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銮寺

坐标36°53′42″N 111°55′32″E / 36.89500°N 111.92556°E / 36.89500; 111.92556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求闻编者留言 | 贡献于2022年6月19日 (日) 08:00提交的版本 (修改自此处;原许可:CC BY-SA 3.0[网站升级迁移])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回銮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所在山西省介休市
分类古建筑
时代元至清
编号第六批第412项
登录2006年5月25日

回銮寺位于中国山西省介休市绵山镇兴地村,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回銮寺始建于唐中和年间,原称空王灵溪寺,唐末改称回銮寺,宋初重建,金天会十一年(1133年)再重建。寺坐北朝南,占地金一万平方米,现存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垛殿、东西配殿等建筑,其中大雄宝殿为元朝建筑,余为明清所建。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前檐设廊,悬山顶,檐下斗栱为六铺作单抄单下昂,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对前乳栿用四柱。[1]

参考文献

  1. 国家文物局 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六批)·第Ⅳ卷. 文物出版社. 2008. ISBN 978-7-5010-24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