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從正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張從正(1156年—1228年),字子和,號戴人睢州考城(今河南蘭考縣)人,金朝醫家。

生平

自幼喜讀書,經史百家無不涉獵,性格豪放,不拘細節,世代從醫,對醫學造詣尤深,精於《內經》、《難經》、《傷寒論》,繼承了劉完素的學術思想[1]。興定年間為太醫,但不久辭退。張先生是金元四大家的「攻下派」,所用的方子為「汗、吐、下」三法,故稱之為攻下派,傳麻知幾常仲明張伯全等人。所謂的「汗、吐、下」三法,並非單純的發汗、嘔吐、泄下三種具體治法,而是三種祛邪外出的途徑[2]。他主張「治病重在驅邪,邪去則正安」,有時運用心理治療法。著有《張氏經驗方》、《傷寒心鏡》、《儒門事親》等書,僅《儒門事親》十五卷傳世。

參考文獻

  1. 《金史·本傳》稱:「張從正,精於醫,貫穿《素》《難》之學,其法宗劉守真,用藥多寒涼,然起疾救死多取效。」
  2. 《儒門事親·汗吐下三法賅盡治病詮》中提出「灸、蒸、熏、揲、洗、熨、烙、針刺、砭射、導引、按摩,凡解表者,皆汗法也。」《儒門事親·撮要圖》中還補充了《內經》病機十九條之未發:「諸風掉眩皆屬於肝木……可刺大敦」,「諸痛瘡癢皆屬於心火……可刺少沖」,諸寒收引皆屬於腎水……可刺湧泉」,「諸濕腫滿皆屬於脾土……可刺隱白」,「諸氣憤郁皆屬於肺金……可刺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