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物品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公共物品(英语:public good),是经济学商品的一种分类,相对于私人物品,从需求方面的观点上,具有“非竞争性”;从供给方面的观点上,具有“非排他性”。[1]即,不能够排除个人使用之,一个人使用不会减少其对他人的可利用性,即该商品可同时被多人使用。或个人可从未付费中获益。[2]这与海洋中的野生鱼类种群这样的共有商品(英语:common good)形成对比,后者不是排他性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竞争性的,就好像收获了太多的鱼类一样,种群也将枯竭。

“Public good”的各地常用译名
中国内地公共物品
中国台湾公共财[3]
港澳共用品
日本、韩国公共财
(こうきょうざい공공재)

公共物品的典型例子包括国防知识、免费电视节目等。

一些经济学家[谁?]认为公共物品的存在,会导致市场失灵,因此应该由政府提供或者有政府干预。

特征

排他的 非排他的
竞争的 私人物品
食物、汽车、衣物
共有物品
渔业资源、水资源、煤炭
非竞争的 俱乐部物品
卫星电视信号、图书馆、电影、公共交通
公共物品
国防、免费电视节目、知识

非竞争性

非竞争性,是指当一个人消费该商品时,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这种商品的效益。比如说,如果某人吃了蛋糕,另一个人就吃不了这个蛋糕,所以蛋糕就不具有非竞争性。换言之,蛋糕这种商品具有竞争性。又比如一个人看免费电视节目,并不会影响到另一人看该节目的权益,这种性质则称为非竞争性。

因此,同一个公共物品每增加一名消费者,所带来的边际成本等于零。值得注意的是,生产一个新的公共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成本依然大于零。在免费电视节目的例子中,我们能没有成本地增加收看的人,但制作一个新的电视节目仍是涉及成本的。

非排他性

非排他性指的是某人在付费消费一种商品时,不能排除其他没有付费的人消费这一商品,或者排除的成本很高。公共物品的效用不可分割地影响整个公众,而不管其中任何个人有否付费。举例来说,国防服务难以区分有付费和没有付费的人,只能同时保护国内所有人,因此具有非排他性。

享用公共物品而未付出代价者,称为“搭便车者”(英语:free-rider)。[4]

其他

公共物品的特征除了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还有一些其他的属性[5]

  • 不可分性:向所有人提供或是不向任何人提供
  • 投资大,经营成本小
  • 自然垄断
  • 收费的成本过高
  • 消费具有社会文化价值

公共物品与公物

“公共物品、私人物品”这一对概念与“公物、私物”这一对概念的意义不同,但是常常被混淆,其实“公共物品”并不是一般大众所指的“公物”。

“公共物品、私人物品”这一对概念定义于竞争性和排他性两个性质,而“公物、私物”这一对概念定义于商品的所有权。“公物”指多数人共同拥有该物的产权,也称为“共有资源、共有物品”。公物是无法判断拥有者的“无主物”,而私物则指一个人(或法人)拥有该商品的产权。举例来说,公共厕所没有单一拥有者,所以是“公物”,但两个人不能同时使用同一个厕所,不能算是“公共物品”。[6]

公共物品与政府干预

公共物品这一概念是,是一些经济学家[谁?]提出“混合经济”理论的重要依据。由于市场经济自身存在失灵的情况,一些经济活动必需由政府出面进行组织,政府经济部门就有某种存在的必要。

1848年,经济学家约翰·斯图尔特·密尔提出灯塔具有非排他性,私人生产无利可图,应由政府提供。[7]

1954年,保罗·萨缪尔森提出,灯塔具有非竞争性,多服务一艘船,所带来的边际成本等于零。为了让社会利益极大化,灯塔不应收费,因此应由政府提供。[8]

然而,香港经济学家张五常却提出反对的意见。他认为公共物品仍然可由私人提供,向消费者收费。把公共物品捆绑私人物品销售,以隔离不付费的人,便可有效收费。[需要解释][6]

消防服务为公共物品。

参考文献

  1. 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五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ISBN 9787300128016. 
  2. For current definitions of public goods see any mainstream microeconomics textbook, e.g.: Hal R. Varian, Microeconomic Analysis ISBN 0-393-95735-7; Andreu Mas-Colell, Whinston & Green, Microeconomic Theory ISBN 0-19-507340-1; or Gravelle & Rees, Microeconomics ISBN 0-582-40487-8.
  3. Public Goods - 公共财. 台湾“国家教育研究院”双语词汇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4. Free Rider - 搭便车者,白吃著,坐享其成者. terms.naer.edu.tw. [2021-10-26]. 
  5. 胡家勇. 《政府干预理论研究》.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6: 194. ISBN 7810441779. 
  6. 6.0 6.1 张五常. 《经济解释卷一: 科学说需求(神州增訂版)》. 中信出版社. 2010. ISBN 9787508620831. 
  7.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 《政治经济学原理》(Principle of Political Economy). 1848. 
  8. 保罗·萨缪尔森. 〈公共支出的纯理论〉(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 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