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王朝、皇朝(英语:dynasty、house)指由同一家族通过不同方式及形式以君主制实施世袭统治的政权与相应的历史时期。全球延续时间最长且仍存在的王朝是日本皇朝,传统上将其建立年份定为公元前660年。
在君主制国家运用权力进行统治的家族集团可称为“王室”或“王家”,又若其君主之头衔为皇帝则可称为“皇室”或“皇家”,而在中华文化圈国家亦称为“宗室”。
史学家通常为某些国族和文明,如古埃及、中国,以王朝更迭形式进行历史分期。因此,“王朝”一词可用于划分由某个家族统治的时代,即“朝代”,并对其期间所发生的事件、趋势、文物等进行论述。
公元20世纪前,各地多数王朝实施父系继承制度,如同法兰克人所实行的萨利克法。在允许女性继承王位的情况下,女性君主之子女继承其位后,一般采用父系命名,故被视为新王朝的成立。然而,欧洲某些国家近代以来通过法令等方式使得女性君主或女性王室成员之子女登基后仍在法理上延续当朝之名号,在名义上避免改朝换代。例如:英国国会于1952年4月通过决议规定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之子女继承其位后仍沿用王朝“温莎”之名。又如:荷兰尽管历经三任女王统治但其王朝的名号仍为“奥兰治-拿骚”。再如:葡萄牙玛丽亚二世之后代继位后仍在法理上延续布拉干萨王朝之统治。女性君主或女性王室成员之子女继承王位后保留原来王朝名号这一情况首次见于公元18世纪的俄罗斯帝国:安娜·彼得罗芙娜之子彼得三世登基为帝后,罗曼诺夫王朝之名号仍得以延续使用,但若以传统父系继承观点则可视彼得三世为荷尔斯泰因-戈托普-罗曼诺夫王朝的成立者。其他王朝则实施母系继承制度,其名号在无须经过法律程序或其他操作的情况下通过女性之后代传承,如同南非林波波省境内的祈雨女王之位。
并非所有君主制政治实体皆由王朝统治;现存在的例子有安道尔亲王国、梵蒂冈城国与耶路撒冷、罗得岛和马耳他圣约翰主权军事医院骑士团。历史上亦有不属于任何王朝的君主,如伦巴底王阿里奥亚尔及拜占庭帝国皇帝福卡斯。某些王朝统治主权国家内部的非主权政治实体,包括今马来西亚境内由九位马来统治者领导的数个王朝和统治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辖下七个酋长国的诸王朝。
名称
“圣朝”[1],又名“国朝”[2],是古代汉字文化圈的国民对自身所属王朝的尊称,见于各类文献和碑刻。“天朝”,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称谓,是各中原王朝的自称,亦是诸藩属国对中原王朝的尊称。
“王朝”与“国号”、“国家”不是相同的概念。例如,越南历史上的莫朝正式国号为“大越”,但因其君主姓“莫”而被史学家称其为“莫朝”;其它沿用“大越”国号的包括李朝(自李圣宗统治起)、陈朝、后黎朝。又如,霍亨索伦王朝自1871年至1918年统治下的德国正式国号为“德意志国”;后来的魏玛共和国及纳粹德国(1933年至1943年间)均保留同样的国号。
中国历史上,王朝名称大多源自于国号。例如,唐高祖李渊所创立的政权定名为“唐”,故史学家以“唐朝”称之。又如,元世祖忽必烈于1271年建国号“大元”,为“元朝”一名的由来。当多个政权皆使用同一国号时,史学家通常为王朝名称冠上“东”、“南”、“西”、“北”、“前”、“后”等词,或以其君主姓氏作为前缀以示区分。例如,晋元帝司马睿建立的“晋”史称“东晋”,以区别于先前晋武帝司马炎创立的同名政权,即“西晋”;五代十国时期由晋高祖石敬瑭所建立的政权亦称作“晋”,史称“后晋”。又如,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取国号“宋”,史称“北宋”,用于区分由宋高宗赵构所建的同名偏安政权,即“南宋”;南北朝时期,宋武帝刘裕建“宋”,该政权因国君姓“刘”故被称之为“刘宋”。再如,以“秦”为国号的有秦始皇嬴政建立的“秦朝”、秦景明帝苻健成立的“前秦”、秦武昭帝姚苌创立的“后秦”、秦武元王乞伏乾归建立的“西秦”。中国以外亦有使用前缀以区分不同王朝的情况,如:南亚的东遮娄其王朝和西遮娄其王朝、越南的前黎朝及后黎朝等。
王朝成员
君主是王朝的主要成员,但任何能够合法继承王位的王室成员均可称为“王朝成员”(dynast)。没有王位继承资格的王室成员则通常不被视为王朝成员。
在历史学与君主主义文献的提及中,倘若王位继承法仍有效,任何一位持有合法王位继承权的家族成员均可视为王朝成员。例如:弗朗茨·斐迪南与妻苏菲于1914年遭暗杀后,其子迈西米利安的奥匈帝国皇位继承权被取消,因为他已不再是哈布斯堡王朝的一员。即便奥地利皇权被废除后,迈西米利安与其后代均不被奥地利君主主义者接受为正统的王位觊觎者,而迈西米利安及其后代亦不曾声称拥有此头衔。
“王朝成员”狭义上可指某王室拥有王位继承权的父系成员,但广义上可包含拥有王族血统与即位资格的母系成员。例如:伊丽莎白二世之侄大卫·阿姆斯特朗-琼斯作为英国王位继承者之一可被视为英国王室成员,但因其不是该家族的父系成员而非温莎王朝的王朝成员。
另一方面,德国贵族恩斯特·奥古斯特五世身为乔治三世的父系后代但未获得英国给予正式封号与头衔,虽然他保有恢复其坎伯兰公爵封号的资格。他因与信奉罗马天主教的卡露莲结婚而被从英国王位继承顺序中除名。
为确保其后代保留王位继承权及享有王室特权,王朝成员的婚姻须符合王室法。例如:威廉-亚历山大与麦西玛的婚姻符合王室法,故其长女凯瑟琳娜-艾玛莉亚为今荷兰储君。然而,威廉-亚历山大之弟约安-弗里索与玛贝尔的婚姻未获得政府和国会的支持,约安-弗里索因此被迫放弃继承荷兰王位之权利,其后代亦不可享有王朝权益。
现存王朝
现今统治主权国家之王朝列表
今存有44个君主制主权国家,其中有42个由王朝实行统治。[注 1]今统治非主权政治实体的王朝(如分别统治马来西亚辖下九个州的八个王朝)则不包含于本列表内。
王朝 | 国家 | 现任君主 | 王朝创立者[注 2] | 王朝发祥地 |
---|---|---|---|---|
温莎王朝[注 3][注 4] House of Windsor |
![]() |
女王 伊丽莎白二世 | 国王 乔治五世[注 5] | 图林根、巴伐利亚 (今德国境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哈利法王朝 House of Khalifa |
![]() |
国王 哈迈德·本·伊萨·本·萨勒曼·阿勒哈利法 | 谢赫 哈利法·本·穆罕默德 | 内志 (今沙特阿拉伯境内) |
比利时王朝[注 10] House of Belgium |
![]() |
国王 菲利普 | 国王 阿尔贝一世[注 11] | 图林根、巴伐利亚 (今德国境内) |
旺楚克王朝 House of Wangchuck |
![]() |
国王 吉格梅·凯萨尔·纳姆耶尔·旺楚克 | 国王 乌颜·旺楚克 | 不丹 |
博尔基亚王朝 House of Bolkiah |
![]() |
苏丹 哈桑纳尔·博尔基亚 | 苏丹 马合谟沙 | 泰里姆[注 12] (今也门境内) |
诺罗敦王朝[注 13] House of Norodom |
![]() |
国王 诺罗敦·西哈莫尼 | 国王 诺罗敦 | 柬埔寨 |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索恩德堡-格吕克斯堡王朝[注 14] House of Schleswig-Holstein-Sonderburg-Glücksburg |
![]() |
女王 玛格丽特二世 | 公爵 腓特烈·威廉 | 格吕克斯堡 (今德国境内) |
![]() |
国王 哈拉尔五世 | |||
德拉米尼王朝 House of Dlamini |
![]() |
国王 姆斯瓦蒂三世 | 首领 德拉米尼一世 | 东非 |
日本王朝[注 16] Imperial House of Japan |
![]() |
天皇 德仁[注 17] | 天皇 神武 | 奈良 (今日本境内) |
哈希姆王朝[注 18] House of Hashim |
![]() |
国王 阿卜杜拉二世 | 国王 侯赛因·本·阿里 | 汉志 (今沙特阿拉伯境内) |
萨巴赫王朝 House of Sabah |
![]() |
埃米尔 萨巴赫·艾哈迈德·贾比尔·萨巴赫 | 谢赫 萨巴赫一世·本·贾比尔 | 内志 (今沙特阿拉伯境内) |
莫舒舒王朝 House of Moshesh |
![]() |
国王 莱齐耶三世 | 最高酋长 莫舒舒一世 | 莱索托 |
列支敦士登王朝 House of Liechtenstein |
![]() |
亲王 汉斯·亚当二世 | 亲王 卡尔一世 | 下奥地利 (今奥地利境内) |
卢森堡-拿骚王朝[注 19] House of Luxembourg-Nassau |
![]() |
大公 亨利[注 20] | 大公 阿道夫 | 拿骚 (今德国境内) |
盘陀诃罗王朝[注 21] Bendahara dynasty |
![]() |
最高元首 阿都拉 | 盘陀诃罗 敦·哈毕·阿都·马日 | 柔佛 (今马来西亚境内) |
格里马尔迪王朝 House of Grimaldi |
![]() |
亲王 阿尔贝二世 | 弗朗索瓦·格里马尔迪 | 热那亚 (今意大利境内) |
阿拉维王朝 Alaouite dynasty |
![]() |
国王 穆罕默德六世 | 苏丹 穆罕默德一世·谢里夫 | 塔菲拉勒特 (今摩洛哥境内) |
奥兰治-拿骚王朝[注 23] House of Orange-Nassau |
![]() |
国王 威廉-亚历山大 | 亲王 威廉一世 | 拿骚 (今德国境内) |
赛义德王朝 House of Said |
![]() |
苏丹 卡布斯·本·赛义德·阿勒赛义德 | 苏丹 艾哈迈德·本·赛义德 | 也门 |
萨尼王朝 House of Thani |
![]() |
埃米尔 塔米姆·本·哈迈德·阿勒萨尼 | 谢赫 萨尼·本·穆罕默德 | 内志 (今沙特阿拉伯境内) |
沙特王朝 House of Saud |
![]() |
国王 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 | 埃米尔 穆罕默德·本·沙特 | 德拉伊耶 (今沙特阿拉伯境内) |
波旁-安茹王朝[注 25] House of Borbón-Anjou |
![]() |
国王 费利佩六世 | 国王 费利佩五世 | 波旁拉尔尚博 (今法国境内) |
贝尔纳多特王朝 House of Bernadotte |
![]() |
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 | 国王 卡尔十四世·约翰 | 波城 (今法国境内) |
扎克里王朝 Chakri dynasty |
![]() |
国王 玛哈·哇集拉隆功 | 国王 拉玛一世 | 大城 (今泰国境内) |
图普王朝 House of Tupou |
![]() |
国王 图普六世 | 国王 乔治·图普一世 | 汤加 |
纳哈扬王朝[注 26] House of Nahyan |
![]() |
总统 哈利法·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 | 谢赫 迪亚卜·本·伊萨·阿勒纳哈扬 | 利瓦绿洲 (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境内) |
现今存有非主权王朝之国家与地区列表
下列为今存有由王朝统治非主权政治实体的主权国家及地区列表。 该类王朝通常统治某一国家或地区辖下之行政区划或部落,通过国家宪法或其他官方形式承认其地位(如统治博茨瓦纳辖下部落之诸王朝),但亦有不被政府认可的非主权王朝(如新西兰国内毛利族“国王运动”所推崇的韦罗韦罗王朝)。
主要王朝列表
本列表并非各国、各地区、各文明的完整王朝列表,而只显示历史上著名及颇具影响力的王朝。
中国
朝代 | 建国 | 亡国 | 开国之君 | 亡国之君 | 民族 |
夏朝 | 禹传位于其子启,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家天下”的先河,结束了部落联盟长期实行的外禅制度,通常被视为夏朝的建立。 | 鸣条之战战败,夏室覆灭。 | 禹 | 桀 | 华夏 |
商朝 | 鸣条之战后,商汤回师西亳召开“景亳之命”大会,在众诸侯的拥护下称王。 | 牧野之战战败,帝辛自焚,商朝灭亡。 | 商汤 | 帝辛 | 华夏 |
西周 | 商朝亡于牧野之战,姬发随后称王,史称“西周”。 | 犬戎之祸中,犬戎攻入西周都城镐京,周幽王姬宫湦被杀,西周灭亡。 | 周武王姬发 | 周幽王姬宫湦 | 华夏 |
东周 | 西周覆灭后,诸侯拥立姬宜臼为王,随后迁都雒邑,史称“东周”。 | 秦国攻陷雒邑,东周亡国。 | 周平王姬宜臼 | 周赧王姬延 | 华夏 |
秦朝 | 秦国灭齐国后统一中原,战国时代终结,嬴政称帝,为秦朝的成立。 | 公元前207年,秦三世嬴子婴投降于刘邦,后被项羽所杀,秦朝灭亡。 | 秦始皇嬴政 | 秦三世嬴子婴 | 华夏 |
西楚 | 公元前206年,项羽自号“霸王”,为西楚之建立。 | 垓下之战中,西楚霸王项羽战败后自刎于乌江,西楚灭亡。 | 西楚霸王项羽 | 西楚霸王项羽 | 华夏 |
西汉 | 楚汉战争中,刘邦胜出并称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 王莽篡位,西汉灭亡。 | 汉高祖刘邦 | 刘婴 | 汉 |
新朝 | 王莽篡位,改国号为“新”。 | 公元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杜吴所杀,新朝覆灭。 | 王莽 | 王莽 | 汉 |
东汉 | 刘秀在绿林军拥护下即位,复国号“汉”,史称“东汉”。 | 公元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刘协禅让帝位,东汉结束。 | 汉光武帝刘秀 | 汉献帝刘协 | 汉 |
曹魏 | 曹丕篡汉为魏,史称“曹魏”。 | 公元265年,司马炎篡位,曹魏灭亡。 | 魏文帝曹丕 | 魏元帝曹奂 | 汉 |
蜀汉 | 刘备于成都称帝,取国号“汉”,史称“蜀汉”。 | 公元263年,刘禅接受谯周意见,率领文武百官出降曹魏,蜀汉亡国。 | 汉昭烈帝刘备 | 蜀汉后主刘禅 | 汉 |
东吴 | 公元222年,曹魏文帝册封孙权为“吴王”,东吴建立。 | 公元280年,晋朝将领杜预率大军进攻东吴,吴末帝孙皓于石头城投降,东吴灭亡。 | 吴大帝孙权 | 吴末帝孙皓 | 汉 |
西晋 | 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随后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 | 晋愍帝司马邺向汉赵投降,西晋结束,中国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 晋武帝司马炎 | 晋愍帝司马邺 | 汉 |
东晋 | 司马睿在群臣拥护下即位,为东晋之开端。 | 刘裕夺取帝位,东晋亡国。 | 晋元帝司马睿 | 晋恭帝司马德文 | 汉 |
汉赵 | 公元304年,刘渊于左国城称王。 | 公元329年,后赵出兵攻占上邽,杀太子刘熙,汉赵亡国。 | 汉光文帝刘渊 | 刘曜 | 匈奴 |
成汉 | 公元304年,李雄称王。 | 东晋将领桓温率兵攻打成汉,成汉末主李势投降。 | 成武帝李雄 | 成汉末主李势 | 氐 |
前凉 | 西晋亡国后,张寔仍据守凉州,形成独立政权。 | 公元376年,前秦大举进攻,凉悼公张天锡投降,前凉灭亡。 | 凉明王张寔 | 凉悼公张天锡 | 汉 |
后赵 | 公元319年,石勒与前赵决裂,自立为王,史称“后赵”。 | 公元351年,石祗被刘显所杀,后赵终结。 | 赵明帝石勒 | 石祗 | 羯 |
前燕 | 慕容皝听从封奕的劝告,自称“燕王”,前燕就此建立。 | 前秦军抓获燕幽帝慕容𬀩,前燕灭亡。 | 燕文明帝慕容皝 | 燕幽帝慕容𬀩 | 鲜卑 |
前秦 | 公元351年,苻健登基为王,定都长安,史称“前秦”。 | 前秦末主苻崇遭西秦凉州刺史乞伏轲弹斩杀,前秦结束。 | 秦景明帝苻健 | 前秦末主苻崇 | 氐 |
后秦 | 淝水之战后,姚苌在关中羌人的推举下自立为王。 | 公元417年,东晋围攻长安,后秦末帝姚泓出降,后秦灭亡。 | 秦武昭帝姚苌 | 后秦末帝姚泓 | 羌 |
后燕 | 慕容垂称帝,建都中山,史称“后燕”。 | 公元407年,冯跋拥立高云为天王,并杀死燕昭文帝慕容熙,部分学者视后燕于此亡国。然而,亦有学者认为后燕亡于公元409年,燕惠懿帝高云被杀,冯跋即位。 | 燕成武帝慕容垂 | 燕昭文帝慕容熙 / 燕惠懿帝高云(具争议) | 鲜卑 |
西秦 | 乞伏乾归自称“秦王”,为西秦之始。 | 公元431年,西秦被胡夏所灭。 | 秦武元王乞伏乾归 | 乞伏暮末 | 鲜卑 |
后凉 | 淝水之战中,前秦大败,吕光据有姑臧,形成独立政权。 | 公元403年,吕隆因后秦、南凉、北凉交相攻逼,降于后秦,后凉覆灭。 | 凉懿武帝吕光 | 吕隆 | 氐 |
南凉 | 公元379年,秃发乌孤称王,建立南凉。 | 西秦出兵攻打南凉,凉景王秃发傉檀投降,南凉结束。 | 凉武王秃发乌孤 | 凉景王秃发傉檀 | 鲜卑 |
南燕 | 公元398年,慕容德自封“燕王”,南燕就此成立。 | 公元410年,南燕亡于东晋。 | 燕献武帝慕容德 | 燕末主慕容超 | 鲜卑 |
西凉 | 李暠自称“凉公”,定都敦煌,建立西凉。 | 公元421年,北凉军围敦煌,西凉末主李恂自杀,西凉亡国。 | 凉武昭王李暠 | 西凉末主李恂 | 汉 |
胡夏 | 公元407年,赫连勃勃叛后秦,自立为王。 | 赫连定欲进攻北凉,反遭吐谷浑派军袭击,兵败被俘,胡夏灭亡。 | 夏武烈帝赫连勃勃 | 赫连定 | 匈奴 |
北燕 | 公元407年,冯跋拥立高云为天王,部分学者视其为北燕开端。然而,亦有学者认为北燕始于公元409年,燕惠懿帝高云被杀,冯跋即位。 | 公元436年,北魏进攻北燕,北燕昭成帝冯弘逃往高句丽,北燕灭亡。 | 燕惠懿帝高云 / 北燕文成帝冯跋(具争议) | 北燕昭成帝冯弘 | 汉 |
北凉 | 公元397年,沮渠男成拥立段业称“凉州牧”,部分学者将此作为北凉开端。然而,亦有学者将公元401年沮渠蒙逊攻杀段业后自立为北凉建国之始。 | 公元439年,北魏大军围攻姑臧,北凉哀王沮渠牧犍出降,北凉灭亡,五胡十六国时期结束。 | 段业 / 北凉武宣王沮渠蒙逊(具争议) | 北凉哀王沮渠牧犍 | 卢水胡 |
北魏 | 公元386年,拓跋珪即代王位,随后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 北魏分裂为东魏及西魏,就此灭亡。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魏孝武帝元修 | 鲜卑 |
东魏 | 公元534年,高欢拥立元善见为帝,建都邺城。 | 公元550年,高洋废魏孝静帝元善见,自立为帝。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鲜卑 |
西魏 | 公元535年,宇文泰拥立元宝炬为帝,建都长安。 | 公元557年,宇文护逼迫魏恭帝拓跋廓禅让,西魏灭亡。 | 魏文帝元宝炬 | 魏恭帝拓跋廓 | 鲜卑 |
北齐 | 高洋废魏孝静帝元善见,自立为帝,开创北齐。 | 公元577年,北齐亡于北周,中国北方重获统一。 | 齐文宣帝高洋 | 齐幼主高恒 | 汉 |
北周 | 宇文护逼迫魏恭帝拓跋廓禅让,由宇文觉即位天王,北周成立。 | 周静帝宇文阐禅让帝位于杨坚,北周至此结束。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周静帝宇文阐 | 鲜卑 |
刘宋 | 刘裕篡夺东晋帝位,建国号“宋”,史称“刘宋”,开启南北朝时期。 | 宋顺帝刘准禅让帝位于萧道成,刘宋灭亡。 | 宋武帝刘裕 | 宋顺帝刘准 | 汉 |
南齐 | 萧道成迫使宋顺帝刘准禅让,建立南齐。 | 齐和帝萧宝融被迫禅让于萧衍,萧衍后改国号,南齐终结。 | 齐高帝萧道成 | 齐和帝萧宝融 | 汉 |
梁朝 | 萧衍即皇帝位后,改国号为“梁”。 | 梁敬帝萧方智时,陈霸先废帝自立,梁朝结束。 | 梁武帝萧衍 | 梁敬帝萧方智 | 汉 |
陈朝 | 公元557年,陈霸先接受梁敬帝萧方智的禅让,后改国号“陈”。 | 公元589年,隋朝击败陈朝,统一中国南北。 | 陈武帝陈霸先 | 陈后主陈叔宝 | 汉 |
隋朝 | 周静帝宇文阐禅让帝位于杨坚,隋朝建立。 | 公元619年,王世充废皇泰主杨侗,隋朝灭亡。 | 隋文帝杨坚 | 皇泰主杨侗 | 汉 |
唐朝 | 李渊迫使隋恭帝杨侑禅让,立国号“唐”。 | 唐哀帝李柷禅让于朱温,唐朝就此覆灭,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 唐高祖李渊 | 唐哀帝李柷 | 汉 |
武周 | 公元690年,武曌废唐睿宗李旦而称帝,改国号“周”,史称“武周”。 | 公元705年,神龙政变爆发,武曌被迫退位。李显复辟后,重新立国号“唐”,武周灭亡。 | 武曌 | 武曌 | 汉 |
后梁 | 公元907年,朱温废唐哀帝李柷自立,成立后梁。 | 京师开封府被后唐军队攻破,后梁随之亡国。 | 梁太祖朱温 | 梁末帝朱友贞 | 汉 |
后唐 | 李存勗于魏州即位,宣布继承唐朝皇统,立国号“唐”,史称“后唐”。 | 后唐亡于辽朝与后晋联军,后唐末帝李从珂自焚而死。 | 唐庄宗李存勗 | 后唐末帝李从珂 | 沙陀 |
后晋 | 石敬瑭受辽朝册封为“大晋皇帝”,建立后晋。 | 辽朝三次进攻后晋,晋出帝石重贵被迫投降,后晋皇室被俘虏至辽朝,后晋灭亡。 | 晋高祖石敬瑭 | 晋出帝石重贵 | 沙陀 |
后汉 | 刘知远于太原称帝,之后改国号为“汉”,史称“后汉”。 | 公元951年,郭威登基为帝,后汉灭亡。 | 后汉高祖刘知远 | 汉隐帝刘承祐 | 沙陀 |
后周 | 公元951年,郭威登基为帝,建立后周。 |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帝位。 | 后周太祖郭威 | 周恭帝柴宗训 | 汉 |
杨吴 | 公元902年,杨行密受唐昭宗李晔封为“吴王”,部分学者以此为杨吴的开端。然而,亦有学者视公元907年唐朝灭亡,杨吴成为独立政权为起始点。 | 吴睿帝杨溥禅让于李昪,杨吴亡国。 | 杨吴太祖杨行密 / 杨吴烈祖杨渥(具争议) | 吴睿帝杨溥 | 汉 |
吴越 | 公元907年,梁太祖朱温册封钱镠为“吴越王”,吴越自此创建。 | 公元978年,吴越忠懿王钱俶为避免战乱主动献土并入北宋,史称“纳土归宋”,吴越至此结束。 | 吴越太祖钱镠 | 吴越忠懿王钱俶 | 汉 |
闽 | 公元907年,梁太祖朱温敕封王审知为“闽王”。 | 建州沦陷,闽天德帝王延政投降南唐,闽国灭亡。 | 闽太祖王审知 | 闽天德帝王延政 | 汉 |
马楚 | 公元907年,梁太祖朱温册封马殷为“楚王”,定都长沙府。 | 公元951年,南唐趁马楚内乱,派军占领长沙府,马楚随之亡国。 | 楚武穆王马殷 | 马希崇 | 汉 |
前蜀 | 王建不服后梁统治,自立为帝,建立前蜀。 | 后唐伐前蜀,蜀军溃败,成都沦陷,前蜀灭亡。 | 前蜀高祖王建 | 前蜀后主王衍 | 汉 |
南汉 | 公元917年,刘䶮于番禺称帝,为南汉之始。 | 公元971年,南汉后主刘𬬮投降于北宋,南汉灭亡。 | 南汉高祖刘䶮 | 南汉后主刘𬬮 | 汉 |
荆南 | 公元924年,唐庄宗李存勗册封高季兴为“南平王”,荆南建立。 | 公元963年,荆湖之战爆发,高继冲纳地归降,荆南灭亡。 | 楚武信王高季兴 | 高继冲 | 汉 |
后蜀 | 孟知祥于成都称帝,定国号“蜀”,史称“后蜀”。 | 公元965年,剑门之战爆发,后蜀后主孟昶投降于北宋,后蜀覆灭。 | 后蜀高祖孟知祥 | 后蜀后主孟昶 | 汉 |
南唐 | 公元937年,李昪夺取杨吴帝位,原立国号“齐”,后改为“唐”,史称“南唐”。 | 北宋名将曹彬攻克金陵,南唐覆灭。 | 唐烈祖李昪 | 南唐后主李煜 | 汉 |
北汉 | 刘旻于太原登基,延续后汉法统,史称“北汉”。 | 公元979年,北宋进攻北汉,汉英武帝刘继元投降,北汉灭亡。 | 汉世祖刘旻 | 汉英武帝刘继元 | 沙陀 |
辽朝 | 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吞并契丹各部后称帝。 | 辽天祚帝耶律延禧被金朝名将完颜娄室俘虏,辽朝灭亡。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 辽天祚帝耶律延禧 | 契丹 |
北宋 |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登基为帝后改国号“宋”,史称“北宋”。 | 宋徽宗赵佶与宋钦宗赵桓被金朝俘虏,史称“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 宋太祖赵匡胤 | 宋钦宗赵桓 | 汉 |
南宋 | 北宋亡后,赵构南逃至应天府即位,史称“南宋”。 | 崖门海战中,宋军全军覆没,宋少帝赵昺投海,南宋亡国。 | 宋高宗赵构 | 宋少帝赵昺 | 汉 |
西夏 | 1038年,李元昊称帝,西夏就此建立。 | 1227年,夏末帝李𪾢投降蒙古帝国,随后被杀,西夏终结。 | 夏景宗李元昊 | 夏末帝李𪾢 | 党项 |
金朝 | 1115年,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称帝,开启金朝。 | 1234年,金朝亡于蒙古帝国与南宋联军,金哀宗完颜守绪自杀,金末帝完颜承麟则死于乱军中。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金末帝完颜承麟 | 女真 |
西辽 | 辽朝灭亡之际,宗室耶律大石出奔,后于可敦城建国,史称“西辽”。 | 1211年,屈出律篡位,部分学者视西辽于此灭亡。然而,因屈出律未改国号,而他又是辽末帝耶律直鲁古之女婿,故某些学者认为西辽直至1218年才亡于蒙古帝国。 | 辽德宗耶律大石 | 辽末帝耶律直鲁古 / 屈出律(具争议) | 契丹 |
元朝 | 1271年,孛儿只斤·忽必烈听取儒士刘秉忠的建议,定国号“大元”。 | 1368年,明军攻陷元大都,元惠宗孛儿只斤·妥懽贴睦尔北逃,元朝结束。 | 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 | 元惠宗孛儿只斤·妥懽贴睦尔 | 蒙古 |
北元 | 1368年,明军攻陷元大都,元廷退居蒙古高原,仍沿用“大元”国号,史称“北元”。 | 1388年,卓里克图汗取消“大元”国号,部分学者故认为北元于此结束。然而,亦有学者视1635年察哈尔部臣服于后金为北元的终结。 | 元惠宗孛儿只斤·妥懽贴睦尔 | 北元后主孛儿只斤·脱古思帖木儿 / 孛儿只斤·额尔孔果洛额哲(具争议) | 蒙古 |
明朝 | 1368年,朱元璋于应天府称帝,建国号“大明”。 | 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崇祯帝朱由检自缢而死,史称“甲申之变”,明朝覆灭。 | 洪武帝朱元璋 | 崇祯帝朱由检 | 汉 |
南明 | 明朝宗室朱由崧于南京即位,保留“大明”国号,史称“南明”。 | 永历帝朱由榔被吴三桂处死,南明亡国。 | 弘光帝朱由崧 | 永历帝朱由榔 | 汉 |
后金 | 1616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称汗,建立后金。 | 1636年,爱新觉罗·皇太极改国号“大清”,为后金的结束。 |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 | 女真 |
清朝 | 1636年,爱新觉罗·皇太极于天眷盛京称帝,取国号“大清”。 |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次年,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退位,清朝灭亡。 |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 | 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 | 满洲 |
朝鲜半岛
朝代 | 建国 | 亡国 | 开国之君 | 亡国之君 | 民族 |
高丽王朝 | 公元918年,王建篡夺泰封王弓裔王位,改国号“高丽”。后陆续消灭新罗及后百济两政权,终结后三国统一天下。
1170年至1270年,武臣政权取代王室执行统治实权。其中的崔氏政权更于1197年至1258年,自崔忠献始世袭统治四世至崔竩。 1269年至1270年间,亲蒙元的高丽王室开始假借蒙古帝国的势力以对抗林衍与林惟茂父子的武臣政权。最终王室于蒙元协助下消灭武臣政权夺回统治实权。 1270年,高丽王朝沦为元朝附庸。 |
1392年,高丽恭让王王瑶被迫退位,高丽王朝结束。 | 高丽太祖王建 | 高丽恭让王王瑶 | 朝鲜 |
朝鲜王朝 | 李成桂废黜高丽恭让王王瑶,于松京自立为王,洪武帝朱元璋赐国号“朝鲜”。 | 1897年,朝鲜高宗李㷩改国号为“大韩帝国”,通常被视为朝鲜王朝的终结。 | 朝鲜太祖李成桂 | 朝鲜高宗李㷩 | 朝鲜 |
大韩帝国 | 1897年,朝鲜高宗李㷩在俄罗斯帝国的支持下称帝并改国号,故大韩帝国广义上可被视为朝鲜王朝的延续。 | 1910年,《日韩合并条约》签订,大日本帝国吞并朝鲜半岛,大韩帝国灭亡。 | 朝鲜高宗李㷩 | 朝鲜纯宗李坧 | 朝鲜 |
日本
朝代 | 简介 | 开国之君 | 当今圣上 | 民族 |
日本皇朝 | 据传说,公元前660年,天照大神之后裔彦火火出见于橿原登基,是为“神武天皇”,为日本皇室之源。由于日本皇室长期世袭统治自始以来不曾间断,理论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改朝换代问题,因此日本的改朝换代标准遂以皇家迁都为依据,直至定都平安京为止。1167年至1868年间,除了第96代后醍醐天皇尊治短暂的建武新政时期(1333年至1336年)以外,伊势平氏(平清盛至宗盛)、河内源氏(源赖朝至实朝)、北条氏(北条时政至守时)、足利氏(足利尊氏至义昭)、织田氏(织田信长至秀信)、丰臣氏(丰臣秀吉至秀赖)与德川氏(德川家康至庆喜)等武家曾经相继世袭罔替取代日本皇室执行统治实权,成为日本中古至近代的改朝换代依据。1868年,武家还政皇室后,日本自第122代明治天皇睦仁始,改朝换代的依据改为以年号更迭为准迄今。日本皇室迄今共传126帝,是全球统治时间最长且仍实行统治的王朝。 | 神武帝彦火火出见 | 今上帝德仁 | 大和 |
越南
朝代 | 建国 | 亡国 | 开国之君 | 亡国之君 | 民族 |
鸿庞氏 | 据传说,炎帝后代帝明封禄续到南方实行统治,建国号“赤鬼”,为鸿庞氏政权之起源。 | 公元前258年,鸿庞氏亡于蜀泮。 | 泾阳王禄续 | 雄璿王 | 百越 |
前李朝 | 公元544年,李贲自封“南越帝”,定都龙编,取国号“万春”。 | 隋朝军队围困古螺城,随后押送后李南帝李佛子至长安,前李朝灭亡。 | 李南帝李贲 | 后李南帝李佛子 | 俚 |
吴朝 | 公元938年,吴权击败南汉大军。次年,吴权称王,建立吴朝。 | 十二使君时期后,吴氏朝廷未能平定诸使君,吴朝不复存在。 | 前吴王吴权 | 南晋王吴昌文、天策王吴昌岌(共治) | 京 |
丁朝 | 丁部领先后击败割据越南北部的十二使君势力,于公元968年统一全国并称帝,建国号“大瞿越”。 | 北宋南侵之际,黎桓被拥立为帝,丁朝覆灭。 | 丁先皇丁部领 | 丁废帝丁璿 | 京 |
前黎朝 | 北宋南侵之际,黎桓被拥立为帝,为前黎朝的开端。 | 1009年,李公蕴获群臣拥立为帝,前黎朝结束。 | 黎大行黎桓 | 黎卧朝帝黎龙铤 | 京 |
李朝 | 1009年,李公蕴获群臣拥立为帝,建立李朝。 | 李昭皇李天馨禅让帝位于陈煚,李朝到此终结。 | 李太祖李公蕴 | 李昭皇李天馨 | 京 |
陈朝 | 陈煚接受李昭皇李天馨禅让,登基为帝,开创陈朝。 | 1400年,胡一元废陈废帝陈𬀪,陈朝灭亡。 | 陈太宗陈煚 | 陈废帝陈𬀪 | 京 |
胡朝 | 1400年,胡一元夺取陈废帝陈𬀪帝位,定国号“大虞”,为胡朝之建立。 | 1406年,永乐帝朱棣派遣军队进攻胡朝。隔年,胡汉苍被俘,胡朝灭亡。 | 胡一元 | 胡汉苍 | 京 |
后陈朝 | 1407年,陈𬱟起兵反抗明朝统治,随后自称“简定帝”,建立后陈朝。 | 1413年,明军攻破清化,重光帝陈季扩被擒,在解送燕京途中投海自尽,后陈朝覆灭。 | 简定帝陈𬱟 | 重光帝陈季扩 | 京 |
黎初朝 | 1427年,黎利击败明军,次年称帝,为后黎朝之始,史称“黎初朝”。 | 1527年,莫登庸逼迫黎恭皇黎椿禅让,黎初朝至此结束。 | 黎太祖黎利 | 黎恭皇黎椿 | 京 |
莫朝 | 1527年,莫登庸逼迫黎恭皇黎椿禅让,建立莫朝。 | 1677年,黎中兴朝出兵讨伐莫朝,莫朝兵败,就此灭亡。 | 莫太祖莫登庸 | 莫敬宇 | 京 |
黎中兴朝 | 1533年,黎宁被阮淦拥立为帝,重建后黎朝,史称“黎中兴朝”。
1545年至1787年,郑主自郑检始代代世袭取代皇帝对国家的统治实权,并与阮淦之后裔-广南国阮主自阮潢始分治黎中兴朝的辖下领土。 |
1777年,西山军攻陷广南国都,阮主政权灭亡。末两代阮主阮福淳与阮福旸被杀。 | 黎庄宗黎宁 | 昭统帝黎维祁 | 京 |
西山朝 | 阮岳于阇槃城称王,建立西山朝。 | 阮主后裔阮福映率军入侵西山朝,西山朝覆灭。 | 泰德帝阮岳 | 景盛帝阮光缵 | 京 |
阮朝 | 阮福映率军入侵西山朝得胜,阮朝建立。 | 1945年,日本投降后爆发八月革命。随后,保大帝阮福永瑞退位,阮朝灭亡。 | 嘉隆帝阮福映 | 保大帝阮福永瑞 | 京 |
东南亚
南亚(印度次大陆)
- 诃黎王朝
- 幼龙王朝
- 难陀王朝
- 孔雀王朝
- 朱罗王朝
- 潘地亚王朝
- 百乘王朝
- 巽伽王朝
- 甘婆王朝
- 贵霜帝国
- 笈多王朝
- 伐迦陀迦王朝
- 帕拉瓦王朝
- 卡达姆巴王朝
- 西恒伽王朝
- 普西亚布蒂王朝
- 遮娄其王朝
- 瞿折罗-普腊蒂哈腊王朝
- 波罗王朝
- 罗湿陀罗拘陀王朝
- 帕拉玛拉王朝
- 雅达瓦王朝
- 曷萨拉王朝
- 东恒伽王朝
- 卡卡提亚王朝
- 库特布沙希王朝
- 卡尔吉王朝
- 图格鲁克王朝
- 毗奢耶那伽罗王朝
- 赛义德王朝
- 洛迪王朝
- 阿迪勒·沙阿王朝
- 帖木儿王朝
- 苏尔王朝
- 杜兰尼王朝
- 沙阿王朝(专权首相拉纳王朝曾取代沙阿王朝执行尼泊尔的统治实权)
中东
- 阿契美尼德王朝
- 塞琉古帝国
- 阿萨息斯王朝
- 萨珊王朝
- 哈斯蒙尼王朝
- 倭马亚王朝
- 阿拔斯王朝
- 白益王朝
- 塞尔柱王朝
- 花剌子模王朝
- 伊儿汗国
- 奥斯曼王朝
- 莫扎法尔王朝
- 萨非王朝
- 阿夫沙尔王朝
- 沙特王朝
- 桑德王朝
- 卡扎尔王朝
- 巴列维王朝
欧洲大陆
- 儒略-克劳狄王朝
- 弗拉维王朝
- 安敦尼王朝
- 塞维鲁王朝
- 君士坦丁王朝
- 马其顿王朝
- 杜卡斯王朝
- 科穆宁王朝
- 巴列奥略王朝
- 阿吉德王朝
- 墨洛温王朝
- 加洛林王朝
- 卡佩王朝
- 奥尔登堡王朝
- 波拿巴王朝
- 法兰克尼亚王朝
- 霍亨斯陶芬王朝
- 哈布斯堡王朝
- 维特尔斯巴赫王朝
- 霍亨索伦王朝
- 韦廷王朝
- 美第奇家族
- 萨伏依王朝
- 贝尔纳多特王朝
- 阿维斯王朝
- 布拉干萨王朝
- 留里克王朝
- 罗曼诺夫王朝
- 卡拉乔杰维奇王朝
英格兰
朝代 | 建国 | 亡国 | 开国之君 | 亡国之君 |
威塞克斯王朝 | 公元927年,威塞克斯国王埃塞尔斯坦攻灭六国,七国时代终结,威塞克斯王朝于此建立。 | 1066年,诺曼人征服英格兰,攻灭威塞克斯王朝。埃德加虽被立为英格兰国王,但因其从未加冕而地位备受史学界争议。 | 埃塞尔斯坦 | 忏悔者爱德华 / 埃德加二世(具争议) |
丹麦王朝 | 1013年,时任丹麦国王斯韦恩攻克英格兰,开启克尼特林王朝统治英格兰时期,英国史学界称“丹麦王朝”。 | 1042年,哈德克努特暴毙,忏悔者爱德华击败丹麦军队,丹麦王朝于英格兰的统治终结,威塞克斯王朝复辟。 | 斯韦恩 | 哈德克努特 |
诺曼底王朝 | 1066年,诺曼人征服英格兰,攻灭威塞克斯王朝,开创诺曼底王朝。 | 亨利一世死后,英格兰爆发内战,王位实际落入其外甥斯蒂芬手中。1153年,安茹伯爵亨利领军渡海入侵,导致诺曼底王朝灭亡。 | 威廉一世 | 亨利一世 / 玛蒂尔达(具争议) |
金雀花王朝 | 1154年,斯蒂芬去世,玛蒂尔达之子亨利二世继位,金雀花王朝由此建立。 | 1399年,亨利四世推翻其堂兄理查二世,金雀花王朝正支的统治结束。 | 亨利二世 | 理查二世 |
兰开斯特王朝 | 1399年,亨利四世推翻其堂兄理查二世,英格兰王位传至金雀花王朝分支——兰开斯特王朝。 | 亨利六世遭爱德华四世杀害,兰开斯特王朝灭亡。 | 亨利四世 | 亨利六世 |
约克王朝 | 莫提梅路口战役中,亨利六世大败,爱德华四世于伦敦即位,英格兰王位于此传至金雀花王朝另一分支——约克王朝。 | 亨利·都铎领导的军队于博斯沃思原野战役中击败理查三世,约克王朝覆灭。 | 爱德华四世 | 理查三世 |
都铎王朝 | 博斯沃思原野战役中,理查三世兵败,亨利·都铎随后登基为英格兰国王,建立都铎王朝。 | 无子嗣的伊丽莎白一世崩后,时任苏格兰国王的詹姆士六世入继英格兰王位,都铎王朝终结。 | 亨利七世 | 伊丽莎白一世 |
斯图亚特王朝 | 伊丽莎白一世崩后,时任苏格兰国王的詹姆士六世入继英格兰王位,开启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格兰时期。 | 1714年,安妮去世。至此,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终结。 | 詹姆士一世 | 安妮 |
汉诺威王朝 | 1714年,安妮去世,汉诺威选侯格奥尔格一世·路德维希继承王位,汉诺威王朝统治英格兰时期于此开始。 | 维多利亚驾崩后,其长子阿尔伯特·爱德华继位。由于爱德华冠父姓,故代表汉诺威王朝统治的结束。 | 乔治一世 | 维多利亚 |
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 | 维多利亚驾崩后,其长子阿尔伯特·爱德华继位,为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统治的开端。 |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存在的反德国情绪,为争取民意,乔治五世将王朝名称由“萨克森-科堡-哥达”改为“温莎”。 | 爱德华七世 | 乔治五世 |
朝代 | 建国 | 历任君主 | 开国之君 | 现任君主 |
温莎王朝 | 1917年,为争取民意,乔治五世将王朝名称由“萨克森-科堡-哥达”改为“温莎”,统治延续至今。 | 乔治五世、 爱德华八世、 乔治六世、 伊丽莎白二世 |
乔治五世 | 伊丽莎白二世 |
非洲
- 埃及第一王朝
- 埃及第三王朝
- 埃及第四王朝
- 埃及第五王朝
- 埃及第六王朝
- 埃及第十一王朝
- 埃及第十二王朝
- 埃及第十三王朝
- 埃及第十四王朝
- 埃及第十八王朝
- 埃及第十九王朝
- 埃及第二十王朝
- 托勒密王朝
- 法蒂玛王朝
- 阿尤布王朝
- 穆罕默德·阿里王朝
- 扎格维王朝
- 所罗门王朝
- 伊德里斯王朝
- 马林王朝
- 瓦塔斯王朝
- 阿拉维王朝
政治家族
共和制国体中,统治不会通过世袭而自动传承,但政治权力经常集中于血脉相连的几人。“政治家族”这一概念不该与“家族独裁”混淆;古巴的卡斯特罗家族、阿根廷的裴隆家族、多哥的纳辛贝家族、加蓬的邦戈家族、赤道几内亚的恩圭马家族、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卡比拉家族、阿塞拜疆的阿利耶夫家族、叙利亚的阿萨德家族及朝鲜的金氏家族属于后者。
下列为数个活跃于共和国政坛的政治家族:
- 孟加拉齐亚·拉赫曼家族
- 孟加拉谢赫·穆吉布·拉赫曼家族
- 缅甸昂山家族
- 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
- 印度尼赫鲁-甘地家族
- 巴基斯坦、印度真纳家族
- 巴基斯坦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家族
- 巴基斯坦纳瓦兹·谢里夫家族
- 中华民国蒋氏家族
- 印度尼西亚苏卡诺家族
- 尼泊尔柯伊拉腊家族
- 尼加拉瓜索摩查家族
- 菲律宾格洛丽亚·马卡帕加尔-阿罗约家族
- 菲律宾柯拉蓉·艾奎诺家族
- 菲律宾约瑟夫·埃斯特拉达家族
- 菲律宾费迪南德·马科斯家族
- 新加坡李光耀家族
- 斯里兰卡所罗门·班达拉奈克家族
- 英国约翰·丘吉尔家族
- 美国约翰·亚当斯家族
- 美国布什家族
- 美国比尔·克林顿家族
- 美国马里奥·库默家族
- 美国威廉·亨利·哈里森家族
- 美国肯尼迪家族
- 美国罗伯特·李家族
- 美国休伊·皮尔斯·朗家族
- 美国罗斯福家族
- 美国威廉·霍华德·塔夫脱家族
- 美国尤德尔家族
参见
注释
- ↑ 现存由非王朝成员统治的君主制主权实体有:
- ↑ 王朝创立者未必等同于统治某一政治实体的首位君主。例如:威廉一世虽作为今统治荷兰王国之奥兰治-拿骚王朝的开创者,但他却从未以君主身份统治荷兰王国。
- ↑ 温莎王朝源自韦廷王朝分支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1917年,王朝正式由“克森-科堡-哥达”更名为“温莎”。
- ↑ 所有奉伊丽莎白二世为其君主及国家元首的主权国家可称为“英联邦王国”。
- ↑ 1917年以前,乔治五世是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一员。
- ↑ 包括:
- ↑ 巴巴多斯于2020年9月宣布将于2021年11月前废除君主制。届时,温莎王朝将不再统治巴巴多斯。
- ↑ 新西兰王国包括:
- ↑ 包括:
安圭拉
- 根西行政区(皇家属地;不属于英国本土或海外领土的一部分)
泽西行政区(皇家属地;不属于英国本土或海外领土的一部分)
百慕大
英属南极领地
英属印度洋领地
开曼群岛
福克兰群岛
直布罗陀
马恩岛(皇家属地;不属于英国本土或海外领土的一部分)
蒙特塞拉特
皮特凯恩、亨德森、迪西和奥埃诺群岛
圣赫勒拿、阿森松和特里斯坦-达库尼亚
南乔治亚和南桑威奇群岛
亚克罗提利与德凯利亚主权基地区
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
维尔京群岛
- ↑ 比利时王朝源自韦廷王朝分支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1920年,王朝正式由“萨克森-科堡-哥达”更名为“比利时”。
- ↑ 1920年以前,阿尔贝一世是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一员。
- ↑ 为王室自称,学术界目前就博尔基亚王朝起源仍存争议。
- ↑ 诺罗敦王朝是跋摩王朝的分支。
- ↑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索恩德堡-格吕克斯堡王朝是奥尔登堡王朝的分支。
- ↑ 包括:
- ↑ 日本王朝,又称“大和王朝”或“菊花王朝”,是全球延续时间最长且仍实行统治的王朝。该王朝自成立至今,已不间断统治日本两千余年。
- ↑ 因日本君主之头衔为天皇,故日本是当今世界上仅存的狭义上的帝国。
- ↑ 哈希姆王朝是阿里王朝的分支。
- ↑ 卢森堡-拿骚王朝源自拿骚王朝与波旁-帕尔马王朝分支拿骚-魏尔堡王朝。
- ↑ 因卢森堡君主之头衔为大公,故卢森堡是当今世界上仅存的主权大公国。
- ↑ 盘陀诃罗王朝为现今统治彭亨及登嘉楼之王朝。现任彭亨苏丹兼任马来西亚最高元首。
- ↑ 马来西亚最高元首之位是由统治者会议从国内九位世袭统治者中遴选出而产生,任期五年。
- ↑ 奥兰治-拿骚王朝是拿骚王朝的分支。另外,威廉-亚历山大通过贝娅特丽克丝亦有利珀王朝血统。
- ↑ 荷兰王国包括:
- ↑ 波旁-安茹王朝是波旁王朝的分支。
- ↑ 纳哈扬王朝为现今统治阿布扎比之王朝。现任阿布扎比酋长兼任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总统。
- ↑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总统之位是由联邦最高委员会任命而产生,任期五年,自1971年建国以来一直由阿布扎比酋长出任。
- ↑ 自2011年,黑山正式承认佩特罗维奇-涅戈什王朝有限的非政治地位及赋予其文化推广职责。佩特罗维奇-涅戈什王朝是1696年至1918年间统治黑山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