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縣

座標33°9′25.67″N 107°20′2.15″E / 33.1571306°N 107.3339306°E / 33.1571306; 107.3339306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BXHS-bot留言 | 貢獻於2022年10月8日 (六) 14:24所做的修訂 (撤销繁简转换)

城固縣

開通西域的第一人 張騫 雕塑

城固縣在漢中市的位置
概覽
國家 中國
隸屬行政區陝西省漢中市
其它
時區UTC+8北京時間
電話區號+86 

城固縣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南部、漢中盆地中部,是漢中市下轄的一個縣,面積2265平方公里,2006年人口約52萬。

歷史

前312年,楚人伐秦,秦敗楚師於丹陽,取地六百里置漢中郡,同時置成固縣,「蓋始為城,而冀其鞏固之意也」,故名「成固」。南朝劉宋時期改「成固」為「城固」,隸益州,屬漢中郡轄。據《太平寰宇記》載:北朝魏宣武帝「正始中城固縣(城固漢王城附近)移居壻鄉川,即今理。」

地理

城固縣衛星示意圖

本縣南北狹長,漢江橫貫中部,地勢南北高,中部低。氣候溫暖濕潤,年降水量約800到1200毫米。

行政區劃

城固縣下轄2個街道辦事處、15個[1]

博望街道蓮花街道龍頭鎮沙河營鎮文川鎮柳林鎮老莊鎮桔園鎮原公鎮上元觀鎮天明鎮二里鎮五堵鎮雙溪鎮小河鎮董家營鎮三合鎮陝西飛機製造公司

交通

古蹟

  • 在縣城博望鎮西北饒家營村有漢張騫墓。
  • 縣城正西柳林鎮李固廟村有李固墓。
  • 縣城西北老莊鎮有洞陽宮。
  • 縣城西南上元觀鎮與董家營鎮交界處有南沙河風景區地母廟
    • 城固地母廟興建於東漢獻帝二年(公元191年)。距今已有1800餘年,歷朝歷代民眾虔誠拜謁,香火鼎盛。據聞清朝後期由廣東羅浮山傳入台灣,故台灣流傳的《地母經》卷首載有光緒九年正月初九陝西漢中府城固地母廟飛鸞傳經」之說(飛鸞,亦稱扶鸞、扶乩,依神靈附體托筆,於沙盤書寫上諭聖訓)。近年來台灣宗教人士和道教信眾,來城固旅遊觀光,拜竭地母聖神。2014年4月,台灣中華地母至尊道教會理事長楊瑞德一行26人來到城固縣五郎關拜謁地母聖神。[2][3]
    • 后土神,在台灣普遍被稱為「地母」,通常的稱呼有「地母至尊」、「虛空地母」等。欲知地母神在台灣的影響,參見:后土詞條說明。

小吃

  • 麵皮:以大米為原料磨製成漿,再放入籠屜中蒸製而成。出鍋後麵皮薄但不易斷,拌入辣椒油、醬油、醋、鹽、蒜水等佐料。麵皮是城固乃至整個漢中地區百姓喜歡食用的地方小吃,以麻、辣、酸而聞名,尤以城固麵皮著稱,為外地遊客必來品嘗的一道地方小吃。相傳始於秦漢時期,當時駐守當地的北方籍士兵喜食麵食,而當地以大米為主食,因思鄉之情而發明。
  • 菜豆腐:由「漿水菜」(用蒸製米飯時剩下的米湯醃製青菜而成,具有獨特酸味的地方泡菜。)的酸湯和豆漿煮指而成,食用時蘸辣椒、香菜等配製的佐料。當地百姓常與麵皮共同食用,外地遊客可能不適應其口味。

抗日戰爭期間的文教

歷史人物

參考文獻

  1. 國家統計局. 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北京: 國家統計局. 2023. 
  2. 台灣地母道教會齊聚陝西漢中城固祭地母 ,中國台灣網2014-04-25
  3. 台灣地母道教會齊聚漢中城固祭地母 ,2014-04-25 華夏經緯網
  4. 4.0 4.1 4.2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陝西省人民政府入口網站. [2014-03-23]. 
  5. 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城固文庙大成殿. 城固縣旅遊文物局. [永久失效連結]
  6. 龍 文 ,漢中地情網:首頁>>古今人物>>漢中籍人物,2011-12-10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