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像生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草山玉溪所藏文官石翁仲

石像生,又称石翁仲,是汉字文化圈君主、皇族贵族、高官显要坟前的石雕,多立于神道前,作为驱邪镇墓、地位标记、于表彰死者生前的功绩的用途,造型有獬豸麒麟等动物,以及人型的石雕像等[1]

石象生是墓主身份的重要标志,从东汉至明清皆以法律形式规定石刻的数量和式样。如《明会典》记载公侯和一二品官员的神道二侧可列华表,设石虎、石羊、石马和文武石翁仲各一对;三品官减石人一对;四品官列华表、设石马、石虎各一对;五品官列石望柱;六品以下官员不准设置石刻。

对翁仲最早的文献记载是《淮南子·氾论训》东汉高诱对“之时,高为台榭,大为苑囿,远为驰道,铸金人”一句的注释,说:“秦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有长人见于临洮,其高五丈,足迹六尺,放写其形,铸金人以象之,翁仲、君何是也”。随后,“翁仲”一名又见于《史记索隐》引谢承《后汉书》:“铜人,翁仲,翁仲其名也。”,及“各重千石,坐高二丈,号曰翁仲”等等。学者认为[2][3],翁仲是汉以后受到草原民族影响出现在陵墓前神道两侧的石刻人像之名,草原民族的此类石像被一些学者称作“突厥墓前石人”、“亚欧草原石人”等[4][5][6][7][8][9]。而李零则进一步认为,“翁仲”一名可能是外来语(参考蒙古语ongon翁衮“偶像”,突厥语oŋžia)。[2]

后来,翁仲演变出了李翁仲阮翁仲的传说。[3]

参见

参考资料

  1. 昭陵的建筑——扑朔迷离的石象生
  2. 2.0 2.1 李零.《翁仲考》,载《入山与出塞》[M].北京: 文物出版社,2004.p.41-69.
  3. 3.0 3.1 庞希云,李志峰. 文化传递中的想像与重构——中越“翁仲”的流传与变异[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76-85.
  4. 刘永连. 突厥石人新探[J]. 贵州民族研究,2006,02:139-144.
  5. 任宝磊. 略论新疆地区突厥石人分布与特征[J]. 西域研究,2013,03:87-94+155-156.
  6. 任宝磊. 新疆地区的突厥遗存与突厥史地研究[D].西北大学,2013.
  7. 陈凌. 突厥葬俗和祭祀有关的几个问题[A].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2007:12.
  8. 刘文锁. 突厥的墓上祭祀[A].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2007:24.
  9. 包桂红. 从“萨满”思想解读亚欧草原石人及其手中杯[J]. 世界宗教文化,2013,05:7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