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燾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於 2022年8月24日 (三) 16:00 由 小仓由菜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noteTA|ja|jpn|-{|}-跳过, replaced: 學 → 学 (2), 參 → 参, 間 → 间, 縣 → 县, 監 → 监 (2), 陽 → 阳, 養 → 养, 發 → 发 (2), 門 → 门 (2), 號 → 号 (2), 為 → 为 (3), 於 → 于 (2), 靈 → 灵, 責 → 责, 鎮 → 镇, 鄉 → 乡, 選 → 选, 後 → 后, 試 → 试, 進 → 进, 萬 → 万 (6), 釋 → 释, 機 → 机, 講 → 讲, 歸 → 归, 鳳 → 凤, 補 → 补, 廢 → 废, 韻 → 韵, 輔 → 辅, 賢 → 贤, 紀 → 纪, 「 → “ (2), 」 → ” (2), 嶺 → 岭, 詩 → 诗, 曆 → 历 (6))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宋燾(1572年—1614年) 岱倪繹田,又號青岩山東泰安汶陽鎮宋家孝門村(今肥城宋家孝門)人,「泰山五賢」之一。

幼時父母雙亡,其兄宋緒田撫養。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中辛丑科進士,選為庶吉士。改御史巡撫江南監督學政萬曆後期,朝政廢施,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劉天緒起義爆發,宋燾上疏曰:「自采榷議興,民不堪命,一夫振呼,而從者響應。宜及時發內帑之金,停無藝之稅,克詰戎兵,簡煉將帥,則內治順而外防固矣。」又斥責首輔朱賡

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秋,江西參政姜士昌因直言被貶,宋燾上疏為其伸冤,斥責輔臣李廷機等,神宗大怒,貶為平定州(今山西平定縣判官。不久罷歸故里,「解綬歸里之日,囊篋若滌,惟簡冊書笥(書箱)而已」。

鄉居期間在泰城靈芝街「青岩居」講學,王楫等皆出自其門下。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五月二十八日,因「背疽發作」而卒,葬於泰安城西上旺村鳳凰嶺下。封光祿少卿崇禎七年(1634年),王楫撰《宋繹田先生傳》[1]清人周文光有《拜繹田先生墓》一詩。著有《泰山紀事》三卷[2],「一卷曰《天集》,記天神事;二卷曰《地集》,記古蹟;三卷曰《人集》,記名宦人物。」又有《岱下小史》、《州志補遺》等,另有詩集《青岩居草》和《落花全韻》。

註釋

  1. 《宋繹田先生傳》載於《重修泰安縣誌·藝文》
  2. 《明史·藝文志》 作十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