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允彝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小仓由菜留言 | 贡献2022年9月29日 (四) 12:16的版本 (20, replaced: 東 → 东 (2), 員 → 员, 參考 → 参考, 國 → 国, 學 → 学, 會 → 会 (2), 長 → 长 (4), 與 → 与 (3), 軍 → 军, 間 → 间, 務 → 务, 龍 → 龙 (4), 漢 → 汉, 華 → 华 (4), 陸 → 陆, 縣 → 县 (9), 鄭 → 郑, 無 → 无, 興 → 兴, 將 → 将, 張 → 张 (2), 陽 → 阳, 楊 → 杨, 調 → 调, 應 → 应, 蘇 → 苏, 賓 → 宾 (2), 見 → 见, 門 → 门, 親 → 亲, 樂 → 乐 (4), 傳 → 传 (2), 詞 → 词 (2), 號 → 号 (3), 圖 → 图 (3), 簡 → 简, 稱 → 称 (3), 為 → 为 (4), 於 → 于 (3), 屬 → 属 (2), 議 → 议, 節 → 节, 舉 → 举 (3), 點 → 点 (2), 鄉 → 乡 (2), 貢 → 贡, 實 → 实, 並 → 并 (2), 後 → 后 (4), 書 → 书 (4), 幾 → 几 (2), 臨 → 临, 歷 → 历, 繪 → 绘, 試 → 试…)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夏允彝
(清)徐璋绘《夏允彝父子像》
(清)徐璋绘《夏允彝父子像》
大明 福建长乐县知县
籍贯直隶松江府华亭县
族裔汉族
字号字彝仲,号瑗公
出生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
逝世弘光元年
1645年(48-49岁)
松塘(今华田泾支流居地)
亲属
(子)夏完淳
出身
  • 崇祯十年丁丑科同进士出身

夏允彝(1596年—1645年),彝仲瑗公,直隶华亭县人(今上海市松江区)人,明末政治人物,诗人,抗不成而自杀隆武帝太子春坊庶子文忠。子夏完淳亦为抗清烈士。

简介

崇祯初年,陈子龙、夏允彝、徐孚远彭宾杜麟征周立勋六人组成文社畿社。崇祯十年(1637年)进士,任福建长乐县知县。后以母丧,回家“守制”。

明亡后避居曹溪。不久起兵抗清,允彝说服其门生吴志葵一起抗清,派先锋攻打苏州,吴志葵却又临阵退怯不敢战,最后被清军所歼灭。

允彝在曹溪家中得知好友侯峒曾黄淳耀等皆殉难,又得知志葵全灭,便说:“谋人之军,师败,则死之。”弘光元年(1645年)九月十七日告别家人,投松塘(今华田泾支流居地)自尽[1]。有绝命诗:“少受父训,长荷国恩,以身殉国,无愧忠贞。南都既没,犹望中兴。中兴望杳,安忍长存?卓哉我友,虞求、广成,勿斋、绳如,悫人、蕴生,愿言从之,握手九京。人谁无死,不泯者心。修身俟命,警励后人!”[2]墓在今上海市松江区小昆山镇荡湾村。《明史》有传[3]

著作

著有《夏文忠公集》、《私制策》、《幸存录》等。

家庭

  • 妻子:盛氏
    • 女:夏淑吉,嫁侯洵,生子侯檠。
  • 妾室:陆氏

有兄夏之旭

参考书目

  1. 《小腆纪传》卷第十七,《明史》上讲他“自投深渊以死”
  2. 虞求即徐石麒,广成即侯峒曾,勿斋即徐汧,绳如即吴嘉胤,悫人即何刚,蕴生即黄淳耀
  3. 《明史·卷277》:夏允彝 ,字彝仲。弱冠举于乡,好古博学,工属文。是时东林讲席盛,苏州高才生张溥、杨廷枢等慕之,结文会名复社。允彝与同邑陈子龙、徐孚远、王光承等亦结几社相应和。
    崇祯十年,与子龙同成进士,授长乐知县,善决疑狱。他郡邑不能决者,上官多下长乐。居五年,邑大治。吏部尚书郑三俊举天下廉能知县七人,以允彝为首。帝召见,大臣方岳贡等力称其贤,将特擢。会丁母忧,未及用。北都变闻,允彝走谒尚书史可法,与谋兴复。闻福王立,乃还。其年五月擢吏部考功司主事。疏请终制,不赴。御史徐复阳希要人旨,劾允彝及其同官文德翼居丧授职为非制,以两人皆东林也。两人实未尝赴官,无可罪。吏部尚书张捷遽议贬秩调用。
    未几,南都失,徬徨山泽间,欲有所为。闻友人侯峒曾、黄淳耀、徐汧等皆死,乃以八月中赋绝命词,自投深渊以死。允彝死后二年,子完淳、兄之旭并以陈子龙狱词连及,亦死。而同社徐孚远,举于乡,因松江破,遁入海,死于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