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曼號驅逐艦(DD-412)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IUSS Hammann (DD-412)
哈曼號,1939年
歷史
United States Navy ensign美國
艦名 哈曼號
建造者 聯邦造船與干船塢公司
動工日 1938 年 1 月 17 日
下水日 1939 年 2 月 4 日
服役日 1939 年 8 月 11 日
結局 1942 年 6 月 6 日於中途島海戰被日本潛艇伊-168擊沉
技術數據
艦級 西姆斯級驅逐艦
排水量

標準排水量 1,600 噸

滿載排水量 2,246 噸
全長 106.15 米
全寬 11 米
吃水 4.07 米
動力輸出 50,000 匹軸馬力
速度 35 節
續航距離 3,660 海里 @ 20 節
乘員 192(軍官 10 人;士兵 182 人)
武器裝備

5 × 5英寸38倍徑單裝炮 4 × .50口徑單裝機槍 2 × 四聯裝21英寸魚雷發射管

2 × 深水炸彈發射導軌,10枚備彈

哈曼號驅逐艦(DD-412)是美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的一艘西姆斯級驅逐艦,艦名取自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榮譽勳章獲得者查爾斯·哈曼少尉。哈曼號於中途島海戰期間,因嘗試協助正在沉沒的約克城號航空母艦而被擊沉。

哈曼號由莉蓮·哈曼小姐贊助,於 1939 年 2 月 4 日在新澤西州卡尼的聯邦造船與干船塢公司(Federal Shipbuilding and Drydock Company)下水,並於同年 8 月 11 日服役,交由阿諾德·E·特魯中校指揮。隨後哈曼號在美國東海岸完成了試航,並在接下來的兩年裡參加了位於東、西海岸的訓練和戰備行動。

服役歷史

戰前

1939 年 6 月 10 日,哈曼號在駛離卡尼的港口時,偶遇了從新澤西州桑迪胡克駛往紐約,搭載英王喬治六世與維多利亞女王進行皇家美國之旅的的沃靈頓號驅逐艦(DD-383)。 6 月 14 日,《晚星報》報導,哈曼號在大西洋火島海域海試期間,曾搭載包括參議員歐內斯特·倫丁(Ernest Lundeen)在內的文職人員與新聞界代表團,並展示了當該艦處於 40 節行駛時,掛全速倒檔,可讓艦艇於 58 秒內完全停止,隨後以接近 20 節的航速後退的性能。[1]

第二次世界大戰

1941 年 12 月 7 日,在收到珍珠港遇襲消息 30 分鐘後,哈曼號與北大西洋巡邏艦隊的其他船隻一起啟程離開雷克雅未克返回美國本土,並於 12 月 17 日抵達維吉尼亞州的諾福克,補充燃料、作戰裝備與新船員。[2]此後不久,她啟程繞過哈特拉斯角前往南卡羅來納州的查爾斯頓。 1 月初,她與搭載著軍隊運輸主席海耶斯的新墨西哥號戰艦(BB-40)於查爾斯頓會合,隨後護送該艦穿過巴拿馬運河前往聖地牙哥並最終前往舊金山。 1942 年 1 月 22 日,她抵達珍珠港,並加入了由弗蘭克·傑克·弗萊徹中將指揮的第 17 特遣艦隊(Task Force 17)前往南太平洋採取行動。

太平洋戰爭

哈曼號於 3 月初在新喀里多尼亞海域參加了訓練演習,隨後特遣艦隊於 3 月 27 日啟程前往珊瑚海,哈曼號負責掩護列剋星敦號航空母艦並為其飛機提供指引。 4 月 20 日艦隊返回湯加塔普,隨後於 4 月 27 日再次出動前往珊瑚海,突襲圖拉吉的日本艦隊。

在 5 月 4 日掩護航母空襲期間,哈曼號奉命前往約 40 英里(65千米)以北的瓜達爾卡納爾島營救兩名戰機墜毀的戰鬥機飛行員。她全速行駛,並最終於黃昏時分抵達,隨後在海灘上發現了被證明為降落傘的標誌物。機動快艇迅速出動,但海況過於危險以致其無法靠岸。最終,快艇組員通過船上的繩索成功救援飛行員。隨後船員們嘗試破壞飛機的殘骸,但湍急的水流使這項任務無法完成。哈曼號在結束營救任務後返回列剋星敦號掩護位置。

珊瑚海海戰

5 月 8 日,珊瑚海海戰迎來了戰役的主要階段,初期的交戰主要是雙方戰機對艦艇的襲擊。在空襲期間,哈曼號對航母進行了掩護,並在日本魚雷機發動攻擊時向它們開火。當魚雷機機群空襲結束,俯衝轟炸機群進入戰場,在這輪空襲中,一枚航空炸彈於距離哈曼號右舷不足 200 碼(200 米)的位置爆炸。

在猛烈的攻擊中,兩枚魚雷直接擊中了列剋星敦號的左舷,雖然經過前期損管,損傷一度被認為已得到控制,但在下午一時前不久艦體內部突然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的爆炸,並接連引發其他爆炸,註定了其葬身海底的命運。在列剋星敦號棄船命令下達後,哈曼號、莫里斯號(DD-417)與安德森號(DD-411)立即被派往營救倖存者。在列剋星敦號於 當日晚間被菲爾普斯號(DD-360)使用魚雷擊沉前,哈曼號從水中救起近 500 名船員。

中途島海戰
1942 年 6 月 6 日,正在沉沒的哈曼號

為阻止日本向東南推進而發動的珊瑚海海戰已經結束,但隨後哈曼號立即因新的任務前往北方。在切斯特·尼米茲海軍上將的命令下,哈曼號隨特遣艦隊啟程返回珍珠港,並於 5 月 27 日抵達。經過休整與訓練, 5 月 30 日哈曼號起錨離港,恰逢中途島海戰

在 6 月 4 日的空戰中,哈曼號為約克城號提供了掩護,並協助擊落多架日方襲擊飛機。即便如此,這艘航母還是被兩枚魚雷擊中,受損嚴重,並在當天下午決定棄船。哈曼號從水中救起了包括約克城號艦長艾略特·巴克馬斯特(Elliott Buckmaster)在內的部分倖存者,並將他們轉移到其他主力戰艦上。第二天清晨,人們開始努力嘗試拯救受損的航母。一名骨幹船員返回約克城號,並試圖尋找一種可行方案將她拖到安全地帶。哈曼號於 6 月 6 日搭載一支損管小組抵達航空母艦,在固定完成後,為艦上搶修隊伍提供電力、水源等物資供應以控制火勢。

6 月 6 日午後,正當約克城號的救援工作取得進展時,伊-168號潛艇突破了美軍驅逐艦組成的防禦網絡並隨後發射了四枚魚雷;第一枚沒有擊中目標,隨後的兩枚從哈曼號底部穿過並命中了約克城號,第四枚則擊中了哈曼號的中部,巨大的爆炸將其折斷成兩半。

爆炸產生的碎片如雨般傾瀉而下,兩艘船搖搖晃晃地分開,而此時的哈曼號已經註定無力回天了。隨後救生筏被放下,周圍船隻也開始緊急參與救援。哈曼號在短短四分鐘內沉沒,在這段時間裡,輪機長丹尼爾·威廉·卡爾森放下救生筏,分發救生衣,並盡力保護其他船員的安全。沉沒後的哈曼號可能因為自身攜帶的深水炸彈與魚雷被觸發而發生了劇烈的水下爆炸,爆炸造成多人在水中死亡,致使死亡人數攀升至 80 人。倖存者隨後被救上班漢號驅逐艦(DD-397)與巴區號驅逐艦(DD-363)[3][4]

榮譽

哈曼號船長阿諾德·E·特魯中校,因指揮哈曼號於珊瑚海海戰與中途島海戰中的突出表現而被授予海軍十字勳章海軍傑出服務獎章

哈曼號在二戰中獲得了兩顆戰鬥之星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Template:辛姆斯級驅逐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