潁河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於 2023年9月15日 (五) 20:42 由 BXHS-bot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整理源码)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潁河
周口市的沙潁河
流域
源頭 
 - 位置河南省登封市嵩山西南
河口安徽省潁上縣東南楊湖鎮沫河口淮河
面積36651平方公里
流經國家 中國
本貌
長度561公里
沙潁河
國家濕地公園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
所在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
面積714 hm2

潁河,古稱潁水潁川,是中國淮河最大的支流,位於安徽省西北部及河南省東部。源出河南省登封市嵩山西南,東南流至安徽省潁上縣東南楊湖鎮沫河口匯入淮河,全長561公里(從沙河源頭算起,則總長為619公里),流域面積36651平方公里。[1][2]其最大支流為沙河,因此也被稱為沙潁河

歷史

古代潁水是「四瀆八流」中的「八流」之一。今潁河上游的北汝河澧河沙河等原是古汝水支流,元朝至正年間,為了解決汝水水患,將汝水上游改道入潁河,從此汝水的上游部分便改屬潁河水系。[3]

概況

潁河有三源,均發源於河南省登封市北部嵩山南麓。三源中西者右潁,名為後河,是主源;中間中潁,名為太后廟河,又稱顧家河;東者左潁,名為少林河。主源後河發源於嵩山西段的今當陽山萬安山之間的李家溝,東南流至周口市匯沙河和賈魯河。於界首市進入安徽省,最後在潁上縣東南楊湖鎮沫河口匯入淮河。[1]

由於河道下游建設礙航閘壩以及來水量減少,到1975年河南境內沙潁河全線斷航。1987年,設計年吞吐能力80萬噸的劉灣港開始建設,至1992年全部建成。1988年,沈丘船閘開工建設,並於1992年建成。1994年,河南省沙潁河鄭埠口至周口段38km復航工程開始實施,工程於2005年底完工。2005年6月1日,安徽省太和縣耿樓水利樞紐建成後,潁河周口市以下河段可全年通航,全程航道升為四級航道。[4]上游沙河通航至漯河港舞陽縣北舞渡鎮泉河通航至豫皖省界。

流域概況

潁河流域地跨河南省鄭州市許昌市汝州市平頂山市南陽市漯河市、周口市和安徽省阜陽市共32個縣市,地理坐標為東經112°45′~113°15′,北緯34°20′~34°34′,北為黃河流域,東為渦河流域,西為伊洛河流域,南為長江流域和洪河流域。整個流域地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流域內山區面積為9070平方公里,丘陵區面積為5370多平方公里,平原區面積為22201平方公里。歷史上黃河奪淮前期及花園口決堤期間,黃河水主要經潁河支流賈魯河南下,使兩岸灘地淤高,一般河岸高於堤內地面1~2米。

沙潁河於安徽省阜陽市阜陽閘下阜裕大橋處

潁河支流眾多,支流變遷較大,流域面積大於10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北汝河澧河、沙河、賈魯河新運河新蔡河茨河泉河等。

流域屬於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4.5~15.0℃,流域內降水量由東南向西北遞減,多年平均降水量641.2毫米,6~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5%左右。平均年徑流量59.2億立方米。流域內水旱災害頻發,是淮河洪水的重要來源。

潁河兩岸耕地土質肥沃,適宜農作物生長,是重要的糧、綿、油生產基地。[1]

生態壞境

潁河作為淮河最大的一級支流,污水及污染物量約占淮河水系43%。[5]

潁河水質全線均污染嚴重,2007年沿線各相關環保局檢測結果均歸類為劣五類。[6]

參見

史灌河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中國河湖大典》編纂委員會. 《中国河湖大典·淮河卷》 (M) 1. 北京: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10年9月: 61~66頁. ISBN 978-7-5084-7953-8. 
  2. 長度一說為557公里
  3. 安徽省水利廳. 淮河水系-潁河. 安徽水利信息網. [2008-12-22]. 
  4. 四问沙颍河航运. 《河南日報農村版》. 2009-07-08 [2013-02-01] (簡體中文(中國大陸)). 
  5. 沙颍河水质污染仍然较重.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2002-12-27 [2013-02-01] (簡體中文(中國大陸)). [永久失效連結]
  6. ChinaFotoPress. 潁河全线水质劣五类 河面被白色泡沫覆盖.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2007-03-11 [2007-12-15].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