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济语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扶余-百济语
母语国家和地区百济
区域朝鲜半岛
年代5至7世纪[1]
语系
语言代码
ISO 639-3xpp
语言学家列表xpp
古百济语
韩-百济语
母语国家和地区百济
区域朝鲜半岛
年代5至7世纪[1]
语系
未分类
朝鲜语系存疑[2]) (日本语系存疑
语言代码
ISO 639-3pkc
 pkc
Glottologpaek1234[3]
朝鲜半岛三国时代,绿色是百济

百济语朝鲜三国时代百济的语言,资料很少,一些研究者认为其是混合语言。至少部分材料显示,其和毗邻的新罗王国古朝鲜语有关,另一些材料则指向半岛日语

早期材料中的描述

百济是韩国东南部马韩的后继者。 中国史书《三国志》(3世纪)认为马韩的语言和彼此相似的北部的高句丽、东部的弁韩辰韩不同。《后汉书》(5世纪)记载弁韩和辰韩使用不同的语言。[4]:35–36

据朝鲜史书《三国史记》,百济由高句丽的移民南下建立,据此百济语与扶余语系高句丽语之间存在很大关联;据《梁书》(635),百济语和高句丽语很像。[4]:44这可从一些词汇中得到印证。然而即便这是正确的,也无法确定百济当地土著的马韩居民说的是何种语言,他们可能说的是高句丽与马韩的一种混合语言。弁韩和辰韩则分别由伽倻新罗继承。百济东南的伽倻是三韩土著居民建立的国家,他们的语言伽倻语日本语族存在一定联系,因此百济的三韩土著居民也可能使用与日本语族相近的一种语言。《周书·列传第四十一·异域上》(636)记载:[5]:119

王姓夫余氏,号于罗瑕,民呼为鞬吉支,夏言并王也。

基于这段话和日本史书《日本书纪》(720)中的部分百济词汇,以河野六郎为始的许多研究者认为百济王国是双语的,贵族使用扶余语族语言而平民使用朝鲜语族语言。[6]:84–85[7]:766[8]:20–21 地名证据,特别是《三国史记》中的地名支持日本语系语言在这个时代的前几个世纪里使用于朝鲜半岛中南部。尤哈·扬胡宁认为百济用随后被朝鲜语取代的半岛日语[9]:294亚历山大·沃文对于这种可能性显得更谨慎,但找到了2个百济语和日语的同源词,他认为这可用来支持百济语的日本底层。[10]:224, 237–238[a]地名学证据显示,百济语事实上是两种不同的语言混合而成:一种是扶余-百济语,与高句丽语存在联系;另一种是韩-百济语,与伽倻语和日本语存在联系。[11]

语言学资料

百济语没有现存成句的文献。[12]:49主要的共时词汇证据来自中日史书里的少数词汇及一些古地名。[10]:223

《日本书纪》

日本史书《日本书纪》于8世纪早期从更早的材料编纂而成,其中包括一些来自百济的,共记录了42个百济词汇。这些词汇转写为上代日本语音节(C)V的形式,大大限制了记音的准确性。[13]:424–427, 436–438

来自《日本书纪》的家族与社会词汇
词汇 转写 比较
上代日语 中世朝鲜语[b] 通古斯语族
统治者 ki1si ki1si 使者[c]
orikoke
王后 oruku el-Gǐ-l 结交
伴侣 siso orikuku el-Gǐ-l 结交
makari orikuku makar- 委托 el-Gǐ-l 结交
kuno orikuku el-Gǐ-l 结交
pasikasi pěs 陪伴 + kas 妻
低位配偶 epasito pěs 陪伴
王子 sesimu sonahi 雄性
高官 makari daro makar- 委托
主人 nirimu nǐm 主人
kaso2 kaso2
omo2 omo2 eme-ním 母 满语 eme 母
儿童 yomo 满语 jui 儿
makari yomo makar- 委托
高丽 koku
高丽 kokusori
ki2 ki2
sasi cás 城
ko2po2ri ko2po2ri 区 kwoúl, kwowólh < *kopor 县级,区
pure
suki1 súkoWol 县
村长 sukuri
其他来自《日本书纪》的词
词汇 转写 比较
上代日语 中世朝鲜语[b] 通古斯语
上,北 okosi oko2s- 升,起 wuh 顶 *ugi- 顶
kuma kuma 熊 kwǒm 熊
在下面 arusi/arosi aláy 在下面
腰带 sitoro stúy 腰带
负荷 no2 no2- 负荷
kuti kuti 鹰
nuri nolo 渡口
wire wiya 礼
解释 wosa wosa 译员
sema sima 岛,领地 syěm 岛
ko2ni há- 多
在下面 oto2 oto2 年轻
siso sús 之间
mure mworwó 山,山脊 *mulu 山脊
poka poka 外,他 pask 外
aripisi alph 前
pesu 满语 fise 棚
nare/nari nǎyh 溪 *niaru 湖,沼
上面 soku

早期日本进口了许多百济、伽倻手工艺品,上面给出的证据说明,一些上代日本语形式可能在那时从百济借入。[15]:59借词证据也可解释kaso2“父”、ki2 “城”、ko2po2ri“区”和kuti“鹰”限于上代日语西部方言,而和东部方言、琉球语族没有对应同源词。[10]:226–227 另外,对于某些词汇如“父”“母”有横跨日本语族的上代日本语形式(分别是titi和papa)。[14]:92–94 Bentley认为如kuma“熊”和suki2“村”的词从百济进入日语。[15]:59–60沃文发现日语里发现的百济词对整个朝鲜语族来说也是普遍的,如sema“岛”、kuma“熊”。[10]:226–227

其他材料

中世朝鲜语文本《龙飞御天歌》将古百济国都“熊津”转写为kwomá nolo,和来自日本书纪的两个形式很像。[4]:45周书·列传第四十一·异域上》(636)记录了3个百济语词汇:[5]:119[d]

  • 于罗瑕ʔyo-la-hae 王 (贵族使用)
  • 鞬吉支kjon-kjit-tsye 王 (平民使用)
  • 于陆ʔyo-ljuwk 王后

这些可能和日本书纪里的'orikoke“王”、ki1si“统治者”和oruku“王后”分别是一样的。[5]:121–124 梁书《列传第四十八》(635)给出下列百济词汇:[10]:232–233* kuH-mae (固麻) 'ruling塞

  • yem-luX (檐鲁) 解决
  • pjuwk-syaem (复衫) 襦
  • kwon (裈) 裤子这些词没有朝鲜来源,但沃文认为前两个可分析为来自日语的复合词。[10]:232–233一些百济地名出现在《三国史记·杂志第六》(于1145年由更早的材料编篡而来),其中有个“夫里”pju-liX,可以和现代朝鲜语pul“平”比较。[4]:44–45

木匾

考古发现了一些百济晚期的木匾,其中有些有以本土句法重新排列的文言文词汇。从这些材料中可以发现,百济语词序和古朝鲜语相似。没有发现非争议性的非汉语语法词素证据,这与新罗文本不同。[16]:290–298和新罗匾对比,百济匾更倾向于直接照搬没有本地语法影响的汉语文言句法和词汇。[16]:299–301匾包含12个地名和77个个体词。[16]:276从这些专有名词中共识别出147个记音字,但这不利于基于语音构拟。[16]:362 一块匾发现于602年百济建造的弥勒寺,上面有些本土数词,可能是一系列日期。这块匾本身是660年百济陷落后统一新罗时代早期的材料,它的正字法却和古朝鲜语正字法相异。在现存新罗文献中本土数词由类似越南喃字的形声字记录,但在这块匾上汉字完全表音。李承宰据此认为这块匾记录了百济语数词。朝鲜语数词有一个“邑”*-(ə)p后缀,可能和早期中世朝鲜语序数后缀*-m相关。[16]:87–99[e]

-
数字 木匾文 构拟 中世朝鲜语[b]
1 伽第邑 *gadəp[f] honáh
2 矣毛邑 *iterəp[g] twǔlh
3 新台邑 *saidəp sěyh
5 刀士邑 *tasəp tasós
7 日古邑 *nirkop nilkwúp
二[?]口邑[h] *ni[?]kup
8 今毛邑 *jeterəp yetúlp
[以?]如邑[i] *[je?]təp

相关条目

注释

  1. “尽管证据限制在上面2个词中,且距离确凿的事实仍然很远,百济很可能像新罗一样有日语底层。明确证据的缺乏或许可以归因于百济在比新罗早得多的时候被外来的朝鲜语使用者征服。”[10]:233
  2. 2.0 2.1 2.2 用耶鲁罗马音转写,这是研究朝韩历史的标准转写。[4]:10通过将高调音节标记来记录声调。升调(ǒ)指向更早期的双音节形式。[4]:163–164
  3. 古日语词汇可能借自新罗语。[14]:155
  4. 汉字记音用白一平中古汉语转写方案
  5. 匾上的邑字实际上是一个周期性的占位符,不在Unicode中收录,但字形极像邑。
  6. 比较古朝鲜语“一等”*HAton “一”。[16]:91
  7. 比较中世朝鲜语ithul “两天”。[16]:89
  8. 第二个字难以辨识。
  9. 第一个字的下半难以辨认,无法确定。

参考

  1. 1.0 1.1 扶余-百济语 at MultiTree on the Linguist List 引证错误:<ref>标签无效;同一name(名称)“linglist”以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2. [1] “韩-百济(“韩”指显然本土的非扶余高句丽语;比如朝鲜语就属于韩语)”
  3. Hammarström, Harald; Forkel, Robert; Haspelmath, Martin; Bank, Sebastian (编). Paekche. Glottolog 2.7. Jena: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of Human History. 2016. 
  4. 4.0 4.1 4.2 4.3 4.4 4.5 Lee & Ramsey (2011).
  5. 5.0 5.1 5.2 Vovin (2005).
  6. Kōno (1987).
  7. Kim (2009).
  8. Beckwith (2004).
  9. Janhunen (2010).
  10.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Vovin (2013).
  11. Nordhoff, Sebastian; Hammarström, Harald; Forkel, Robert; Haspelmath, Martin, eds. (2013). "Paekche". Glottolog. Leipzig: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
  12. Nam (2012).
  13. Bentley (2000).
  14. 14.0 14.1 Vovin (2010).
  15. 15.0 15.1 Bentley (2001).
  16.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Lee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