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軀龍屬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腹軀龍屬
化石時期:侏羅紀晚期, 152–150.8 Ma
高氏腹軀龍化石樣本
生物分類法 編輯
域: 真核域 Eukaryota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綱: 爬行綱 Reptilia
目: 喙頭目 Rhynchocephalia
科: 腹軀龍科 Pleurosauridae
屬: 腹軀龍屬 Pleurosaurus
模式種
高氏腹軀龍 Pleurosaurus goldfussi
Meyer, 1831
  • 高氏腹軀龍 P. goldfussi
    Meyer, 1831
  • P. ginsburgi
    Fabre, 1974

腹軀龍屬學名Pleurosaurus)是一屬已滅絕的海生爬行動物,屬於喙頭目下的演化支楔齒蜥類,是現代楔齒蜥的已滅絕近親。 腹軀龍屬的化石在德國巴伐利亞州的索倫霍芬石灰岩地層和法國的Canjuers被發現,該屬包含高氏腹軀龍(P.goldfussi)和P. ginsburgi兩個物種。[1]

復原圖

腹軀龍屬是少數已知的水生楔齒蜥類之一。它們體長約1.5米(4.9英尺),體型細長,為流體動力學體型,[2]肢體相對較短,尾巴強勁。它們通過類似蛇的方式使其纖細的身體起伏,從而可以快速游動。它們的四肢較小,可能不能幫助其游泳,鼻孔位於靠近眼睛的位置。[3]

參考資料

  1. Dupret, V. (2004). The pleurosaurs: anatomy and phylogeny. Revue de Paléobiologie, 9: 61-80.[1]
  2. Michael Benton,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09
  3. Palmer, D. (編). The Marshall Illustrated Encyclopedia of Dinosaurs and Prehistoric Animals. London: Marshall Editions. 1999: 85. ISBN 1-84028-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