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道(儒家)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中道是一種極求完善之學說,是中國文化中的一個基本理念。一種觀點認為「中國」亦由「中道」而名。中指的是對於事物道理的追求以及習得道理之後的存養。

孔子曰:「其大知也與!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所以為舜乎!」《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求中道,要避免「過於」和「不及」。張其昀論中道,析「中」五義:一中正,二中和,三中庸,四中行,五時中。

孔子指出,中是君子所具有的德行,[1]大部分人不能秉持中道。[2]中表現在對理的不懈追求以及堅持上。[3]因爲擔心因無知而不能遵循應該遵循的道理,秉持中道的人,對於未知的事物抱有恐懼,小心翼翼,唯恐偏離了中。[4]平時時刻堅守中道,一個人獨處時也堅守中道,不因無人知曉而為所欲為。叫做慎獨[5]

顏回在儒家觀念中是執守中道的人。孔子稱贊他以中庸之道行事,了解了一件事物的「善」之後就會努力不忘。[6]

參考

註釋

  1. 《中庸》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2. 《中庸》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
  3. 朱熹《中庸章句》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賦之理,以為健順五常之德,所謂性也。。。。。。。。中節之中,去聲。喜、怒、哀、樂,情也。其未發,則性也,無所偏倚,故謂之中。
  4. 《中庸》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5. 鄭玄《禮記正義》慎獨者,慎其間居之所為。小人於隱者,動作言語,自以為不見睹,不見聞,則必肆盡其情也。若有占聽之者,是為顯見,甚於眾人之中為之。
  6. 朱熹《中庸章句》顏子蓋真知之,故能擇能守如此,此行之所以無過不及,而道之所以明也。

參考鏈接

  • 中道 (《中華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