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納德·維克多·考特尼·鮑德利

這是特色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羅納德·維克多·考特尼·鮑德利
羅納德·維克多·考特尼·鮑德利,攝於1914年左右
本名羅納德·維克多·考特尼·鮑德利
出生(1892-03-03)1892年3月3日
法國巴黎
逝世1970年5月26日(1970歲-05-26)(78歲)
英格蘭薩里郡布拉姆利
效命英國
軍種英國
服役年份1911至1919年
1939至1943年
軍階上校
參與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
獲得勳章軍功十字勳章
法國榮譽軍團勳章
黑星勳章(法國)
羅馬尼亞皇家勳章
文虎勳章(中國)
親屬約翰·愛德華·考特尼·鮑德利(父)
其他工作作家、編劇

羅納德·維克多·考特尼·鮑德利(英語:Ronald Victor Courtenay Bodley),MC,1892年3月3日—1970年5月26日)是英國陸軍軍官、作家兼新聞工作者。他生於巴黎,雙親都是英格蘭人,在法國成長到九歲後進入伊頓公學求學,再到皇家軍事學院深造。他加入國王皇家步槍團並投身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後又在撒哈拉沙漠度過七年,然後走遍亞洲各地,圍繞旅程寫出多部著作。他不但是英國傑出的撒哈拉沙漠題材作家,還是西方世界了解南洋群島的主要信息來源。

鮑德利於1935年移居美國從事編劇工作,二戰爆發後再度加入英國陸軍,被派至巴黎為戰時信息部工作。後來他移民美國,繼續寫作並擔任美國戰時情報局顧問。1970年5月26日,他在英格蘭薩里郡布拉姆利辭世,享年78歲。

早年經歷和第一次世界大戰

鮑德利於1892年3月3日生於巴黎,父親是公務員兼作家約翰·愛德華·考特尼·鮑德利John Edward Courtenay Bodley),母親叫伊夫琳·弗朗西斯·鮑德利(Evelyn Frances Bodley),娘家姓貝爾(Bell),兩人共有三個孩子。羅納德是長子,弟弟約瑟林(Josselin)和妹妹艾娃Ava)分別生於1893和1896年[1]。羅納德的父母於1908年離婚,他的先輩包括鮑德利圖書館創始人、外交官兼學者托馬斯·鮑德利Thomas Bodley)爵士[2],還是作家兼考古學家、對建立哈希姆王朝貢獻很大的格特魯德·貝爾的外甥[3]。羅納德在法國生活到九歲[2],童年時經常前往阿爾及爾,到祖父擁有的土耳其式宮殿遊玩[4]

鮑德利在巴黎念中學[5],回英格蘭後先後進入伊頓公學桑德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就讀。他對寫作興趣濃厚,在伊頓公學就曾寫詩,還為皇家軍事學院的學員雜誌寫稿[1]。1911年9月,在皇家軍事學院完成學業的鮑德利獲封為國王皇家步槍團(King's Royal Rifle Corps)少尉[3][6]。他跟隨所在團在英屬印度服役三年,在此期間開始寫作並編排劇本。上級軍官一度表示:「節目很有趣,你對本團有功,但話又說回來,你加入軍隊到底是想當兵還是喜劇演員?」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7]鮑德利奔赴西方戰線戰鬥四年[8],期間多次負傷[4],甚至中過毒氣[1]。他在26歲時晉升中校,成為營長[5],並於1918年8月15日受命成為巴黎助理駐外武官[3][9],得以出席1919年巴黎和會。但是,和會上的所見所聞讓他非常失望,覺得數百萬將士投身的這場戰爭根本沒有任何意義[3]。鮑德利在後來的著作中寫道:「自私的政治家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奠定基礎——每個國家都在竭力搶奪,造成民族對抗,各種陰謀死灰復燃」[2]。鮑德利對軍隊深感失望,在英國首相大衛·勞合·喬治建議下[4]一度考慮從政[3]

經格特魯德·貝爾介紹,鮑德利在巴黎和會期間結識托馬斯·愛德華·勞倫斯[3],並將投身政治的打算告訴對方。勞倫斯表示憤慨,稱這是白痴加叛徒的表現。鮑德利表示現在戰已經打完,不知道今後要做什麼,勞倫斯於是提議「去和阿拉伯人生活」。[3]據鮑德利回憶,他和勞倫斯的這段談話「還不到兩百秒」,但事實證明改變他的一生[2]。及時處理個人事務後,沒有任何未來收入保障的鮑德利帶著僅僅三百英鎊出發[10]:149,開始在撒哈拉沙漠生活。朋友們對此疑惑不解,但還是為他舉辦歡送會,所有人都認為他會在六周內回國,但鮑德利實際上一待就是七年。[3]

撒哈拉沙漠和亞洲

鮑德利在撒哈拉沙漠與游牧民族貝都因人部落一起生活七年,他購買綿羊和山羊賺取收入,聘請十個牧羊人看顧羊群[4]。他身穿阿拉伯服飾,講阿拉伯語,遵從穆斯林信仰並戒酒[4],離開沙漠後也不喝酒[7]。酋長告訴鮑德利,老這樣裝成是阿拉伯人並沒什麼意義,於是他離開貝都因人部落[4]。1927年,他在出版商麥可·約瑟夫Michael Joseph)的鼓勵下寫出《阿爾及利亞內部觀》(Algeria from Within[1],內容源自他在法屬阿爾及利亞的生活經歷[11][12]。圖書的熱銷程度超出作者期望,促使他繼續創作[1]。鮑德利於同年出版第一部小說《亞斯米娜:阿爾及利亞的故事》(Yasmina: A Story of Algeria),同樣頗為熱銷並得以再版。1928年,他出版第二本小說《歐泊之火》(Opal Fire),雖然銷售冷淡,但鮑德利沒有灰心並繼續寫作[1]。據鮑德利回憶,在撒哈拉生活的年月是他一生中「最平和、最滿足的時光」[2]。有評論認為他是英國傑出的撒哈拉沙漠題材作家[13]

我與阿拉伯人生活期間對他們每天都想到神印象很深。他們的飲食、行程、生意和情感都由他主宰。他們時刻都會想到他,把他視為最親密的朋友,對於那些只通過正式禮拜儀式和神接觸的人來說這根本無法想像。
鮑德利談論撒哈拉沙漠生活經歷[14]

離開沙漠後,鮑德利在爪哇島的茶園工作三個月,然後前往中國和日本[7]。《阿爾及利亞內部觀》的成功確保他很快得以在亞洲從事新聞工作,成為倫敦《球體報》(The Sphere)和澳大利亞《廣告人報》駐外記者[1]。日本政府在20世紀30年代僅允許少數西方人士登上南洋群島,鮑德利便是其一[15]:245,他也因此成為西方世界了解群島的主要信息來源[15]:246。南洋群島包含太平洋原本屬德國殖民地的多個島嶼,一戰期間被日本占領,將之作為國際聯盟託管地管轄。與其他獲許進入群島的西方人士一樣,鮑德利稱沒有證據表明日本正將當地軍事化。然而他在群島的活動都是由日本外務省「精心編排」。[1]他把這段時間的經歷和發現寫入1934年著作《太平洋戲劇》(The Drama in the Pacific),自稱「走訪幾乎所有島嶼……我相信(日本政府)沒有採取任何手段把任何地點建設成海軍基地」[15]:246馬克·皮蒂Mark Peattie)在1998年著作《南洋:1885至1945年日本在密克羅尼西亞的崛起和衰落》(Nan'yo: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Japanese in Micronesia, 1885–1945)中指出,要指責鮑德利及其他作家天真總是很容易,但當地的軍事化過程非常複雜,而且分成許多階段。1933年4月,鮑德利乘坐的「靜岡丸號」在雅浦島北面觸礁,船隻雖毀,所幸無人傷亡。[15]:333–334他應邀到慶應義塾大學教授英語九個月,並將這段經歷寫進1933年的著作《日式蛋餅》(A Japanese Omelette[1]阿瑟·柯南·道爾的著作《紅燈四周》(Round the Red Lamp)於1934年編入日本教科書,鮑德利與該校教授堀英四郎一起撰寫大量註解[1]。1935年,鮑德利所著東鄉平八郎傳記出版[7]

晚年

1935年,鮑德利乘坐「秩父丸號」離開日本[1],抵達美國成為編劇[7]。1936年,查理·卓別林聘請鮑德利將大衛·萊斯利·默里(David Leslie Murray)的小說《攝政》(Regency)改編成電影劇本[16]。卓別林此前都是自行創作劇本,還是首次聘請他人編劇[16]。鮑德利在1937年1月寫出初稿[17],三月完成改編,但卓別林在五月下旬決定放棄[18],覺得另一個項目更有前景[19]。鮑德利還曾參與1938年電影《牛津風雲》的劇本創作[7][20]。美國的朋友稱鮑德利「羅尼」(Ronnie),經常在向媒體介紹時稱他「阿拉伯的鮑德利」(Bodley of Arabia[1]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鮑德利立刻重返國王皇家步槍團並獲少校軍階[7]。由於年紀已不適合再當步兵[1][8],他被派往巴黎為戰時信息部(Ministry of Information)工作[7],1940年5月德軍入侵時還在城內[4]。據鮑德利的著作《無聲撒哈拉》(The Soundless Sahara)封底所述,巴黎陷落後他繼續在敵後工作,直到被蓋世太保盯上後徒步翻越庇里牛斯山逃離[5]。但是,慶應義塾大學的威廉·斯內爾(William Snell)曾於2013年在期刊發表鮑德利傳記文章,其中沒有傳主敵後工作及逃跑的記載,稱德軍入侵後鮑德利就在巴約訥與母親和繼父生活。文中還稱,鮑德利的母親和繼父不願離開法國,於是他在英國駐馬德里大使館的朋友協助下與另外三名英國人乘車逃到西班牙。斯內爾在文章的最後表示,鮑德利的一生多姿多彩,但他偶爾還是會誇大其辭。[1]

借道葡萄牙返回美國後[4],鮑德利專注寫作和演講[1]。為提高創作效率,他曾連續約十個星期保持與世隔絕[7]。他在緬因州約克縣約克港York Harbor寫出多部著作[21],還曾多次在美國各地旅行期間演講[22]。幾乎每個州的居民都聽過這位自稱「上校」或「少校」的英國作家演說[1]。1943年3月3日,已達法定退役年齡的鮑德利正式離開英國部隊[23]。1944年時,他已經成為美國公民,還是美國戰時情報局的阿拉伯事務顧問[7]

1944年,鮑德利出版《撒哈拉之風》(Wind in the Sahara[24]。該書大獲成功,到1949年已六次再版並翻譯成八種語言[25]。1945年,他以從德軍後方逃跑的經歷為靈感寫出諷刺小說《快樂逃兵》(The Gay Deserters[8],但反響不佳[1],《星期六評論》(Saturday Review)的羅伯特·皮克(Robert Pick)發文批評小說「一點兒都不好笑」[26]。鮑德利後來表示,他的寫作天賦主要集中在紀實文學領域,他曾寫過許多小說和劇本,其中四部出版,兩部製成劇作,但都沒有引起任何興趣[10]:66。他的散文《我生活在阿拉的花園》(I Lived in the Garden of Allah)獲戴爾·卡耐基1948年自助書人性的優點》(How to Stop Worrying and Start Living)收錄[2]。1953年,他創作的查爾斯·德福柯Charles de Foucauld)傳記《聖人戰士》(The Warrior Saint)問世,約翰·科格利(John Cogley)在《紐約時報》發文,稱讚作者以「乾淨、詩意而且毫不掩飾的欽佩筆觸」刻畫德福柯的一生。1955年,他完成半自傳[25]自助書《尋覓寧靜》(In Search of Serenity)。作品頗受《索引期刊》(The Index-Journal)的艾爾西·羅賓遜(Elsie Robinson)和《蒂普頓論壇報》(Tipton Tribune)的菲利斯·巴特爾(Phyllis Battle)青睞,羅賓遜宣稱該書為「精神不振者必讀」[27][28]。鮑德利的下一部著作直到1968年才面世,書名《無聲撒哈拉》,也是他最後的作品。據該書封面所述,移民美國後他基本是在麻薩諸塞州、英格蘭或法國生活。[5]此外,1969年托馬斯·納爾遜出版社發行,菲利普·奈特利Phillip Knightley)與科林·辛普森(Colin Simpson)合著的《阿拉伯的勞倫斯的秘密生活》就包含鮑德利提供的信息[29]。1970年5月2日,羅納德·維克多·考特尼·鮑德利在英格蘭薩里郡布拉姆利Bramley)的療養院辭世,享年78歲[1][30]

個人生活

1917年4月30日,鮑德利與露絲·瑪麗·伊莉莎白·斯塔普爾頓-布雷瑟頓(Ruth Mary Elizabeth Stapleton-Bretherton)結為連理[31],此時他正休長假[7]。兩人的獨子馬克·考特尼·鮑德利(Mark Courtenay Bodley)於次年5月22日出生。露絲後來以丈夫通姦且酗酒為由要求離婚,鮑德利對此沒有抗辯,兩人於1926年6月8日分道揚鏢。據他在1931年回憶錄《年輕人的輕率》(Indiscretions of a Young Man)記載,此次婚姻是「不幸的舉動」,「證明年輕人無視父母忠告是多麼愚昧」。[1]鮑德利在北非期間結識澳大利亞女子比阿特麗斯·克萊爾·蘭姆(Beatrice Claire Lamb),兩人於1927年結婚,但她也在1939年訴請離婚。鮑德利的兒子是皇家裝甲兵部隊中尉,於1942年在利比亞的行動中陣亡,《撒哈拉之風》就是父親紀念亡兒的作品。1949年11月,鮑德利與同樣離過婚的美國女子哈麗特·莫斯利(Harriet Moseley)結婚,[1]從1968年出版的《無聲撒哈拉》來看,兩人此時仍是夫妻[5]。威廉·斯內爾表示,鮑德利的晚年缺乏記載,但他的第三次婚姻相信最晚也是在1969年告終[1]

榮譽

鮑德利在1916年英女皇壽辰授勳期間獲軍功十字勳章[32]。1919年,法國總統向他頒發法國榮譽軍團勳章[33],1920年再頒黑星勳章Order of the Black Star[34]。1920年,羅馬尼亞國王斐迪南一世授予他羅馬尼亞皇家騎士勳章[35]。1921年,北洋政府授予鮑德利四等文虎勳章[36]

著作

鮑德利共出版十八部著作:[1]

  • 《阿爾及利亞內部觀》(1927年)
  • 《亞斯米娜:阿爾及利亞的故事》(1927年)
  • 《歐泊之火》(1928年)
  • 《年輕人的輕率》(1931年)
  • 《紫丁香巨魔》(The Lilac Troll,1932年)
  • 《日式蛋餅》(1933年)
  • 《輕率的東方之旅(瓜哇島、中國和日本)》(Indiscreet travels East (Java, China and Japan),1934年)
  • 《太平洋戲劇》(1934年)
  • 《多哥上將》(Admiral Togo,1935年)
  • 《格特魯德·貝爾》(Gertrude Bell,1940年),與洛娜·赫斯特(Lorna Hearst)合著
  • 《逃向葡萄牙》(Flight into Portugal,1941年)
  • 《撒哈拉之風》(1944年)
  • 《快樂逃兵》(1945年)
  • 《信使》(The Messenger,1946年)
  • 《追尋》(The Quest,1947年)
  • 《聖人戰士》(1953年)
  • 《尋覓寧靜》(1955年)
  • 《無聲撒哈拉》(1968年)

參考資料

  1.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Snell, William. R. V. C. Bodley ("Bodley of Arabia") at Keio University, 1933 (PDF). The Hiyoshi review of English studies (Keio University). 2013, (63): 17–49 [2020-09-15]. 
  2. 2.0 2.1 2.2 2.3 2.4 2.5 Carnegie, Dale. How to Stop Worrying and Start Living. Pocket Books. 1981: 280–281. ISBN 978-0-671-44530-0. 
  3.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Englishman in the Garden of Allah.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1947-08-09 [2020-09-15]. 
  4.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Flanner, Janet; Maloney, Russell; Kinkead, Eugene. Bodley of Arabia. The New Yorker. 1943-02-27 [2018-08-04].  需要付費訂閱
  5. 5.0 5.1 5.2 5.3 5.4 Bodley, Ronald Victor Courtenay. The Soundless Sahara. Robert Hale Limited. 1968. Back cover. ISBN 978-0-7091-0066-9. 
  6. 第28532號憲報. 倫敦憲報. 1911-09-19. 
  7.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McCollough, Trudy. Writer Bodley Loves His Quietude. Abilene Reporter-News. 1944-07-23: 50. 
  8. 8.0 8.1 8.2 Bodley, Ronald Victor Courtenay. The Gay Deserters. Creative Age Press. 1945. Dust jacket. OCLC 2097448. 
  9. Dutton, David. Paris 1918: The War Diary of the British Ambassador, the 17th Earl of Derby. Liverpool University Press. 2001: 164. ISBN 978-0-85323-517-0. 
  10. 10.0 10.1 Bodley, Ronald Victor Courtenay. In Search of Serenity. Robert Hale Limited. 1955. OCLC 2037423. 
  11. Pond, Alonzo. Algeria from Within. by R. V. C. Bodle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28-03, 33 (5): 844–845. doi:10.1086/214565. 
  12. p., W. C.; Bodley, R. C. Algeria from within – R.C. Bodley. 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The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1927-10, 70 (4): 398–399. JSTOR 1782074. doi:10.2307/1782074. 
  13. Speake, Jennifer. Literature of Travel and Exploration: An Encyclopedia Volume 2 G to P. Fitzroy Dearborn Publishers. 2003: 886. ISBN 978-1-57958-424-5. 
  14. Cranston, Ruth. World Faith. Ayer Co Pub. 1949: 171. ISBN 978-0-8369-0108-5. 
  15. 15.0 15.1 15.2 15.3 Peattie, Mark R. Nan'Yo: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Japanese in Micronesia, 1885–1945.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2. ISBN 978-0-8248-1480-9. 
  16. 16.0 16.1 News and Comment of Stage and Screen. Fitchburg Sentinel. 1936-09-26: 10. 
  17. Graham, Shiela. Nothing to Harlow, Taylor Romancing. Lincoln Evening Journal. 1937-01-26 [2020-09-15] –透過Newspapers.com. 需要付費訂閱
  18. Flom, Eric. L. Chaplin in the Sound Era: An Analysis of the Seven Talkies. McFarland & Company. 1997-04-01: 118. ISBN 978-0-7864-0325-7. 
  19. Robinson, David. Chaplin: His Life and Art. Grafton. 1992: 482–483. ISBN 978-0-07-053182-6. 
  20. Glancy, Mark. When Hollywood Loved Britain: The Hollywood 'British' Film 1939–1945.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9-10: 220. ISBN 978-0-7190-4852-4. 
  21. Nickerson, Row. W. World Traveler, Author to Speak Tonight at Bowdoin College. Portland Sunday Telegram (Portland, Maine). 1948-02-15: 52. 
  22. News of the Yorks. Portland Sunday Telegram (Portland, Maine). 1948-12-05: 38. 
  23. 第35926號憲報. 倫敦憲報 (Supplement). 1943-03-02. 
  24. Bailey, Matilda; Leavell, Ullin W. A World Expanding. American Book Company. 1963: 326. OCLC 21749342. 
  25. 25.0 25.1 Nomad Contracts to Publish Book About Serenity. Kingsport Times-News. 1949-04-24: 27. 
  26. Pick, Robert. 'Tempest Tost' Guests of U.S.A.: The Gay Deserters by R. V. C. Bodley. Saturday Review. 1945-11-24: 32. 
  27. Robinson, Elsie. Listen, World!. The Index-Journal (Greenwood, South Carolina). 1955-06-21: 2. 
  28. Battalle, Phyllis. Assignment America. Tipton Tribune (Tipton, Indiana). 1955-04-15: 2. 
  29. Knightley, Phillip; Simpson, Colin. The Secret Lives of Lawrence of Arabia. Thomas Nelson & Sons. 1969: vii. ISBN 978-0-586-03433-0. 
  30. 第45238號憲報. 倫敦憲報. 1970-11-26. 
  31. Marriages. The Tablet. 1917-05-05: 24 [2015-02-19]. 
  32. 第29608號憲報. 倫敦憲報 (Supplement). 1916-06-02. 
  33. 第31222號憲報. 倫敦憲報 (Supplement). 1919-03-07. 
  34. 第31812號憲報. 倫敦憲報 (Supplement). 1920-03-05. 
  35. 第31812號憲報. 倫敦憲報 (Supplement). 1920-03-05. 
  36. 第32268號憲報. 倫敦憲報 (Supplement). 19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