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推理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直接推理是日常語言和亞里士多德詞項邏輯中常見的基本推理形式。不同於從兩個直言命題得出一個直言命題的直言三段論,它從一個直言命題得出另一個直言命題,所以被稱為是直接的。在傳統邏輯中主要有換質法(Obversion)、換位法(Conversion)和對置法(Contraposition)。

對立四邊形

直言命題的四種類型的謂詞邏輯表示:

  • 全稱肯定命題(A):所有S都是P
  • 全稱否定命題(E):,所有S都不是P
  • 特稱肯定命題(I):有些S是P
  • 特稱否定命題(O):,有些S不是P

依據全稱量詞存在量詞之間的對偶關係(對立四邊形中矛盾關係)可以直接得出:

  • 全稱肯定命題(A):,沒有S不是P
  • 全稱否定命題(E):沒有S是P
  • 特稱肯定命題(I):,並非所有S都不是P
  • 特稱否定命題(O):並非所有S都是P

上面加粗表述是亞里士多德解釋篇》中採用的形式。

假定了主詞對應的範疇確有個體存在之後可得出蘊涵關係(又譯差等關係):

  • 全稱肯定命題(A)蘊涵了特稱肯定命題(I):
  • 全稱否定命題(E)蘊涵了特稱否定命題(O):

在蘊涵關係和對偶關係之上可確立全稱命題間不同真關係(又譯反對關係):

  • 全稱肯定命題(A)為真則全稱否定命題(E)為假:
  • 全稱否定命題(E)為真則全稱肯定命題(A)為假:

和特稱命題之間的不同假關係(又譯下反對關係):

  • 特稱肯定命題(I)為假則特稱否定命題(O)為真:
  • 特稱否定命題(O)為假則特稱肯定命題(I)為真:

換位法

換位法對調主詞和謂詞的位置(採用謂詞邏輯就沒有了傳統的主詞謂詞差別):

  • 全稱肯定命題(A)蘊涵特稱肯定命題(I):,有些P是S(假定了某個S的存在)
  • 全稱否定命題(E):,所有P都不是S
  • 特稱肯定命題(I):,有些P是S

換質法

換質法否定謂詞本身而改變命題的性質,這裏有

  • 全稱肯定命題(A)變為全稱否定命題(E):,所有S都不是非P
  • 全稱否定命題(E)變為全稱肯定命題(A):,所有S都是非P
  • 特稱肯定命題(I)變為特稱否定命題(O):,有些S不是非P
  • 特稱否定命題(O)變為特稱肯定命題(I):,有些S是非P

對置法

對置法是換質後換位:

  • 全稱肯定命題(A)變為全稱否定命題(E):,所有非P都不是S
  • 全稱否定命題(E)蘊涵特稱肯定命題(I):,有些非P是S(假定了某個S的存在)
  • 特稱否定命題(O)變為特稱肯定命題(I):,有些非P是S

特稱肯定命題(I)變為特稱否定命題(O)後不能換位。

對置後再換質叫反對置法(Obverted Contraposition):

  • 全稱肯定命題(A)變為全稱肯定命題(A):,所有非P都是非S
  • 全稱否定命題(E)蘊涵特稱否定命題(O):,有些非P不是非S(假定了某個S的存在)
  • 特稱否定命題(O)變為特稱否定命題(O):,有些非P不是非S

參見