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頭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民國三年袁世凱頭像背嘉禾壹圓銀幣(中國)
價值1 圓
直徑39毫米(1.5英寸)
厚度3毫米(0.12英寸)
成分銀(89%)
銅(11%)
鑄造年份1914年至1951年
正面
圖案袁世凱側面像及「中華民國三年」字樣
設計時間1914年
背面
圖案嘉禾圖案及「壹圓」面值
設計時間1914年

袁大頭是對正面鐫有袁世凱像、背面鑄有嘉禾圖樣的中國銀幣的俗稱。袁大頭於民國三年(1914年)開始鑄造,也是1949年前中國政府發行的銀幣中發行量最大且存世量最多者。袁大頭有民國三年、八年、九年和十年版,其中又以民國三年版存世量最大[1]

歷史

1912年,宣統退位中華民國成立。由於當時的中國幣制混亂,除了清朝龍銀之外,佛銀鷹洋貿易銀更是四處流通,碎銀也是民間生活的常用貨幣,加上袁世凱本人急於籌措軍費及提高個人聲望,故1914年2月7日,北洋政府推出《國幣條例》及《國幣條例施行細則》,規定確立銀本位貨幣制度,定國幣壹圓重庫平七錢二分(約26.87克),含純銀89%,其餘為銅,又定1元=10角=100分=1,000厘。由於硬幣正面均鑄有袁世凱側面像,故新國幣有了「袁大頭」的俗稱。袁大頭先由天津造幣廠開始鑄造,之後廣東武昌南京等地的造幣廠也開始鑄造。由於幣形統一、成色準確,袁大頭很快通行全國。[2]

儘管袁世凱本人因準備稱帝而遭到輿論反對而病故,但因袁大頭規格劃一、成色合標,再加上軍閥混戰,接下來的新任北洋政府也無暇顧及設計新幣,其流通使用並未受到影響[2]。民國八年、九年和十年(1919年至1921年),北洋政府又連續三年鑄造了袁大頭硬幣[3]。1933年,國民政府宣佈廢兩改元,開始鑄造「船洋」銀元,但「袁大頭」仍在民間流通,即使法幣面世之後也是如此。隨着通貨膨脹愈演愈烈,包括袁大頭在內的各種銀元又重新成為民間硬通貨[4]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中央人民政府即開始收兌銀元。1953年,中國人民銀行頒佈《中國人民銀行為調整全國白銀、銀元收兌辦法及牌價由》,規定凡實際重量不低於0.82市兩、成色不低於84%者,一律按銀元收兌,每枚10,000元(舊人民幣,新幣1元=舊幣10,000元,下同);其他則按照含銀量收兌,每兩白銀12,500元[5]。但在西藏,袁大頭仍流通了一段時間。1951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西藏。為解決西藏地區貨幣不足的情況,中央人民政府又委託瀋陽造幣廠鑄造了一批民國三年版袁大頭,供當地使用,直至1959年藏區騷亂後由人民幣取代[6]

圖案、面額及版本

民國三年版袁大頭。

袁大頭正面均為鑄造年份(民國三年版為「中華民國三年」,其餘版本為「中華民國×年造」)及袁世凱像;背面為嘉禾圖案及面值,壹圓硬幣以外上方還有「每×枚當壹圓」字樣。不同幣值使用的材質不同,其中壹圓、中圓(即半圓)、貳角、壹角為銀幣,伍分為幣,貳分、壹分、伍厘、貳厘、壹厘為銅幣[2]

袁大頭版本眾多。據統計,包括各種圖案微調、加蓋印記的版本,僅官方鑄造的袁大頭就有100餘種[3]。另外,也有地方政權私鑄或者改制的袁大頭,如甘肅省曾自行鑄造添加「甘肅」字樣的民國三年版袁大頭,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也曾發行加蓋「蘇維埃」文字的民國三年版袁大頭[1]

參考資料

  1. 1.0 1.1 盧伯雄. 玩「袁大頭」須知己知彼[J]. 集郵博覽, 2017(9):83-86.
  2. 2.0 2.1 2.2 周惠斌. 「袁大頭」銀幣的出籠始末[J]. 東方收藏, 2011(4):115-116.
  3. 3.0 3.1 齊庚. 八十年風雨「袁大頭」[J]. 藝術市場, 2004(10):124-125.
  4. 傅為群. 最後的瘋狂:大上海1949"銀元潮"[J]. 都會遺蹤, 2009(1):38-42.
  5. 中国人民银行为调整全国白银、银元收兑办法及牌价由. 中國人民銀行. [2019-01-21] (簡體中文). 
  6. 王海燕.西藏地方貨幣[M]. 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 2007. 312-313.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