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鲁克·塞缪尔·布隆伯格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巴鲁克·塞缪尔·布隆伯格

巴鲁克·塞缪尔·布隆伯格(英语:Baruch Samuel Blumberg,1925年7月28日—2011年4月5日),犹太人,美国涉猎广泛的科学家,乙肝病毒发现者,此外还对库鲁病有过深入研究。他与丹尼尔·卡尔顿·盖杜谢克因对传染病的起源及传播的研究共同获得了197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于发现传染病产生和传播的新机制,从而促进了乙型肝炎疫苗的研制,推动了人类对乙型肝炎控制,在全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截至2006年12月,全球164个国家实施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大大降低了乙肝病毒感染率。巴鲁克·塞缪尔·布隆伯格从而成为拯救肝癌病人最多的专家。

生平

布隆伯格教授1925年7月28日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他是家中三个孩子的排行老二。他在那里读了小学。40年代初,布隆伯格随后进入法尔罗卡韦高中。二战中布隆伯格成为美国海军军官。退役后他加入位于家乡纽约的斯克内克塔迪(英语:Schenectady)大学,并以优异的成绩从那里毕业。毕业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生课程学习,成为哥伦比亚学院的内科和外科的实习医生,1951年布隆伯格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留在哥伦比亚长老会医疗中心作为一个实习生与住院医师工作四年,然后在牛津大学生物化学研究所工作,1957年他在那里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随后返回美国。1957-1965年他为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NIH)工作。1963年布隆伯格教授发现了乙型肝炎病毒。1964年布隆伯格教授参与了美国费城福克斯·蔡斯癌症中心(Fox Chase)的筹建,1964年到1986年担任该中心癌症研究所临床研究的副主任,布隆伯格教授大部分职业生涯都在那里度过。 1977年,成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和人类学教授。从1986年到1989年,他担任人体肿瘤学的副主席。1989年至1994年他回到牛津大学的巴利奥尔学院(Oxford,Balliol College)担任首席科学家。1994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1999年至2002年,布隆伯格担任美国航天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2005年始,布隆伯格教授当选美国哲学学会(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主席,直至去世。

20世纪40年代发现血液能传播乙型肝炎后,医学界就开始寻找引起乙肝的病原微生物,但是花了20多年的时间仍没有结果。直到20世纪60年代,一位从事内科学和生物化学研究的专家巴鲁克·布隆伯格,才改变了这种状态。那时,布隆伯格在美国健康研究院(NIH)工作,他的兴趣不是肝炎,而是一个基础问题:血清抗原的遗传多态性疾病易感性的关系。他通过研究血液的遗传性多形变态现象,检查了各种人群的血液样品,以确定遗传变异如何影响人体对疾病(尤其是肝炎)的感受性。1966年初,一个偶然的发现使布隆伯格和合作者们开始考虑澳大利亚抗原(现名乙肝表面抗原)与肝炎的关系。在做了更多的试验后,布隆伯格等人在1966年底发表论文,提出澳大利亚抗原与急性病毒性肝炎之间有密切关系,可能通过输血传染[来源请求]

布隆伯格因他的澳大利亚抗原工作获得了1976年度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

布隆伯格等人提出的用人类血液病毒的一个子单位做疫苗的想法,默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认为这个想法对疫苗的制备有重要意义,于1971年从布隆伯格所在的研究机构获得许可,开始了乙肝疫苗的应用研究。经过多年大量的研究和测试,终于研制成功从血液中提纯乙肝表面抗原制备的乙肝疫苗的产品,该疫苗能提供高于90%的乙肝免疫力,用血液生产的疫苗1981年投入使用[来源请求],这就是第一代疫苗--血源性疫苗,首支能够预防人类癌症的疫苗,这拯救了全球数计百万记的生命。

布隆伯格2006年访问中国时,曾为自己发现乙肝检测技术感到“遗憾”,因为“导致了这么多中国人面临如此尴尬的境地”。这就是中国常见的乙肝歧视。2011年4月5日布隆伯格在加利福尼亚州山景城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85岁。

评价

  • 为了纪念乙肝病毒的发现者、诺贝尔奖得主巴鲁克•塞缪尔•布隆伯格的生日,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选定7月28日作为世界肝炎日
  • 美国福克斯·蔡斯癌症中心(Fox Chase)的名誉科学部主任安•斯卡尔卡(Ann Skalka)告诉《费城探索报》记者:“拯救肝癌病人最多的专家布隆伯格是一个精彩、乐观的人。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他的个人生活中,他总是喜欢寻求新的冒险,他对我们所有员工都有很大的影响,他的离去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空落感,我们为他哀悼。”
  • “很公道的说,巴鲁克•塞缪尔•布隆伯格比有生以来任何人挽救的癌症患者都多,”美国福克斯·蔡斯癌症中心的科学部主任这样告诉《华盛顿邮报》记者。
  • 全球不计其数的报纸和其它媒体网点,使用不同语言的国家都在纪念布隆伯格的生平和其对科学的贡献。其中有《费城探索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英国电报》等。

附:乙肝病毒的发现史

病毒性肝炎是最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每年约有40万死于此疾病。

  • 公元前2000年:首次记录肝炎的流行。这一疾病已被视为具有传染性,因为它常发生于人口密度大、卫生条件差的地区,直到二战前它是如何传播的仍然是个谜。
  • 1947年:专门从事肝疾研究的英国医生F.O. Maccallam考虑是否在人的血液当中含有引起肝炎的病毒,通过对肝炎病人志愿者的研究,提出由血液传播引起的乙型肝炎。

从血液样本中寻找突破—乙肝表面抗原的发现

  科学家们怀疑引起乙型肝炎的罪魁祸首可能是病毒,一个从事内科学和生物化学的专家巴鲁克·塞缪尔·布隆伯格,提出疑问—为什么有些人易患某种疾病,为了研究具有遗传变异性的血液蛋白成分,开始从世界各地收集不同民族的血液样本。

  同时,国家健康研究所血库的血液专家Harvey Alter试图找到一些病人在输血后会出现发热、寒战、皮疹的原因,他认为这些患者可能是在接受输血之后机体对异种蛋白(抗原)发生了免疫反应。

  • 1963年:巴鲁克·塞缪尔·布隆伯格和Harvey Alter首次在澳大利亚土著人血液中发现的抗原性物质Aa(澳大利亚抗原)(后改称HBsAg,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惊奇的发现—乙肝病毒的检出

  • 在1966年,巴鲁克·塞缪尔·布隆伯格等发现在一个12岁的唐氏综合症男孩的血液中检测出有Aa,而且他还有肝炎症状。这一巧合说明,Aa与肝炎有关。在检测肝炎患者和非肝炎患者的血清时发现,肝炎患者血清中Aa阳性率高于非肝炎患者。
  • 1967年:巴鲁克·塞缪尔·布隆伯格, 及他们的同事们报道了Aa参与乙型肝炎的形成,明确了这种抗原与乙型肝炎有关。
  • 1976年:巴鲁克·塞缪尔·布隆伯格因他的澳大利亚抗原工作获得了1976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1970年:伦敦Middlesex医院的D.S Dane用电子显微镜发现了Aa阳性患者血样中的乙肝病毒颗粒。电子显微镜下患者血中HBV的双层壳病毒颗粒。该病毒的最外层膜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也是乙肝疫苗的基本成分(疾病控制的中心环节)。

血液筛查—一项革命性的举动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发现震惊了临床医生。在60年代的美国,绝大多数血液来自于有偿献血者,而这些人要比普通人群更易患乙肝。一些研究表明,由于大的外科手术需要接受输血的患者当中,有一半出现肝炎。医学委员会认识到,如果能够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已被HBsAg污染的血液进行筛查,就可大大减少输血后肝炎的发生。1972年:美国法律正式规定每一个献血者的血样必须经过HBsAg的筛查,所有血库对每一个血样进行检查[来源请求],这样输血后乙肝的发生变得十分罕见了。此项举动为美国每年节省了5亿美元的医疗支出。

  对肝炎病毒的发现和研究,以及血液筛查,使科学家坚信病毒性肝炎将很快被人类所控制,它将永远不会象过去的几千年那样对人类造成威胁,从此,人类掀开了与乙肝病毒抗争的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