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狗(日本)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歌川国芳笔下的天狗

天狗(日语:天狗てんぐ TenguEmoji👺)是日本传说中的一种生物,民间信仰常认为是妖怪。一般认为,天狗有又高又长的红鼻子与红脸,手持团扇、羽扇或宝槌,身材高大、可达2.5米,穿着“山伏”(日本服饰的一种),背后长着双翼。通常居住在深山之中,具有令人难以想像的怪力和神通,腰际悬著武士刀,穿着日式传统高脚木屐,随身带着蓑衣以便随时把自己隐藏起来,也具有不可一世的傲慢姿态。而大众传说崇德天皇死后魔化为天狗。

起源

日本的天狗最早源自中世纪后期,当时人们想像中的天狗,有一双大大的翅膀,和有一把可以攻击人类的鸟嘴,能在天空中飞翔,又名“鸦天狗”。另有传说天狗会拐走迷失于森林里的人,因此古时称小孩突然失踪的事件叫做“神隐”,就是被神明隐藏起来的意思(《神隐少女》的“神隐”即是此义)。据日本古代传闻,天狗会将迷路男童的生殖器咬下食去。

日本最早记载天狗的是《日本书纪》,该书记载有一名僧人听到天空中传来奇怪的声音,接着有东西像流星般迅速地从头顶飞过,书中首次用“天狗”来描述僧人所见之物,当时的人们把其想像成“老鹰”的形象。而平安时代的《今昔物语集》更记载天狗会幻化成圣人的形象,或附身于人类身上。

此外也有人认为中国式天狗江户时代随中国商人一起传到日本,随后在民间的流传中被人们加油添醋,加入当地的色彩。另一说法是基于天狗红脸高鼻的外貌,有人认为他的起源应该是猿田彦命,即《古事记》里接引天津彦彦火琼琼杵尊高天原前往苇原中国国神。书中描写他相貌怪异、面如红枣,由于接引有功,被封为道祖神之一。

不同时期的天狗

平安时代佛教在日本盛行,净土宗天皇以及公卿贵族间更广为流传。据说天狗想来欺骗修行普通的僧人,便附之其身并使之生病。因此僧侣们便与天狗大战,打败天狗并将之比喻作人世的异常和动乱的根源,主张将天狗镇压,因此有人说“天狗”一词是天台宗的僧人所创。

镰仓时代的《是害坊绘卷》绘画出中国天狗“是害坊”和天台宗僧侣大战的情景,传说大战时“是害坊”斗法失败受伤,被日本的天狗援助汤治(温泉疗养),伤愈后归国。中世纪后期原本以“老鹰”为形象的天狗,转变为“鼻高天狗”,鼻高象征傲慢的态度,即日语中所谓的“自慢”、“鼻高高”。并演变为说那些修行一般并态度傲慢的山僧,死后会化成天狗。到了中世以后,更产生了天狗出现便会招致天下大乱的说法。

太平记》记载的御灵化身为天狗登场。京都市上京区有一座“白峰神宫”,祭祀的是崇德天皇。崇德天皇在保元之乱中败北流亡到赞岐(今香川县),并含恨而死,而其怨灵更化成了大天狗,持续在人世间作乱。久而久之人们便把天狗的首领想像成崇德天皇的形象。同时人类怨灵化为天狗为祸的说法,也越来越多。

室町时代搜集民间传说的的《御伽草子》里有一个描写“天狗”的故事:著名武将源义经的父亲源义朝平治之乱战败,被平氏家族捉去,于是将他寄养在京都的鞍马寺[1]。源义经在寺中修行期间,决心要为父亲报仇,因而每天入山习剑。他遇见了传说中的天狗,并学习到了剑术,后来他真的打败了平氏。

作为而成为信仰对象的大天狗(大展嘉)以爱宕山的“太郎坊”、鞍马山的“僧正坊”(鞍马天狗)、比良山的“次郎坊”、比叡山的“法性坊”、英彦山的“丰前坊”、筑波山的“法印坊”、大山的“伯耆坊”、葛城山的“高间坊”、高雄山的“内供坊”、富士山的“太郎坊”、白峰山的“相模坊”等较知名。

这段时期开始,将天狗视为怨灵的说法也开始减少,而天狗是山神的说法则因而开始盛行,从一些妖怪图鉴上看到的天狗,外貌像一个白胡子白长眉的怪老人,而其隐居于山中,则视为其修炼之地。

相关作品与事物

动漫画

忍者战队隐连者
手里剑战队忍忍者

内部链接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 《全国妖怪事典》,千叶干夫著,小学馆,1995年,ISBN 978-4-09-460074-2。
  • 《妖怪谈义》,柳田国男著,修道社,1957年。
  • 《天狗考(上卷)》,知切光岁著,涛书房,1973年。
  1. 至今鞍马寺仍供奉著天狗的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