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東亞青年運動會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台湾繁体模式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第一屆東亞青年運動會
口號East Asia:Young & Green
參賽國家和地區-
參賽運動員-
比賽項目-
開幕典禮待定
閉幕典禮待定
運動員宣誓代表-
聖火點燃-

第一屆東亞青年運動會(英語:2019 Taichung East Asian Youth Games),原預定於2019年8月24日至8月31日在臺灣臺中市舉行的運動會,前身是2013年為止的東亞運動會。2018年7月24日上午10時,東亞奧林匹克委員會協會召集會員舉行臨時理事會取消臺中市的主辦權。後續的對應措施尚未公布。

概述

2014年10月24日,在北京舉辦的第32屆東亞運動會理事會上,由臺灣臺中市獲得了2019年舉辦的第一屆東亞青年運動會的舉辦權。[1]

原定是臺灣繼高雄世運臺北聽奧臺北世大運後第四次舉辦大型國際綜合運動賽事,也將是臺灣首次舉辦奧運體系的國際賽事。預計會有來自9個國家和地區的2300名運動員參賽。開閉幕將於臺中洲際棒球場舉行,競賽場館除了臺中市,亦有部分比賽將於鄰近縣市彰化縣南投縣舉行。

組織

最初臺中市政府預計於2014年12月成立2019年東亞青年運動會籌備委員會,但因市長更替,後遲至2015年6月26日才掛牌成立[2][3]

依據《二〇一九臺中東亞青年運動會籌備委員會設定要點》,籌委會為非營利法人組織,將於成立東亞青運非營利法人組織後解散。委員會置委員31-45人,主任委員由臺中市市長兼任,副主任委員3-5人,其餘委員資格需具有中央與市府相關業務主管機關代表、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代表、競賽項目全國單項協會代表,或各領域專家、學者,另置榮譽主任委員1-3人以及總顧問1-2人,所有委員與顧問均由主任委員聘(派)兼之。任期兩年,得連任,但各機關、委員會、協會人員兼任委員,應隨其本職進退[4]

原定的舉辦場館

臺中市政府初步規劃了比賽場館,開閉幕式預定在臺中洲際棒球場[2],運動項目辦在臺中市的有水上運動項目在北區國民運動中心、田徑在臺灣體育運動大學田徑場(臺中體育場)、羽球在朝馬國民運動中心、三對三籃球在臺中市政府臺灣大道市政大樓府前廣場、跆拳道在臺灣體育運動大學體育館、柔道在洲際棒球文創園區多功能運動中心、網球(含軟網)項目在臺中市網球中心、沙灘排球在后里馬場國際馬術障礙競技場、桌球在中港高中體育館、武術在中興大學體育館、自由車在臺中市自由車場,辦在其他縣市的有室內五人制足球在彰化縣彰化縣立體育場、輕艇在南投日月潭伊達邵碼頭

中正國民運動中心、朝馬國民運動中心、臺中市網球中心三個即將興建的場館預計2016年可完工,其餘九個現有場館將進行局部整修。而選手村則規劃由現有的4星級以上旅館讓選手入住。

原定的參賽國家和地區

計劃的比賽項目

依據《東亞奧協會章》規定,競賽運動項目共分為核心運動(奧運項目)、非核心運動(非奧運項目)。臺中東亞青運比賽項目共有核心運動10項、非核心運動4項,非核心運動項目由主辦國決定。

核心運動

非核心運動

原暫定為自由車輕艇武術保齡球[2]

2018年1月27日,香港霍英東集團副總裁、亞洲電子體育聯合會主席霍啟剛,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已向本賽組委會提交申請,希望爭取將電子競技納入列為比賽項目。[5]

台中市舉辦權遭取消

概述

2018年7月24日上午10時,東亞奧協理事會在北京召開臨時理事會,經過一番討論後,會議認為台灣民間正推動的「東京奧運正名公投」活動會讓東亞青年運動會面臨「政治風險」以及「政治干擾」[6][7],及被認為是「公然挑戰奧委會模式」。最後,以舉手表決方式決定是否取消台中市主辦權。贊成取消者: 中國 中國香港 中國澳門 蒙古 北韓 南韓、東亞奧協理事會主席劉鵬;反對取消者: 中國台北;棄權者: 日本,認為「事關重大應延後再議」。最終以7票贊成、1票反對及1票棄權取消台中市的主辦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於記者會表示,民進黨政府放任縱容「東京奧運正名公投」,挑釁「奧運規定」,違反國際體育界的共識。因此,國臺辦贊成東亞奧協取消臺灣舉辦資格的決定[8]。台灣中華奧會新聞稿表示,「東京奧運正名公投」是民間發起,尚未成案,不應以此理由取消臺灣舉辦權,對此中華奧會「深表遺憾」。[9]

後續

臺中市政府將依奧會制度及合約書規定提申復與向國際體育仲裁院提出仲裁。東亞奧協方面尚未發表後續比賽的計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