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齒亞綱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於 2022年8月27日 (六) 03:48 由 小仓由菜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noteTA|ja|jpn|-{|}-跳过, replaced: 學 → 学, 魚 → 鱼, 興 → 兴, 歐 → 欧, 舊 → 旧, 見 → 见, 類 → 类 (4), 羅 → 罗, 為 → 为 (2), 於 → 于 (2), 屬 → 属, 堅 → 坚, 綱 → 纲, 複 → 复, 雜 → 杂, 後 → 后, 頭 → 头, 現 → 现, 兩 → 两, 釋 → 释, 斷 → 断, 圍 → 围, 滅 → 灭, 絕 → 绝, 註 → 注, 單 → 单, 時 → 时, 質 → 质 (2), 齒 → 齿 (3), 紀 → 纪 (5), 棄 → 弃, 棲 → 栖 (3))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迷齒亞綱
化石時期:365–145 Ma 泥盆紀晚期至侏羅紀晚期
原水蠍螈
生物分類法 編輯
域: 真核域 Eukaryota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綱: 兩棲綱 Amphibia
–非正式– 迷齒亞綱 Labyrinthodontia
Owen, 1860

迷齒亞綱學名Labyrinthodontia)為兩棲綱之下已滅絕的一支,見於泥盆紀後期或石炭紀早期,興盛於石炭紀二疊紀。舊屬堅頭類,現時重成分類作迷齒亞綱。因牙齒基部,包圍齒髓腔琺瑯質齒質,形成複雜如迷路的褶襞而得名。主要為水棲或半水棲。

由於並不構成單系群,許多研究者已經放棄了該術語。然而,至少有些研究者仍然使用該術語以概括廣義的兩棲綱。[1]

包括三目:

注釋

  1. Hall, edited by Brian K. Fins into limbs : evolution,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nline-Ausg.].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7: 334. ISBN 978-0226313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