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沅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李星沅
清同治五年芋香馆刻《李文恭公遗集》之李文恭公像
清同治五年芋香馆刻《李文恭公遗集》之李文恭公像
大清 两江总督
籍贯湖南湘阴县
族裔汉族
字号字子湘,号石梧
出生嘉庆二年(1797年)
湖南湘阴县
逝世咸丰元年(1851年)
广西武宜县
墓葬湖南长沙县魏家山
出身
  • 道光十二年(1832年)壬辰恩科进士出身
著作
芋香山馆诗文集,李文恭公奏议集,李文恭公全集,李星沅日记。

李星沅(1797年—1851年),字子湘,号石梧, 谥文恭。湖南湘阴人(今汨罗市川山坪镇三姊桥)[1] 。清朝政治人物。参与禁烟与鸦片战争,时号位湖南“以经济而兼文章”三君子之一[2]

生平

道光十二年(1832年)李星沅壬辰恩科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道光十五年(1835年),李星沅出督广东学政。任满,授官陕西汉中府知府,历升河南粮道,陕西、四川、江苏按察使,迁江西布政使,调江苏。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李星沅擢陕西巡抚,署陕甘总督。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李星沅调江苏巡抚。次年擢云贵总督,兼署云南巡抚,平定回乱有功,加太子太保衔,赐花翎。不久,调两江总督。李星沅一生为官清廉,奉职守法、清廉贤能,爱民如子,大利民生,有循吏之称[3]

李星沅任两江总督期间,奏折筹海外水师事宜,以护海防,奏稿中列举的筹建外海水师的五条理由:曰磨厉人才,曰变通营巡,曰窍实会哨,曰扼要堵缉,曰配兵足数。第一条“磨厉人才”,表明李星沅的动议思虑深长,绝非权宜之计。李星沅秉公执法,实施改革,主张对外通商。 道光二十八年秋,江、淮洪涝严重,灾民数万。李星沅亲自筹款,奔波于抢险救灾一线数十日,救济灾民,监造抢险工程,终于积劳成疾。随后辞官回乡养病。

咸丰帝即位后,任命为林则徐为平叛太平军钦差大臣,林则徐病逝途中。随后咸丰令李星沅为钦差大臣前往广西镇压太平军,在武宜前线病卒。遗疏言:“贼不能平,不忠;养不能终,不孝。殁后敛以常服,用彰臣咎。”文宗阅后感动不已,特按总督例赐恤,谥文恭[4][5]

著作

著有《芋香山馆集》[6]

家庭

长子李杭,道光二十四年进士。 三子李恒,官至江西布政使陕西布政使。[1]

注释

  1. 1.0 1.1 汨罗市志编纂委员会 (编). 《汨罗市志》. 方志出版社. 1995. ISBN 7-80122-020-X. 
  2. 政协湘潭市委员会组编;何歌劲辑注. 湘潭历代文赋选 下. 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 2013.12: 513. ISBN 7-81128-560-6. 
  3. 夏征农,陈至立主编;熊月之等编著. 大辞海 中国近现代史卷.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3.12: 120–121. ISBN 7-5326-4071-X. 
  4. 《清史稿·列传一百八十》
  5. 张银河编著. 中国盐业人物.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6.01: 168. ISBN 7-5034-1774-9. 
  6. 湖湘文库编辑出版委员会编. 《湖湘文库》书目提要. 长沙:岳麓书社. 2013.09: 64–65. ISBN 978-7-5538-0181-0. 

参考书目

  • (民国)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书局点校本
  • 《李文恭公别传》, 李元度
  • 《李星沅日记》 中华书局,1987
  • 《林则徐传》杨国桢 , 人民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