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倫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噶廈的四位噶伦,拍摄于1938年五世热振摄政时期

噶伦藏文བཀའ་བློན་威利bka' blonTHLKalön),一作噶布伦、噶卜伦、噶隆,是清朝西藏官府噶廈的长官,“綜理藏务”[1]。书面语称顿那东(mdun na vdon),尊称为夏卜拜(zhabs pad)。首席噶伦称为噶伦赤巴

吐蕃时即有“大贡论”(论茝)等诸“论”之官。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清军将準噶尔蒙古兵逐出西藏,并护送达赖喇嘛转世灵童格桑嘉措进入拉萨。同时废除第巴官职,置噶伦三员,共同辅佐达赖喇嘛掌政。雍正元年(1723年),噶伦员額改为五人。雍正三年(1725年),封噶伦康济鼐贝子,命其总理藏内事务,由噶伦阿尔布巴等协理。然而各噶伦之间明争暗闘,各自为政。雍正五年(1727年),康济鼐为阿尔布巴、隆布鼐一党所杀。另一噶伦頗罗鼐平定了阿尔布巴之乱,被乾隆皇帝封为札萨克郡王,主持藏政。但頗罗鼐死后,其子珠尔默特那木札勒心怀异志,被驻藏大臣傅清拉布敦斬杀,其党羽遂后发动叛乱。乾隆十六年(1751年),清军入藏平定珠尔默特那木札勒之乱,并颁布《西藏善后章程》十三条,正式设立噶廈衙门,定噶伦员額为四人,三俗一僧,正三品。噶廈始置时的四噶伦为辅国公班第达、札萨克台吉策棱旺札勒、色裕特塞布腾、喇嘛尼玛嘉木燦。此后,西藏大部分地方的日常行政事务,由噶伦擬定后呈送驻藏大臣及达赖喇嘛批准施行。噶伦的任命是由噶廈提名四五人,达赖喇嘛通常从中选择。[2]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大将军福康安领兵击退廓尔喀入侵。为整治西藏吏制,乾隆皇帝下諭頒行福康安所奏《欽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定噶伦年俸为白银一百两、大緞四匹,并撥給公田。如遇出缺,由驻藏大臣会同达赖喇嘛于噶廈四品官(即戴琫、仔琫、商卓特巴)中揀选,并奏请朝廷补放。[3]噶伦权位頗重,号称“四相”。

民国以后,昌都总管由噶伦中的一位兼任。1923年,十三世达赖喇嘛九世班禅矛盾激化,班禅出走汉地日喀则附近原属班禅額尔德尼的几个宗也归噶廈管理。1951年,噶伦阿沛·阿旺晉美代表噶廈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签订《十七条协议》,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中国政府废后除噶廈,籌建西藏自治区,噶伦职位也随之被废除。

参考文献

引用

  1. 《清史稿》卷一百一十七职官志
  2. Melvyn C. Goldstein; Gelek Rimpoche. A History of Modern Tibet, 1913-1951: The Demise of the Lamaist Stat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01: 13–14. ISBN 978-0-520-06140-8. (英文)
  3. 《卫藏通志》卷十二《乾隆五十八年欽定西藏章程》

来源

书籍
  • 光緒《欽定大清会典事例》,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影印光緒殿本
  • [民国]赵尔巽 等:《清史稿》,中华书局点校本
  • 北京大学历史系 等(1963年):《西藏地方历史资料选辑》,北京:三联书店
  • 本书编写组(1985年):《藏族简史》,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