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尼奧·韋瓦第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台湾繁体模式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於 2023年9月12日 (二) 22:21 由 BXHS-bot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韋瓦第
原文名Antonio Lucio Vivaldi
出生(1678-03-04)1678年3月4日
 威尼斯共和國威尼斯
逝世1741年7月28日(1741歲-07-28)(63歲)
 神聖羅馬帝國維也納
知名作品大量協奏曲(包括小提琴協奏曲《四季》),大量奏鳴曲,約50部歌劇(自稱94部),至少三部《榮耀經》,兩首《聖母頌歌》
所屬時期/樂派巴洛克威尼斯樂派
擅長類型協奏曲,歌劇,宗教音樂,其他器樂曲

安東尼奧·盧奇奧·韋瓦第神父(義大利語Antonio Lucio Vivaldi,1678年3月4日—1741年7月28日),天主教神父、義大利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其暱稱紅髮神父(il prete rosso)[1]

韋瓦第被認為是最有名的巴洛克音樂作曲家之一,生前便已聞名於當代歐洲。其最主要的成就在於協奏曲(特別是小提琴協奏曲)作品、聖歌以及歌劇等領域。其作品《四季[2]協奏曲不僅是個人最具代表性的創作,甚至是藝術音樂史上最具知名度的作品。

生平

早年

韋瓦第的父親喬瓦尼·巴蒂斯塔(Giovanni Battista Vivaldi,1655–1736)十歲的時候離開布雷西亞到威尼斯,並在那裡成為一名理髮師。他和當地姑娘卡米拉·卡里吉奧(Camilla Calicchio)於1676年結婚,育有9個孩子。安東尼奧為長,於1678年出生在威尼斯[3],其出生當天據說還出現了地震,在地震的損傷下,韋瓦第的母親可能已將韋瓦第奉獻給神[4]。韋瓦第的嬰兒洗禮是在二個月後才進行[5]

1685年,喬瓦尼成為聖馬可大教堂的小提琴手;他是一個成功的小提琴手,並且因為其西西里亞聯會會員的身份,在威尼斯的音樂界迅速贏得名聲,還被認為是一名出色的炫技小提琴家。安東尼奧自小就不輸其父,年紀輕輕就能代替父親上演。他的音樂理論可能來自於喬瓦尼·列堅齊(Giovanni Legrenzi)[a]

接受神職

韋瓦第在15歲的時候即行剃髮,並且接受了首次世俗聖職儀式,但當時這並不表示他已當神父,只是為了稍微提高一下自己的社會地位。當他18歲時,接受了更高一級的聖職(副輔祭)之後,韋瓦第才立下心當神職人員。他在附近的兩個教區接受了神職教育(神學)並畢業。25歲時,韋瓦第成為神父[6]。他從父親那邊遺傳得來的頭髮顏色,使得他被稱為「紅髮神父」[b][7]。這之後,韋瓦第成為S. Maria della Pietà教堂的神父,並且在教堂屬下的女童音樂學院中當小提琴教師。

主持了一年半的追思彌撒之後,韋瓦第永遠放棄了神職工作,但他依然持有神父的地位。在後來的一封信中他寫到,自己是因為健康狀況而辭去教堂職務的(他寫到「strettezza di petto」,意為胸悶,可能為心絞痛,也可能是哮喘[5]。但最近研究表明,他可能是出於個人原因,或心理方面的不適。一方面他的作曲工作讓他沒有時間去分心,另一方面教堂職務帶來的收入對他來說也不是那麼的重要了。

音樂生涯

神職工作之外,韋瓦第亦是一名教師與作曲家,他指導著Ospedale della Pietà的少女樂團,開始作為弦樂組的教師,後來則成為了代理指揮。樂團很快就贏得了美名,吸引了很多義大利的旅遊人士前來。而韋瓦第的小提琴協奏曲和奏鳴曲作品的很大一部分,便是為Ospedale而寫的。作為宗教儀式上的配樂。韋瓦第在這個職務上一直服務到1716年(其中有一段時間間斷1709年2月到1711年9月)止,接著他則被任命為「音樂會大師」(Maestro dei concerti)。

在威尼斯發表兩部奏鳴曲集[c]之後,韋瓦第發表了協奏曲集《和聲歌手的靈感》(L'Estro armonico,作品3,1711年印製),這部作品為他贏得了歐洲範圍內的名聲。直到1729年止,他共寫有12部曲集,作品3之後的其他作品都是在阿姆斯特丹印製的。其中有12首協奏曲《和聲歌手與創作之爭》(Il cimento dell'armonia e dell'inventione,作品8,1725年),當中的前四首即是著名的《四季》(Le quattro stagioni)。

早在Ospedale della Pietà任職時,韋瓦第就已經開始了歌劇創作,其第一部歌劇Ottone in villa於1713年在維琴察首演,之後到1739年26年間,他寫有歌劇達50部。在此之後,韋瓦第除了Ospedale della Pietà的職位外,日益頻繁地擔任維琴察聖安格洛劇院的主持。

後來在威尼斯,韋瓦第有了工作上的爭執,他決定於1718年遷到曼圖亞,供職於地主飛利浦·馮·黑森·達姆斯塔德(1671-1739)的母親[d]。他在那裡主要是當音樂會主持和創作歌劇。1721年他多次在羅馬逗留,兩次在教宗面前演奏,因此贏得了大量的歌劇和宗教音樂的委託。1726年他以聖安格洛劇院音樂總監的身份返回威尼斯。這一次,身為作曲家和提琴演奏家的他在那裡贏得了全歐洲人的敬仰,甚至是很多音樂家朝聖的對象。在此期間他認識了16歲的女歌手Anna Giró,後者陪伴他進行遊歷。

韋瓦第的漫畫,P.L.Ghezzi(1723)

晚年與逝世

1730年左右他發生了風格轉變,從以前的巴洛克風格轉到優雅的風格,但這種風格的作品卻不怎麼受歡迎。因此韋瓦第在63歲的時候遷往維也納,想尋求查理六世的支持。但查理六世卻於1740年10月去世。當時韋瓦第的健康也不見得比國王好多少,到達維也納後一個月後,即1741年7月28日,他就逝世了。

韋瓦第簡陋的墓地位於卡林迪亞,現今維也納科技大學卡爾廣場(Biecarldelapladelibeistdeutchza))之所在。

作品

韋瓦第最著名的作品是《四季》小提琴協奏曲(Le quattro stagioni,1723年),如今被視為標題音樂的早期典範[8]。此外,筆下超過五百首的協奏曲作品,使他獲得了「協奏曲之王」的稱號。

他亦是一位多產的歌劇劇作家,完成的歌劇作品超過四十部。所涉獵的其他曲類還包括宗教音樂、器樂奏鳴曲等。

評價與影響

韋瓦第的影響力不但在北義大利,也可見於德國。約翰·喬治·匹森德在宮廷中就應用了韋瓦第的技術。約翰·塞巴斯蒂安·巴哈的風格在韋瓦第的影響下,得以向更深層次發展(巴哈還改編了韋瓦第不少作品,用於羽管鍵琴和管風琴演奏)。不過,韋瓦第的創作在身後基本遭到冷落,與他生前的盛況大相逕庭,直到廿世紀40年代,才有重新受到注意的跡象。

在音樂成就上,韋瓦第將獨奏協奏曲變成了巴洛克音樂的最佳表現形式,此外他還將三樂章作品帶往成熟。在快速的開始或終末樂章,他還獨創的引入了重複樂段,即樂隊不停重複一個音樂橋段,每次轉換成不同樂器,樂曲顯得自由、多角度。另外,韋瓦第作品的慢樂章則以悠揚如歌的旋律著稱。

以演奏韋瓦第著名的樂團

流行文化

注釋

  1. 但這又顯得不太可能,因為喬瓦尼在1690年去世,當時韋瓦第才12歲。
  2. 很多威尼斯人不曉得韋瓦第,卻知道紅髮神父。
  3. 分指作品1(12首三重奏鳴曲)以及作品2(12首小提琴奏鳴曲),兩者分別在1705和1709年付梓。
  4. 達姆斯塔德是路德維希六世之子,伊莉莎白·阿瑪莉(Elisabeth Amalie)之侄,也就是斐迪南三世之妻埃列諾拉。

參考資料

參照
  1. 三百年前的創作才子. [2013-10-13]. 
  2. 韋瓦第:「四季」小提琴協奏曲. 台北愛樂電台. [2013-10-13]. [永久失效連結]
  3. Michael Talbot, "Vivaldi, Antonio", Grove Music Online(需要訂閱才能閱讀)
  4. Walter Kolneder, Antonio Vivaldi: Documents of his life and works(Amsterdam: Heinrichshofen's Verlag, Wilhelmshaven, Locarno, 1982), 46.
  5. 5.0 5.1 Michael Talbot, Vivaldi(London: J.M. Dent & Sons, Ltd., 1978), 39.
  6. H. C. Robbins Landon, Vivaldi: Voice of the Baroque(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1), 16.
  7. Marc Pincherle, Vivaldi: Genius of the Baroque(Paris: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1957), 16.
  8. Gerard Schwarz, Musically Speaking – The Great Works Collection: Vivaldi (CVP, Inc., 1995), 13.
  9. Angel and the Red Priest by Sean Riley. Airplay. 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Radio National. [4 July 2011]. 
  10. Bush, Elizabeth. I, Vivaldi (review). Bulletin of the Center for Children's Books, 2008. 
文獻
  • Peter Ryom: Verzeichis der Werke Antonio Vivaldis(Ryom-Verzeichnis). VEB Deutscher Verlag für Musik, Leipzig 1974.
  • Peter Ryom: Répertoire des oeuvres d'Antonio Vivaldi: les compositions instrumentales. Engstrøm & Sødring, Kopenhagen 1986, ISBN 87-87091-19-4.
  • Michael Talbot: Antonio Vivaldi. A Guide to Research. Garland Press, New York 1988, ISBN 0-8240-8386-5.
  • Theophil Antonicek: Vivaldi. Graz 1997, ISBN 3-201-01677-2
  • Michael Stegemann: Vivaldi. ISBN 3-499-50338-7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