票反对修正案。[8]第二天,也就是5日,路德维希宣布摄政结束,废黜他的堂弟,并宣布他自己登基为路德维希三世。立法机关正式批准了这一行动,路德维希于8日宣誓就职。[8][9]路德维希同时保留了奥托的国王称号和尊严,所以巴伐利亚有两个国王直到奥托于1916年10月驾崩。[2]

历史学家认为,1913年的宪法修正案给国王统治的连续性带来了决定性的突破,特别是因为这一变化已被州议会作为众议院批准。历史学家认为,这标志着从君主立宪制到傀儡政治的决定性一步。一年前,当格奥尔格·冯·赫特林领导第一个依赖立法机构多数席位的政府时,巴伐利亚已经朝着完全议会政府迈出了一步。[2]

登基

1913年11月12日,路德维希三世乘坐八匹镀金的加冕马车从住所驱车前往圣母教堂。[10][11]

路德维希的短暂统治是保守的,并受到天主教通谕《新事》的影响。1912年由柳特波德任命的格奥尔格·冯·赫特林首相留任。路德维希国王也住在维特尔斯巴赫宫,而不是慕尼黑王宫。作为国王,他毫不犹豫地去慕尼黑散步,并在土耳其街的一家酒吧见他的中产阶级朋友。即使在他即位后,路德维希仍然对农业充满热情,以至于人们谈到他时,尊敬地称他为“奶农”。和蔼朴实的态度很快使路德维希成为最受欢迎的维特尔斯巴赫亲王。然而,这在他即位后发生了变化,因为在许多同时代的人眼中,他现在缺乏作为睿智君主和父亲形象的魅力。[10]

1914年1月,路德维希为慕尼黑和柏林的外交使团安排了一场聚会和晚宴。尽管巴伐利亚仍然有实行外交政策的权力,但这导致了德皇威廉二世的不满。[10][11]

4月14日,路德维希在慕尼黑以国宾身份接待了奥匈帝国的皇位继承人弗朗茨·斐迪南大公。6月28日,下弗兰肯在巴伐利亚庆祝其百年时,路德维希国王在维尔茨堡收到了一封电报:奥地利皇位继承人弗朗茨·费迪南德在萨拉热窝被暗杀。然而,在7月15日的部长会议上,巴尔干地区的局势未被作为议题讨论。当符腾堡州首相卡尔·冯·魏茨泽克建议召集联邦委员会委员会以便为较小的联邦州找到共同立场时,这一决定是在慕尼黑做出的。尽管如此,莱兴菲尔德伯爵领导下的柏林巴伐利亚公使馆已经有大量公使馆报告。当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于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时,国王不在慕尼黑,而是在他位于洛茨特滕的示范庄园。8月1日,当威廉二世在柏林下令动员时,热情的人群聚集在州首府的维特尔斯巴赫宫前瞻仰国王。[12]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路德维希向柏林发出正式信件,以表达巴伐利亚的声援。后来路德维希甚至声称要为巴伐利亚吞并阿尔萨斯和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市,以获得出海通道。他隐藏的议程是在胜利后维持德意志帝国内普鲁士和巴伐利亚之间的权力平衡。[2]

一个虚假的故事认为,在德国宣战一两天后,[13]路德维希收到了一名25岁的奥地利人的请愿书,请求加入巴伐利亚军队。请愿书很快得到批准,阿道夫·希特勒随即加入了巴伐利亚军队,最终安顿在巴伐利亚后备步兵团第16团,在那里他服役直到战争结束。然而,这个叙述是基于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的回忆。历史学家伊恩·克肖认为,希特勒的故事从表面上看根本不可信,因为在极端危机的日子里,处理这个小问题需要付出非凡的官僚努力。克肖认为,希特勒入伍的原因是官僚错误,而不是官僚效率。事实上,作为一个盟国的国民,他应该被派往奥地利为奥军服役。根据1924年巴伐利亚政府的调查,克肖认为更有可能的情况是,希特勒和其他数千名青年在1914年8月5日左右申请入伍,最初被拒绝,因为当局被申请人淹没并且没有分配他的地方,他最终被召回在第2步兵团(第2营)服役,然后被分配到主要由新兵组成的巴伐利亚后备步兵团第16团(名单团)。[14][15]

1917年,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局势逐渐恶化,11月11日,赫特林出任德国首相兼普鲁士首相,奥托·里特·冯·丹德尔出任王室和外务大臣兼部长会议主席,即相当于巴伐利亚首相的头衔。路德维希被指控对普鲁士盲目忠诚,在战争期间变得越来越不受欢迎。随着战争接近尾声,德国革命在巴伐利亚爆发。1918年10月,慕尼黑变得越来越动荡,啤酒馆和露天场合的政治事件都非常普遍。10月底,巴伐利亚政府公开表示支持皇帝退位。当马克斯·冯·巴登亲王向路德维希提出倡议时,国王保持被动。[2][16][17]

自1917年9月以来已经讨论过,1918年11月2日,根据王室政府与所有议会团体之间的协议,进行了广泛的宪法改革,其中包括引入比例代表制。同一天,路德维希三世批准将君主立宪制转变为议会君主制。3日,在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的推动下,一千人第一次聚集在特蕾西娅草坪一起抗议请求和平,并要求释放被拘留的领导人。尽管不满长期存在于大部分贫困人口中,但叛乱让国王完全措手不及。据说,他是在11月7日例行每天下午在英式花园散步时从一位路人那里得知革命爆发的。[18]当他回到住所时,他发现它基本上被工作人员和警卫抛弃了。晚上7点左右,第一批示威者出现在王室门前。巴伐利亚战争部长菲利普·冯·海林格拉特不得不承认,慕尼黑没有更多的军队来保卫君主制,因为其他地方也有动乱报告,也不能指望外部帮助。鉴于路德维希三世国王的处境岌岌可危,奥托·冯·丹德尔和内政部长弗里德里希·冯·布雷特赖希建议暂时逃离。由于无法再保证国王的安全,他的大臣们让他与宫廷其他人一起乘三辆租来的难民汽车前往基姆高的维尔登沃特城堡。晚上11点左右,国王带着病重的妻子、三个女儿、嫡孙阿尔布雷希特和一个小朝廷,穿着便衣离开了慕尼黑。但后来随行人员不得不逃往贝希特斯加登附近拉姆绍的欣特湖。当国王的安全似乎也在这里受到威胁时,他最终决定离开巴伐利亚,前往奥地利萨尔茨堡附近的阿尼夫城堡避难,[19]他希望能暂时停留。他是德意志帝国第一个被废黜的君主。阿尼夫城堡归巴伐利亚帝国议员莫伊伯爵恩斯特所有,当时他不在。在国王的女儿们尤其是威尔特鲁德公主的日记中详细描述了王室的逃亡和之后的几个月。[20]次日,巴伐利亚人民州宣告成立。[2][16][21]

“维特尔斯巴赫王朝被废黜了!
巴伐利亚从此成为自由州!”

——库尔特·艾斯纳,1918年11月8日共和国宣言

12日,停战后的第二天,首相丹德尔前往阿尼夫城堡看望国王。路德维希给了丹德尔一份阿尼夫宣言,其中宣布解除所有政府官员、士兵和文职官员对他的效忠誓言。他还表示,由于最近发生的事件,他“不再能够领导政府”。第二天,当丹德尔返回慕尼黑时,新成立的库尔特·艾斯纳共和政府发表了该声明。路德维希的声明并不是丹德尔所要求的退位声明。然而,艾斯纳政府对此进行了解释,并补充说,只要路德维希及其家人不违背“人民国家”,欢迎他们作为私人公民返回巴伐利亚。这一声明事实上废黜了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结束了该家族对巴伐利亚738年的统治。[2][16][22]

晚年

路德维希三世返回巴伐利亚。他的妻子玛丽亚·特蕾西亚于1919年2月3日在维尔登沃特城堡/基姆高去世。[2][16]

1919年2月,艾斯纳被暗杀;由于担心自己可能成为反暗杀的受害者,路德维希逃到匈牙利,后来又去了列支敦士登和瑞士。他于1920年4月返回巴伐利亚,再次住在维尔登沃特城堡。在那里,他一直呆到1921年9月,当时他前往匈牙利沙尔堡的纳达斯第城堡。他于10月18日在那里去世。11天后他的尸体被火车运走。成千上万的人向死去的国王致敬;棺材与一匹四手马被带到维尔登沃特,并由众多俱乐部代表团陪同。最后一对巴伐利亚国王夫妇的尸体被存放在那里直到11月5日被送回慕尼黑。[23]尽管担心国葬可能会引发恢复君主制的举动,但这对夫妇在王室、巴伐利亚政府、军事人员和估计有100,000名观众面前获得了荣誉。他们被和王室祖先一起安葬在慕尼黑圣母教堂的地下室中。鲁普雷希特王子不想利用父亲去世的机会强行重建君主制,宁愿通过法律手段来重建。慕尼黑大主教迈克尔·冯·福尔哈伯红衣主教在葬礼上的讲话中明确承诺支持君主制、鲁普雷希特只是宣布他已经继承了与生俱来的权利。[2][16][24]

荣誉

祖先

参考

  1.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Ludwig, Prinz von Bayern, Ein Lebens und Charakterbild, by Hans Reidelbach (München: Eduard Pohls, 1905).
  2.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Ludwig III. von Bayern, 1845–1921, Ein König auf der Suche nach seinem Volk, by Alfons Beckenbauer (Regensburg: Friedrich Pustet, 1987). The standard modern biography.
  3. Stuart Genealogical Tree. Jacobite Heritage. [2013-17-08]. 
  4. - Deutsche-Schutzgebiete Ludwig III.. [2021-08-09]. 
  5. Schmid, Alois, Weigand, Katharina., Die Herrscher Bayerns, München: CH Beck: pp. 384, ISBN 9783406544682 (德文) 
  6. Norbert Lewandowski, Gregor M. Schmid, Das Haus Wittelsbach - die Familie, die Bayern erfand: Geschichten, Traditionen, Schicksale, Skandale, München: Stiebner: pp. 211, ISBN 978-3-8307-1060-8 (德文) 
  7. Dieter Albrecht: Die Prinzregentenzeit 1886–1912/13. In: ISBN: 3406504515
  8. 8.0 8.1 Albrecht. Prinzregentenzeit. München. 2003: 412. ISBN 3-406-50451-5.  已忽略未知参数|scope= (帮助); 已忽略未知参数|online= (帮助)
  9. Allerhöchste Erklärung über die Regentschaft vom 5. November 1913.
  10. 10.0 10.1 10.2 Haus der Bayerischen Geschichte (HdbG - Die Popularität König Ludwigs III.)
  11. 11.0 11.1 historisches-lexikon-bayerns.de (Auswärtige Gesandtschaften in München)
  12. BR (Von der Parade zur Revolution)
  13. 1914年8月1日德国对俄罗斯宣战,2天后对法国宣战。
  14. See, e.g., Toland, John. Adolf Hitler.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1976: 57–58. ISBN 0-385-03724-4.  ("Toland") and Large, David C. Where Ghosts Walked: Munich's Road to the Third Reich. New York: Doubleday & Company. 1997: 48–49. ISBN 0-393-03836-X.  ("Large").
  15. Kershaw, Ian. Adolf Hitler 1889–1936: Hubris.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1999: 89–90. ISBN 0-393-04671-0.  ("Kershaw").
  16. 16.0 16.1 16.2 16.3 16.4 Von der Umsturznacht bis zur Totenbahre: Die letzte Leidenszeit König Ludwigs III., by Arthur Achleitner (Dillingen: Veduka, 1922).
  17. Haus der Bayerischen Geschichte (HdbG - Das Ende des Ersten Weltkrieges)
  18. Haus der Bayerischen Geschichte: Karikatur „Majestät, gengs S’ heim, Revolution is!“
  19. Als der König reißaus nahm. Zeitgeschichte in Martin Irls Archiv: Vor 90 Jahren verliert Bayern seinen Herrscher. In: OberpfalzNetz.de, 21. November 2008
  20. Christiane Böhm (Hg.): Eben noch unter Kronleuchtern … Die Revolution 1918/1919 aus Sicht der bayerischen Königstöchter. München 2018.
  21. 36. Landtag des Königreichs Bayern (1912–1918). [2021-08-10]. 
  22. Anifer Erklärung, 12./13. November 1918 (in German) Historisches Lexikon Bayerns, accessed: 10 May 2008
  23. Stefan März: Das Haus Wittelsbach im Ersten Weltkrieg: Chance und Zusammenbruch monarchischer Herrschaft. Pustet, Regensburg 2013, S. 525.
  24. Beisetzung Ludwigs III., München, 5. November 1921 (德语) Historisches Lexikon Bayerns – Funeral of Ludwig III, accessed: 1 July 2011
  25. 25.0 25.1 Hof- und Staats-Handbuch des Königreich Bayern (1908), "Königliche Orden", pp. 7, 11
  26. Bayern. Hof- und Staatshandbuch des Königreichs Bayern: 1867. Landesamt. 1867: 95. 
  27. 27.0 27.1 27.2 Ludwig III. (Wittelsbach) König von Bayern. the Prussian Machine. [2020-08-07]. 
  28. Staatshandbuch für das Großherzogtum Hessen und bei Rhein (1879), "Großherzogliche Orden und Ehrenzeichen ", p. 11
  29. Ritter-Orden, Hof- und Staatshandbuch der Österreichisch-Ungarischen Monarchie: 50, 52, 55, 1918 (德语) 
  30. Hof- und Staatshandbuch des Großherzogtums Oldenburg0: 1879. Schulze. 1879: 33. 
  31. Hof- und Staats-Handbuch des Königreich Württemberg (1907), "Königliche Orden" p. 28
  32. Real y distinguida orden de Carlos III, Guóa Oficial de España: 153, 1887 (西班牙语) 
  33. Hof- und Staats-Handbuch des Großherzogtum Baden (1896), "Großherzogliche Orden" pp. 63 , 77
  34. Staatshandbuch für das Großherzogtum Sachsen / Sachsen-Weimar-Eisenach (1900), "Großherzogliche Hausorden" p. 16
  35. Sveriges Statskalender: 440, 1905 [2019-02-20] –通过runeberg.org (瑞典语) 
  36. Italia : Ministero dell'interno. Calendario generale del Regno d'Italia. Unione tipografico-editrice. 1900: 54. 
  37. Albert I;Museum Dynasticum N° .21: 2009/ n° 2.
  38. Ordinul Carol I [Order of Carol I]. Familia Regală a României. Bucharest. [2019-10-17] (罗马尼亚语). 
  39.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Justus Perthes, Almanach de Gotha (1921) p. 13

资料

  • Ludwig III. von Bayern, 1845–1921, Ein König auf der Suche nach seinem Volk, by Alfons Beckenbauer (Regensburg: Friedrich Pustet, 1987). The standard modern biography.
  • Ludwig, Prinz von Bayern, Ein Lebens und Charakterbild, by Hans Reidelbach (München: Eduard Pohls, 1905). Particularly good for Ludwig's early life.
  • Von der Umsturznacht bis zur Totenbahre: Die letzte Leidenszeit König Ludwigs III., by Arthur Achleitner (Dillingen: Veduka, 1922). A detailed work about the last three years of Ludwig's life.
  • Ludwig III. König von Bayern: Skizzen aus seiner Lebensgeschichte, by Hubert Glaser (Prien: Verkerhrsverband Chiemsee, 1995). An illustrated catalogue of an exhibition held in Wildenwart in 1995.

外部链接

路德维希三世(巴伐利亚)
维特尔斯巴赫王朝
出生于:1845年1月7日逝世于:1921年10月18日
统治者头衔
前任者:
奥托一世
巴伐利亚国王
1913年11月5日–1918年11月13日
奥托一世共治
君主政体废除
官衔
前任者:
奥托一世
巴伐利亚国王
巴伐利亚元首
1913年11月5日–1918年11月13日
继任者:
库尔特·艾斯纳
巴伐利亚州州长
王位觊觎者
本人 — 名义上的 —
巴伐利亚国王
1918年11月13日-1921年10月18日
继位失败原因:
巴伐利亚王国废除
继任者:
鲁普雷希特

Template:巴伐利亚王位觊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