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禅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坐禅梵语:pratisaṃlāna, pratisaṃlayana;巴利语:paṭisallānā, paṭisallīna)[1][2][3],又称禅坐打坐静坐燕坐宴坐,是指在静室内以坐姿禅修,源起于印度瑜伽。步行走动禅修叫作行禅、经行梵语:caṅkramati;巴利语:caṅkamati)。

禅修的坐姿有很多,其中最受尊崇的是七支坐法。传入中国之后,道教及儒教也将坐禅列为自我修练方法之一。

用语

坐禅是静坐、独处禅修的意思[1],pratisaṃlāna/paṭisallānā或又译为宴坐、燕坐、独一静处、禅思[4]禅定[4][5]

历史

佛陀成道时,于菩提树下端坐静思,其后又在阿逾波罗树(ajapāla)下七天、目真邻陀树(mucilinda)下七天、罗阇耶恒那树(rājāvatana)下七天端坐思惟,这是佛教坐禅之始[6]。又,经藏中记载佛陀成道后,会在白日坐禅,傍晚用功完毕,从静室出来,接着在屋外阴影处经行[7]

菩提达摩东渡后,禅宗渐兴,专以修禅为悟道要法,提倡二入四行,壁观安心。此外,僧叡慧远智𫖮等皆劝人坐禅[6]。以坐禅为名称的著作,例如:

禅坐姿势

佛教将威仪分成行(gamana)、住(梵 sthāna;巴 thāna)、坐(梵 nisadyā;巴 nisajjā)、卧(sayana)四者,禅修主要是以坐姿为主,经行为辅。但是坐禅之中又可以分成许多不同的细项,但是传统上以七支坐法为最圆满的修行方式。

七支坐法

七支坐法,指的是手、足、背、肩、舌、口、眼七个位置的动作。

  1. 双足结跏趺坐
  2. 手结法界定印
  3. 脊背挺直,腰挺,放松
  4. 双肩平正,放松
  5. 舌尖略抵上颚
  6. 口闭
  7. 眼睛微张,闭八分,开二分,视线落在前方

半跏趺坐

跪坐

正坐

禅坐用具

参见

参考文献

  1. 1.0 1.1 阿含辞典 - 坐禅. [2020-04-23]. 
  2. 燕坐 - NTI Reader. [2020-04-23]. 
  3. 《杂阿含807经》: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欲二月坐禅,诸比丘勿复往来,唯除送食比丘及布萨时。”
    《相应部54相应11经》:在那里,世尊召唤比丘们:“比丘们!我要独坐三个月(temāsaṃ paṭisallīyituṃ),除以一人送施食外,不论谁都不应该来见我。”
  4. 4.0 4.1 《杂阿含968经》:给孤独长者作是念:“我今出太早,世尊及诸比丘禅思未起,我宁可过诸外道住处。”
    《别译杂阿含202经》:(给孤独长者)复作是念:“我若往彼,日时故早,如来犹未从禅定起,我今应先至彼外道所住之处。”
    《增支部10集93经》:那时,屋主给孤独这么想:“这大概不是见世尊的适当时机,世尊在独坐(Paṭisallīno bhagavā);也不是见值得尊敬的比丘们的适当时机,值得尊敬的比丘们在独坐,让我前往其他外道游行者们的园林。”
  5. 《杂阿含234经》:时,舍利弗从禅觉(pratisaṃlayanād vyutthāya),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
    《中部151经》:那时,尊者舍利弗在傍晚时,从独坐中出来(paṭisallānā vuṭṭhito),去见世尊。抵达后,向世尊问讯,接着在一旁坐下。
  6. 6.0 6.1 佛光大词典 - 坐禅. [2020-04-23]. 
  7. 《中阿含婆罗婆堂经》:尔时,世尊则于晡时从燕坐起,堂上来下,于堂影中露地经行
    《长部27经世界开端经》:那时,世尊在傍晚时,从独坐(paṭisallānā)中出来,从高楼下来后,在屋外高楼影子处经行(caṅkama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